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颅脑损伤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一、颅脑损伤病人的观察及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张佳慧[1](2021)在《肠内营养护理指引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护理中的有效性应用价值分析》文中提出目的:研究肠内营养护理指引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护理中的有效性应用价值。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从本院2019-12~2020-11期间随机抽取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74例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予以肠外营养为主的支持,观察组37例实施肠内营养护理指引。将两组的营养值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的前白蛋白、总白蛋白以及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肠内营养护理指引有助于恢复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机体营养状况,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满意度。

梅丛敏,华素萍,邵小兰[2](2021)在《改进急救护理干预对创伤性颅脑损伤病人促醒效果、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改进急救护理干预对创伤性颅脑损伤病人促醒效果、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创伤性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改进急救护理干预,干预前后分别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肢体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ugl-Meyer)、认知功能评估量表(LOTCA)、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对两组病人促醒效果、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认知功能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同时比较两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病人GCS评分、Fugl-Meyer及LOTCA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GCS评分、Fugl-Meyer及LOTCA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为8.00%,低于对照组的26.00%(P<0.05);观察组病人预后良好率为84.00%,高于对照组的62.00%(P<0.05)。结论:针对创伤性颅脑损伤病人实施改进急救护理干预可提高临床促醒效果,有利于改善病人肢体运动及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预后效果良好。

张海莎,周方玲,吴祥燕[3](2021)在《以初级创伤救治原则为基础的院前急救在急性颅脑损伤病人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目的:探讨以初级创伤救治原则为基础的院前急救在急性颅脑损伤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20例急性颅脑损伤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档案抽签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以初级创伤救治原则为基础的院前急救干预,比较两组病人护理后的急救效率、急救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施以初级创伤救治原则为基础的院前急救干预后,研究组病人的急救反应时间、接诊时间、急诊科抢救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病人的急救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病人脑疝、电解质紊乱、肺部感染、中枢性高热、溃疡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初级创伤救治原则为基础的院前急救干预应用于急性颅脑损伤病人护理中,可显着提升其急救效率,改善其急救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周春平,陈香枝[4](2021)在《颅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的术后护理方法及效果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分析采用颅内血肿清除方法联合骨瓣减压方法手术及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9-02~2020-02我院收治的需要接受颅内血肿清除方法联合骨瓣减压手术的70例颅脑损伤病人,平均为观察(35例)与对照(35例)两组,分别采用综合护理干预与常规干预方法,对比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的治疗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而言更高;并发症发生率、干预后抑郁与焦虑、强迫评分更低,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颅脑损伤病人在开展颅内血肿清除联合骨瓣减压手术之后开展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帮助促进综合治疗效率与满意度提升,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发生,促进病人治疗质量的提升。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治疗当中。

牟静静,刘丽,赵晓苏[5](2021)在《序贯性营养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护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从序贯性营养的概述、实施方案、干预效果等方面综述其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护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营养干预提供借鉴。

柴永萍,乔艳玲,刘斅淑[6](2020)在《重度颅脑损伤病人家庭护理随访服务需求及支付意愿调查》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调查重度颅脑损伤病人出院后对家庭护理随访服务的需求程度、需求内容、随访方式、支付意愿和支付能力。[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6月银川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外科即将出院和已出院居家康复3个月以内的重度颅脑损伤病人100例,采用自行设计的家庭护理随访需求表调查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和家庭护理随访需求内容、需求形式、需求程度、对家庭护理随访的支付意愿和支付能力。[结果]重度颅脑损伤病人对出院后护理人员提供家庭护理随访表现出较高的需求;需要家庭护理随访解决的内容依次是并发症的预防、康复训练、病情观察、用药指导等;需求形式依次是建立微信群、电话沟通、上门指导、视频指导等;病人及其家庭的支付意愿较强烈,支付能力范围可满足护理人员提供各种形式的随访内容。[结论]重度颅脑损伤病人出院后仍然存在较高的家庭护理随访服务需求,需建立完善的医院和家庭之间的沟通方式,使病人得到连续、有效的家庭护理指导。

