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莫地平临床应用新进展

尼莫地平临床应用新进展

一、尼莫地平的临床应用新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孙琳,王子轩,江涛,李润萍[1](2021)在《氟桂利嗪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氟桂利嗪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抚矿总医院收治的90例偏头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独使用氟桂利嗪进行治疗的45例患者为对照组,在使用氟桂利嗪基础上联合尼莫地平进行治疗的45例患者为观察组,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疼痛评分明显降低,持续时间缩短,发作次数减少(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桂利嗪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的效果显着,能有效降低患者偏头痛发作频率及偏头痛发作时疼痛程度,且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建议临床推广。

陆语迪[2](2021)在《瘀热方通过调控ROS/NLRP3对瘀热阻窍证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脑保护作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应用瘀热方对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的大鼠进行干预,观察瘀热方对大鼠神经行为学,脑梗死面积,脑组织NLRP3、ASC、IL-1β的mRNA表达以及血清ROS、NLRP3、IL-1β含量的影响。并研究瘀热方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NIHS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及治疗前后血清ROS、NLRP3、IL-1β的含量的影响,与动物实验相互验证,为瘀热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提供实验依据,并探讨其神经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1.准备100只SPF级健康的雄性大鼠,以置入线栓的方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完成建模后的第24小时参照Zea Longa 5分制的评分标准进行综合评分,除单独设立的假手术组(Sham group)外,将评分大于2分的大鼠纳入研究,按随机数字法分为4组:MCAO模型组(MCAO group),瘀热方低剂量组(Low-YRF group,L-YRF),瘀热方高剂量组(High-YRF group,H-YRF),尼莫地平组(Nim group,Nim)共5组。从造模24小时之后,连续10天进行药物干预,观察第1、3、7、10天的神经功能评分。药物干预结束后,取脑组织做TTC染色,观察脑梗死情况,计算脑梗死面积。应用Real-time PCR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中 NLRP3、ASC、IL-1β 的 mRNA 表达量。Elisa 法测定血清中 ROS、NLRP3、IL-1β的含量。2.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2月就诊于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病区收住入院且资料完整并符合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内科一般治疗,观察组在基础上服用瘀热方,连续治疗14天,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及血清ROS、NLRP3、IL-1β 的含量。结果:1.瘀热方对MCAO大鼠神经功能评分的影响造模后第1天假手术组大鼠行为学无明显改变,其余4组大鼠Longa神经功能评分较造模前明显升高,有极其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001)。除假手术组,各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随着时见推移逐渐下降,在造模后第3天,对比各组之间的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造模后第7天,瘀热方高剂量组和尼莫地平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较模型组更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造模后第10天,瘀热方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均较模型组更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2.瘀热方对MCAO大鼠脑梗死面积的影响观察TTC染色的大鼠脑组织,假手术组大鼠的脑组织染色程均匀的紫红色,未见白色梗死灶。模型组大鼠的脑组织病灶几乎累计整个大脑半球,可见大片状白色梗死灶,缺血梗死严重。低剂量瘀热方干预的大鼠梗死灶也程片状分布,程度较模型组轻。高剂量瘀热方及尼莫地平干预后的大鼠,均以小片状为主,缺血梗死较轻。计算梗死率显示,模型组大鼠与假手术组大鼠对比,其大脑的梗死率明显升高,有极其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001)。瘀热方低剂量组大鼠的脑组织梗死率较MCAO模型组有所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高剂量瘀热方及尼莫地平干预的大鼠梗死率较模型组明显下降,有极其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001)。高剂量瘀热方及尼莫地平干预的大鼠梗死率较低剂量瘀热方干预大鼠更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瘀热方高剂量组大鼠脑组织梗死率和尼莫地平组大鼠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3.瘀热方对脑组织NLRP3、ASC、IL-1β的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NLRP3mRNA的表达量,相比假手术组明显升高,有极其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001)。不同剂量的瘀热方干预的大鼠与模型组大鼠相比,NLRP3 mRNA表达量均下降,有极其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01)。尼莫地平组大鼠的NLRP3mRNA表达量也明显低于模型组,有极其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001),且与不同剂量瘀热方干预的大鼠相比表达量更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模型组大鼠ASC mRNA表达量较假手术组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瘀热方低剂量组大鼠ASC mRNA的表达量与模型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瘀热方高剂量组和尼莫地平组的ASC mRNA表达量则较模型组更低,有统计学性差异(P<0.05)。对比尼莫地平组大鼠与瘀热方高剂量组大鼠ASC mRNA表达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模型组大鼠IL-1β mRNA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有极其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001)。瘀热方低剂量组的IL-1 β mRNA表达较模型组更高,有极其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001)。瘀热方高剂量组和尼莫地平组大鼠的IL-1β mRNA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有极其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001)。瘀热方高剂量组大鼠的IL-1β mRNA的表达水平与尼莫地平组大鼠相比更低,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1)。4.瘀热方对大鼠血清ROS、NLRP3、IL-1β含量的影响。模型组大鼠的血清ROS较假手术组升高,有极其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001)。瘀热方低剂量组和尼莫地平组大鼠血清ROS含量较模型组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瘀热方高剂量组大鼠血清ROS较模型组降低,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1)。模型组大鼠的血清NLRP3较假手术组升高,有极其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01)。不同浓度瘀热方干预的大鼠血清NLRP3较模型组降低,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1),尼莫地平组大鼠血清NLRP3较模型组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IL1-β较假手术组升高,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1),不同浓度瘀热方干预的大鼠血清IL1-β较模型组降低,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1),尼莫地平组大鼠血清IL1-β较模型组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瘀热方低剂量组、瘀热方高剂量组和尼莫地平组之间的大鼠血清ROS、NLRP3、IL-1β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5.比较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80%,总有效率经过统计学对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比较治疗前后的观察组总有中医证候评分,观察组总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经统计学分析,有显着性差异(P<0.01)。6.患者治疗前后血清ROS、NLRP3、IL-1β含量变化情况。对比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ROS、NLRP3、IL-1β含量,经统计学分析,无显着性差异(P>0.05)。患者治疗后的血清ROS、IL-1β含量与治疗前相比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治疗后的血清NLRP3含量与治疗前相比下降,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瘀热方能够有效改善实验大鼠的神经行为障碍,减少实验大鼠的脑梗死面积。除瘀热方低剂量组IL-1β的mRNA表达增高,其余不同剂量瘀热方均能降低实验大鼠脑组织NLRP3、ASC、IL-1β的mRNA表达量。不同剂量瘀热方均能降低大鼠血清ROS、NLRP3、IL-1β含量。且瘀热方能够改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评分,下调患者血清ROS、NLRP3、IL-1β的水平。提示瘀热方可能是通过调控ROS、NLRP3水平及其介导的炎症因子释放实现神经保护作用。

