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FA用Tm~(3+)-掺杂氟氧硅酸盐玻璃

TDFA用Tm~(3+)-掺杂氟氧硅酸盐玻璃

一、Tm~(3+)-Doped Oxyfluoride Silicate Glasses for TDFA(论文文献综述)

李正宇[1](2020)在《稀土掺杂硅酸盐玻璃光谱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特种光学玻璃领域,稀土掺杂光学玻璃因其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的特殊光学效应,被广泛应用于光传输、光转换、光储存和光电显示等诸多领域。在稀土掺杂光学玻璃基质材料中,应用最广泛的是无机氧化物玻璃,其主要包括硅酸盐玻璃、硼酸盐玻璃、磷酸盐玻璃、锗酸盐玻璃等。其中,硅酸盐玻璃因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高热稳定性、易于热加工、在紫外可见区域有高透射率及低成本等诸多优点,受到科研人员广泛关注。本文对稀土掺杂硅酸盐玻璃取得的研究进展以及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利用稀土离子的多能级特性,针对光转换新型器件高效环保及低成本的实用化要求,制备了Yb3+、Tm3+、Ho3+、Ce3+、Sm3+稀土单掺、双掺及三掺硅酸盐玻璃,对其荧光光谱、反射光谱、透过光谱、折射率等光学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了上转换发光、下转换发光以及稀土光谱吸收性能调控规律,并对掺稀土硅酸盐玻璃复合隐身材料性能进行了研究,取得以下研究成果:1.开展了Yb3+/Tm3+/Ho3+掺杂硅酸盐玻璃的上转换发光特性研究。基于能级跃迁理论,分析了稀土离子间能量传递机理,并阐明了Tm3+/Ho3+离子含量的变化对上转换发光强度的影响。在Yb3+/Tm3+和Yb3+/Ho3+双掺情况下,采用980 nm激光泵浦,分析了上转换荧光强度与激发功率的关系,确定其发光均属于三光子过程。通过分析发光强度与Tm3+含量的关系,确定Tm3+最佳掺杂浓度为0.3 mol%,Ho3+最佳掺杂浓度为0.4 mol%。在Yb3+/Tm3+/Ho3+共掺情况下,Yb3+离子的能量传递作用以及Ho3+同Tm3+之间的交叉弛豫过程导致Tm3+发出的蓝色光的强度降低,提升了Ho3+发出的红色光和绿色光的上转换发光强度。2.开展了Ce3+/Tm3+/Sm3+掺杂硅酸盐玻璃的下转换发光特性研究。基于能级跃迁理论,研究了Ce3+/Tm3+/Sm3+三掺硅酸盐玻璃的发光机制,讨论了Ce3+/Tm3+/Sm3+不同掺杂浓度对发光强度的影响。Ce3+单掺硅酸盐玻璃在342nm激发下,峰值位于385nm附近,半高宽约为48 nm。Ce3+最佳掺杂浓度为0.2 mol%;Ce3+/Tm3+双掺硅酸盐玻璃在357 nm激发下,Tm3+最佳掺杂浓度为0.4 mol%;Ce3+/Tm3+/Sm3+三掺硅酸盐玻璃在400 nm激发下,Sm3+最佳掺杂浓度为1.1 mol%。对比分析了Ce3+单掺与Ce3+/Tm3+共掺硅酸盐玻璃、Ce3+单掺与Ce3+/Sm3+共掺硅酸盐玻璃以及Tm3+单掺与Tm3+/Sm3+共掺硅酸盐玻璃荧光光谱。所制备的Ce3+/Tm3+/Sm3+掺杂硅酸盐玻璃实现了吸收近紫外光(280-400 nrn),发射出蓝紫光(400-500 nm)和红橙光(590-680 nm)的稀土掺杂玻璃设计与制备。3.开展了稀土掺杂的硅酸盐玻璃复合隐身材料的光谱特性研究。针对激光隐身复合材料的实际需求,利用稀土离子特征吸收光谱,以稀土Sm3+/Ce3+离子为主要激光吸收元素,以硅酸盐玻璃粉体为基质,以聚氨酯清漆为固化剂,制备了针对1064 nm、1535 nm和1550 nm红外激光隐身复合材料。重点研究了Sm3+掺硅酸盐玻璃浓度、玻璃粉体粒径、玻璃粉体含量复合材料的反射光谱。当Sm3+掺硅酸盐玻璃浓度在40mol%时,制备的硅酸盐玻璃粉体在400 nm的透过率为4.2%,1064nm的透过率小于1%,反射率为3.55%。当玻璃粒径大于110μm,混合比例为1:1时,制备的激光复合隐身材料在1064 nm反射率为6.85%、1535 nm反射率为7.28%,1550 nm反射率为8.45%。实现了多波段的低反射率,该材料适用于抗激光探测用隐身。

