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梅综合开发利用的途径与技术

青梅综合开发利用的途径与技术

一、青梅综合开发利用途径与工艺(论文文献综述)

徐影平[1](2021)在《青梅汁加工关键技术及贮藏期品质研究》文中认为

田甜甜[2](2020)在《青梅酒酿酒酵母的选育及耐酸机制解析》文中研究说明青梅(Prunus mume Sieb.Et Zucc)属于蔷薇科,主要在中国、日本和韩国等地种植,其富含多种有机酸、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以及花青素、萜烯和植物甾醇等功能成分。青梅酒是一种流行于亚洲地区的水果酒,目前仍以浸泡型为主。酿酒酵母对酒体风味物质代谢具有重要作用,但因青梅果酸度高和缺少专用的耐酸酿酒酵母,导致发酵型青梅酒的发酵时间较长、风味不足以及典型性特征不突出等问题,限制了发酵型青梅酒的工业化生产。因此,获得具有耐酸性的青梅酒专用酿酒酵母是提升青梅酒品质的关键。本论文首先采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tmosphericand room temperature plasma,ARTP)诱变技术、高通量筛选(high-throughput screening,HTS)和适应性实验室进化(adaptive laboratory evolution,ALE)对酿酒酵母进行选育,并对其发酵性能进行了验证;其次结合重测序和转录组学分析手段,寻找与酵母耐酸性密切相关的基因,进一步通过基因敲除的手段验证基因在酵母细胞膜耐酸性中的作用,探索影响酿酒酵母耐酸性的代谢调控机制;最后将获得的菌株应用于青梅酒发酵,并对发酵青梅酒品质进行调控。本论文为青梅酒发酵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初步筛选到的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S.cerevisiae)ET008为出发菌株,通过ARTP、HTS和ALE相结合的方法,定向筛选出适用于青梅酒发酵的酿酒酵母ET008-c54,经过连续7代培养,证实进化菌株ET008-c54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与出发菌株ET008相比,ET008-c54在p H 2.5条件下的存活率由9.4%增加至95.8%,提高了10.2倍,发酵时间由22 d缩短至12 d,减少了45.5%;同时,关键风味化合物的总含量由17.8 mg·L-1增加至27.0 mg·L-1,提高了51.9%,安息香醛的含量由1.8 mg·L-1增加至2.8 mg·L-1,提高了54.3%,解决了青梅酒发酵时间长、风味不足和典型性特征不突出的问题。另外,ET008-c54的形态特征、活性氧、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及对应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变化进一步证明其具有优良的发酵性能,可作为生产发酵型青梅酒的潜在菌株。(2)运用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对ET008和ET008-c54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共获得1671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和639个插入缺失位点(insertion-deletion,Indel),对与耐酸性和关键风味物质有关的变异点进行分析挖掘。对ET008和ET008-c54进行转录组学分析,共鉴定出688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364个基因显着上调,324个基因显着下调。通过全基因组重测序和转录组学联合分析,并结合生物信息学,发现在高度上调的基因中,与细胞膜组分、铁离子稳态、类固醇的生物合成相关的基因(ERG5、FRE1、IZH4、OPT2、INO1、GCN1、FET3、FIT2等)对酿酒酵母的耐酸性具有重要作用;与碳代谢、氨基酸代谢和脂肪酸合成等相关的基因(ARO7、ATF1、BAT1、EEB1、EHT1、OLE1等)参与了关键风味物质的合成。推测IZH4基因在ET008-c54细胞膜耐酸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优化和构建模式菌株提供更多的操作靶点。(3)利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IZH4基因,验证了敲除菌株ET008-c54ΔIzh4(简称ΔIzh4)在p H 2.5环境下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从胞内微环境和细胞膜上进一步比较了ET008、ET008-c54和ΔIzh4在酸胁迫下的差异性,与ET008-c54相比,ΔIzh4的胞内p H(p Hi)和质膜H+-ATPase略有下降,说明IZH4对胞内p Hi和质膜H+-ATPase的影响不显着。