几种教学侵权行为简析

几种教学侵权行为简析

一、简析教学侵权的几种类型(论文文献综述)

尹朝霞[1](2020)在《引进版日本文学类图书出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引进出版日本文学作品已有一段历史,近年来更是随着中日双方文化交流的活跃以及版权贸易的发展而日益频繁,因此日本文学作品在中国的引进版文学图书市场上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日本文学作品在中国的畅销为中国图书市场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为中国的广大读者奉上了精美的精神食粮,加深了中国人民对日本文化的了解。目前中国图书市场上引进的日本文学类图书品种越来越多样化,但是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影响着日本文学类图书引进的进程,诸如引进版权时机、选题内容、营销等。本文致力于通过分析当前引进版日本文学类图书出版的现状来找出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寻找改善问题的方法。论文绪论部分主要介绍选题背景、选题依据以及研究现状,并分析其可行性。第一章以先行文献和对市场相关图书的考察为基础,对目前图书市场上引进版日本文学类图书出版概况进行了梳理,并对图书出版进行了分类解析,第二章多维度挖掘出引进版日本文学类图书的文化和经济价值、对“出版”本身的价值,通过典型样本的分析,管窥个案体现出的综合价值。第三章分别从选题评估、版权购买、作品翻译以及营销推广四个方面对引进版日本文学类图书出版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辨察,第四章分析原因并根据问题所在对症下药,提出改善问题的优化策略。论文的上述分析探讨都是基于对2012-2018年引进版日本文学类图书相关数据、研究文献及对市场相关图书考察的基础进行的。