王丹[2](2020)在《稀土掺杂透红外锗酸盐玻璃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μm波段中红外激光由于其良好的大气穿透性能、生物组织吸收性能和人眼安全等优点,在军事、医学、环保和遥感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近年来随着光纤激光应用的拓展与深入,国内外科研人员对2μm波段光纤激光材料的研究日趋增多,尤其是可应用于光纤激光方面的高性能激光材料的研究。本文从玻璃制备出发,研究了锗酸盐玻璃热稳定性,并对稀土离子的光谱性能做了着重的研究,分别介绍了Tm3+在锗酸盐玻璃中的宽带发光和Ho3+在锗酸盐玻璃中的2μm发光,并以稀土离子能级结构为基础,详细分析了稀土离子能量传递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论文首先介绍了2μm波段发光材料的研究现状与进展,概括的介绍了不同的玻璃体系的特点及锗酸盐玻璃材料的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随后本论文通过高温熔融法制备了具有稳定的物化性能的锗酸盐玻璃,并通过DSC差热曲线、密度和折射率进行表征,用Judd-Ofeld理论和Mc Cumber理论对玻璃的光学性能进行理论预测,最后用利用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对玻璃进行测试分析。得到了符合预想的稀土离子掺杂锗酸盐玻璃。具体成果如下:本论文中着重做了Tm3+在锗酸盐玻璃中宽带发光性能的研究。首先通过对锗酸盐基质玻璃中BaO、BaF2含量的改变获得热稳定性较好的玻璃组分,在该锗酸盐玻璃中掺入Ga2O3获得稳定透明的玻璃样品,结果显示:62GeO2-16BaF2-7BaO-15Y2O3的△T为290℃,掺入Ga2O3对玻璃的光纤拉丝温度区间明显增加(△T=298℃)该结果表明锗酸盐玻璃是一种非常好的光纤基质材料。其次测试了Tm3+掺杂锗酸盐玻璃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根据吸收光谱计算了Judd-Ofelt强度参数、自发辐射跃迁几率、能级寿命、吸收/发射截面和增益曲线等。基于以上计算可预测荧光光谱的变化,根据荧光光谱计算了荧光半高宽,结果表明Tm3+掺杂的锗酸盐玻璃具有较好的宽带特性(△λ=262 nm),有望成为Tm3+光纤放大器的增益介质材料。第三,我们研究了Ho3+对Tm3+掺杂锗酸盐玻璃宽带发光性能的影响,荧光光谱表明Ho3+掺入可明显增加1.8μm处的荧光半高宽(262 nm→345 nm),结合吸收光谱和能级结构图探讨了Tm3+和Ho3+间的能量传递过程。最后,研究了Ga2O3对Tm3+、Tm3+/Ho3+掺杂锗酸盐玻璃中宽带发光的影响,结果表明,Ga2O3的引入有利于提高稀土离子的掺杂浓度,从而获得更强的宽带发光。论文的另一个研究重点为Ho3+在锗酸盐玻璃中2μm发光性能的研究。根据吸收光谱计算了Judd-Ofelt强度参数、自发辐射跃迁几率、能级寿命、吸收/发射截面和增益曲线等,在Ho3+掺杂的锗酸盐样品中,得到的理论辐射能级寿命τ达到了15.02 ms,远大于文献中报道的8 ms。Ho3+单掺的样品在790 nm泵浦光的作用下,荧光光谱强度均较低,结合吸收光谱和能级结构可知是泵浦光不匹配的原因。在该样品中掺入Tm3+,可获得较强的2μm发光(增强了160余倍),结合吸收光谱和能级结构分析可知,Tm3+可更好的吸收790 nm的泵浦光从而将能量传递给Ho3+,进而提高2μm发光。为研究Ho3+掺杂锗酸盐玻璃在980 nm泵浦光条件下2μm的发光性能,在Ho3+/Tm3+双掺的基础上加入Yb3+离子,其荧光光谱表明在980 nm泵浦时Yb3+离子的加入可极大的增强2μm发光(相对Ho3+单掺增强了180余倍,相对Ho3+/Tm3+双掺增强了13倍),亦为Ho3+/Tm3+/Yb3+掺杂锗酸盐玻璃拓宽了泵浦源。