ΔIzh4可以利用H+-ATPase消耗更多的ATP,排出胞内H+,从而维持酸胁迫下p Hi的动态平衡。在细胞膜水平上,ΔIzh4中不饱和脂肪酸和麦角固醇含量分别降低了38.8%和34.0%。此外,ΔIzh4的细胞膜通透性增加了10.8%,而其细胞膜流动性和细胞膜完整性分别降低了9.3%和46.5%。上述结果解释了ET008-c54良好耐酸性的原因,同时证明了IZH4基因是通过影响不饱和脂肪酸和麦角固醇合成等来调节细胞膜的完整性,进一步影响菌株的耐酸性。(4)以ET008-c54作为青梅酒发酵菌株,利用单因素实验和中心组合设计对青梅酒发酵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如下:初始糖浓度为200 g·L-1,发酵温度为20℃,料液比为1:2.0,发酵12 d后,可获得酒液呈金黄色、具有典型青梅香气、酒体丰满浓郁、口感纯正的发酵青梅酒(以FT表示)。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市售的发酵青梅酒和FT的呈味物质(有机酸、氨基酸、酚酸和糖)进行分析比较,发现不同发酵青梅酒中各物质浓度差异较大,并利用Do T值(dose-over-threshold)确定了发酵青梅酒的11种呈味物质。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比较FT与市售发酵型青梅酒风味物质含量的差异,证明FT中风味物质的含量和种类明显高于市售发酵型青梅酒,并利用香气活力值确定了发酵型青梅酒的13种呈香物质。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分析了发酵型青梅酒的呈味物质和呈香物质对感官属性的贡献性,发现柠檬酸、琥珀酸、酒石酸、葡萄糖、果糖、蔗糖和单宁酸对青梅酒的呈味方面具有重要贡献,乙酸乙酯、己酸乙酯、辛酸乙酯、癸酸乙酯、异戊醇、里那醇和安息香醛对青梅酒的呈香方面具有重要贡献。200 L青梅酒放大规模试验结果表明,以ET008-c54发酵生产的发酵青梅酒的各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均正常,呈味物质和呈香物质的种类和含量与三角瓶发酵基本一致且显着高于其他市售发酵型青梅酒,符合GB2758-2012和QB/T 5476-2020果酒通用技术要求的规定。

宋志雪[3](2020)在《复合果酒酿造中的氰化物、甲醇工艺研究及HACCP构建》文中研究指明荔波县位于贵州省黔南州,是旅游的好去处,被誉为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荔波盛产的青梅、蜜柚和提子,当地酒企利用它们酿制的复合型果酒酒体丰满、色泽诱人、柔和爽口、果香浓郁、酒香怡人,深受旅游者的喜爱(罗光琳,2018)。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日益增强。为了给消费者提供安全风险低且产品质量高的食品,对复合型果酒采取相应的安全控制体系对贵州复合果酒产业发展具有更深的现实意义。本论文针对荔波特色复合型果酒从原料种植环境、酿造、包装等过程的食品安全指标进行研究,通过研究结果分析建立荔波特色复合型果酒生产过程的品质安全风险防控措施评价体系。深入剖析青梅、蜜柚和提子种植环境及生产加工过程中的情况,探索影响荔波特色复合型果酒质量安全关键因素,为此类复合型果酒的原料种植、生产加工安全管控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技术支持,从而提高农产品的经济效益,为荔波县科技力量助力农户脱贫攻坚贡献力量。其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荔波特色复合型果酒酿造过程中的质量安全风险进行危害分析,确定了原料验收、酿造过程中有毒有害物质的产生和复合型果酒微生物危害三个风险关键控制点,并建立了HACCP计划实施表,及时对风险控制点进行评估、纠偏,降低了食品质量安全的风险,保证了产品的合格率,降低了质量管理上的经济投入。(2)对复合型果酒发酵原料的种植基地环境和原料进行重金属(铅、镉、汞、砷)和农药残留(六六六)的检测,通过测定结果与国家标准要求对比,判断复合型果酒中重金属残留量和农药残留量均符合国家相关要求。但种植过程中为避免果农的违规使用肥料、除草剂和生长激素等农药,需加强对果农的培训和要求,保证发酵原料符合绿色食品种植要求,不使用化肥,禁止使用除草剂、含有机氯、有机磷的农药,防止在种植过程中污染发酵原料。(3)对青梅酒和蜜柚酒在酿造过程中会出现氰化物和甲醇含量偏高的情况,本文研究筛选出粉末活性炭和天然沸石等两种对果酒中氰化物和甲醇处理效果较好的吸附剂进行了深度研究,考察了吸附剂使用量、作用时间和作用温度对氰化物和甲醇含量的影响,以及对果酒感官评分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以吸附剂使用量、作用时间和作用温度为响应因子,以果酒的感官评分为响应值,确定最佳工艺。结果显示:每100mL青梅酒原液使用粉末活性炭6.5g,作用时间1.8h,作用温度35℃时,果酒中氰化物的含量为6.6mg/L,感官评分为90.8分;每100mL蜜柚酒原液使用天然沸石12g,作用时间3h,作用温度35℃时,果酒中甲醇的含量为0.9g/L,感官评分为92.5分,该条件下处理后青梅酒中氰化物和蜜柚酒中甲醇含量均符合GB2757《蒸馏酒及其配制酒》和Q/LBCH《青梅果酒》的要求,且感官评价良好,均为最佳控制工艺关键参数。(4)通过对12%vol复合型果酒进行高温灭菌工艺条件的试验研究,结果显示灭菌温度85℃,灭菌时间15min时,果酒的感官评分为92.4分,其各项指标符合国家标准,既满足了国家标准的灭菌要求,又保存了果酒的口感与品质。