谢丽风[3](2020)在《针药联合治疗血管性痴呆(肾虚血瘀证)的临床观察及优化方案探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以血管性痴呆肾虚血瘀证的患者为观察对象,观察四种不同针药联合疗法之间的临床疗效,选出治疗VD的优化方案,为中西医结合防治血管性痴呆(肾虚血瘀证)提供依据。方法:观察病例数93例,采用前瞻性随机平行对照的设计原则,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配到甲组22例(西医治疗+针刺治疗)、乙组24例(西医治疗+针刺治疗+中药汤剂)、丙组23例(西医治疗+针刺治疗+中成药)、丁组24例(西医治疗+针刺治疗+中药汤剂+中成药)。四组均治疗8周。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均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及肾虚血瘀证候评分表((Syndrome of Chinese Medicine,SDSVD)评分,并记录治疗前后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及隐血试验、凝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安全性指标及试验期间不良反应或不良事件。结果:(1)在认知能力方面:甲组、乙组、丙组、丁组改善认知功能总有效率分别为68.1%、79.1%、82.6%、87.5%;与甲组相比,乙组、丙组、丁组总效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乙组相比,丁组总有效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丙组相比,丁组总有效率明显提高(P<0.05)。四组患者治疗前后的MMSE总评分均有所改善(P<0.05)。在MMSE各因子方面,经治疗后,与甲组相比,乙组、丙组、丁组的定向力均有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乙组、丙组的记忆力、计算力、语言能力和视空间能力无显着性差异(P>0.05),丁组的记忆力、计算力、语言能力和视空间能力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在日常生活能力方面:甲组、乙组、丙组与丁组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的总有效率为54.5%、79.1%、78.2%、87.5%,与甲组相比,乙组、丙组、丁组的ADL总有效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乙组相比,丁组ADL总有效率明显提高(P<0.05);与丙组相比,丁组ADL总有效率明显提高(P<0.05)。四组患者治疗前后的MMSE总评分均有所改善(P<0.05)。四组患者治疗前后ADL总评分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治疗后各组之间ADL各因子评分比较,经治疗后,与甲组相比,乙组、丙组、丁组的躯体性日常生活能力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甲组、乙组、丙组、丁组患者之间的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无显着差异性(P>0.05)(3)在肾虚血瘀证候评分方面:甲组、乙组、丙组与丁组的总有效率为59.1%、70.8%、73.9%、83.3%。经统计学分析后,与甲组相比,乙组、丙组、丁组的SDSVD总有效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乙组相比,丁组SDSVD总有效率明显提高(P<0.05);与丙组相比,丁组SDSVD总有效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基于中医针刺加西医疗法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于肾虚血瘀证的血管性痴呆具有显着的临床效果,可显着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对记忆力和定向力功能的改善尤为明显;可显着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功能,对躯体性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较为明显。与其他方案相比,丁组方案(西医治疗+针刺治疗+中药汤剂+中成药)更具有显着的临床效果,为最佳治疗方案,可有效的提高的患者的临床治疗作用,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为后续的临床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罗文娜[4](2019)在《桃红四物加味联合尼莫地平防治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文中提出目的:研究桃红四物加味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 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研究对象为2016年11月至2018年12月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因a SAH入院并在72小时内行介入栓塞术的患者,且符合病例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抗脑血管痉挛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桃红四物加味水煎剂,连续治疗14天后,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头痛症状的变化,治疗不同时期的颅脑TCD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脑血管痉挛指数(Linde-gard),治疗不同时期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治疗结束后2周后的m RS评分。对结果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结果,治疗的第1天,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脑血管痉挛指数方面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而在第7天、第14天有显着性差异(P<0.05),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积分、头痛评分方面比较无显着差异,在治疗的第7天、第14天有显着性差异(P<0.05),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结束2周后在改良Rankin评分(m RS)方面无显着差异性(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上治疗的第1天两组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的第7天,治疗组的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第14天在以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120cm/s为标准的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治疗组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以痉挛指数>3为标准的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桃红四物加味联合尼莫地平可防治动脉瘤蛛性网膜下腔出血栓塞术后的脑血管痉挛,降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改善头痛的临床症状,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张新跃,黄帅,王林洪[5](2018)在《尼莫地平对慢性高眼压兔外侧膝状体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观察尼莫地平对慢性高眼压兔外侧膝状体神经元形态及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8只健康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损伤组和治疗组,每组6只。正常组兔不予处置,损伤组、治疗组兔给予复方卡波姆建立慢性高眼压模型,模型建立后次日起,治疗组兔每日给予尼莫地平片13.2 mg·kg-1(溶于1 m L注射用水中)灌胃1次,正常组、损伤组兔每天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1次,连续灌胃4周。4周后兔耳缘静脉注射250 g·L-1乌拉坦全身麻醉,采用颈动脉灌注法完成血-生理盐水-甲醛溶液置换,内固定成功后开颅取出完整大脑组织,多聚甲醛固定48 h以上,取出中脑组织石蜡包埋,切片行Nissl染色观察外侧膝状体神经元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Bcl-2、Bax凋亡因子阳性细胞表达率。结果 Nissl染色结果显示,正常组兔外侧膝状体的细胞核呈淡蓝色,尼氏小体呈深蓝色,细胞大小均匀,排列紧密;损伤组兔外侧膝状体多数神经元水肿,体积变大,排列疏松,可见较多尼氏小体溶解甚至消失;治疗组兔外侧膝状体部分神经元水肿,排列较损伤组紧密,可见少量尼氏小体溶解。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正常组兔外侧膝状体仅有极少量的Bcl-2、Bax阳性表达神经元,损伤组、治疗组兔外侧膝状体可见较多Bcl-2、Bax阳性表达神经元。损伤组、治疗组兔外侧膝状体Bcl-2、Bax阳性细胞率均显着高于正常组(P<0.05);治疗组兔外侧膝状体Bcl-2阳性细胞率显着高于损伤组(P<0.05),Bax阳性细胞率显着低于损伤组(P<0.05)。损伤组与正常组兔外侧膝状体Bcl-2阳性细胞率/Bax阳性细胞率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兔外侧膝状体Bcl-2阳性细胞率/Bax阳性细胞率比值显着高于正常组及损伤组(P<0.01)。结论慢性高眼压可以引起外侧膝状体神经元的损伤。尼莫地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慢性高眼压兔外侧膝状体抑凋亡因子Bcl-2的表达,抑制促凋亡因子Bax的表达,从而减轻慢性高眼压所致的外侧膝状体损伤。