帖伊[2](2019)在《现代汉语名词谓语句研究:基于框架和参照点的情境植入模型》文中研究说明名词谓语句是汉语中一种常见的特色鲜明的语言构式。汉语名词谓语句的研究始于20世纪四十年代,先后经历了初步界定、细致描写和深入解释等三个主要阶段。现有针对汉语名词谓语句的研究成果虽相当丰富,但从整体上看仍有不足,尤其是构式的意义建构亟待全面深入的考察。汉语名词谓语句背后潜在着怎样的认知规律,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究。本研究利用理论间互相修补和完善的机制,建立一个新的理论模型——基于框架和参照点的情境植入模型,重新审视现代汉语名词谓语句的特征,以期发现名词谓语句意义建构背后的认知动因和机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讨论:第一,名词谓语句的构式义是什么?它的类型划分与层级分布网络是怎样的?它与“是”字判断句的区别到底在哪里?第二,名词谓语句有哪些显着的句法特征和语义特征?第三,名词谓语句形成的认知动因是什么?其意义如何建构?本研究强调以理论为导向的自上而下分析法和基于用法的自下而上分析法相结合,重视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并以定性研究为主。自建封闭语料库,共收集1050例名词谓语句,语料主要来源于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语料库和前期研究成果里的经典例句。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名词谓语句在认知语法视角下的界定是:((NP1)NP2),其构式义是:任何概念化主体从NP1到NP2进行顺序扫描,能够建立两个概念间或包含、或同一、或联想的基本关系,从而实现NP2对NP1性质或状态的描写。名词谓语句作为一种以“((NP1)NP2)”结构独立成句的表达式,在句法、语义、语用等各方面均与“是”字判断句有所区别,不是“是”字句的简单省略。本研究从横纵两个维度对名词谓语句进行了类型描述。横向上以基本概念关系为依据,名词谓语句可以划分为包含式(599例,占57.05%)、同一式(394例,占37.52%)和联想式(57例,占5.43%)等三种基本类型。纵向上以句法扩展结构为依据,名词谓语句的上位原型图式是“((NPSub)<sub>NPPre)<sub>”;“((NP1)NP2)”“((NP1)αNP2)”“((NP1)NP2)β”和“((NP1)αNP2)β”为其图式性下位原型图式,其中以“((NP1)NP2)”结构的原型性最高。第二,名词谓语句的显着特征主要包括:1)句法层面上,可进入包含式和联想式名词谓语句的名词范围较广,搭配较灵活;而进入同一式名词谓语句的名词范围则相对有限,搭配较稳定。在三种基本类型的名词谓语句中,谓语名词前后均可以不同程度地出现副词和语气助词,个别名词谓语句还可以与表示否定意义的副词搭配。2)语义层面上,包含式名词谓语句的语义联结主要表现为“本体-特征包含”“领有者-领属物包含”“本体-类属包含”和“领属物-领有者包含”;同一式名词谓语句的语义联结则表现为“量化同一”“时空同一”“指人同一”和“指物同一”;联想式名词谓语句的语义联结必须激活一定的事件框架才得以实现。3)时体-情态层面上,名词谓语句在时间认识上表现出明显的即时性和实现性;在情态判断上又具有较弱的未来指向性和较强的程度性。4)语用层面上,名词谓语句具有经济性、凸显性、对比性和抒情性的语用特征。第三,概念关系的呼应性和语义推理的顺应性是名词谓语句形成的源动力,名词谓语句意义建构的动态过程具有三个主要特征:名词时间化、阐释层级化和植入隐性化。名词谓语句的情境植入构建了三种不同类型的隐性情境,即:包含关系情境、同一关系情境和联想关系情境。完成体标记“了”及程度情态标记“都”“挺”“才”等,作为汉语语法体系中的情境植入成分,帮助名词谓语句从时间隐性转向时间显性。本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于:首先,提出“基于框架和参照点的情境植入模型”,为名词谓语句的研究开启了新的视野;其次,通过名词谓语句的语料对情境植入理论做进一步阐释,提出基于汉语语言事实的小句植入特征,有助于推动认知语言学理论的本土化研究;复次,揭示汉语名词谓语句背后的认知规律,有利于探索汉语使用者认知世界的方式和概念化能力,也为对外汉语教学及翻译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肖姗姗[3](2018)在《中国特色未成年人司法体系的构建》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与未成年人相关的议题均受到了理论界与实务界的高度关注,如虐待儿童、未成年人监护权事宜、未成年人犯罪等。从现行的研究来看,多从刑事法领域予以探讨,缺乏对未成年人司法的体系性探索。文章从体系构建的角度入手,在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未成年人权利保护的双重理念下,构建以刑事为主导,兼顾民事、行政的中国特色未成年人司法体系。文章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我国未成年人司法的概述。我国自古以来便有“恤幼”的传统,现今已经开启了专门立法的进程,如颁发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以未成年人为主体的专门法。然而,通过比较分析发现,相比体系性、全面性、实用性为主导特征的世界三大未成年人司法体系而言,我国未成年人司法存在立法分散、缺乏系统性、附属于传统成人司法、缺乏独立性、受理范围狭窄,缺乏全面性、以刑事处罚为主,缺乏健全的保护处遇体系等问题。可喜的是,一体化为我国未成年人司法体系的构建提供了至关重要的研究视角。一体化指导下的未成年人司法体系,不仅涉及未成年人实体法规定,还应当包括程序法、组织法与执行法的规定;不仅涉及未成年人为行为人的案件,还应当对未成年人为被害人的案件予以处理;不仅涉及刑事法领域,还应当涉及民事法与行政法领域。第二章主要通过比较分析国内外未成年人司法的思想理念,探讨我国未成年人司法基本理念的选择。“国家亲权”理念促进了西方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的形成,“儿童利益最大化”思想推动了其进一步发展。从“国家亲权”理论来看,它起始于英格兰,与封建土地制度密切相关,从开始对未成年人监护案件的适用扩大到现今诸多领域的适用,“国家亲权”成为了西方国家司法活动的重要根基。从“儿童利益最大化”来看,虽然其存在概念模糊性的问题,但这一理念逐渐得到了国际认可,并成为了国际社会、诸多国家和地区未成年人司法的一项基本准则。从我国的历史传统和现行发展来看,显然不能将“国家亲权”、“儿童利益最大化”这两大舶来品照搬到我国的未成年人司法中,但两者为我国未成年人司法理念的选择提供了重要参考。就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而言,必须坚持社会利益与未成年人利益双向保护的立场,不仅需要对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予以规制,同时也需要对未成年人的合法权利予以保护。因此,中国特色的未成年人司法体系应当选择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与未成年人权权利保护并重的基本价值理念。第三章主要介绍未成年人司法的适用范围。未成年人司法构建的前提在于对适用对象的厘清。虽然“少年”概念和“未成年人”概念经常被混淆使用,但从我国近年来颁布的法律规定来看,“未成年人”这一概念更具有中国特色,能为我国的司法制度所用。然而,“少年”概念在某些领域仍可保留使用,如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创始发展至今的“少年法庭”、比较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未成年人司法中的相关“少年”概念。同时,结合我国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将十八周岁以下的所有公民归于未成年人的范畴。未成年人司法体系建立的另一个前提在于对管辖行为的厘清。文章根据调研和案例分析,认为应当对未成年人的行为予以类别区分。从一般预防入手,结合我国未成年人的抽烟酗酒、校园欺凌、旷课逃学、夜不归宿、离家出走、不良交往、不良触网等现状,对未成年人的典型不良行为予以规制;从临界预防入手,取消传统的严重不良行为规定,对我国未成年人的寻衅滋事,扰乱治安行为、涉赌行为、涉毒行为以及性交易行为等触法行为予以规制;从特殊预防入手,结合我国《刑法》的规定,对未成年人的严重暴力犯罪行为,如暴力犯罪、财产性犯罪以及性犯罪等行为予以重点规制。第四章为我国未成年人司法组织的体系性构建。十九大的召开,宣布着我国已经步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在新的阶段,我国诸多方面面临着新的矛盾、困难与挑战,如未成年人司法组织。我国的少年法院、未检部门、未成年人警务部门和司法社工都已经成为了未成年人司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这些部门经历数年的发展后取得的成效仍不容乐观。经过三十余年发展的未成年人审判组织——少年法庭,出现了价值理念落后、区域发展不平衡、组织形态不一、专业化队伍缺乏等问题。我国在第一个少年法庭成立之后,开始寻求公安机关内部设置专门机构或专职人员办理未成年人案件的相关探索。然而,这种专门化、专职化的探索并未形成特有制度。作为未成年人司法体系的一部分,我国未成年人警务制度成为了司法体系构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应当在法律上明确未成年人警务的地位,并在县级公安机关设置未成年警察机构,在地市级公安机关无需设置未成年人警察机构,并进一步对未成年人警察的职能予以调整。作为对未成年人案件进行审查、起诉,以及对相关司法程序进行法律程序的监督的机关,未成年人检察机关是未成年人司法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然而,我国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出现了未成年人保护理念并不清晰,缺乏明确性、稳定性、职能范围过于狭窄、名称混乱,缺乏统一性、专业化队伍落后等现象。基于借鉴比较与现实考量,文章提出对未成年人检察机制予以调整和重构,主要从统一称谓、规定层级设置、调整职能范围、加强检察队伍专业化建设入手,构建我国特色的未成年人检察机制。除此之外,我们也应当认识到社会工作在未年成人司法活动中的重要性。社会工作者在未成年人司法活动中具有角色优势,他们在基本价值理念与未成年人司法理念相契合,具备承接未成年人审判、检察、侦查等司法人员延伸工作的能力,也符合符合未成年人司法工作的特殊要求。毋庸置疑,社会工作与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未成年人权利保护密切相关。因此,在我国特色成年人司法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应当加大政府购买社工服务项目,将其运用到未成年人司法工作中。第五章为中国特色未成年人案件审理制度的探索。未成年人与成年人的身心发展不同,诉讼程序中案件的审理也不尽相同,对待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行政案件、民事案件的审理,应当区别于成年人案件的审理。因此,我国在未成年人案件的审理时,应当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兼顾保护的依据,并以全面调查与迅速简易为基本原则性指导。同时,应当注重对不公开审理、合适成年人到场以及社会调查等相关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从而,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理程序、未成年人民事权益保护案件审理程序、未成年人行政司法保护案件的审理程序入手,探索中国特色未成年人案件审理的体系性构建。第六章为中国特色未成年人保护处遇机制的构建。从未成年人权利保护、犯罪预防的角度出发,文章此部分主要探讨对未成年被害人的保护、触法未成年人的保护处分以及犯罪未成年人的刑事处罚机制。在中国特色未成年人司法体系的构建中,未成年人被害救助的研究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探讨对这一特殊主体的救助制度,是基于未成年人利益保护避免未成年人遭受“第二次伤害”的需要,也是基于被害人恶逆变的考量对未成年被害人予以犯罪预防的需要。未成年被害人救助制度的构建主要从被害补偿、司法援助、被害社会援助入手,同时倡导家庭、学校、社会共同致力于被害预防机制的构建。对于触法未成年人的保护处分机制而言,这是我国未成年人司法中的薄弱环节,现行的收容教养、收容教育和强制性戒毒等保护处分措施的实际功效显得十分苍白。因此,在中国特色未成年人司法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应当对触法未成年人适用多样化的社区性保护处分措施,重视中间性保护处分措施的运用,并对我国的工读学校予以改革。当然,对触法未成年人的保护处分措施也应当设置从调查——决定——审理与裁判——执行的严格程序规定。对待犯罪未成年人的刑罚适用而言,当前的主流观念为禁止死刑、限制自由刑、鼓励非刑罚处罚为基本适用原则。我国现行的法律规定已经明文禁止死刑的适用,但是对于自由刑和非刑罚处罚措施来看,仍有待进一步调整。基于犯罪预防和权利保护的需要,文章认为除禁止适用死刑外,无期徒刑、没收财产、政治权利的剥夺也应当禁止适用于未成年犯罪人,未成年犯罪人拘役、管制、有期徒刑、罚金刑的适用应当予以特殊化规定。就未成年人刑罚的执行而言,应当从监禁执刑和社区矫正入手,加大对未成年人的帮教力度,对未成年人进行及时有效的帮助和矫治,帮助其早日回归社会。