陈荣彬[4](2020)在《广东普宁市青梅产业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普宁是广东省青梅生产基地之一,青梅种植历史悠久,上世纪90年代以来,普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地方特色经济发展,确立了特色经济发展战略,促进普宁青梅产业快速发展,截至目前,普宁一直是国内最大的青梅产销集散地,2019年全市青梅种植面积16.8万亩,年产量6.2万吨,年加工产量达8万吨,产品畅销国内外,年出口创汇量位居普宁市前列,成为带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和30万梅农发展的新亮点。本文以普宁青梅产业为研究对象,根据相关产业理论,运用实证调研方法对普宁青梅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全面系统总结了影响普宁市青梅产业从种植、加工到销售产业链的各种制约因素,主要包括产业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缺乏科技支撑、产业品牌意识不强、产品销售渠道不健全、产业扶持力度不够等因素,针对当前普宁市青梅产业发展存在的这些主要问题,逐项深入具体分析,在分析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普宁市青梅产业发展六个方面的对策建议:1、加强产业基础设施建设;2、强化产业发展科技支撑;3、增强品牌意识,打造青梅品牌;4、健全产品销售渠道;5、强化产业融合发展;6、加大产业扶持力度。这对促进普宁青梅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助推普宁乡村振兴、乡村经济发展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同时,对其他地区类似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袁乙平[5](2020)在《青梅致腐霉菌的分离纯化及臭氧抑菌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青梅营养物质丰富、含水量高、果皮薄,在采摘、运输、贮藏、鲜销、加工过程中由于机械损伤、病虫害等,易受真菌类病原微生物的污染造成腐烂变质,会大大地缩短果实的贮藏期,影响其市场占有率,相关的精深加工产业发展也会被限制,不能有效提升其附加值,严重制约青梅产业的升级。基于此,本课题通过分离纯化青梅采后致腐的真菌,研究臭氧对主要致腐真菌的抑菌机理,通过臭氧保鲜和气调包装创新青梅保鲜方法,为青梅加工及贮藏研究提供实验依据。(1)对采后青梅贮藏过程中霉腐部位的真菌进行分离纯化,经致病性验证后共得到3株霉菌;通过菌落形态特征、菌丝显微结构的观察结合分子生物学鉴定,分别为:日本曲霉(Aspergillus japonicus)、皮落青霉(Penicillium crustosum)及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日本曲霉较其他2种霉菌具有广福的适应性;结合日本曲霉的分离率为83.3%和致病率为90%以上,确定日本曲霉为青梅采后贮藏过程中的主要致腐霉菌。(2)在离体条件下,探究不同条件的臭氧处理对3种霉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臭氧处理可以显着抑制3种霉菌孢子萌发率和菌丝生长速度(p<0.05),使霉菌孢子悬浮液电导率和蛋白质溶出率升高(p<0.05);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到对照组与处理组之间明显的差别,臭氧处理造成霉菌细胞粗糙的表面和扭曲的菌丝并影响孢子形态及大小;综合3种霉菌实验结果来看,最佳离体抑制效果处理条件为:臭氧处理浓度为1518 ppm、处理时间为7590 min。(3)在活体条件下,对接种了日本曲霉的青梅果实采用不同条件的臭氧处理。结果表明实验组的果实发病率、病斑直径、丙二醛(MDA)含量积累均低于对照组;同时臭氧诱导了果实内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增大(p<0.05),抑制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的下降(p<0.05),延缓果实色泽劣变(p<0.05)。