黄帅[6](2018)在《球周注射尼莫地平对兔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凋亡和Bcl-2、Bax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眼球周注射尼莫地平对兔慢性高眼压视网膜视神经节细胞的凋亡和Bcl-2、Bax表达的影响,以及对眶内组织损伤的形态学观察。方法选用新西兰健康雄性大耳朵白兔5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6只,实验组48只。正常对照(A组)不做任何处理,给予常规饲养,一般条件与实验组均相同管理。实验组均在局麻下行前房注射复方卡波姆的方法,制造兔慢性高眼压模型,均以右眼为实验眼,连续监测眼压均高于21.97mm Hg,且无手术并发症的视为造模成功。实验组随机分为4个亚组(B、C、D、E组),B组给予眼球局部注射等量生理盐水,C、D、E组给予注射低(0.125 mg)、中(0.25mg)、高(0.5 mg)剂量尼莫地平注射液,每日一次。分别于第2、4w处死动物,摘取眼球及眶内组织,经多聚甲醛固定,常规行石蜡包埋、切片。视网膜组织行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和Bax表达,TUNEL法检测视网膜神经节的细胞凋亡指数。眶内组织行HE染色、Masson染色、VG染色,进行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和Bax阳性因子表达,采用Image-Pro Plus 6.0光密度分析软件,测平均光密度值。所得数据采用统计软件分析包SPSS 17.0进行分析,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情况。结果视网膜组织HE染色可见模型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水肿,细胞核固缩,新月形核。测量内侧视网膜厚度,统计发现在2w和4w时B组厚度均低于C、D、E组(P<0.05),其中D、E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视网膜神经细胞Bcl-2的表达在2w和4w时C、D、E三组均高于模型B组(P<0.05),在C、D、E三组中,D、E两组高于C组(P<0.05),组内比较C、D、E三组4w表达量高于2w(P<0.05)。视网膜神经细胞Bax的表达在模型B组Bax表达在2w和4w两个时间B组均高于C、D、E三组(P<0.05),在C、D、E三组中,C组表达量高于D、E两组(P<0.05),而D、E两组之间比较(P>0.05),组内比较C、D、E三组4w表达量高于2w(P<0.05)。Bcl-2与Bax比值显示D、E两组均高于B、C两组(P<0.05),且D、E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视网膜神经节细胞TUNEL检测法显示,在2w和4w B组凋亡指数均明显高于C、D、E组(P<0.05),在C、D、E三组中,C组表达高于D、E两组(P<0.05),D、E两组之间比较在2w时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4w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眶内组织形态学观察示:球周注射部位眶内软组织可见胶原纤维增生。检测眼外肌Bcl-2平均光密度值,B、C、D、E组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而四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检测眼外肌Bax平均光密度值B、C、D、E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而四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球周注射尼莫地平能够上调兔慢性高眼压RGC的Bcl-2表达和下调Bax表达,维持RGC的正常形态,抑制RGC凋亡指数。球周注射可引起眼外肌组织炎性反应、胶原纤维增生,以及上调Bcl-2表达、下调Bax表达。中、高剂量尼莫地平效果更显着。

张新跃[7](2018)在《尼莫地平对兔慢性高眼压外侧膝状体及视神经损伤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尼莫地平对慢性高眼压所致的视神经轴突数目、外侧膝状体神经元细胞数目的改变以及对外侧膝状体Bcl-2、Bax表达、凋亡情况的影响。方法选用新西兰健康雄性大耳白兔60只(华北理工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按随机分组方法,分为正常(A)组(12只)、损伤(B)组(24只)、治疗(C)组(24只)三组,均以右眼为实验眼,A组不予特殊处置,B、C组给予前房注射复方卡波姆以制造慢性高眼压模型,造模成功后,C组每日按剂量为13.2mg/kg给予尼莫地平片(溶于灭菌注射水)灌胃1次,A组、B组每日给予相同剂量生理盐水灌胃1次,连续灌胃8周。各组白兔分别于2周、4周、6周、8周末经耳缘静脉注射25%乌拉坦全身麻醉,采用颈动脉灌注法完成血-生理盐水-甲醛溶液置换,内固定成功后开颅截取球后长度约3mm视神经并取出完整大脑组织,放入多聚甲醛固定48h以上,取出视神经、外侧膝状体组织石蜡包埋,视神经切片行Nissl染色观察视神经轴突计数,外侧膝状体切片行Nissl染色观察神经元细胞计数、免疫组织化学检测Bcl-2、Bax表达、TUNEL法检测凋亡表达,采用Image-Pro Plus 6.0光密度分析软件计算各组阳性表达的平均光密度。结果1各组白兔造模前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成功后B组与C组同一时间点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兔前房注射复方卡波姆可使眼压升高,尼莫地平灌胃治疗对眼压无明显影响。2 Nissl染色单位面积视神经轴突计数6 w时B组与A组相比P<0.05,而C组与A组相比P>0.05,8w时B组仍进一步减少(P<0.05),C组与A组相比P<0.05,提示高眼压持续6w时出现了视神经轴突丢失,而尼莫地平治疗组轴突丢失出现在第8w,说明尼莫地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这种损伤;外侧膝状体单位面积神经元细胞计数结果与视神经轴突计数结果相似,提示慢性高眼压可直接损伤视神经及上位外侧膝状体神经元。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A组外侧膝状体可见极少量Bcl-2、Bax表达,Bcl-2阳性表达量在B、C组自4W开始升高,维持至8w,组内三个时间点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三个时间点C组阳性表达均高于B组(P<0.05),提示尼莫地平能够促进Bcl-2表达。Bax阳性表达量在B、C组自4W开始升高,维持至8w,组内三个时间点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三个时间点B组阳性表达均高于C组(P<0.05),提示尼莫地平能够抑制Bax表达。Bcl-2/Bax在B组4、6、8w时比值均减低,与同时间点C组相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组在4w时比值最高,提示尼莫地平可以升高Bcl-2/Bax比值起到抑制凋亡发生,但由于高眼压的持续存在,在之后的6、8w作用逐渐减低。4 TUNEL检测A组外侧膝状体可见极少凋亡阳性细胞,B、C两组凋亡阳性细胞在6 w时开始增多,8w时继续增加,组内两个时间点比较P<0.05,提示凋亡细胞阳性表达随着高眼压持续的时间延长出现增加,组间两个时间点比较B组凋亡细胞阳性表达高于C组(P<0.05),提示尼莫地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外侧膝状体神经元细胞的凋亡。结论1慢性高眼压能够造成视神经轴突数目的减少,并可造成上位外侧膝状体神经元细胞的损伤。2尼莫地平可以通过促进外侧膝状体抗凋亡因子Bcl-2的表达,抑制促凋亡因子Bax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慢性高眼压视神经及外侧膝状体神经元的损伤。