刘晨韵[4](2018)在《链接服务提供者侵权问题再探讨 ——以信息网络传播权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新型链接的产生使得链接服务的商业特性与内容提供的界限开始模糊。链接服务提供者未经许可设立链接的行为有直接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之虞,这一问题引发了学界和实务界激烈的讨论。本文第一部分旨在说明新型链接对于现行侵权责任制度的理论冲击。链接服务提供者单独侵权、教唆侵权及共同侵权所应承担的责任均是自己责任的体现。于帮助侵权场合,链接服务提供者承担责任应有充分的理论基础。帮助侵权要求行为人具有共同故意,但实际仅在满足“通知-卸下”条件但链接服务提供者未履行义务时,链接服务提供者对于损害的扩大部分具有共同故意;而在明知及应知情形下,要求链接服务提供者承担责任是出于政策上的考量。深度链接与加框链接并非同一概念,此外,尚有一种链接形式乃设链网站与被链网站合作建立被链页面,专供用户从设链网站页面中链接跳转进入,本文将之定义为合作链接。上述链接形式虽然仍采用链接技术,但因对作品内容进行了筛选、推荐或呈现,其运作模式已趋近内容提供服务。本文第二部分依案例数据总结新型链接案件的司法困局。司法裁判中不同意见主要集中在链接服务提供者的设链行为是否直接构成信息网络传播行为,法院存在客观的技术标准和主观的感知标准的分歧,在个案中也时常就此作出相反判决。本文第三部分意在阐明信息网络传播行为的判定要素。服务器标准已被现行法所否定,用户感知标准又太过主观。实质呈现标准具有可参照性,将其加以完善后可以如下三个要素判定一行为构成信息网络传播行为:首先应形成可完整、直接呈现作品的传播源,传播平台的所有人应推定为行为人;其次需可使得公众有在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可能性,即形成交互式传播;最后,行为人应当具有传播的核心意图。本文第四部分具体分析三种链接形式下链接服务提供者的侵权责任。深度链接并不构成信息网络传播行为,权利人需依据帮助侵权的规则追究链接服务提供者的责任,链接服务提供者对于链接的筛选和推荐将加重其注意义务。加框链接直接构成信息网络传播行为,权利人可追究其直接侵权的责任。合作链接属链接服务提供者和被链网站共同实施的信息网络传播行为,且如果未获得转授权许可的有权被链网站同时设立内页和合作被链页面用以展示作品,其变相发放许可、架空着作权人利益的行为将构成对设链网站直接侵权行为的帮助侵权,双方需承担连带责任,此外,在合作之意思联络不能通过合作被链页面上载有的设链网站特征加以彰显时,仅能以深度链接之规则规制合作链接。

张勇[5](2017)在《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服务模式研究》文中指出移动环境的出现和快速发展给社会带来巨大变革,也深深地影响着高校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虽然一些移动服务已然在高校图书馆广泛应用,但这些多数是互联网服务的翻版,并没有给图书馆服务带来实质性的革新,高校图书馆服务与用户需求的差距仍然存在。本文将知识生态系统理论引入到高校图书馆来研究移动环境下的服务问题,是因为其理论切实能为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提供新的研究视角,笔者希望通过此研究能够促使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更加科学高效并实现长远、高效、可持续的发展。第二章,从知识生态的层面介绍了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知识生态的相关理论;从知识链的角度分析了知识链的形成、结构、优化和模型;从移动图书馆服务的视域阐述了移动服务的概念、方式和内容等;从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的维度解析了知识生态系统、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和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本章是全文的理论基础,为本文涉及的研究内容提供相关理论来源。第三章,基于第二章理论探讨了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的服务机理。解析了系统的构成要素和结构,认为其形成是内在动力、外在动力、利导因子和限制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并且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是自组织、自适应的系统,同时也是知识增值创新、知识传递消费、知识生态反馈和知识协同进化的系统。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服务模型是知识服务主体在移动环境下利用移动知识技术向有知识需求的用户提供学科知识产品的个性化服务过程。本章是全文理论的核心,为全文提供概念逻辑框架。第四章,从学科知识资源的层面入手,研究了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资源服务模式。基于学科服务和知识服务的相关理论,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开展移动服务“产品化”思路,探讨了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资源体系的特征、结构和服务原则。认为该服务模式主要由学科知识移动服务平台、服务数据中心、学科资源维护系统三部分构成,通过知识链实现知识交流、知识检索、知识导航、知识推送和知识评价等功能。本章研究的是系统的服务基础,为服务提供物质介质。第五章,从移动知识技术的层面入手,研究了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云计算服务模式。基于云计算理论阐述了高校图书馆移动技术服务模式,并对技术框架进行了详实的研析。结合高校图书馆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高校图书馆移动云计算服务平台,并从基础设施层、数据处理层、管理控制层和服务应用层分别进行了功能设计,阐明了实现路径,对运行过程进行了讨论。本章研究的是系统的技术支撑,为服务提供技术可行性佐证。第六章,从用户个性化需求层面入手,研究了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用户个性化服务模式。基于个性化服务的相关理论,归纳总结了高校图书馆移动用户内涵、类型及特征。从用户需求现状综述分析其个性化需求演化方向,结合对长春7所高校的教师、学生、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的问卷调查分析,研究了面向“课程教与学”、“科研项目和论文创作”、“学校科学管理”的3种个性化移动服务模式并提出了相应改进措施。本章研究的是系统的服务目标,为服务指明方向。第七章,从知识环境的层面入手,研究了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的服务保障。讨论了知识环境的内涵及特征,重点阐述了移动服务中知识文化教育、知识产权保护、知识制度建设及知识经济策略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措施。本章研究的是系统的服务保障,为高效服务提供可操作条件。本文的研究在理论层面促进了知识生态系统理论的发展,丰富了知识生态系统在移动环境下的内涵,进一步推动了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建设和发展。通过对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移动服务模式的研究,明晰了移动服务革新作用,阐述了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的新理念。在实践层面,针对高校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进行了调查研究,并结合高校用户的教学、学习、科研和管理活动进行了针对性的探索,这为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实践提供了有力借鉴。在未来的研究中,将继续以知识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进一步拓展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新理论和新模式,深入调查论证,做好实例实证,以推动高校图书馆事业不断的前进发展。

武林莉[6](2017)在《着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文中认为着作权合理使用是在着作权法规定的情况之下,以正当性的使用目的为前提,在合理保护范围内无需经过着作权利人的许可和同意,也无需给付着作权利人任何报酬和费用就可以使用先前作品的行为。我国对合理使用制度的规定是采取的列举式,以十二项的规定涵盖了合理使用的情形。这样的立法模式过于僵硬,适用范围过于闭塞。随着时代和经济的发展与变革,着作权法关于合理使用制度的规定的弊端也逐渐显露。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滑稽模仿日益兴盛,但是我国现行的着作权法缺少对滑稽模仿的规定,无法界定滑稽模仿能否属于合理使用的范畴。滑稽模仿作为一种特殊的文艺评论方式,在逐步加大对社会生活影响的同时,也对我国现行着作权法提出了挑战。从哲学层面考量滑稽模仿,付出独创性智力劳动就应享有其所带来的权利;宪法学层面考量,滑稽模仿体现了言论自由的基本原则;着作权法层面考量,应当肯定具有新颖性的作品。因此,滑稽模仿作品应该受到合理使用制度调整。对我国着作权法修订的具体方向提出的建议一是保留现有列举式的规定,二是增设概括式原则性规定。在我国着作权法中应规定滑稽模仿作品的概念及详细的判断标准,即滑稽模仿作品必须具备作品独创性、使用目的正当性、使用数量有限性、形式外观便于区分性等特征。依此改进,滑稽模仿作品便可以主张合理使用抗辩侵权,可以更好地保护使用者权利,促进文化发展。当然,无论是出于戏谑、评论等何种目的,对于红色文化经典和优秀传统文化作品进行滑稽模仿必须有严格限制,这是我国实际国情的必然要求。