王伟超[3](2017)在《掺稀土多组分锗酸盐和碲酸盐玻璃光纤2.0-3.0μm中红外高效发光》文中研究表明2.0-3.0μm波段激光具有大气传输特性优异、对烟雾穿透能力强、对“人眼安全”且位于水分子的强吸收带等特点,在超高精度材料加工、超远距离远程遥感、大气污染实时监测、无损医疗手术和军事国防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商业价值。目前,2.0μm光纤激光器的基质材料主要为石英玻璃,而3.0μm光纤激光器的基质材料则仅局限在氟化物玻璃中。由于石英玻璃发光效率低、调谐范围窄、泵浦阈值高、难以实现2.0μm以上波段的激光,而氟化物玻璃存在制备困难、容易析晶、抗激光损伤阈值低的缺点,制约其进一步的发展。因此,如何实现稀土离子在多组分玻璃中高效高强度的2.0-3.0μm波段发光,如何解决2.0-3.0μm波段发光与激光存在的玻璃热稳定性较差、光纤增益低、高质量多组分玻璃光纤制备困难等问题,如何解决新型高增益高效率有源玻璃光纤及光纤激光器基础问题从而大幅度地提高和改善2.0-3.0μm波段光纤激光器材料与器件功能特性,是当前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本论文旨在探索出具有较高玻璃转变温度、优异热稳定性能和拉丝性能,以及高效率2.0-3.0μm波段发光的新型多组分激光玻璃基质。在此基础上,探索出制备低损耗多组分玻璃光纤的实验工艺及相关参数,并对其激光特性进行初步评估。本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综述了2.0-3.0μm波段光纤激光器的特点、应用、最新研究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重点介绍了实现2.0-3.0μm发光与激光的稀土离子和玻璃基质的选择,最后提出了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第二章至第五章详细研究了氟锗酸盐和钡碲酸盐玻璃光纤中的2.0-3.0μm中红外高效发光。本论文取得的成果主要包括:(1)针对Yb3+/Tm3+共掺光纤激光器斜率效率较低的问题,对单掺Tm3+和Yb3+/Tm3+共掺氟锗酸盐玻璃中Tm3+离子的1.8μm中红外下转换发光和可见上转换发光之间的竞争关系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研究。首先采用玻璃相图结构模型对锗酸盐玻璃的形成区进行了理论预测,并优化出了最佳的玻璃组成。然后,根据吸收光谱和Judd-Ofelt(J-O)理论计算并分析了Tm3+离子的光学光谱参数,包括振子强度、J-O强度参数、跃迁几率、荧光分支比、吸收发射截面、品质因子和增益系数等。然后,分别采用808 nm和980 nm半导体激光器(LDs)泵浦单掺Tm3+和Yb3+/Tm3+共掺样品,对比研究了不同掺杂形式下Tm3+离子和Yb3+离子的发光特性以及两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机理。进一步地,通过在玻璃组分中引入氟离子和在熔制过程中通入净化处理的氧气进行鼓泡和气氛保护,极大地降低了玻璃的羟基系数(αOH=0.11 cm-1),从而获得了增强的Tm3+离子1.8μm发光,同时系统分析了氟化物的含量对羟基吸收系数、发光强度以及稀土离子上激光能级荧光寿命之间的关系。根据光谱重叠理论,定量讨论了氟锗酸盐玻璃中Tm3+离子和Yb3+离子之间的能量传递过程,实验发现从Yb3+到Tm3+的前向能量传递系数比后向高两个数量级,并且能量传递效率大于80%。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相对于1.8μm目标发光,在Yb3+/Tm3+共掺样品中伴随而来的上转换发光,特别是800 nm发光是系统中一个重要的能量损失途径,而这一不利影响可通过Tm3+离子高浓度均匀掺杂得到有效抑制,这为提高Yb3+/Tm3+共掺光纤激光器的斜率效率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思路。(2)为了解决光纤激光器泵浦波长选择单一,泵浦方式不够灵活和多样化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利用过渡金属的宽带吸收来进行敏化泵浦,这种新的敏化泵浦方式可以为稀土离子提供一种具有选择性的多波长泵浦机制,实验结果很好地证实了这种敏化和泵浦方式的有效性。以氟锗酸盐玻璃作为基质材料,在808 nm LD泵浦下通过Cr3+离子敏化获得了增强的Tm3+离子1.8μm发光。Cr3+离子从可见到近红外区域强而宽的吸收带为Tm3+离子提供了一种具有选择性的多波长泵浦机制。此外,从Cr3+到Tm3+的能量传递过程可根据Cr3+/Tm3+共掺后Cr3+离子能级寿命的降低和Tm3+离子1.8μm发光的增强证实。进一步研究发现,随着Tm3+离子浓度不断增加,从Cr3+到Tm3+的能量传递效率可以达到76.97%,表明Cr3+/Tm3+共掺氟锗酸盐玻璃是一种获得1.8μm发光优异的基质材料,有望应用在中红外光纤激光器和放大器。基于类似的原理,通过在氟锗酸盐玻璃中引入Bi离子,也获得了Tm3+离子增强的1.8μm发光,并且从Bi到Tm3+的能量传递效率高达95.42%。根据稳态-动态发光光谱,合理地提出了Bi→Tm3+能量传递机理。这两种不同的敏化方式为获得强的Tm3+离子1.8μm发光提供了一种新颖的途径。(3)针对目前的光纤激光器增益低和调谐范围窄的问题,本文采用稀土离子共掺、优化掺杂浓度和配比的方式,系统研究了2.0μm高增益超宽带Tm3+/Ho3+共掺钡碲酸盐玻璃光纤的制备及其光学光谱特性,最终在808 nm LD泵浦下在Tm3+/Ho3+共掺钡碲酸盐玻璃中实现了半高宽(FWHM)高达382 nm的2.0μm超宽带发光。结合拉曼光谱、差热分析(DSC)和X射线衍射(XRD)测试,发现钡碲酸盐玻璃中存在多种结构单元,这为实现稀土离子的高浓度均匀掺杂提供了可能,同时不劣化玻璃的形成能力和热稳定性。对Tm3+和Ho3+辐射特性的分析表明Ho3+离子的发射截面(1.20×10-20 cm2)大约是Tm3+(0.63×10-20 cm2)的两倍。高浓度掺杂决定了Tm3+和Ho3+的增益系数分别达到了6.66 cm-1和1.05 cm-1,远大于常见的硅酸盐(1.50 cm-1和0.84 cm-1)和氟磷酸盐玻璃(0.9 cm-1和0.8 cm-1)。研究表明Tm3+/Ho3+共掺钡碲酸盐玻璃光纤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中红外增益介质,这为高增益超宽带可调谐光纤激光器提供了一种新的玻璃基质材料。(4)传统的管棒法和堆叠法工艺流程复杂,制备的光纤损耗非常高,因此很难实现新波段的激光输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采用新颖的吮吸法制备了高质量掺Er3+钡碲酸盐玻璃光纤(光纤在1310 nm处的损耗仅为3.46 dB/m),同时在多组分玻璃光纤中实现了Er3+离子的2.7μm放大自发辐射,表明在此类低损耗掺Er3+钡碲酸盐玻璃光纤中很有可能实现Er3+离子的2.7μm激光输出。此外,理论计算表明较高的自发辐射几率(50.84 s-1)、发射截面(0.79×10-20 cm–2)和品质因子(3.18×10-24 cm–2·s)为获得强的2.7μm发光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为了进一步探索掺Er3+钡碲酸盐玻璃光纤的2.7μm激光输出性能,基于速率方程和功率传输方程,建立了2.7μm波段掺Er3+钡碲酸盐光纤激光器的理论模型,系统研究了泵浦结构和光纤长度对激光输出功率、斜率效率、激光阈值以及腔内泵浦光和激光分布的影响,同时也将其与传统的掺Er3+氟化物光纤激光器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以便对光纤激光器的性能优化提供参考。此外,为了研究激光能量在多模阶跃型钡碲酸盐光纤中的存在方式,对其二维和三维模场分布进行了理论模拟。这些工作将有助于设计基于多组分玻璃光纤的高效2.7μm光纤激光器。