宁建[8](2017)在《尼莫地平对慢性高眼压兔视神经节细胞凋亡和Bcl-2、Bax表达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兔前房注射复方卡波姆溶液建立慢性高眼压模型,模拟青光眼的慢性发病过程,观察尼莫地平(Nimodipine,NMD)灌胃后视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形态、凋亡情况及Bcl-2、Bax因子表达,探讨NMD对慢性高眼压兔RGCs凋亡和Bcl-2、Bax表达的影响,为临床治疗青光眼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健康雄性的日本大耳白兔42只,体重(2.93±0.31)kg,经检眼镜查看眼前节及视网膜无异常,采用压陷式眼压计测量兔基础眼内压,实验眼均为右眼。将其随机分为正常组(Normal group,6只)、模型组(Model group,18只)、尼莫地平组(NMD group,18只)三组,模型组及尼莫地平组在造模成功后根据给药持续时间不同分为2w、3w、4w三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6只)。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模型组及尼莫地平组白兔采用前房穿刺注射复方卡波姆溶液造模。模型建立成功后开始给予尼莫地平组白兔NMD13.2mg/Kg·d(溶于无菌注射用水中)灌胃,模型组给予同等剂量无菌注射用水灌胃。在模型建立成功后的2w、3w、4w时向兔耳缘静脉注射空气处死实验动物并立即摘取右眼,4/0丝线于颞侧角巩膜缘处行缝线标记并固定包埋切片。将附有视网膜组织的切片进行HE染色,观察RGCs形态学变化;TUNEL检测RGCs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RGCs凋亡因子Bcl-2、Bax的表达情况。将切片进行拍摄、计数阳性细胞数,最终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正常组、模型组及尼莫地平组眼压比较造模前测量各组基础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成功后模型组及尼莫地平组各时间点眼压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兔眼前房注射复方卡波姆溶液后的模型组及尼莫地平组眼压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模型组与尼莫地平组同一时间点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HE染色观察RGCs形态正常组RGCs呈单层排列,胞体大小不等,有一呈圆形或椭圆形的胞核,无细胞形态异常,胞核形态良好。模型组2w RGCs形态出现异常,可见胞核固缩现象;3w RGCs形态异常变化较2w严重,部分胞核形态异常,可见核固缩、新月形核;4w RGCs形态异常明显,残存细胞胞核异常明显,甚至消失。尼莫地平组2w RGCs形态可,少量可见胞核固缩;3w RGCs部分细胞形态异常,部分胞核形态异常。4w RGCs形态异常较3w严重,较模型4w细胞形态异常程度轻,残存细胞胞核大多存在,可见核固缩、马蹄形核。3 TUNEL检测RGCs凋亡正常组无RGCs凋亡;模型组及尼莫地平组两组组间在2w、3w、4w时RGCs凋亡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在2w、3w、4w时RGCs凋亡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RGCs凋亡阳性率随观察时间延长而升高,但是尼莫地平组RGCs凋亡阳性率升高程度小于模型组,表明尼莫地平能够抑制RGCs凋亡。4免疫组化检测RGCs Bcl-2、Bax表达正常组RGCs无Bcl-2、Bax表达;模型组和尼莫地平组两组组间在2w、3w、4w时RGCs Bcl-2、Bax表达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在2w、3w、4w时RGCs Bcl-2、Bax表达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RGCs Bcl-2、Bax表达阳性率随观察时间延长而升高,但是尼莫地平组RGCs Bcl-2表达阳性率升高程度大于模型组,RGCs Bax表达阳性率升高程度低于模型组,表明尼莫地平能够上调抑凋亡因子Bcl-2表达、下调促凋亡因子Bax表达。结论给予兔前房注射复方卡波姆溶液能够良好的模拟青光眼的慢性高眼压过程,尼莫地平可以维持慢性高眼压兔RGCs正常形态,能够抑制慢性高眼压兔RGCs的凋亡,上调抑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下调促凋亡基因Bax的表达。