陈基晶[7](2016)在《高校慕课课程的合理使用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慕课,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简称,是互联网环境下新兴的教育模式。慕课教育的发展得益于互联网的普及以及开放教育运动的兴起。2001年,美国高校为了适应互联网环境下的学习需求,开启了一场“开放课件计划”,向社会公开优质的教学资源,并逐步发展成为全球性的开放教育运动,具体形成了远程教育、精品课程(OWC项目)以及慕课教育等教育教学模式。其中,慕课教育由于其开放、在线、大规模等特征,慕课课程的制作以及使用面临着复杂的版权利益,具有巨大的版权风险。在现有的着作权法的框架下,教育领域的作品使用可以适用版权限制与例外规则,即教材编撰中的法定许可和教学、科研中的合理使用。合理使用是规规范教学课程中使用作品行为的制度。我国现行着作权法严格限定了教学目的的合理使用的条件,一是使用对象限已发表的作品;二是使用主体限教学人员;三是使用方式限少量复制;四是使用空间为面对面的“课堂”。然而,以互联网为教学平台的慕课课程与传统教学相比在使用主体、使用方式、使用空间上都有不同程度的突破,在客观上形成了慕课“虚拟课堂”与“学校课堂”的冲突、“慕课平台”与“学校”性质的冲突的现状,从而导致慕课课程在适用合理使用规则上存在着制度上的困境。然而,从慕课教育的本质和合理使用制度的立法精髓两方面来考量,慕课课程有使用合理使用规则的必要性,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现行合理使用规则的立法相对封闭,无法满足互联网环境下教育教学模式的需求;另一方面,慕课在本质上是学校课堂教学的延伸,慕课课程中合理使用作品是网络环境下教学必要方式,具有适用合理使用规则的正当性。当然,慕课课程在适用合理使用规则的同时也应当符合利益平衡的内在要求。所以,也要做好慕课课程适用合理使用的制度衔接。一是,合理的改变我国合理使用规则的立法现状,以“要素检验法”或者“三步检验法”原理为基础,对合理使用制度采用开放立法模式。一方面要确立一项具有原则性判断标准的合理使用概括性条款;另一方面也要对教育、科研领域的合理使用规则科学地调整,以符合互联网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模式;二是,对慕课课程的使用也要合理地约束以规避版权风险。在课程制作方面,要严格区分不同来源的作品或者不同类型的作品,做到不同作品不同的使用方式;在课程管理上,要采取技术手段防止慕课课程的非法使用,同时也要防止慕课平台的商业性运营。

韩航宇[8](2016)在《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民事公益诉讼程序的启动必须首先要解决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这一问题,只有对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制度进行合理设计,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制度才能健康发展。2013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民事诉讼法》第一次在我国确立了民事公益诉讼制度,该制度的设立使民事公益诉讼不再是各界人士的空谈畅想,它由理论层面上升为立法高度。但该制度对公益诉讼原告资格却仅以聊聊数句加以概述,在民事公益诉讼中被赋予原告资格的原告主体范围被限定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但哪些机关和组织却没有明确规定,公民个人也被排除在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之外。在随后颁布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环境保护法》又分别明确规定了符合法定条件的消费者协会和环境保护公益组织可以就损害消费者案件和环境污染案件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这是我国法律第一次明确规定作为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中社会组织的界定范围。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食品安全案件、环境污染案件、消费者权益受损案件频繁发生,法律明确规定的社会组织范围明显过窄,不利于我国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因此完善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制度势在必行。本文从行政机关、检察机关、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四类主体考虑我国民事公益诉讼起诉资格立法司法现状以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外相关国家成功立法经验为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制度提出完善方案:首先,通过限制行政机关介入民事公益诉讼的案件范围以避免其逃避行政职责,节约行政和司法资源,通过跨行政区域管辖来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的僵局;其次,通过对检察机关在民事公益诉讼中的法律定位和诉前审查模式以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在民事公益诉讼中的积极作用;第三,通过进一步界定社会组织的资质条件以促进社会组织在司法实践中更好的提起和应对民事公益诉讼;最后,通过解决诉讼动力不足和滥诉问题探讨公民个人成为能够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适法原告主体的可能。希望可以对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发展提供一些可行性意见。

刘悦[9](2016)在《公司隐名出资人的相关法律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投资方式变得多种多样,隐名出资作为一种特殊的投资方式也被广泛运用,实践中许多投资者基于各类原因选择了隐名出资的方式。隐名出资对内,尤其是在有限责任公司中,容易对人合性造成影响;对外,容易对公示外观产生冲突;并且也以容易出现规避法律的投资者等等,这一系列的矛盾纠纷都是在实务中不可避免的。现阶段由于我国《公司法》、《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没有对隐名出资进行立法规范,而现存的《公司法解释(三)》也只是对公司中的隐名投资进行简单描述。并且,法律中关于隐名出资具体问题的规定甚至存在相互矛盾冲突的情况,导致众多纠纷没有法律依据可循,甚至导致审判实务发生混乱。因此,对隐名出资人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不单是理论界的共鸣,也是实务界的需要。隐名出资人是指基于合法有效的投资协议,既对公司履行实际出资义务,也可以享受股东权利,但是不符合成为股东形式要件的出资主体。隐名出资人根据不同标准分为完全隐名和非完全隐名、协议隐名和非协议隐名以及规避法律隐名和非规避法律的隐名等几种类型。而在处理隐名出资关系时,倾向于适用代理制度。在认定隐名出资关系更应当遵循“形式要件为原则、实质要件做例外”的原则。本文通过对隐名出资人的讨论,进而明确隐名出资人的股东权益,进一步创新规范司法实践过程中所要面对的隐名出资的问题。在实践中对隐名出资人的权益做到合理的限制和保护,使隐名出资纠纷合理解决,有效指导司法实践。