文剑[4](2013)在《稀土掺杂碲酸盐玻璃及光纤的新波段光谱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位于380-780nm的可见波段和3μm左右的中红外波段光纤激光器在通信、医疗、国防等民用和军用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前景,而目前这些新波段增益材料只是在存在应用问题的氟化物玻璃光纤中得到实现,因而采用化学稳定性良好的碲酸盐玻璃光纤取代氟化物玻璃光纤实现新波段激光输出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通过优化不同稀土掺杂碲酸盐玻璃的可见波段和中红外光谱特性,并进一步探索研究了光纤制备工艺及光纤性能,对于新波段光纤激光器增益材料的研制具有指导作用。具体研究工作有:对于中红外波段,主要探讨了不同声子能量玻璃基质下OH-含量对Er3+离子1.5μm及2.7μm发光影响,结果显示对于低声子能量碲酸盐玻璃,2.7μm发光强度及其随OH-含量变化趋势都要明显大于高声子能量玻璃。另外,本文也尝试通过共掺Pr3+和Tm3+稀土离子进行能量传递来增强Er3+离子2.7μm发光强度。对于可见波段,主要探索不同稀土(Tb3+、Sm3+、Pr3+)掺杂碲酸盐玻璃可见波段的光谱特性,研究表明三种稀土离子间发生交叉弛豫特性的不同也导致了各自浓度淬灭不同,其中Pr3+浓度为1.5mol%时可见波段荧光强度最强,Sm3+掺杂浓度为0.5mol%时最强,而Tb3+掺杂浓度达到3mol%时荧光强度最强。另外通过采用受激吸收和受激发射截面综合比较三种稀土掺杂碲钨镧玻璃在可见波段的光谱特性,结果表明碲钨镧玻璃中Pr3+离子对蓝光的吸收截面最大,且红光发射截面也比Sm3+大一个数量级,Pr3+离子掺杂是最适合实现红色激光输出的,而Tb3+离子虽然吸收截面不大,但是能进行高浓度掺杂,比较适合绿色激光输出。对于碲酸盐玻璃光纤制备工艺,本文探索用国内不是很成熟的吮吸法制备预制棒工艺,并进行光纤拉制工艺和光纤性能研究。最终制备出标准尺寸的物化性能稳定、机械性能良好的阶跃式多模碲酸盐玻璃光纤。切断法测得该光纤纤芯在1310nm波段的损耗为4.44dB/m,并且通过原料纯度的改进有可能进一步减低损耗,该玻璃光纤适合作为光纤放大器和激光器的增益材料。

卓安生[5](2009)在《掺铥光纤激光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光纤激光器凭借阈值低、效率高、光束质量好、结构紧凑、可靠性高以及散热性好等优点,受到普遍关注。掺铥光纤激光器在1800~2100nm波长可选,使其在医学、生物学、超快光学、眼睛安全、近距离遥感和远程探测系统等方面具有非常良好的应用前景,已经成为人眼安全波长领域光纤激光器的研究热点。而且掺铥光纤激光器可以工作在S波段,对于开发潜在的通信资源频率空间,提高光纤通信系统的容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锥形耦合方式以及掺铥光纤激光器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并仿真实现掺铥光纤激光器性能与相关参数之间的关系,对于获得高性能掺铥光纤激光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介绍了光纤激光器的工作原理;根据标量波动方程,并运用追赶法,说明了光信号在锥形光纤中的传输特性和能量损耗,分析了光功率在光纤中的分布。通过分析得出,渐变折射率越小,能量损耗越小;锥形过渡区越短,传输效率越高。2.研究了铥元素的能级结构特点,在此基础上对掺铥光纤激光器3H4→3H6的泵浦方案进行分析。采用速率方程的方法对其进行理论分析,并建立掺铥光纤激光器的数学模型。3.模拟仿真了线性腔掺铥光纤激光器的特性,分析了Tm3+的掺杂浓度、光纤长度、谐振腔腔镜反射率和泵浦功率等参数对激光器输出功率的影响。通过分析得出,在其他条件一致的情况下,掺杂浓度、光纤长度以及谐振腔腔镜反射率,均存在使掺铥光纤激光器获得最大输出功率的最佳值,偏离最佳值将会导致输出功率的降低。通过适当提高增益介质的掺杂浓度或者谐振腔腔镜反射率,可以有效缩短掺铥光纤的长度。4.模拟仿真了环形腔掺铥光纤激光器的特性,分析了Tm3+的掺杂浓度、光纤长度、耦合器耦合比、泵浦功率等参数对激光器输出功率的影响。分析获得,在其他条件一致的情况下,掺杂浓度、光纤长度以及耦合器耦合比,均存在使掺铥光纤激光器获得最大输出功率的最佳值。通过适当提高增益介质的掺杂浓度或者耦合器耦合比,可以有效缩短掺铥光纤的长度。

窦京涛[6](2008)在《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上转换发光材料是在长波长光激发下能发出短波长光的发光材料。由于激发波长在红外波段,检测在可见光,可以显着提高信噪比,所以上转换发光材料作为生物分子荧光标记受到了广泛关注和极大发展。采用可见光或紫外光作为激发光源的缺点是生物分子中存在荧光背底,而采用波长为980 nm的近红外激光作为激发光源就可以避免这个问题。在基质材料的选择方面,NaYF4是近几年被发现的理想的上转换发光材料,也是迄今为止效率最高的上转换发光材料之一。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方法合成了纳米级的上转换发光材料;用Y-2000型X射线衍射仪对所制备的样品的结构研究分析;用波长为980 nm的近红外激光器照射样品,研究其上转换发光特性。利用激发态寿命测量研究了不同样品的激发态寿命。首先合成了NaYF4:Er3+及NaYF4-Yb3+,Er3+纳米晶,对其发光光谱、发光机理和XRD表征进行了研究。接下来对其他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进行了研究,例如激活离子Er的不同掺杂浓度,敏化离子Yb的不同掺杂浓度,不同退火温度等。文章对各种因素的影响做了针对性的实验并对各种因素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合成NaYF4:Yb3+,Er3+/NaYF4核/壳结构纳米晶进行了两次尝试,区别在于壳层结构原料的添加顺序不同。最后对双频激发ZBLAN:Yb,Tm玻璃的上转换发光进行了研究。研究显示采用980 nm和808 nm双波长激光器激发下,样品的上转换强度得到显着的提高。激光器双频激发ZBLAN:Yb,Tm,比使用单频激发上转换效率高很多的主要原因在于发射机制由单980 nm激光器激发的三光子过程,转变为共协过程。