罗青,聂玉平,陈佳琪,彭聪,刘利利,纪玉桂[7](2020)在《呼唤式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昏迷病人的应用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对呼唤式护理模式在重度颅脑损伤病人应用的机理、价值、方法及效果进行综述,提示呼唤式护理操作简单、无创,在达到昏迷促醒的同时,可以有效调动起大脑功能活动的主动能动性,改善生活质量,降低致残与致死率。然而,呼唤式护理目前尚缺乏统一的定义及同质化操作方法,执行效果在不同的病人存在差异,期望可以制定同质化的操作指南,以利于指导该项工作的进一步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宋柳荫[8](2020)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家属居家护理认知及需求现状调查》文中提出目的:了解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家属(以下简称家属或患者家属)居家护理知识知晓度及需求现状,分析其在一般资料上的差异;明确影响家属居家护理认知及需求的因素: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深入开展延续性护理及提升患者家属居家护理照顾能力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非实验性研究中的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8月份从山东省某三甲医院ICU及神经外科出院的,可以随访到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家属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17.0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构成比进行描述,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多个样本均数比较采用F检验,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家属照顾者居家护理知识知晓状况及需求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本研究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家属居家护理知识知晓总分为(47.36±4.40)(满分80分),条目均分(2.96±0.27),处于中等水平。各维度条目均分分别为生活护理知识(3.04±0.19)、疾病相关知识(3.03±0.38)、康复护理知识(2.78±0.51)、心理护理知识(2.68±0.74);居家护理需求总分为(108.39±18.49)(满分200分),条目均分(2.71±0.46),处于中等水平。各维度条目均分分别为生活护理(1.68±0.48)、健康教育(3.09±0.74)、医疗康复护理(3.10±0.75)、心理护理(2.91±0.80)。(2)不同组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是否参加疾病相关知识培训的患者家属在居家护理知识知晓度上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组别工作状况、每天照顾时间、有无付费人员协助照顾及有无照顾其他患者经历的患者家属在居家护理需求上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家属不同组别年龄、文化程度、是否参加疾病相关知识培训可以共同解释因变量家属居家护理知识知晓度26.7%的变异量;照顾时间可以解释家属居家护理需求21.6%的变异量。结论:(1)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家属对居家护理认知处于中等水平,对心理护理认知程度低;家属对居家护理需求程度处于中等水平,对医疗康复护理需求度高。(2)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否参加过疾病相关培训对家属护理知识知晓状况有影响;工作状况、每天照顾时间、有无付费人员协助照顾及有无照顾其他患者经历对患者家属在居家护理需求上有影响。(3)年龄越低、高中或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通过各种途径参加过疾病相关知识培训的家属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居家护理认知程度越高;每天照顾时间长于12小时的家属居家护理需求越高。