综合7个检测指标的实验结果,浓度为912 ppm,时间为6090 min的臭氧处理能提高青梅果实对致病菌的抗性,抑制日本曲霉的繁殖,延缓发病时间,减少发病率。(4)利用BGISEQ-500测序平台,对臭氧处理组和对照组的日本曲霉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筛选,通过FPKM值法筛选得到差异表达基因共499个,其中上调基因数目433个,下调基因数目66个。通过GO富集分析发现,差异基因富集到分子功能本体上的条目最多,在前20条显着富集到的差异GO Term中,富集到细胞成分相关的有膜的固有成分、组成成分和膜;富集到生物过程相关的有跨膜转运、运输、定位建立;富集到分子功能相关本体的有催化活性包括氧化还原酶活性、谷氨酸脱羧酶活性。通过KEGG富集分析发现显着富集的Pathway有代谢通路中的氨基酸代谢过程,主要包括牛磺酸和亚牛磺酸代谢、赖氨酸降解等;吲哚二萜生物碱的生物合成、类固醇生物合成;涉及碳水化合物代谢通路的有淀粉、蔗糖代谢、其他聚糖降解、戊糖和葡萄糖醛酸酯的相互转化;脂质代谢中的α-亚麻酸代谢过程。(5)将青梅经过不同浓度(0、9、15 ppm;60 min)和不同时间(0、45、75 min;9ppm)臭氧处理后,采用保鲜盒包装和气调包装(MAP;5%O2,10%CO2和85%N2)2种包装方式,以不做处理的作为对照组,共10个组;将10组青梅在保鲜库(4±1℃)中贮藏25 d。结果表明:臭氧单独处理和臭氧+MAP处理诱导了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增大,而抑制了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且臭氧+MAP处理明显优于臭氧单独处理;对照组MDA含量均高于处理组;当臭氧和MAP结合处理时,能显着抑制失重、硬度的降低、色差变化(p<0.05),增强POD的活性和抑制PPO的活性,这表明臭氧和MAP具有协同作用。

王彩霞[6](2020)在《广东省普宁市青梅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普宁市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潮汕平原的西缘,是闻名遐迩的水果之乡,青梅种植加工历史悠久,品质上乘,载誉海内外,是国内最大的青梅产销集散地。普宁市1995年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青梅之乡”,2008年“普宁青梅”获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12年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青梅标准化示范县”,2013年“普宁青梅”商标注册成功。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理论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主要通过文献分析法、社会调查法、比较研究法等方法对普宁市的青梅产业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普宁市青梅产业存在品种结构不尽合理,树体老化严重;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传统生产方式占主导地位;农业技术人员欠缺,水平普遍较低;产业规模有限,产品缺乏技术创新;产品销售的渠道不畅,营销市场不够开阔等问题。通过分析问题,并结合国内外青梅产业发展经验,从而提出了科学种植管理,调整优化品种结构;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人才培养,建设青梅示范基地;提升产品技术创新,做大做强青梅企业;注重宣传推介,拓宽产品销售渠道,结合乡村旅游助推产业发展等对策。本文的研究对打造普宁特色农产品,打响青梅品牌,促进乡村旅游,增加农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其他地区相似的产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赵莹[7](2019)在《复合果酒白兰地酿造关键工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复合果酒白兰地是以贵州省黔南州荔波县的柚子和青梅为原料,先分别进行单果实发酵,再将其酒液按一定比例复合发酵一个月,然后经蒸馏和陈酿而得到的色泽呈赤金黄色、酒体丰满醇厚、酒香协调浓郁、口感甘冽净爽、风味独特的复合果酒白兰地产品。该产品集柚子和青梅的营养物质和风味特点,弥补了单一果酒白兰地口感和香气的不足,具有很好的市场开发前景,但目前国内外并未有对本产品的研究报道。为开发白兰地新产品,拓宽白兰地研究领域,填补复合果酒白兰地研究的技术空白,本课题以柚子和青梅为原料酿造复合果酒白兰地,探究复合果酒白兰地酿造的关键工艺技术,为此类地方特色旅游产品生产加工提供技术支持和参数。