刘双[7](2008)在《Cr/Tm/Ho共掺氟磷酸盐玻璃的制备及性能表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激光玻璃在激光技术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它快速推动着激光器件的发展,并成为高功率和高能量激光器的主要激光材料,如近年来引人瞩目的高功率掺钬固体激光器。针对高功率激光器的强烈需求,本文设计了基质材料的结构、组成和制备工艺参数,研制了具有优良激光性能的稀土掺杂氟磷酸盐激光玻璃主动材料;本文制备了不同Al(PO3)3含量的掺铥系列氟磷玻璃,采用Judd-Ofelt理论计算了材料的光谱参数;采用美国PerkinElmer公司制造的Lambda 900UV/VIS/NIR Spectrometer测定吸收光谱,采用Niclet-800型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量其荧光光谱。研究了其结构、热稳定性和光谱性质。以及在Tm3+和Ho3+不同摩尔分数掺杂下Cr3+/Tm3+/Ho3+共掺氟磷酸盐玻璃在2.0μm处的发光特性。并且用Judd-Ofelt理论计算了强度参量,并由此计算了激发能级的自发辐射跃迁速率、辐射寿命、荧光分支比等光谱参量。通过理论计算和材料的激光性能实验分析,揭示了氟磷玻璃系统中,稀土离子和玻璃结构对光谱特性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室温下,用786nm半导体激光器泵浦这些掺钬玻璃,当Ho3+的浓度为11.296×1019个/cm3(0.5mol%),Tm3+的浓度为9.212×1020个/cm3(4.5mol%)时,该掺钬玻璃(P8)在2.0μm波段实现强的荧光发射,中心波长为2.036μm,荧光半宽高(FWHM)为96.2nm。并用Judd-Ofelt理论计算了该玻璃(P8)的强度参量Ωt(t=2,4,6),给出了Ho3+离子光谱特性的计算结果。此外,氟磷酸盐玻璃系统能接受较高的Tm3+、Ho3+掺杂率,获得的P8玻璃有较宽的荧光线宽,是可产生2.0μm波长固体激光器理想的候选材料。

张军杰,胡丽丽,姜中宏[8](2007)在《稀土离子掺杂的多组分玻璃光纤》文中研究表明稀土离子掺杂的多组分玻璃光纤在宽带光纤放大器与上转换光纤激光器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本文介绍了稀土离子掺杂多组分玻璃光纤宽带光纤放大器与上转换光纤激光器的工作机理,综述了其最新相关研究进展,并对目前研究中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与展望。从当前的研究现状来看,碲酸盐玻璃和铋基玻璃应是今后宽带玻璃光纤放大器光纤基质材料的研究重点。对上转换光纤激光器基质材料而言,如何获得更好的具有低声子能量和优良物化性能的玻璃基质,还需进一步探索。

张军杰,胡丽丽,姜中宏[9](2007)在《稀土离子掺杂的多组分玻璃光纤》文中研究说明稀土离子掺杂的多组分玻璃光纤在宽带光纤放大器与上转换光纤激光器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本文介绍了稀土离子掺杂多组分玻璃光纤宽带光纤放大器与上转换光纤激光器的工作机理,综述了其最新相关研究进展,并对目前研究中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与展望。从当前的研究现状来看,碲酸盐玻璃和铋基玻璃应是今后宽带玻璃光纤放大器光纤基质材料的研究重点。对上转换光纤激光器基质材料而言,如何获得更好的具有低声子能量和优良物化性能的玻璃基质,还需进一步探索。

二、Tm~(3+)-Doped Oxyfluoride Silicate Glasses for TDFA(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m~(3+)-Doped Oxyfluoride Silicate Glasses for TDFA(论文提纲范文)