房玉丽[9](2020)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常用治疗与护理措施对喂养不耐受发生影响的调查研究》文中提出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病人早期开展肠内营养对其营养状况、机体恢复和预后均具有重要意义[1]。然而,STBI病人因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创伤应激等因素,可直接造成其胃肠道的吸收、屏障以及动力功能发生障碍[2-4]。加之救治需要,此类病人临床上常会给予镇痛、镇静、脱水、机械通气等治疗,可进一步影响其胃肠动力或吸收功能,致使喂养不耐受(Feeding intolerance,FI)发生率显着高于其他严重创伤病人。为改善STBI病人胃肠功能障碍,降低FI发生率,促进肠内营养的顺利实施,目前,临床上已采取了多种改善STBI病人胃肠功能、防治FI发生的治疗与护理策略,虽然已使发生率有了一定程度下降,但依然处于较高水平。通过文献分析和临床调研发现,关于临床常用治疗、护理措施对STBI病人FI发生影响的研究尚十分有限,而关注各项改善STBI病人胃肠功能的措施及其对FI防治效果的对比研究更为少见。为此,明确临床常用治疗、护理措施对STBI病人FI发生的影响,探究有效的FI预防策略,对促进STBI病人肠内营养的早期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拟从常用治疗与护理措施对STBI病人肠内营养耐受性的影响着手,明确临床常用治疗、护理措施对STBI病人喂养不耐受发生的保护因素和危险因素;了解分析目前国内临床FI预防措施的应用现状,为进一步探究有效的FI预防策略,优化临床的预防方案奠定基础。研究目的:本研究拟通过回顾性研究和横断面调查,探析常用治疗、护理措施对于STBI病人FI发生的影响,明确这些措施于FI的保护因素和危险因素,了解国内预防FI措施的应用现状,为进一步探明有效的临床措施,提高STBI病人喂养耐受性,促进肠内营养的早期顺利实施提供研究证据。研究方法:1.常用治疗与护理措施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喂养不耐受影响的回顾性研究研究一:常用治疗与护理措施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喂养不耐受发生的影响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及重症监护系统,采集STBI病人6年的病历资料。选取2013.3-2019.3重庆市某三甲医院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住院治疗的STBI病人324例,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排除187例不符合标准的病人后,有137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本阶段研究。按实施肠内营养之日起至第5日是否发生FI分为耐受组和不耐受组,对15项常用治疗、护理措施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临床常用治疗、护理措施对STBI病人FI发生的影响,明确危险及保护因素。研究二:预防性应用促动力药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喂养不耐受的影响按实施肠内营养之日起至第5日是否应用研究一结果中发现的保护因素--促动力药,对137例STBI病人进行分组,排除20例治疗性用促动力药的病例后,以预防性应用促动力药的病人作为预防组,以未使用促动力药的病人作为对照组。并依据研究一结果中影响病人胃肠功能的其它措施进行组间配对,以减少临床措施对观察指标的影响。比较两组病人肠内营养FI发生情况。主要观察指标为FI发生率,次要观察指标为便秘、腹泻、胃潴留、腹胀、呕吐等FI主要临床症状的发生率及大便情况。2.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喂养不耐受预防措施应用现状的横断面调查利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通过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全国综合ICU/神经外科ICU(NICU)对STBI病人肠内营养FI预防措施的应用情况。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我国二级甲等及以上综合医院,通过问卷星网站完成问卷录入、发放及数据收集工作。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预防措施临床应用现状。研究结果:1.常用治疗与护理措施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喂养不耐受影响的回顾性研究1.1 STBI病人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总体FI发生率为59.9%,其中发生率为前三位的胃肠道症状分别是便秘(35.4%)、腹泻(24.4%)及胃潴留(17.1%);1.2喂养不耐受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是否使用促动力药、保留灌肠、抑酸剂、脱水剂、镇痛剂5个因素对FI的发生有统计学差异(P<0.05);1.3喂养不耐受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使用抑酸剂(OR=4.034,P=0.008,95%CI:1.444-11.268)、镇痛剂(OR=3.976,P=0.005,95%CI:1.516-10.427)是F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预防性应用促动力药(OR=0.202,P=0.000,95%CI:0.089-0.456)是降低FI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1.4与未应用促动力药组比较,预防性应用促动力药可显着降低STBI病人FI发生率(P<0.05);改善FI具体症状情况:能有效降低便秘发生率(P<0.05),显着增加自行排便次数(P<0.05),未增加腹泻的发生率(P>0.05);胃潴留、腹胀、呕吐的症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促动力药联合应用与单一应用对STBI病人FI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喂养不耐受预防措施应用现状的横断面调查2.1问卷质量与回收情况2.1.1自制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相关预防措施应用现状调査》问卷内容效度为0.92;2.1.2共计调查我国89所二级甲等及以上综合医院,回收问卷1109份,有效问卷996份,有效率89.81%。2.2 STBI病人喂养不耐受预防措施应用现况2.2.1医护人员会同时应用量表、病人体症等多种方法判断STBI病人胃肠功能及预测FI的发生;2.2.2医护人员对STBI病人肠内营养应用与管理情况:伤后24-48h起始肠内营养的占61.45%、首日营养液剂量<500ml为50.00%、肠内营养起始应用葡萄糖、温开水等非营养制剂的占65.56%、从鼻胃管摄入营养液占91.16%、营养液采取持续输注为72.89%、肠内营养期间采取抬高病人床头30°-45°达89.46%、以注射器回抽胃残余量占93.67%、每4h监测胃残余量占51.51%、营养液温度在38℃-40℃达65.46%;2.2.3临床常用措施应用率依次为:抑酸剂(84.13%)、益生菌(79.01%)、灌肠(73.59%)、促动力药(73.29%)。研究结论:1.STBI病人实施肠内营养过程中FI发生率较高,主要表现为便秘、腹泻及胃潴留;2.常用治疗措施可影响STBI病人FI的发生,其中促动力药预防性应用是减少FI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使用抑酸剂、镇痛剂是独立危险因素;3.促动力药能预防STBI病人FI的发生,降低便秘发生率,促进其自主排便功能的恢复;4.目前国内临床采取的改善STBI病人胃肠功能,减少FI发生的常用措施为:伤后24-48h起始肠内营养、首日剂量<500ml、起始给予葡萄糖、温开水等非营养制剂、鼻胃管摄入营养液、持续泵注输入、肠内营养期间床头抬高30°-45°、营养液温度在38℃-40℃、应用促动力药、灌肠、益生菌及抑酸剂等。