刘炜[9](2015)在《三七总皂苷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Nogo-A/NgR及下游Rho激酶信号通路和神经可塑性调控机制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PNS)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梗死后14d和28d的Nogo-A/NgR及下游Rho激酶信号通路上关键分子Nogo-A、NgR1、 NgR2、RhoA、ROCK Ⅱ的n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以及对反应神经元突触传递效能的SYP和PSD-95蛋白表达的影响,探索三七总皂苷对神经缺血性损伤后的神经重塑与突触重建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健康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和手术组、Y27632组、PNS加Y27632组,对除假手术组外所有动物建立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CAO),再将手术组随机分为模型组、PNS组、尼莫地平组,每组均为7只动物。每天上午称量动物体重并对神经功能进行评分并记录下来。MCAO术后14d和28d,在冰上取出脑组织,利用RT-PCR检测mRNA表达含量,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含量,HE观察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Nogo-A、NgR1、NgR2、RhoA、ROCKⅡ的 mRNA和蛋白表达、SYP和PSD-95蛋白表达以及对神经元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1在14d和28d的观察期内,所有进行了手术的动物体重均低于未做手术的假手术组动物体重(P<0.01)。MCAO术后14d,Y27632和PNS+Y27632组体重较模型组明显增长(P<0.05,P<0.01),尼莫地平组体重增长低于PNS+Y27632组(P<0.05)。MCAO术后第28天,各经药物治疗组动物的体重均较模型组明显增长(P<0.05,P<0.01)其中Y27632和PNS+Y27632组增长明显与PNS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在脑组织缺血梗死后28天的观察期内,假手术组的动物都没有神经功能损伤,各经过手术的动物神经功能评分高于假手术组(P<0.01)。MCAO术后第14天,Y27632组和PNS+Y27632组评分低于模型组(P<0.05)。术后第28天,PNS+Y27632组动物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模型组的评分(P<0.05)。3造模后的第14天和28天,假手术组动物的大脑皮层中的Nogo-A蛋白和mRNA表达均最低,模型组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P<0.01),PNS组动物大脑皮层中的Nogo-A蛋白表达也较假手术组高(P<0.05,P<0.01),同时PNS组表达比模型组低(P<0.05)。在MCAO术后14d,Y27632组、PNS+Y27632组、尼莫地平组的Nogo-A蛋白表达均比模型组低(P<0.01),PNS+Y27632组、尼莫地平组比PNS组表达还低(P<0.05),各用药组Nogo-A mRNA表达水平均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5,P<0.01),但其中PNS组和Y27632组表达仍较假手术组高(P<0.05)。在MCAO术后的第28天,尼莫地平组和PNS组的Nogo-A蛋白表达与假手术组动物相比较高(P<0.05),但比模型组低(P<0.05),Y27632和PNS+Y27632组的表达低于模型组(P<0.05,P<0.01),除了PNS组之外所有经过治疗组的Nogo-A mRNA表达均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5)4在造模后的第14天和28天,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的NgR1的蛋白和mRNA表达均升高(P<0.01)。在MCAO术后第14天,与假手术组比较,PNS组和Y27632组NgRl的蛋白表达较高,Y27632组和尼莫地平组的mRNA表达也较高(P<0.05),PNS+Y27632组和尼莫地平组与模型组蛋白表达相比明显降低(P<0.01),其中尼莫地平组比PNS组降低更多(P<0.01), PNS+Y27632组和PNS组的mRNA较模型组下降(P<0.05)。CAO术后第28天,各用药组NgR1的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P<0.01),PNS组、PNS+Y27632组和尼莫地平组mRNA表达表达下降明显(P<0.05,P<0.01),其中PNS+Y27632组蛋白表达降低最明显,并且低于PNS组(P<0.05)。5在造模后的第14天,PNS+Y27632组的NgR2蛋白表达最低且与除了尼莫地平组之外所有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尼莫地平组NgR2蛋白表达较模型组低(P<0.01),模型组的NgR2 mRNA表达高于假手术组(P<0.05),尼莫地平组的mRNA表达低于模型组(P<0.05)。MCAO术后第28天,模型组NgR2蛋白表达较假手术组显着升高(P<0.01),各用药组的NgR2蛋白表达较模型组表达下降(P<0.01)尼莫地平和PNS组较PNS+Y27632组蛋白表达较高(P<0.05),模型组的NgR2 mRNA表达高于假手术组(P<0.05)。6在造模后的第14天和28天,模型组大鼠皮层RhoA蛋白和mRNA表达与假手术组相比均显着上升(P<0.05,P<0.01)。在MCAO术后14d中,各用药组表达较模型组降低(P<0.05,P<0.01),其中尼莫地平组的RhoA蛋白表达较高与假手术组相比还有显着差异(P<0.05),同时也低于模型组的表达(P<0.05)且显着高于Y27632组的表达(P<0.05),各用药组中除PNS组外的mRNA表达均低于模型组(P<0.05)。MCAO术后28d,在各用药组中除了尼莫地平组外,各组RhoA蛋白表达均低于模型组(P<0.05,P<0.01),各用药组的RhoA mRNA表达均降低(P<0.01)。7在造模后的第14天和28天,模型组皮层ROCK Ⅱ蛋白和mRNA表达显着升高且与假手术大鼠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在MCAO术后第14天,各用药组大鼠皮层的ROCK Ⅱ蛋白表达与模型组相比均显着下降(P<0.01),除尼莫地平组外的各用药组的ROCK Ⅱ mRNA表达与模型组相比均显着下降(P<0.06)。在MCAO术后28d,各用药组除尼莫地平组外大鼠皮层的ROCK Ⅱ蛋白和mRNA表达较模型组比减少(P<0.05,P<0.01),其中尼莫地平组蛋白和mRNA表达稍高,较Y27632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8在造模后的第14天和28天,假手术组的神经元结构完整,Nogo-A、NgR1、RhoA、 ROCK Ⅱ、SYP和PSD-95蛋白的免疫阳性物质均匀分布在细胞膜、细胞质或突触间隙中,可以明显看到神经元胞体和轴突,其阳性蛋白的表达量与模型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的梗死周围区的细胞结构大部分消失,越靠近梗死中心区的部位其筛网状表现更明显,且蛋白的免疫阳性物质多以圆形的颗粒状存在,已经观察不到其在轴突的分布。Nogo-A、NgR1、RhoA、ROCKⅡ蛋白的免疫阳性物质表达多于假手术组(P<0.01)。在MCAO术后第14天和28天的观察中均发现,模型组大鼠SYP蛋白表达比假手术组减少(P<0.01)。在MCAO术后第14天可以观察到PNS、Y27632、 PNS+Y27632组的SYP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有明显增多(P<0.05),各用药组的PSD-95蛋白免疫阳性物质多于模型组(P<0.05,P<0.01)。MCAO术后28d,在各用药组中均可观察到SYP和PSD-95蛋白表达的增多(P<0.05,P<0.01)。结论:1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十分困难,在MCAO术后14d和28d的观察期PNS并未能完全治愈神经功能的损伤,但发现PNS和Y27632均有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并且二者对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可能有加和作用,PNS在28d的观察期内始终具有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而随着14d之后时间的延长Y27632的这种作用似乎有降低。2 PNS具有抑制Nogo-A,NgR1, NgR2, RhoA, ROCK Ⅱ蛋白和mRNA表达的作用,PNS的这种抑制作用与ROCK的特异性抑制剂Y27632类似,可认为PNS可能通过抑制Nogo-A/NgR1及下游的Rho/ROCKⅡ信号通路上的关键分子的表达而发挥对缺血性脑梗死后神经元的重塑和保护作用。经过对缺血性脑梗死后28d较长恢复期的观察发现,PNS和Y27632的联合应用可使其对轴突再生和重塑的作用更加稳定。3 PNS通过对Nogo-A/NgR1及下游的Rho/ROCKⅡ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提高了梗死灶周围区SYP和PSD-95蛋白的免疫阳性物质的表达,改善了缺血性损伤后大脑皮层梗死周围区的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激发了梗死后轴突的再生和突触的重塑。