(1)稀土掺杂硅酸盐玻璃光谱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稀土离子
        1.1.1 稀土离子的光谱特性
        1.1.2 稀土掺杂光学玻璃应用
    1.2 稀土掺杂硅酸盐玻璃研究进展
        1.2.1 稀土掺杂硅酸盐玻璃上转化发光研究
        1.2.2 稀土掺杂硅酸盐玻璃下转化发光研究
        1.2.3 稀土掺杂硅酸盐玻璃光谱吸收研究
    1.3 课题研究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表征
    2.1 稀土掺杂硅酸盐玻璃体系设计
        2.1.1 玻璃基质体系的选择
        2.1.2 稀土离子的选择
    2.2 稀土掺杂硅酸盐玻璃制备方法
    2.3 稀土掺杂硅酸盐玻璃制备流程
    2.4 稀土掺杂硅酸盐玻璃性能表征
        2.4.0 膨胀系数
        2.4.1 密度
        2.4.2 耐水性
        2.4.3 折射率
        2.4.4 荧光光谱
        2.4.5 吸收/反射光谱
        2.4.6 XRD测试
        2.4.7 SEM测试
第3章 Yb~(3+)/Tm~(3+)/Ho~(3+)掺杂硅酸盐玻璃光谱性能
    3.1 引言
    3.2 Yb~(3+)/Ho~(3+)/Tm~(3+)离子掺杂玻璃样品的制备
        3.2.1 基质玻璃制备
        3.2.2 上转换玻璃的制备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基质玻璃性能
        3.3.2 单掺Yb~(3+)玻璃样品的光谱性能
        3.3.3 Tm~(3+)/Yb~(3+)双掺玻璃样品光谱性能
        3.3.4 Ho~(3+)/Yb~(3+)双掺玻璃样品光谱性能
        3.3.5 Yb~(3+)/Tm~(3+)/Ho~(3+)三掺玻璃样品光谱性能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Ce~(3+)/Tm~(3+)/Sm~(3+)掺杂硅酸盐玻璃光谱性能
    4.1 引言
    4.2 Ce~(3+)/Tm~(3+)/Sm~(3+)掺杂玻璃样品的制备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基质玻璃的物理性能
        4.3.2 单掺Ce~(3+)玻璃样品光谱性能
        4.3.3 单掺Tm~(3+)玻璃样品光谱性能
        4.3.4 单掺Sm~(3+)玻璃样品光谱性能
        4.3.5 稀土离子掺杂最佳浓度的确定
        4.3.6 Ce~(3+)/Tm~(3+)/Sm~(3+)相互作用对光谱性能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Sm~(3+)/Ce~(3+)掺杂硅酸盐玻璃复合隐身材料光谱性能
    5.1 引言
    5.2 激光隐身原理
    5.3 Sm~(3+)/Ce~(3+)掺杂硅酸盐玻璃复合隐身材料的制备
        5.3.1 Sm~(3+)/Ce~(3+)掺杂硅酸盐玻璃的制备
        5.3.2 Sm~(3+)/Ce~(3+)掺杂硅酸盐玻璃粉体的制备
        5.3.3 Sm~(3+)/Ce~(3+)掺杂硅酸盐玻璃复合隐身材料固化剂的选择
    5.4 结果与讨论
        5.4.1 Sm~(3+)/Ce~(3+)掺杂硅酸盐玻璃物化性分析
        5.4.2 Sm~(3+)/Ce~(3+)掺杂硅酸盐玻璃光谱性能分析
        5.4.3 Sm~(3+)/Ce~(3+)掺杂硅酸盐玻璃浮选对反射率的影响
        5.4.4 Sm~(3+)/Ce~(3+)掺杂硅酸盐玻璃与固化剂比例对光谱性能的影响
        5.4.5 Sm~(3+)/Ce~(3+)掺杂硅酸盐玻璃粉体粒径对反射率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6.3 本论文创新性结果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致谢