盛丽春[10](2016)在《现代汉语流水句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理论为框架,借鉴认知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篇章语言学、语言类型学等当今语言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讨论了现代汉语流水句的句法、语义、语篇等问题,揭示了流水句在“意合”特点下所隐含的各种内在规律,并从语义认知、语篇功能、语言类型等几方面做出了解释。第一章绪论,阐述了本论文的选题缘由、选题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理论依据。第二章研究综述。首先概述了复句研究的三个发展阶段及取得的成果,梳理了复句研究的现状,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其次分别从流水句的特点、分类、小句间语义关系及英汉对译四个方面,归纳了流水句研究中已取得的成果,分析了存在的不足。第三章流水句的界定及特点。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新界定了“流水句”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重点阐述了流水句的特点,比较了流水句与有标复句、流水句与意合句的异同。第四章流水句的句法分析。通过大量语料,归纳了流水句小句间的句型联结类型,总结了流水句小句间联结的结构特点,重点分析了流水小句主语的构成方式,阐释了“主语”这一句法成分在流水句句法结构方面的作用。第五章流水句语义分析。首先归纳了流水句的语义分类,根据流水句各小句之间的语义关系,把流水句分为并列关系、解说关系、承接关系、因果关系等几种次范畴;其次从语义关联的角度,探讨了流水句各小句之间的语义关联成分。第六章流水句小句的认知分析。首先运用认知语言学的分析方法,分别从流水句小句语序排列方式、排列原则两方面,归纳了流水句小句组合的常见语序,总结出流水句小句语序排列所遵循的认知原则。其次运用认知语言学的“象似性”理论、“图形与背景”理论、“ICM”等理论,阐释了隐藏在显性流水句内部的小句语序认知机制,证明流水句的潜在规律。第七章流水句的篇章分析。运用“话题”、“话题链”、“信息结构”、“话题推进模式”等篇章语言学的研究方法,讨论了流水句小句的篇章衔接手段、话题类型、话题作用及话题选择的原则;分析了流水句小句话题链的各种链接方式;重点阐释了流水句小句的话题推进模式。第八章是流水句的语言类型分析,从孤立语的特点和汉民族思维方式两个角度,解释了流水句在汉语众多句式中具有鲜明特点的原因。第九章结论,回顾论文的研究成果,指出研究中尚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语言事实的基础上,充分考察了流水句的句法、语义、语用等三方面特点,多侧面、多层次、多角度对流水句进行了深入地描写,初步构建了流水句的总体框架,总结出了流水句在“意合”之外的“形合”特点。通过对流水句小句句型联结类型的考察,证明了大量不完全主谓句、非主谓句的使用使流水句在句法形式上呈现出“意合”特点;通过语义关联成分和语篇衔接手段及话题链的分析,阐释了流水句深层所隐含的“形合”特点”,总结了流水句小句语序排列的八种认知原则;运用ICM理论、象似性理论及“图形——背景”理论分析了隐藏在流水句小句中的认知机制。总之,本文既有宏观的探讨,也有微观的分析,既有对语言事实的描写,也有对语料的分析和解释,既有对前人研究成果的继承,也有进一步深层次的思考,力求在对语言事实充分描写的基础上,挖掘其内部规律,阐释其语义认知机制,提示其语篇价值。

二、简析教学侵权的几种类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简析教学侵权的几种类型(论文提纲范文)

(1)引进版日本文学类图书出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依据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三 研究现状
    第二节 研究方案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三 可行性分析
    第三节 选题特色以及创新点
第一章 引进版日本文学类图书出版的现状梳理
    第一节 引进版日本文学类图书出版溯源
    第二节 引进版日本文学类图书的市场探查
    第三节 引进版日本文学类图书作者掇要
    第四节 引进版日本文学类图书文本类别解析
第二章 引进版日本文学类图书出版的多维价值窥探
    第一节 从引进版日本文学类图书的整体状况看其价值
    第二节 从引进版日本文学类图书的畅销榜单看其价值
    第三节 从引进版日本文学类图书的典型样本出版看其价值
第三章 引进版日本文学类图书出版的不足
    第一节 争夺版权,重复引进
    第二节 版权乱象,时有发生
    第三节 盲目引进,有待匡正
    第四节 翻译欠佳,质量堪忧
第四章 引进版日本文学类图书出版的策略优化
    第一节 科学引进,避免内讧
    第二节 版权立法,维护秩序
    第三节 瞄准需求,精选选题
    第四节 编译共励,打造精品
    第五节 优化营销,实现双效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现代汉语名词谓语句研究:基于框架和参照点的情境植入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理论原则
    1.3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1.3.1 研究问题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语料搜集
        1.4.1 研究方法
        1.4.2 语料搜集
    1.5 术语界定
    1.6 结构安排
第2章 现代汉语名词谓语句研究现状述评
    2.1 引言
    2.2 国外研究现状
    2.3 国内研究现状
        2.3.1 名词谓语句的界定研究
        2.3.2 名词谓语句的描写研究
        2.3.3 名词谓语句的解释研究
    2.4 简评
第3章 基于框架和参照点的情境植入模型
    3.1 引言
    3.2 哲学背景
    3.3 理论基础
        3.3.1 理论基础一:情境植入理论
        3.3.2 理论基础二:框架语义学
        3.3.3 理论基础三:认知参照点理论
    3.4 新的解决方案:基于框架和参照点的情境植入模型
        3.4.1 构建理据
        3.4.2 前提和假设
        3.4.3 运作方式
    3.5 小结
第4章 新模型下名词谓语句的界定及分类
    4.1 引言
    4.2 新模型下名词谓语句的界定
        4.2.1 界定标准
        4.2.2 与“是”字判断句的辨析
    4.3 新模型下名词谓语句的分类
        4.3.1 包含式名词谓语句
        4.3.2 同一式名词谓语句
        4.3.3 联想式名词谓语句
    4.4 名词谓语句的层级范畴网络
    4.5 问题与讨论
    4.6 小结
第5章 新模型下名词谓语句的特征
    5.1 引言
    5.2 包含式名词谓语句的句法语义特征
        5.2.1 语料分布
        5.2.2 语义特征
        5.2.3 句法特征
    5.3 同一式名词谓语句的句法语义特征
        5.3.1 语料分布
        5.3.2 语义特征
        5.3.3 句法特征
    5.4 联想式名词谓语句的句法语义特征
    5.5 名词谓语句的时体-情态特征
        5.5.1 时体特征
        5.5.2 情态特征
    5.6 名词谓语句的语用特征
    5.7 小结
第6章 新模型下名词谓语句意义建构的认知分析
    6.1 引言
    6.2 名词谓语句意义建构的认知动因分析
    6.3 名词谓语句意义建构的认知机制分析
        6.3.1 包含式名词谓语句的意义建构
        6.3.2 同一式名词谓语句的意义建构
        6.3.3 联想式名词谓语句的意义建构
        6.3.4 其他
    6.4 名词谓语句意义建构的特征
        6.4.1 名词时间化
        6.4.2 阐释层级化
        6.4.3 植入隐性化
    6.5 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发现与启示
        7.1.1 研究发现
        7.1.2 研究启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一:包含式名词谓语句语料清单
附件二:同一式名词谓语句语料清单
附件三:联想式名词谓语句语料清单