程佳音[10](2014)在《尼莫地平脂肪乳注射液临床前药代动力学与安全性评价》文中认为尼莫地平(nimodipine)为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主要用于预防及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所引发的缺血性神经损伤[1-2]。由于尼莫地平难溶于水,临床使用尼莫地平注射液时需加入23.7%的乙醇以增加药物的溶解度,并与生理盐水或葡萄糖等溶液进行混合滴注。由于溶剂极性和介电常数的变化易导致药物析出形成结晶,长期使用会产生较严重的刺激性并增加发生静脉炎症的风险[3]。脂肪乳剂是以脂肪酸甘油酯为分散相,以磷脂为乳化剂的水包油型亚微乳剂,具有提高难溶药物溶解度、减少静脉刺激性与延缓药物释放等作用[4-5]。为解决尼莫地平注射液临床使用时出现的问题,本课题组研制了尼莫地平脂肪乳注射液。本研究将对尼莫地平脂肪乳注射液的含量、体内药代动力学、组织分布及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尼莫地平脂肪乳中尼莫地平的含量为0.873mg/ml,pH值为7.30,平均粒径为146.3nm,Zeta电位为-29.83mV。大鼠体内尼莫地平HPLC分析结果显示,高(5mg/kg)、中(2.5mg/kg)、低(1.25mg/kg)剂量的尼莫地平在大鼠体内均符合二室模型,消除半衰期(t1/2β)分别为30.06±5.88min、33.14±9.47min和16.18±2.39min,曲线下面积(AUCo-120)分别为32.35±4.71mg/L*min、67.13±17.87mg/L*min和141.55±33.50mg/L*min。结果提示尼莫地平脂肪乳注射液在大鼠体内基本符合线性药代动力学,并迅速代谢及消除。大鼠尾静脉给予中剂量尼莫地平脂肪乳注射液后,检测结果显示尼莫地平在大鼠体内组织分布均符合一室模型,脑、心、肝、脾、肺、肾的半衰期(t1/2)分别为11.77min、11.37min、26.26min、14.77min、12.06min和11.34min,曲线下面积(AUCo-120)分别为44.03mg/kg*min、60.39mg/kg*min、1.90mg/kg*min、36.94mg/kg*min、75.83mg/kg*min和103.43mg/kg*min;尼莫地平脂肪乳注射液与市售尼莫地平注射液生物等效性检测结果显示,平均相对生物利用度F为96.9±6.2%,受试制剂的AUCo-12和Cmax的90%可信限分别为80.8%120.7%和92.5%123.7%,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两制剂生物等效。尼莫地平脂肪乳注射液的初步安全性评价项目包括大鼠舐足实验、溶血实验和耳缘血管刺激性实验。结果显示尼莫地平脂肪乳注射液对大鼠足趾部组织有一定刺激性,不宜用于皮下及肌肉注射;对红细胞无刺激性,不会引起溶血,可用于静脉注射;血管刺激性实验结果表明尼莫地平脂肪乳在两天内表现出一定的刺激性,两周后刺激反应消失,与市售注射液刺激性相当。研究结果提示尼莫地平脂肪乳在大鼠体内迅速代谢消除,相关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及安全评价性结果将为本制剂的研发和进一步优化提供基础。

二、尼莫地平的临床应用新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尼莫地平的临床应用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2)瘀热方通过调控ROS/NLRP3对瘀热阻窍证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脑保护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理论研究
    1. 现代医学对缺血性卒中的认识
        1.1 定义
        1.2 流行病学
        1.3 治疗
    2. 缺血性脑卒中与ROS/NLRP3相关的炎症反应的关系
    3. 中医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认识
        3.1 中风病源流
        3.2 中风病与瘀热理论
        3.3 瘀热方及方解
    4. 研究瘀热方治疗缺血性卒中的意义
第二章 实验研究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和环境
        1.2 实验药物
        1.3 实验试剂与仪器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动物分组
        2.2 建立大脑中动脉闭塞大鼠模型(MCAO)
        2.3 神经功能评分
        2.4 TTC染色
        2.5 Real-time PCR
        2.6 Elisa检测
        2.7 统计学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瘀热方对MCAO大鼠神经功能评分的影响
        3.2 瘀热方对脑梗死面积的影响
        3.3 瘀热方对脑组织NLRP3、ASC、IL-1β的mRNA表达量的影响
        3.4 瘀热方对大鼠血清中ROS、NLRP3、IL-1β的影响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章 临床观察
    前言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选择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终止治疗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病例分组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指标
        2.4 统计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基线资料对比
        3.2 疗效指标的对比
        3.3 患者治疗前后血清ROS、NLRP3、IL-1β含量变化情况
        3.4 不良事件
    4. 讨论
    5. 小结
第四章 结论
第五章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 缩略词表
    2. 缺血性脑卒中西医诊断标准
    3. 中风病中医诊断标准
    4. 简版NIHSS评分量表
    5. 中医证机要素量化诊断标准(证候积分)
攻读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针药联合治疗血管性痴呆(肾虚血瘀证)的临床观察及优化方案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
1 引言
    1.1 文献回顾
        1.1.1 中西医对血管性痴呆的认识
        1.1.2 中西医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研究进展
        1.1.3 西医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不足
        1.1.4 中西医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前景
2 临床研究
    2.1 临床病例
        2.1.1 病例来源
        2.1.2 诊断标准
        2.1.3 纳入标准
        2.1.4 排除标准
        2.1.5 病例剔除、脱落及终止标准
    2.2 分组与治疗方法
        2.2.1 病例分组
        2.2.2 治疗方案
    2.3 临床观测指标及观测方法
        2.3.1 治疗性观察指标
        2.3.2 安全性评价指标
        2.3.3 疗效评价标准
        2.3.4 安全性分级
        2.3.5 疗效分析
        2.3.6 数据整理与统计
    2.4 研究结果
        2.4.1 一般资料
        2.4.2 四种治疗方法对MMSE评分影响的差异
        2.4.3 四种不同治疗方法对 SDSVD 评分影响的差异
        2.4.4 小结
3 分析与讨论
    3.1 “补肾、活血、祛瘀”针法治疗VD的立法依据
    3.2 中药“苁蓉益智胶囊”治疗VD的立法依据
    3.3 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3.3.1 MMSE疗效分析
        3.3.2 ADL疗效分析
        3.3.3 MMSE和 ADL之间的关联性
        3.3.4 SDSVD疗效分析
        3.3.5 对改善VD患者的MMSE、ADL、SDSVD评分的分析
    3.4 病例脱落原因说明
4 结论
5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血血管性痴呆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4)桃红四物加味联合尼莫地平防治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中英文参照表
临床研究
    一、临床资料
        (一)病例来源
        (二)诊断标准
        (三)病例选择标准
        (四)病情程度判定标准
        (五)一般资料分析
    二、研究方法
        (一)分组方法
        (二)治疗方案
        (三)观察指标
        (四)疗效标准
        (五)统计学方法
    三、研究结果
        (一)临床疗效结果
        (二)依从性指标
讨论
    一、中医及现代医学的病因病机
        (一)中医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病机研究
        (二)现代医学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机制
        (三)具体论治
    二、方药分析
        (一)组方配伍及方义
        (二)单味药抗脑血管痉挛的可能作用机制
        (三)组方后抗脑血管痉挛的可能作用机制
    三、结果及临床疗效分析
    四、问题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论文