本文的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1)在复合果酒白兰地酿造生产过程中,原辅材料选控是关键技术,本试验通过五个批次柚子和青梅的总糖、还原糖、总酸含量和含水率的测定,确定柚子原料的理化指标选控标准为:总糖含量93113 g/L、还原糖含量7793 g/L、总酸含量4.85.6 g/L、含水率8489%。青梅原料的理化指标选控标准为:总糖含量123145 g/L、还原糖含量110130 g/L、总酸含量5.96.9 g/L、含水率7381%。在使用微生物菌种上,本试验对公司目前的4种酵母生产菌种(CHSY01、CHSY02、CHSY03、CHSY04)进行了柚子和青梅发酵的对比性研究,确定生产菌种CHSY02为柚子发酵的菌种;生产菌种CHSY01为青梅发酵的菌种。(2)为了确保发酵基酒的质量,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柚子原酒和青梅原酒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柚子原酒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酵母接种量0.1%、料水比3:1、发酵温度20℃,在此条件下得到柚子原酒酒精度13.9%vol、感官评分92分;青梅原酒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酵母接种量0.07%、料水比1:3、发酵温度28℃,在此条件下得到青梅原酒酒精度13.7%vol、感官评分90分。并对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下得到的柚子原酒和青梅原酒进行复合发酵一个月的工艺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柚子原酒和青梅原酒的最佳复合比为2:1。(3)通过对复合果酒白兰地蒸馏工艺的探究,确定蒸馏过程中最佳的工艺参数为:蒸馏温度90℃、蒸馏压力0.01 MPa、馏酒速率2.61 kg/min、冷凝水流量4.71 kg/min,在此条件下对蒸馏酒进行掐头去尾试验,结果表明按1%掐头和20%去尾后得到的酒液澄清透明、酒香果香协调浓郁。并通过GC-MS分析得出蒸馏酒中共有27种风味物质,这些风味物质主要由醇类和醛酮类物质构成,其含量分别占72.5%和12.9%。(4)复合果酒白兰地陈酿工艺研究表明:通过3种橡木片预处理方式对复合果酒白兰地陈酿的研究,确定橡木片最佳的预处理方式为烘烤温度200℃,烘烤时间30 min。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以橡木片添加量、陈酿温度、通风送氧时间为影响因子,以杂醇油含量和感官评分为响应值,优化复合果酒白兰地的人工陈酿工艺。确定复合果酒白兰地人工陈酿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橡木片添加量1.0%,变温处理的最高温度(最低采用常温)50℃,通风送氧时间64 min。在此条件下得到杂醇油含量较低,色泽呈赤金黄色、酒体丰满醇厚、酒香协调浓郁、口感甘冽净爽、风味独特,感官评分为92分的复合果酒白兰地产品。采用GC-MS对经过人工陈酿和自然陈酿的复合果酒白兰地风味物质分析对比,人工陈酿条件下酒液的特征性风味物质苯甲醛(13142μg/L)和香叶基丙酮(1348μg/L)均高于自然陈酿酒液的苯甲醛(10661μg/L)和香叶基丙酮(1037μg/L),分别升高了23.3%和30.0%;同时人工陈酿酒液的杂醇油(357860μg/L)和糠醛(25348μg/L)均低于自然陈酿酒液的杂醇油(435688μg/L)和糠醛(36449μg/L),分别降低了21.7%和43.8%,从而复合果酒白兰地产品质量风格得到提高和改善。此外,人工陈酿大大缩短了酒液的陈酿时间、节约了生产成本,因此工艺可行,可用于大规模生产。

李朝全[8](2019)在《美好时代(上)》文中研究表明编者的话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十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时代之一,也是长兴县历史上最好的时代之一,长兴的改革发展之路是中国改革进程的一个缩影。四十年来,长兴县同浙江省和全国一样,经历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路径。从一心追求发展速度到注重科学发展,追求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从以资源和环境换取发展,到兼顾环境保护与生态治理;再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环境优化发展的