(3)中国特色未成年人司法体系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我国需要研究的问题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未成年人司法的概述
    第一节 中国未成年人司法的发展与现状
        一、中国对未成年人特殊规定的历史沿革
        二、中国未成年人司法的现状
    第二节 中国未成年人司法的发展困境
        一、未成年人法律规定缺乏体系性
        二、未成年人司法缺乏独立性
        三、未成年人案件的受理缺乏全面性
        四、未成年人保护处遇体系缺乏健全性
    第三节 未成年人司法在全球的发展及特征
        一、世界三大未成年人司法模式的发展
        二、现代未成年人司法的三大特征
    第四节 中国未成年人司法的路径选择—体系化
        一、体系化作为我国未成年人司法的研究方法
        二、中国未成年人司法体系化的基本构想
第二章 体系化未成年人司法的思想理念
    第一节 未成年人司法产生的基础——“国家亲权”理论
        一、国家亲权的起源
        二、国家亲权在美国未成年人司法中的延伸
        三、国家亲权的基础:家长主义
    第二节 国际未成年人司法原则——儿童利益最大化理论
        一、“儿童利益最大化”的沿革与发展
        二、儿童利益最大化在发展中的困境与应对
    第三节 中国特色未成年人司法理念的选择
        一、中国未成年人司法理念的评析
        二、中国未成年人司法理念的选择
        三、中国未成年人司法理念的实质要求
第三章 中国未成年人司法体系的适用范围
    第一节 法律适用的主体
        一、“未成年人”概念的选择
        二、未成年人年龄范围的界定
    第二节 法律适用的侵害行为
        一、我国现行未成年人行为的法律规制
        二、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
        三、未成年人的触法行为
        四、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
    第三节 法律适用的被害案件
        一、当前我国未成年人被侵害的主要特征
        二、未成年人被侵害的主要情形
第四章 中国特色未成年人司法组织的体系性构建
    第一节 少年法院的构建
        一、中国少年法庭的起源与发展
        二、中国少年法院创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三、中国特色少年法院的基本构思
    第二节 未成年人警务机制的构建
        一、域外未成年人警务制度
        二、公安机关在未成年人司法中的作用及职责
        三、中国未成年人警务机制建立的必要性分析
        四、中国构建未成年人警务制度的设想
    第三节 中国未成年人检察制度的构建
        一、中国未成年人检察制度的发展与困境
        二、中国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调整与重构的可能性
        三、中国特色未成年人检察机制的构建
    第四节 未成年人司法社工机制的创建
        一、社工在未成年人司法中的角色优势
        二、社区工作与未成年人犯罪
        三、社工与未成年人保护
        四、政府购买社工服务项目
第五章 中国特色未成年人案件的审理机制
    第一节 未成年人案件审理的基本原则
        一、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兼顾保护原则
        二、全面调查原则
        三、迅速简易原则
    第二节 未成年人案件审理的特殊制度
        一、不公开审理制度
        二、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
        三、社会调查制度
    第三节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理的基本程序
        一、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侦查
        二、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审查起诉
        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审判
    第四节 未成年人民事权益保护案件的审理
        一、中国关于未成年人民事权益保护案件的现行规定
        二、中国当前未成年人民事保护案件审判机制的缺陷
        三、中国特色未成年人民事案件审判制度的构建
    第五节 未成年人行政司法保护案件的程序性探索
        一、中国未成年人行政案件审判的基本情况
        二、中国未成年人行政审判的现状
        三、中国特色未成年人行政审判机制的构建
第六章 中国特色未成年人保护处遇机制的构建
    第一节 未成年人被害救助制度的构建
        一、未成年人被害救助的概念及基本理念
        二、未成年人被害救助机制的构建
        三、未成年人被害预防机制
    第二节 触法未成年人的保护处分
        一、未成年人保护处分的界定
        二、未成年人保护处分实践与问题
        三、中国特色未成年人保护处分的完善
    第三节 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处罚
        一、未成年人刑事处罚的基本理念
        二、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处罚的适用
        三、未成年犯罪人的矫正机制
参考文献
致谢

(4)链接服务提供者侵权问题再探讨 ——以信息网络传播权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新型链接对现行侵权责任制度的理论冲击
    (一) 我国链接服务提供者责任制度及其理论基础
    (二) 新型链接形式的兴起
    (三) 现行法对新型链接服务提供者的规制尚不明晰
二、新型链接导致的司法困局
    (一) 整体数据分析
    (二) 典型案例对比
三、链接行为与提供作品的界限:信息网络传播权控制范围的确定
    (一) 我国法上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确立
    (二) 确定信息网络传播行为的标准之争
    (三) 信息网络传播行为的构成要素
四、新型链接服务提供者侵权责任的判定
    (一) 深度链接
    (二) 加框链接
    (三) 合作链接
参考文献
致谢

(5)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服务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 章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互联网迅猛发展推动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应用
        1.1.2 图书馆移动服务成为满足用户需求的发展方向
        1.1.3 移动环境下图书馆建设需要解决知识生态问题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1 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研究现状
        1.3.2 图书馆移动服务研究现状
        1.3.3 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技术路线
第2 章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知识生态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2.1.1 自然生态学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2.1.2 社会生态学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2.1.3 知识生态学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2.2 知识链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2.2.1 知识链的形成
        2.2.2 知识链的结构
        2.2.3 知识链的优化
        2.2.4 知识链的模型
    2.3 移动图书馆服务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2.3.1 移动环境的特点
        2.3.2 移动图书馆服务的概念
        2.3.3 移动图书馆的服务方式
        2.3.4 移动图书馆的服务内容
    2.4 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2.4.1 知识生态系统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2.4.2 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2.4.3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相关概念及理论
    2.5 本章小结
第3 章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服务机理
    3.1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要素构成
        3.1.1 高校图书馆知识主体
        3.1.2 高校图书馆知识资源
        3.1.3 高校图书馆知识技术
        3.1.4 高校图书馆知识环境
    3.2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结构
        3.2.1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要素内部结构
        3.2.2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要素间结构
        3.2.3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结构形态
    3.3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形成动因
        3.3.1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内在动力
        3.3.2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外在动力
        3.3.3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利导和限制因子
    3.4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运行过程
        3.4.1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生命周期过程
        3.4.2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自组织过程
        3.4.3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自适应过程
    3.5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
        3.5.1 知识增殖创新机制
        3.5.2 知识传递消费机制
        3.5.3 知识生态反馈机制
        3.5.4 知识协同进化机制
    3.6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服务模型构建
        3.6.1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资源服务模块
        3.6.2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技术服务模块
        3.6.3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用户个性化服务模块
        3.6.4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环境服务模块
    3.7 本章小结
第4 章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资源服务模式
    4.1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资源服务的提出
    4.2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资源的特征
        4.2.1 资源成果呈“产品化”
        4.2.2 资源建设呈“多元化”
        4.2.3 资源形式呈“碎片化”
        4.2.4 资源服务呈“全时空”
    4.3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资源体系构成
        4.3.1 高校图书馆学科信息资源库
        4.3.2 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元库
        4.3.3 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产品库
        4.3.4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信息库
    4.4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资源服务原则
        4.4.1 知识元多变涌现原则
        4.4.2 知识链灵活可塑原则
        4.4.3 知识产品循环更新原则
    4.5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资源服务模型构建
        4.5.1 学科知识资源维护系统
        4.5.2 学科知识资源数据中心
        4.5.3 学科知识资源服务平台
    4.6 本章小结
第5 章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技术服务模式
    5.1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技术服务模式的提出
    5.2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云技术服务模式的建设优势
        5.2.1 海量的存储性能
        5.2.2 高速的计算性能
        5.2.3 可靠的安全性能
        5.2.4 强大的共享性能
        5.2.5 无限的扩展性能
    5.3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云技术知识服务的架构
        5.3.1 基于移动云技术的知识服务构成
        5.3.2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云技术知识服务构成
    5.4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云技术服务模型
    5.5 本章小结
第6 章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用户个性化服务模式
    6.1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用户个性化服务模式的提出
    6.2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用户类型及需求现状
        6.2.1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用户类型
        6.2.2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用户特点
        6.2.3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用户需求现状
        6.2.4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用户需求演化
    6.3 基于问卷调查的高校图书馆用户个性化需求分析
        6.3.1 高校大学生个性化需求调查问卷分析
        6.3.2 高校教师队伍个性化需求调查问卷分析
        6.3.3 高校管理人员个性化需求调查问卷分析
        6.3.4 高校图书馆用户个性化需求分析结果
    6.4 面向用户个性化需求的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模型
        6.4.1 面向“课程教与学”的移动服务模式
        6.4.2 面向“科研项目和论文创作”的移动服务模式
        6.4.3 面向“学校科学管理”的服务模式
    6.5 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改进措施
        6.5.1 通过平台架构完善用户个性化移动服务功能
        6.5.2 通过素质培养提升用户个性化移动服务效率
        6.5.3 通过无缝衔接丰富用户个性化移动服务资源
    6.6 本章小结
第7 章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的知识环境保障
    7.1 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知识环境问题的提出
    7.2 高校图书馆的知识文化教育
        7.2.1 图书馆员的知识素养培育
        7.2.2 教师的知识素养培育
        7.2.3 科研工作者的知识素养培育
        7.2.4 学生的知识素养培育
    7.3 高校图书馆的知识产权保护
        7.3.1 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保护的影响
        7.3.2 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问题分析
        7.3.3 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问题的解决路径
    7.4 高校图书馆的知识制度建设
        7.4.1 高校图书馆知识规章制度的影响
        7.4.2 高校图书馆知识规章制度制定原则
        7.4.3 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制度的完善措施
    7.5 高校图书馆知识经济策略
        7.5.1 高校图书馆的经济运营现状
        7.5.2 高校图书馆经济问题的原因分析
        7.5.3 高校图书馆知识经济对策
    7.6 小结
第8 章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创新点
    8.3 研究局限及展望
        8.3.1 研究局限
        8.3.2 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与科研成果
致谢