林莹,龚翠苗,陈丽华[10](2020)在《护理干预对颅脑损伤病人颅内压影响的护理进展》文中认为从护理角度分析影响颅脑损伤病人颅内压增高的重要诱因,给予护理干预,并通过对体位、低温、吸痰,以及降低颅内压增高等护理预防和护理策略的总结,尽可能的降低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增高的可能性,杜绝护理并发症的发生,为下一阶段脑灌注有效性的维持以及患者预后改善提供更加科学的参考依据。

二、颅脑损伤病人的观察及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颅脑损伤病人的观察及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肠内营养护理指引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护理中的有效性应用价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2 实验结果
    2.1 营养指标
    2.2 并发症发生情况
    2.3 护理满意度
3 讨论

(2)改进急救护理干预对创伤性颅脑损伤病人促醒效果、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干预方法
        1.2.1 成立急救护理小组
        1.2.2 术前准备
        1.2.3 确保呼吸道畅通
        1.2.4 病情观察
        1.2.5 术中配合
        1.2.6 术后护理
        1.2.7 并发症护理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3.1 改进急救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创伤性颅脑损伤病人促醒效果
    3.2 改进急救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创伤性颅脑损伤病人肢体运动及认知功能
    3.3 改进急救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创伤性颅脑损伤病人生活质量
    3.4 改进急救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创伤性颅脑损伤病人并发症
    3.5 改进急救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创伤性颅脑损伤病人预后

(3)以初级创伤救治原则为基础的院前急救在急性颅脑损伤病人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1.3 方法
        1.3.1 组建干预小组
        1.3.2 以初级创伤救治原则为基础的院前急救干预方案实施
    1.4 研究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颅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的术后护理方法及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观察病人各项基础指标变化如心率、体温、颅内压以及血压、意识等。
        1.2.2 心理及健康教育等到病人的意识恢复之后,要让病人静心修养,缓解不良的负面情绪。
        1.2.3 气道护理方法若病人的颅脑损伤程度比较严重的话,很容易出现护理障碍,还有可能会伤及到支气管黏膜。
        1.2.4 皮肤护理措施因为颅内血肿清除方法联合骨瓣减压手术治疗后病人的意识恢复速度比较慢,病人卧床的时间也比较长。
        1.2.5 营养护理干预在手术后3天之内,会通过鼻饲的方式来进行营养支持,让输注量以及速度得到良好控制。
        1.2.6 五官护理对策分析颅内血肿清除术之后病人会出现其他头面部外伤情况,在术后开展护理过程中,必须要注意保护好病人其他面部出现的损伤情况。
    1.3 评判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总有效率
    2.2 满意度评分结果
    2.3 不良反应发生统计结果
    2.4 干预后抑郁和焦虑、强迫评分
3 讨论

(6)重度颅脑损伤病人家庭护理随访服务需求及支付意愿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1.2.2 调查方法
        1.2.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见表1)
    2.2 重度颅脑损伤病人家庭护理随访总体需求及支付意愿
    2.3 重度颅脑损伤病人家庭护理访视需求形式(见表2)
    2.4 重度颅脑损伤病人家庭护理访视需求程度及内容(见表3、表4)
    2.5 重度颅脑损伤病人家庭护理随访支付意愿(见表5)
3 讨论
    3.1 家庭护理随访的需求形式
    3.2 家庭护理随访的需求内容及需求程度
        3.2.1 并发症的预防
        3.2.2 康复训练
        3.2.3 病情观察
    3.3 病人及家属对家庭护理随访需求的支付意愿
4 小结