(5)尼莫地平对慢性高眼压兔外侧膝状体神经元损伤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1.3 慢性青光眼模型制备
    1.4 兔脑外侧膝状体标本制备
    1.5 Nissl染色观察兔外侧膝状体神经元形态
    1.6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兔外侧膝状体神经元中Bcl-2、Bax表达
    1.7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慢性高眼压兔模型制备结果
    2.2 各组兔外侧膝状体神经元形态
    2.3 各组兔外侧膝状体神经元Bcl-2阳性细胞率比较
    2.4 各组兔外侧膝状体神经元Bax阳性细胞率比较
    2.5 各组兔外侧膝状体神经元Bcl-2阳性细胞率/Bax阳性细胞率比较
3 讨论

(6)球周注射尼莫地平对兔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凋亡和Bcl-2、Bax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引言
第1章 实验研究
    1.1 实验材料
        1.1.1 实验设备及试剂
        1.1.2 实验分组
        1.1.3 动物模型的制作
        1.1.4 给药的剂量及方法
        1.1.5 标本的取材及固定
        1.1.6 视网膜形态HE染色步骤
        1.1.7 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Bax的表达
        1.1.8 TUNEL法检测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的表达
        1.1.9 眶内组织Masson三色染色
        1.1.10 眶内组织VanGrieson染色
    1.2 统计学分析
    1.3 结果
        1.3.1 实验动物眼压值
        1.3.2 视网膜HE染色观察RGC形态
        1.3.3 免疫组化检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Bcl-2蛋白表达
        1.3.4 免疫组化检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Bax蛋白表达
        1.3.5 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指数
        1.3.6 眶内组织形态学变化
        1.3.7 眼外肌组织Bcl-2表达
        1.3.8 眼外肌组织Bax表达
    1.4 讨论
        1.4.1 复方卡波姆造模方法
        1.4.2 尼莫地平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形态的影响
        1.4.3 慢性高眼压模型RGC损伤与凋亡因子表达
        1.4.4 尼莫地平对细胞凋亡及凋亡因子的影响
        1.4.5 尼莫地平局部注射对眶内组织的影响
    1.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2章 综述 尼莫地平对青光眼视神经的保护及临床应用现状
    2.1 青光眼视神经损伤机制
        2.1.1 机械压力学说
        2.1.2 血管缺血学说
        2.1.3 氧化应激因素
        2.1.4 自身免疫和神经因素
        2.1.5 相关基因研究
        2.1.6 离子通道失控
        2.1.7 线粒体的凋亡
    2.2 视神经损伤的保护理念
    2.3 尼莫地平在眼科的应用
    2.4 建立慢性高眼压模型方法的
    参考文献
结论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7)尼莫地平对兔慢性高眼压外侧膝状体及视神经损伤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引言
第1章 实验研究
    1.1 材料与方法
        1.1.1 仪器设备
        1.1.2 药品试剂
        1.1.3 实验动物及分组
        1.1.4 慢性高眼压模型制作
        1.1.5 慢性高眼压模型成功标准
        1.1.6 标本的制备
        1.1.7 Nissl染色步骤
        1.1.8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染色步骤
        1.1.9 TUNEL法检测凋亡表达
        1.1.10 统计方法
    1.2 结果
        1.2.1 眼压
        1.2.2 Nissl染色
        1.2.3 外侧膝状体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1.2.4 外侧膝状体TUNEL检测
    1.3 讨论
        1.3.1 尼莫地平对视神经轴突及神经元细胞形态变化及计数的影响
        1.3.2 Bcl-2、Bax与细胞凋亡
        1.3.3 尼莫地平对Bax、Bcl-2表达及凋亡的影响
    1.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2章 综述 青光眼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及治疗进展
    2.1 青光眼的损伤机制
        2.1.1 眼压因素
        2.1.2 血流因素
        2.1.3 神经和免疫因素
        2.1.4 氧化应激作用
    2.2 青光眼模型的建立
    2.3 灌注方法的选择
    2.4 青光眼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2.5 细胞凋亡
        2.3.1 细胞凋亡的概念
        2.3.2 Bcl-2、Bax与细胞凋亡
    2.6 青光眼视神经保护的治疗进展
    2.7 尼莫地平的药理作用
    2.8 尼莫地平在眼科的应用
    2.9 尼莫地平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应用
    参考文献
结论
附录1 附图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8)尼莫地平对慢性高眼压兔视神经节细胞凋亡和Bcl-2、Bax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引言
第1章 实验研究
    1.1 材料与方法
        1.1.1 实验设备及试剂
        1.1.2 实验对象
        1.1.3 实验动物分组
        1.1.4 动物模型制作
        1.1.5 标本的取材固定
        1.1.6 标本及石蜡切片的制作
        1.1.7 视网膜HE染色过程
        1.1.8 TUNEL法检测RGCs凋亡
        1.1.9 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Bax的表达
        1.1.10 统计学分析
    1.2 结果
        1.2.1 实验动物眼压值比较
        1.2.2 HE染色观察RGCs形态
        1.2.3 TUNEL检测细胞凋亡
        1.2.4 免疫组化检测Bcl-2 表达
        1.2.5 免疫组化检测Bax
    1.3 讨论
        1.3.1 建立慢性高眼压模型方法的选择
        1.3.2 尼莫地平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形态变化的影响
        1.3.3 细胞凋亡、凋亡因子与慢性高眼压模型RGCs损伤
        1.3.4 尼莫地平对细胞凋亡及凋亡因子的影响
    1.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2章 综述 尼莫地平对青光眼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2.1 青光眼视神经损伤机制
        2.1.1 机械学说
        2.1.2 缺血学说
        2.1.3 氧化应激因素
        2.1.4 免疫和神经因素
    2.2 细胞凋亡机制
        2.2.1 细胞凋亡
        2.2.2 凋亡的线粒体途径
        2.2.3 尼莫地平在脑部疾病中的应用
        2.2.4 尼莫地平在眼部的应用
    2.3 尼莫地平药物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结论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9)三七总皂苷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Nogo-A/NgR及下游Rho激酶信号通路和神经可塑性调控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综述
    综述一 NoGo-A/NGR及下游RHO激酶信号通路对神经元和突触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 缺血损伤后中枢神经难以修复的因素
        2 中枢神经系统影响神经重塑的信号转导通路
        3 中枢神经缺血损伤后突触重塑与PSD-95和SYP的关系
        4 小结
        5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三七有效成分对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及机制研究
        1 三七主要成分研究
        2 三七有效成分对缺血性神经损伤的临床应用研究
        3 三七有效成分对受损伤神经元的作用机制研究
        4 小结
        5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一 三七总皂苷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评价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参考文献
    实验二 三七总皂苷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NOGO-A/NGR及下游RHO激酶信号通路关键MRNA作用机制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参考文献
    实验三 三七总皂苷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NOGo-A/NGR及下游RHO激酶信号通路关键蛋白作用机制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参考文献
    实验四 三七总皂苷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元重建和突触重塑的作用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参考文献
结论
附图
致谢
个人简历