王凘璐[9](2019)在《四川‘南高’果梅品种选择与繁育栽培技术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果梅(Prunus mune Sieb.et Zucc.),蔷薇科(Rosaceae)李属(Prunus L)植物,营养丰富,是我国南方地区加工食品中非常具有潜力的一个经济树种。近年来,随着果梅业的快速发展,果梅的需求量日益增加,选择品质好、产量高、适宜自然条件的果梅已成为地方果梅业发展的关键,目前四川地区的果梅优良品种选育与绿色高效栽培技术方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本文以‘白加贺’‘莺宿’‘胭脂梅’‘南高’‘大白梅’‘大青梅’为试验材料,旨在选出最适宜四川地区栽培的果梅品种,并对选出的优良品种进行栽培管理初步研究、种苗繁育研究等,丰富四川地区果梅的品种优选理论,提升四川果梅品种质量;分析优良品种原产地与四川现有引种栽培地的气候,探讨其在四川地区引种的适宜性,为下一步的大规模栽培发展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最后对四川果梅产业进行探讨及展望。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四川崇州、浙江奉化、日本和歌山等地引进‘白加贺’‘莺宿’‘胭脂梅’‘南高’,以及大邑本地种‘大白梅’‘大青梅’,基于坐果率、生长指标、分枝特性、叶片特性、果实特性、果实内含物、产量、枸橼酸含量、果实外观及风味等选择标准,选出表现最好的品种为‘南高’,进入结实期的‘南高’平均树高为3.3m,平均地径为4.75cm,平均冠幅达到4.9m2以上,叶片较其他品种而言更小,果实品相好,年平均产量能可达每株32.73kg,平均单果重达到18.91g,果肉质地细腻,香味浓郁,无苦涩味,总糖含量为1.33%,总酸含量为5.77%,维生素含量为5.67%,为典型的“高酸低糖”水果;可溶性固形物为10.15%,果肉可食率高达90.48%,超过普通果梅标准的4.13%。(2)基于不同的建园方式、修剪方式、管理技术措施试验,建议‘南高’采用缓坡建园,修剪为自然开心形,果实年产量明显增高,且坐果数达到最高、病果数达到最低;栽培管理中增强3年抚育技术管理,套种油用牡丹等经济作物,可以最大化的利用土地资源,增加收益。(3)通过对‘南高’进行播种量试验、嫁接试验,最适宜‘南高’的播种量在每亩5080kg之间;最适宜“南高”嫁接方法为切接法,其平均成活率高达90.3%,最佳嫁接时间为每年的2月3月中旬,接穗粗度在0.751.25cm之间。(4)四川地区‘南高’现有引种栽培地与原产地日本和歌山县相比,平均纬度在2832℃之间,纬度更低;绵阳、达州、广元、乐山等地,有一定的垂直差异,气候对比也较明显;四川地区‘南高’适宜的年均温主要集中在11.3℃18.5℃之间;适宜降雨量在682mm1278mm之间。(5)四川果梅业发展较早,加工类型丰富,但仍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对四川果梅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罗光琳[10](2018)在《复合型果酒产业化关键工艺技术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课题的研究是以贵州省黔南州荔波县的自然资源青梅、柚子和提子三果为原料,先进行单一果酒发酵工艺优化,然后通过复合工艺关键技术优化,再经陈酿而成酒体丰满、色泽诱人、柔和爽口、果香浓郁、酒香怡人、营养成分丰富和风味独特的复合型果酒,很好的弥补了单一果酒色、香、味、格的不足,深受消费者青睐。本课题的研究,不仅可以综合利用青梅、柚子和提子的营养和风味特点,还可以有效解决销售难和烂果的状况、提高水果的附加值、丰富市场品种,对带动果农增收,提升企业竞争力,助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与成熟的葡萄酒生产工艺相比较,复合型果酒产业化还有很多需要探索的地方。因此,本论文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对复合型果酒生产菌种进行选择并确定,然后探索复合型果酒各单一果酒(青梅酒、柚子酒和提子酒)的发酵工艺,再将各单一果酒进行复合,优化研究复合工艺关键技术参数,以指导企业产业化生产,主要结果如下:(1)根据考察青梅、柚子和提子的外观和理化指标,规定了其收购标准。根据考察不同菌种下青梅、柚子和提子发酵液的发酵时间、发酵度、降糖速率等发酵性能,并分析其酒精度、总酸和感官评价,优化菌种选育工艺,结果发现:酵母菌种BV818适宜青梅酒发酵,酵母菌种RV171适宜柚子酒发酵,酵母菌种RV002适宜提子酒发酵。(2)采用单因素与正交优化试验对青梅酒、柚子酒、提子酒的发酵工艺关键参数进行研究,考察发酵完成后各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酒精度和感官评价等因素,优化其发酵工艺,结果发现:影响青梅酒、柚子酒和提子酒发酵产酒精能力的最优水平组合分别为酵母接种量0.05%、初始p H3.5、发酵温度27℃,酵母接种量0.03%、初始p H3.9、料水比2:1,酵母接种量0.03%、料水比1:1、发酵温度27℃,在此工艺条件下得到的酒精度分别为13.4%vol、13.3%vol、12.3%vol,各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且感官评价良好。(3)采用酿造好的青梅酒、柚子酒和提子酒进行复合,结合单因素与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试验,以配料比、催陈温度和催陈时间为响应因子,以复合型果酒感官评价为响应值,优化其复合工艺。结果发现:在配料比3:2:1,催陈温度50℃,催陈时间60d的条件下复合型果酒感官评价为92.6,且理化指标与微生物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