(2)稀土掺杂透红外锗酸盐玻璃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研究现状与进展
        1.2.1 Tm~(3+)掺杂光纤放大器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1.2.2 2μm发光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1.3 2μm发光稀土离子掺杂玻璃的跃迁原理
    1.4 2μm基质玻璃各体系的研究进展
    1.5 研究目的与内容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方法和理论计算
    2.1 玻璃的制备工艺
        2.1.1 玻璃配方的设计
        2.1.2 玻璃样品的制备
    2.2 性能测试与表征方法
        2.2.1 DSC差热曲线的测定
        2.2.2 玻璃密度的测量
        2.2.3 玻璃折射率的测量
        2.2.4 吸收光谱的测定
        2.2.5 荧光光谱的测定
    2.3 光谱的分析计算理论
        2.3.1 Judd-Ofelt理论
        2.3.2 Mc Cumber理论
        2.3.3 增益特性计算
第三章 稀土离子掺杂锗酸盐玻璃的宽带发光特性研究
    引言
    3.1 Tm~(3+)掺杂锗酸盐玻璃的宽带发光特性研究
        3.1.1 Tm~(3+)掺杂锗酸盐玻璃的密度、折射率和热学稳定性
        3.1.2 Tm~(3+)掺杂锗酸盐玻璃的吸收光谱和J-O理论分析
        3.1.3 Tm~(3+)掺杂锗酸盐玻璃的吸收发射截面和增益特性分析
        3.1.4 Tm~(3+)掺杂锗酸盐玻璃的荧光光谱分析
    3.2 Ho~(3+)对Tm~(3+)掺杂锗酸盐玻璃宽带发光的影响
        3.2.1 Ho~(3+)对Tm~(3+)掺杂锗酸盐玻璃吸收光谱的影响
        3.2.2 Ho~(3+)对Tm~(3+)掺锗酸盐玻璃的吸收发射截面和增益特性的影响
        3.2.3 Ho~(3+)对Tm~(3+)掺杂锗酸盐玻璃荧光光谱的影响
    3.3 Ga_2O_3引入对稀土掺杂锗酸盐玻璃宽带发光的影响
        3.3.1 Ga_2O_3引入对Tm~(3+)掺杂锗酸盐玻璃发光的影响
        3.3.2 Ga_2O_3引入对Tm~(3+)/Ho~(3+)双掺锗酸盐玻璃宽带发光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稀土离子掺杂锗酸盐玻璃的2μm发光特性研究
    引言
    4.1 Ho~(3+)掺杂锗酸盐玻璃的发光特性研究
        4.1.1 Ho~(3+)掺杂锗酸盐玻璃的吸收光谱和J-O理论分析
        4.1.2 Ho~(3+)掺杂锗酸盐玻璃的截面和增益特性分析
        4.1.3 Ho~(3+)掺杂锗酸盐玻璃的荧光光谱分析
    4.2 Tm~(3+)对Ho~(3+)掺杂锗酸盐玻璃2μm发光的影响
        4.2.1 Tm~(3+)对Ho~(3+)掺杂锗酸盐玻璃吸收光谱的影响
        4.2.2 Tm~(3+)对Ho~(3+)掺杂锗酸盐玻璃荧光光谱的影响
    4.3 Yb~(3+)对Tm~(3+)/Ho~(3+)双掺锗酸盐玻璃2μm发光的影响
        4.3.1 Yb~(3+)对Tm~(3+)/Ho~(3+)双掺锗酸盐玻璃吸收光谱的影响
        4.3.2 Yb~(3+)对Tm~(3+)/Ho~(3+)双掺锗酸盐玻璃荧光光谱的影响
    4.4 Ga_2O_3引入对稀土掺杂锗酸盐玻璃2μm发光的影响
        4.4.1 Ga_2O_3引入对Ho~(3+)掺杂锗酸盐玻璃发光的影响
        4.4.2 Ga_2O_3引入对Tm~(3+)/Ho~(3+)双掺锗酸盐玻璃2μm发光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性成果
    5.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掺稀土多组分锗酸盐和碲酸盐玻璃光纤2.0-3.0μm中红外高效发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2.0?3.0 μm发光与激光基础
        1.2.1 实现 2.0?3.0 μm发光的稀土离子
        1.2.2 中红外玻璃基质的选择
    1.3 2.0?3.0 μm光纤激光器的研究进展
        1.3.1 2.0 μm光纤激光器的研究进展
        1.3.2 3.0 μm光纤激光器的研究进展
    1.4 目前存在的问题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第二章 单掺Tm~(3+)和Yb~(3+)/Tm~(3+)共掺氟锗酸盐玻璃 1.8 μm发光性能研究
    2.1 样品制备
    2.2 吸收光谱和Judd-Ofelt分析
    2.3 荧光光谱和寿命衰减曲线
    2.4 能量传递机理和能量传递参数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Cr~(3+)/Tm~(3+)和Bi/Tm~(3+)共掺氟锗酸盐玻璃 1.8 μm发光性能研究
    3.1 Cr~(3+)/Tm~(3+)共掺氟锗酸盐玻璃 1.8 μm发光性能研究
        3.1.1 样品制备
        3.1.2 玻璃的吸收光谱
        3.1.3 玻璃的荧光光谱
        3.1.4 Cr~(3+)和Tm~(3+)之间的能量传递机理
    3.2 Bi/Tm~(3+)共掺氟锗酸盐玻璃 1.8 μm发光性能研究
        3.2.1 样品制备
        3.2.2 吸收和拉曼光谱
        3.2.3 荧光光谱和寿命衰减曲线
        3.2.4 Bi和Tm~(3+)之间的能量传递机理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2.0 μm高增益超宽带Tm~(3+)/Ho~(3+)共掺钡碲酸盐玻璃光纤
    4.1 样品制备
    4.2 密度、摩尔体积和折射率
    4.3 玻璃的热学和结构特性
    4.4 吸收光谱和Judd-Ofelt分析
    4.5 发射光谱和荧光寿命
    4.6 Tm~(3+)/Ho~(3+)共掺钡碲酸盐玻璃光纤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掺Er~(3+)钡碲酸盐玻璃光纤 2.7 μm发光
    5.1 掺Er~(3+)钡碲酸盐玻璃光纤 2.7 μm放大自发辐射光谱
        5.1.1 样品制备
        5.1.2 吸收光谱和Judd-Ofelt分析
        5.1.3 光纤中的元素分布和光纤损耗
        5.1.4 放大自发辐射光谱和荧光衰减曲线
        5.1.5 多声子弛豫速率、速率方程和能量传递机理
    5.2 掺Er~(3+)钡碲酸盐玻璃光纤 2.7 μm激光数值分析
        5.2.1 模型建立
        5.2.2 不同泵浦方式和光纤参数对激光性能的影响
        5.2.3 掺Er~(3+)钡碲酸盐和氟化物光纤激光器
        5.2.4 掺Er~(3+)钡碲酸盐光纤模场分布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稀土掺杂碲酸盐玻璃及光纤的新波段光谱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基本理论
        1.2.1 Judd-Ofelt 理论
        1.2.2 吸收发射截面
        1.2.3 无辐射跃迁机理
    1.3 研究现状
        1.3.1 碲酸盐玻璃及光纤的研究历史
        1.3.2 碲酸盐光纤基质
        1.3.3 稀土掺杂碲酸盐光纤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项目来源
        1.4.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4.3 本课题研究来源
第二章 碲酸盐玻璃中红外发光特性研究
    2.1 样品制备
    2.2 样品测试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OH-对掺 Er3+碲酸盐玻璃发光的影响
        2.3.2 共掺增强掺 Er3+碲酸盐玻璃发光的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碲酸盐玻璃可见波段发光特性研究
    3.1 样品制备
    3.2 样品测试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镨掺杂碲酸盐玻璃光谱性能研究
        3.3.2 钐掺杂碲酸盐玻璃光谱性能研究
        3.3.3 铽掺杂碲酸盐玻璃光谱性能研究
        3.3.4 三种稀土发光特性比较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碲钨镧锌玻璃光纤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4.1 多组分玻璃光纤预制棒制备方法
    4.2 碲酸盐玻璃光纤参数设计
    4.3 碲钨镧锌玻璃光纤制备工艺研究
        4.3.1 碲钨镧锌玻璃预制棒制备工艺研究
        4.3.2 碲钨镧锌玻璃光纤拉制工艺研究
    4.4 碲钨镧锌玻璃光纤的损耗和光谱性质测量
        4.4.1 光纤损耗
        4.4.2 光谱性质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掺铥光纤激光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掺铥光纤激光器的研究进展
    1.2 掺铥光纤激光器的应用及特点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2 掺铥光纤激光器的理论研究
    2.1 基本结构
    2.2 常用腔结构
    2.3 泵浦方式
    2.4 铥离子的能级结构及光谱特性
        2.4.1 铥离子的能级结构
        2.4.2 铥离子光谱特性
    2.5 掺铥光纤激光器性能影响因素
        2.5.1 泵浦功率
        2.5.2 基质的选择
        2.5.3 光纤长度
        2.5.4 掺杂浓度
        2.5.5 腔镜反射率
    2.6 小结
3 掺铥光纤激光器的理论模型
    3.1 泵浦方案
    3.2 ~3H_6→~3H_4泵浦方案的理论模型
    3.3 理论模型中所用参数
    3.4 小结
4 影响掺铥光纤激光器特性相关参数的仿真结果及分析
    4.1 线性腔掺铥光纤激光器仿真结果及分析
        4.1.1 泵浦光沿光纤长度方向上的分布
        4.1.2 输出功率与掺杂浓度、光纤长度的关系
        4.1.3 谐振腔腔镜反射率对输出功率的影响
        4.1.4 光纤长度对阈值功率的影响
        4.1.5 腔镜反射率、光纤长度对斜率效率的影响
    4.2 环形腔掺铥光纤激光器仿真结果及分析
        4.2.1 激光器输出功率与光纤长度、掺杂浓度的关系
        4.2.2 激光器输出功率与耦合比的关系
        4.2.3 激光器输出功率与泵浦功率的关系
        4.2.4 泵浦功率与光纤长度的关系
    4.3 小结
5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
    1.1 上转换发光理论
        1.1.1 上转换发光发展概况
        1.1.2 上转换发光机制
        1.1.3 敏化发光
        1.1.4 基质材料
    1.2 稀土元素
        1.2.1 稀土元素的基本性质
        1.2.2 稀土离子的光谱和能级跃迁
        1.2.3 本论文涉及的稀土离子
    1.3 纳米材料
        1.3.1 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介绍
        1.3.2 纳米效应
        1.3.3 纳米粉体的制备技术
    1.4 选题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NaYF_4:Yb~(3+),Er~(3+)上转换纳米晶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
    2.1 引言
    2.2 试剂和仪器
    2.3 NaYF_4:Yb~(3+),Er~(3+)上转换纳米晶的合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NaYF_4:Er~(3+)及NaYF_4:Yb~(3+),Er~(3+)上转换纳米晶的发光机理
        2.4.2 NaYF_4:Yb~(3+),Er~(3+)上转换纳米晶的XRD表征
        2.4.3 NaYF_4:Er~(3+)及NaYF_4:Yb~(3+),Er~(3+)激发态寿命的测定
        2.4.4 激活离子Er的浓度对发光的影响
        2.4.5 敏化离子Yb的浓度对发光的影响
        2.4.6 退火温度对发光的影响
    2.5 NaYF_4:Yb~(3+),Er~(3+)/NaYF_4核/壳结构纳米晶合成的尝试
        2.5.1 纳米晶体表面改性
        2.5.2 NaYF_4:Yb~(3+),Er~(3+)/NaYF_4核/壳纳米晶的结构
        2.5.3 试剂和仪器
        2.5.4 实验过程
        2.5.5 实验结果和讨论
    2.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ZBLAN:Yb~(3+),Tm~(3+)双频激发的上转换发光
    3.1 引言
    3.2 实验样品和测量仪器
    3.3 实验部分
    3.4 结果与讨论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结论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Cr/Tm/Ho共掺氟磷酸盐玻璃的制备及性能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固体激光器对激光玻璃的性能要求
    1.3 稀土掺杂激光玻璃的研究进展
    1.4 激光玻璃的制备工艺及存在的问题
    1.5 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1.6 创新性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氟磷酸盐玻璃基质结构
    2.2 稀土元素简介
    2.3 稀土离子在电介质固体中的光谱
    2.4 稀土离子的电子跃迁过程
    2.5 Judd-Ofelt 理论的应用
第三章 实验过程
    3.1 玻璃体系的选择
    3.2 氟磷酸盐玻璃配方的设计
    3.3 熔制工艺
    3.4 氟磷玻璃的退火
    3.5 物理性能测试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4.1 氟磷酸盐玻璃物理性能
    4.2 光谱性能讨论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8)稀土离子掺杂的多组分玻璃光纤(论文提纲范文)