(10)尼莫地平脂肪乳注射液临床前药代动力学与安全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尼莫地平及其制剂的现状
    二、提高难溶药物溶解度的方法
    三、脂肪乳注射剂的研究进展
    四、尼莫地平脂肪乳剂的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
    五、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尼莫地平脂肪乳的理化性质研究
    1 引言
    2 仪器与材料
    3 实验方法
        3.1 pH 值的测定
        3.2 粒径的测定
        3.3 Zeta 电位的测定
        3.4 尼莫地平脂肪乳的含量测定
    4 实验结果
        4.1 pH 值的测定
        4.2 粒径的测定
        4.3 Zeta 电位的测定
        4.4 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4.5 含量测定结果
    5 小结
第二章 尼莫地平脂肪乳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1 引言
    2 仪器与材料
    3 实验方法
        3.1 色谱条件
        3.2 血样处理方法
        3.3 体内含量测定方法学研究
        3.4 药代动力学研究
        3.5 数据处理
    4 实验结果
        4.1 尼莫地平脂肪乳体内分析方法的建立
        4.2 尼莫地平脂肪乳药代动力学研究
    5 小结
第三章 尼莫地平脂肪乳的组织分布研究
    1 引言
    2 仪器与材料
    3 实验方法
        3.1 色谱条件
        3.2 组织处理方法
        3.3 组织分布含量测定方法学研究
        3.4 组织分布研究
        3.5 数据处理
    4 实验结果
        4.1 尼莫地平脂肪乳组织分布分析方法的建立
        4.2 尼莫地平脂肪乳组织分布研究
    5 小结
第四章 尼莫地平脂肪乳的生物等效性研究
    1 引言
    2 仪器与材料
    3 实验方法
        3.1 色谱条件
        3.2 血样处理方法
        3.3 体内含量测定方法学研究
        3.4 药代动力学研究
        3.5 数据处理
    4 实验结果
        4.1 尼莫地平脂肪乳及注射液体内分析方法的建立
        4.2 尼莫地平脂肪乳等效性实验结果
    5 小结
第五章 尼莫地平脂肪乳的安全性评价
    1 引言
    2 仪器与材料
    3 实验方法
        3.1 大鼠舐足实验
        3.2 溶血实验
        3.3 血管刺激性实验
    4 实验结果
        4.1 大鼠舐足实验
        4.2 溶血实验
        4.3 血管刺激性实验
    5 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尼莫地平的临床应用新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氟桂利嗪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J]. 孙琳,王子轩,江涛,李润萍. 中国医师杂志, 2021(08)
  • [2]瘀热方通过调控ROS/NLRP3对瘀热阻窍证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脑保护作用研究[D]. 陆语迪.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针药联合治疗血管性痴呆(肾虚血瘀证)的临床观察及优化方案探讨[D]. 谢丽风.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3)
  • [4]桃红四物加味联合尼莫地平防治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D]. 罗文娜.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6)
  • [5]尼莫地平对慢性高眼压兔外侧膝状体神经元损伤的影响[J]. 张新跃,黄帅,王林洪.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8(09)
  • [6]球周注射尼莫地平对兔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凋亡和Bcl-2、Bax的影响[D]. 黄帅. 华北理工大学, 2018(01)
  • [7]尼莫地平对兔慢性高眼压外侧膝状体及视神经损伤的影响[D]. 张新跃. 华北理工大学, 2018(01)
  • [8]尼莫地平对慢性高眼压兔视神经节细胞凋亡和Bcl-2、Bax表达的影响[D]. 宁建. 华北理工大学, 2017(04)
  • [9]三七总皂苷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Nogo-A/NgR及下游Rho激酶信号通路和神经可塑性调控机制的研究[D]. 刘炜.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5(10)
  • [10]尼莫地平脂肪乳注射液临床前药代动力学与安全性评价[D]. 程佳音. 广东药学院, 2014(03)

标签:;  ;  ;  ;  ;  

尼莫地平临床应用新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