(6)着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2 着作权合理使用制度基本理论
    2.1 着作权合理使用的概念及构成要件
        2.1.1 合理使用的概念
        2.1.2 合理使用的构成要件
    2.2 着作权合理使用的价值分析
        2.2.1 合理使用的公共利益价值
        2.2.2 合理使用的利益平衡价值
    2.3 着作权合理使用的判断标准
3 国内外着作权合理使用立法分析
    3.1 国外着作权合理使用立法分析
        3.1.1 美国关于着作权合理使用的规定
        3.1.2 德国关于着作权合理使用的规定
        3.1.3 日本关于着作权合理使用的规定
    3.2 我国着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的缺陷
        3.2.1 我国合理使用制度立法模式的缺陷
        3.2.2 我国合理使用制度抗辩事由的缺陷
4 以滑稽模仿为视角的着作权合理使用分析
    4.1 滑稽模仿界定
        4.1.1 滑稽模仿的定义
        4.1.2 滑稽模仿的特征
    4.2 滑稽模仿作品的合法性分析
        4.2.1 从法哲学角度看滑稽模仿
        4.2.2 从宪法角度看滑稽模仿
        4.2.3 从着作权法看滑稽模仿
    4.3 滑稽模仿可以构成着作权合理使用
        4.3.1 着作权合理使用制度评价
        4.3.2 滑稽模仿与着作权限制制度的关系分析
5 完善我国着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的建议
    5.1 完善着作权合理使用立法模式的建议
    5.2 完善我国滑稽模仿着作权制度的建议
        5.2.1 着作权法中引入滑稽模仿的概念
        5.2.2 明确滑稽模仿构成合理使用的判断标准
        5.2.3 我国对滑稽模仿的特殊限制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高校慕课课程的合理使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本文拟解决的问题
第2章 高校慕课课程与合理使用制度概述
    2.1 高校慕课教育与慕课课程
        2.1.1 慕课教育与慕课课程的起源
        2.1.2 高校慕课教育课程的界定
    2.2 合理使用制度的内涵与发展
        2.2.1 合理使用制度的界定
        2.2.2 合理使用制度的发展
    2.3 合理使用与法定许可
    2.4 小结
第3章 高校慕课课程适用合理使用制度的困境
    3.1 理论前提:教育领域的合理使用规则
    3.2 困境原因:教育变革与合理使用规则的冲突
        3.2.1 慕课“虚拟课堂”与“学校课堂”的冲突
        3.2.2“慕课平台”与“学校”的性质冲突
    3.3 理性选择:慕课教育适用合理使用的必要
        3.3.1 合理使用制度的立法价值
        3.3.2 着作权与受教育权的价值博弈
        3.3.3 慕课教育运行机制的正当性
    3.4 小结
第4章 慕课课程适用合理使用的制度衔接
    4.1 开放立法:调整合理使用制度
        4.1.1“三步检验法”和“要素检验法”
        4.1.2 确立合理使用的概括性条款
        4.1.3 合理调整合理使用的具体条款
    4.2 风险规避:对慕课课程的合理约束
        4.2.1 慕课课程约束的必要
        4.2.2 慕课课程内容上的约束
        4.2.3 慕课课程管理上的约束
    4.3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8)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基本理论
    第一节 我国民事公益诉讼概念与特点
        一、民事公益诉讼的概念
        二、我国民事公益诉讼的特点
    第二节 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理论依据
        一、诉权理论
        二、正当当事人理论
        三、诉讼信托理论
        四、诉的利益理论
第二章 两大法系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域外考察
    第一节 大陆法系主要国家
        一、法国
        二、德国
        三、日本
    第二节 英美法系主要国家
        一、英国
        二、美国
    第三节 总结分析
        一、行政机关
        二、检察机关
        三、社会组织
        四、公民个人
第三章 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制度的现状及不足
    第一节 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立法现状及不足
        一、立法现状
        二、立法上的不足
    第二节 我国民事公益诉讼中各类主体的司法实践现状及不足
        一、行政机关
        二、检察机关
        三、社会组织
        四、公民个人
第四章 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主体范围的扩展
    第一节 行政机关
        一、起诉方式
        二、实行跨行政区域管辖
    第二节 检察机关
        一、明确诉讼中应遵循的原则
        二、起诉方式
    第三节 社会组织
        一、基本原则
        二、具体规则
    第四节 公民个人
        一、弥补诉讼动力
        二、避免滥诉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9)公司隐名出资人的相关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创新点
    1.4 研究框架
第2章 隐名出资人基本理论概述
    2.1 隐名出资人的概念
    2.2 隐名出资人与相关概念辨析
        2.2.1 隐名出资人和冒名股东
        2.2.2 隐名出资人和挂名股东
        2.2.3 隐名出资人和干股股东
    2.3 隐名出资人的类型
        2.3.1 完全隐名出资人与不完全隐名出资人
        2.3.2 协议隐名出资人与非协议隐名出资人
        2.3.3 规避法律的隐名出资人与非规避法律的隐名出资人
    2.4 隐名出资人产生的原因
        2.4.1 规避国家法律进行的投资
        2.4.2 获得国家优惠政策进行的投资
        2.4.3 民营企业中员工的隐名持股
        2.4.4 保护个人隐私进行的投资
第3章 隐名出资人法律关系分析
    3.1 隐名出资人与显名股东
        3.1.1 学说之间的分歧
        3.1.2 本文的观点
    3.2 隐名出资人与公司及其他股东
        3.2.1 其他股东对隐名出资人的态度
        3.2.2 隐名出资人对公司的实际管理
        3.2.3 隐名出资人转化为显名股东的方式
    3.3 隐名出资人与第三人
        3.3.1 隐名出资人与债权人
        3.3.2 隐名出资人与股权受让人
        3.3.3 善意第三的保护
第4章 认定隐名出资人股东资格的依据
    4.1 认定原则
        4.1.1 意思自治原则
        4.1.2 公示原则和外观主义原则
        4.1.3 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
    4.2 理论基础
        4.2.1 学术界的代表性观点
        4.2.2 《公司法》对隐名出资人的相关规定
        4.2.3 司法解释对隐名出资人的相关规定
    4.3 认定要件
        4.3.1 形式要件
        4.3.2 实质要件
        4.3.3 本文的观点
第5章 隐名出资人的利益保护及限制路径
    5.1 隐名出资人的相关法律权利
        5.1.1 隐名出资人的退资权
        5.1.2 隐名出资人的损害赔偿请求权
    5.2 对规避法律的隐名出资人的限制
        5.2.1 对规避法律的隐名出资人的处理
        5.2.2 适用公司人格否认制度
    5.3 对非规避法律的隐名出资人的保护
        5.3.1 两大法系对隐名出资制度的规定
        5.3.2 规范认定股东资格的途径
    5.4 关于公司隐名出资人的立法建议
        5.4.1 立法规范隐名出资关系
        5.4.2 立法完善民事代理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后记