1 掺Er3+宽带玻璃光纤基质材料的研究进展
2 掺Tm3+宽带玻璃光纤基质材料的研究进展
3 掺稀土上转换玻璃光纤基质材料研究进展
4 结束语

四、Tm~(3+)-Doped Oxyfluoride Silicate Glasses for TDFA(论文参考文献)

  • [1]稀土掺杂硅酸盐玻璃光谱性能研究[D]. 李正宇. 长春理工大学, 2020(01)
  • [2]稀土掺杂透红外锗酸盐玻璃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王丹. 长春理工大学, 2020(01)
  • [3]掺稀土多组分锗酸盐和碲酸盐玻璃光纤2.0-3.0μm中红外高效发光[D]. 王伟超.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5)
  • [4]稀土掺杂碲酸盐玻璃及光纤的新波段光谱特性研究[D]. 文剑. 华南理工大学, 2013(01)
  • [5]掺铥光纤激光器研究[D]. 卓安生. 北京交通大学, 2009(11)
  • [6]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D]. 窦京涛. 北京交通大学, 2008(08)
  • [7]Cr/Tm/Ho共掺氟磷酸盐玻璃的制备及性能表征[D]. 刘双. 长春理工大学, 2008(04)
  • [8]稀土离子掺杂的多组分玻璃光纤[J]. 张军杰,胡丽丽,姜中宏. 硅酸盐学报, 2007(S1)
  • [9]稀土离子掺杂的多组分玻璃光纤[A]. 张军杰,胡丽丽,姜中宏. 《硅酸盐学报》创刊50周年暨中国硅酸盐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二), 2007(总第220期)

标签:;  ;  ;  ;  ;  

TDFA用Tm~(3+)-掺杂氟氧硅酸盐玻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