(7)呼唤式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昏迷病人的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呼唤式护理的概述
    1.1 呼唤式护理的概念
    1.2 呼唤式护理的作用机理
    1.3 呼唤式护理时机
2 呼唤式护理的各种方法
    2.1 声音刺激
        2.1.1 直接呼唤:
        2.1.2 亲情呼唤:
        2.1.3 音乐刺激:
    2.2皮肤触觉刺激
    2.3 光线刺激
    2.4 温度刺激
    2.5 味嗅觉刺激
3 呼唤式护理的效果
    3.1 脑组织变化与昏迷促醒
    3.2 改善生活质量
    3.3 其他方面
4 展望

(8)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家属居家护理认知及需求现状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主要概念
    1.5 文献回顾
    1.6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2.1 研究类型
    2.2 研究对象
    2.3 研究工具
    2.4 资料收集
    2.5 统计分析
    2.6 质量控制
    2.7 伦理问题
    2.8 技术路线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状况
    3.2 研究对象居家护理知识知晓度、需求现状分析
    3.3 研究对象居家护理知识知晓度、需求在一般资料上的差异
    3.4 研究对象居家护理认知及需求多元线性回归
第四章 讨论
    4.1 研究对象居家护理知识知晓度及需求现状分析
    4.2 研究对象居家护理知识知晓度及需求的单因素分析
    4.3 研究对象居家护理知识知晓度及需求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第五章 结论
    5.1 主要结论
    5.2 创新点及局限性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附录B 调查问卷
附录C 综述(已发表) 颅脑损伤患者家庭远程康复护理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9)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常用治疗与护理措施对喂养不耐受发生影响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览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部分 前言
    1.1 选题缘由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概念界定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第二部分 常用治疗与护理措施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喂养不耐受影响的回顾性研究
    2.1 研究一常用治疗与护理措施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喂养不耐受发生的影响
        2.1.1 研究目的
        2.1.2 研究对象
        2.1.3 研究方法
        2.1.4 研究结果
        2.1.5 讨论
    2.2 研究二预防性应用促动力药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喂养不耐受的影响
        2.2.1 研究目的
        2.2.2 研究对象
        2.2.3 研究方法
        2.2.4 研究结果
        2.2.5 讨论
第三部分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喂养不耐受预防措施应用现状的横断面调查
    3.1 调查目的
    3.2 调查问卷研制
    3.3 实施调查
    3.4 质量控制
    3.5 调查结果
    3.6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相关防治措施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期间撰写与发表的文章
致谢

(10)护理干预对颅脑损伤病人颅内压影响的护理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颅内压临床测定标准
2 基础性护理操作对患者颅内压的影响
    2.1 体位干预
    2.2 吸痰
    2.3 体温干预
    2.4 其他基础性护理干预
3 开展护理干预的重要性
4 结束语

四、颅脑损伤病人的观察及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肠内营养护理指引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护理中的有效性应用价值分析[J]. 张佳慧. 疾病监测与控制, 2021(06)
  • [2]改进急救护理干预对创伤性颅脑损伤病人促醒效果、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J]. 梅丛敏,华素萍,邵小兰. 全科护理, 2021(31)
  • [3]以初级创伤救治原则为基础的院前急救在急性颅脑损伤病人中的应用[J]. 张海莎,周方玲,吴祥燕. 全科护理, 2021(12)
  • [4]颅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的术后护理方法及效果分析[J]. 周春平,陈香枝. 疾病监测与控制, 2021(02)
  • [5]序贯性营养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护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牟静静,刘丽,赵晓苏. 护理研究, 2021(04)
  • [6]重度颅脑损伤病人家庭护理随访服务需求及支付意愿调查[J]. 柴永萍,乔艳玲,刘斅淑. 护理研究, 2020(17)
  • [7]呼唤式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昏迷病人的应用进展[J]. 罗青,聂玉平,陈佳琪,彭聪,刘利利,纪玉桂.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2020(06)
  • [8]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家属居家护理认知及需求现状调查[D]. 宋柳荫. 延边大学, 2020(05)
  • [9]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常用治疗与护理措施对喂养不耐受发生影响的调查研究[D]. 房玉丽.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0(01)
  • [10]护理干预对颅脑损伤病人颅内压影响的护理进展[J]. 林莹,龚翠苗,陈丽华.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03)

标签:;  ;  ;  ;  

颅脑损伤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