(10)现代汉语流水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意义和价值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1.4 本论文运用的语言理论
        1.4.1 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理论
        1.4.2 认知语言学理论
        1.4.3 篇章语言学理论
    1.5 语料来源、术语及符号说明
        1.5.1 语料来源
        1.5.2 术语、符号说明
第二章 研究综述
    2.1 复句的研究综述
        2.1.1 开始时期
        2.1.2 发展时期
        2.1.3 深入时期
    2.2 流水句研究综述
        2.2.1 流水句的归属范畴和特点研究
        2.2.2 流水句的分类研究
        2.2.3 流水句小句语义关系研究
        2.2.4 流水句的英汉对译研究
        2.2.5 流水句的成因研究
第三章 流水句的界定及特点
    3.1 流水句的界定
    3.2 流水句的特点
        3.2.1 流水句与有标复句的异同
        3.2.2 流水句与意合句的关系
第四章 流水句句法分析
    4.1 流水句小句的句法联结类型
        4.1.1 主谓句+主谓句
        4.1.2 非主谓句+非主谓句
        4.1.3 主谓句+非主谓句
        4.1.4 非主谓句+主谓句
        4.1.5 小结
    4.2 流水句小句主语考察
        4.2.1 主语相同
        4.2.2 主语不同
        4.2.3 杂糅型
        4.2.4 特殊类型
    4.3 小结
第五章 流水句语义分析
    5.1 流水句语义分类依据
        5.1.1 时间关系
        5.1.2 空间关系
    5.2 流水句的语义类型
        5.2.1 并列关系
        5.2.2 顺承关系
        5.2.3 解说关系
        5.2.4 因果关系
    5.3 流水句各小句的语义关联成分
        5.3.1 语序
        5.3.2 结构平行
        5.3.3 标点符号的提示
    5.4 小结
第六章 流水句的认知分析
    6.1 流水句小句的描写方法
        6.1.1 组合式描写
        6.1.2 定位式描写
        6.1.3 位置移动式描写
        6.1.4 视线移动式描写
    6.2 语序排列原则
        6.2.1 同一方向原则
        6.2.2 面向原则
        6.2.3 方位对称原则
        6.2.4 相同或相关属性原则
        6.2.5 时间先后原则
        6.2.6 重要性原则
        6.2.7 显着性原则
        6.2.8 其他原则
    6.3 语序排列的认知机制
        6.3.1 ICM(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与流水句认知分析
        6.3.2 象似性原则与流水句语序
        6.3.3 “图形—背景”理论与流水句的认知分析
    6.4 小结
第七章 流水句的篇章分析
    7.1 流水句的篇章特点
        7.1.1 篇章特点
        7.1.2 流水句的篇章特点
    7.2 流水句的篇章衔接手段
        7.2.1 词语的重复
        7.2.2 词语的替代
        7.2.3 词语的省略
        7.2.4 词语的相似性
        7.2.5 词语类义关系
    7.3 流水句的话题分析
        7.3.1 话题
        7.3.2 话题和主语
        7.3.3 流水句的话题类型
        7.3.4 话题的作用
        7.3.5 话题的构成形式
        7.3.6 话题选择原则
    7.4 流水句的话题链
        7.4.1 话题链
        7.4.2 流水句的话题链类型
    7.5 流水句的话题推进
        7.5.1 话题延伸式推进
        7.5.2 述题延伸式推进
        7.5.3 综合延伸式推进
    7.6 小结
第八章 语言类型与汉语流水句
    8.1 从语言类型特征看流水句
        8.1.1 隐性语言特点与汉语流水句
        8.1.2 语义型语言与汉语流水句
        8.1.3“话题——述题”结构与流水句
    8.2 汉语思维方式与汉语流水句
        8.2.1 形象思维与汉语流水句
        8.2.2 整体思维与汉语流水句
        8.2.3 主体意识与汉语流水句
    8.3 小结
第九章 结语
    9.1 研究结论
        9.1.1 流水句的界定及特点
        9.1.2 流水句的句法结构分析
        9.1.3 流水句的语义分析
        9.1.4 流水句小句语序认知分析
        9.1.5 流水句的篇章分析
        9.1.6 流水句的语言类型分析
    9.2 创新之处
    9.3 论文不足及未来研究趋势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四、简析教学侵权的几种类型(论文参考文献)

  • [1]引进版日本文学类图书出版研究[D]. 尹朝霞.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2]现代汉语名词谓语句研究:基于框架和参照点的情境植入模型[D]. 帖伊. 广西民族大学, 2019(01)
  • [3]中国特色未成年人司法体系的构建[D]. 肖姗姗.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8)
  • [4]链接服务提供者侵权问题再探讨 ——以信息网络传播权为中心[D]. 刘晨韵. 西南政法大学, 2018(07)
  • [5]移动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服务模式研究[D]. 张勇. 吉林大学, 2017(09)
  • [6]着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D]. 武林莉.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7(09)
  • [7]高校慕课课程的合理使用问题研究[D]. 陈基晶. 湘潭大学, 2016(02)
  • [8]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问题研究[D]. 韩航宇. 郑州大学, 2016(02)
  • [9]公司隐名出资人的相关法律问题研究[D]. 刘悦. 吉林财经大学, 2016(12)
  • [10]现代汉语流水句研究[D]. 盛丽春. 吉林大学, 2016(08)

标签:;  ;  ;  ;  ;  

几种教学侵权行为简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