二、青梅综合开发利用途径与工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梅综合开发利用途径与工艺(论文提纲范文)

(2)青梅酒酿酒酵母的选育及耐酸机制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青梅酒概述
        1.1.1 目前青梅酒酿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2 酿酒酵母在果酒发酵过程面临的环境胁迫
    1.2 酿酒酵母抵御酸胁迫的响应机制
        1.2.1 胞内pH的自我调控
        1.2.2 改变细胞膜组成
        1.2.3 代谢修饰
        1.2.4 大分子的保护与修复
    1.3 提高酿酒酵母耐酸特性的策略
        1.3.1 筛选具有耐酸表型特征菌株的方法
        1.3.2 生化工程策略提高酿酒酵母耐酸性
        1.3.3 代谢工程策略提高酿酒酵母耐酸性
    1.4 组学技术在解析微生物耐酸机制中的应用
    1.5 果酒酿造中风味物质的代谢特征及分析
        1.5.1 果酒风味品质的影响因素
        1.5.2 果酒中风味物质的分析方法
    1.6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6.1 立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1.6.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青梅酒酿酒酵母的选育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菌株和原料
        2.2.2 主要试剂、仪器和培养基
        2.2.3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青梅酒酿酒酵母的初步筛选
        2.3.2 ARTP筛选具有良好产香性能的突变株
        2.3.3 ALE进一步提高突变株的耐酸性
        2.3.4 酿酒酵母的发酵性能和风味物质分析
        2.3.5 酿酒酵母ET008-c54的遗传稳定性分析
        2.3.6 酿酒酵母ET008-c54的表型特征及酶活性的测定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重测序和转录组学解析酿酒酵母ET008-c54的耐酸机制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菌株和引物
        3.2.2 主要试剂、仪器和培养基
        3.2.3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重测序分析酿酒酵母ET008和ET008-c54基因表达差异
        3.3.2 转录组分析酿酒酵母ET008和ET008-c54基因表达差异
        3.3.3 联合分析确定与耐酸性相关的主要差异表达基因
        3.3.4 联合分析确定与关键风味物质相关的主要差异表达基因
        3.3.5 差异表达基因的RT-qPCR验证
        3.3.6 发酵性能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IZH4对酿酒酵母ET008-c54细胞膜耐酸性的影响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菌株、质粒和引物
        4.2.2 主要试剂、仪器和培养基
        4.2.3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ΔIzh4敲除菌株的构建与生长性能的考察
        4.3.2 酸胁迫对酿酒酵母胞内微环境的影响
        4.3.3 酸胁迫对酿酒酵母细胞膜的影响
        4.3.4 细胞膜水平上的酸胁迫响应机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酿酒酵母ET008-c54对青梅酒酿造品质的调控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菌株和原料
        5.2.2 主要试剂和仪器
        5.2.3 实验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青梅酒发酵工艺优化
        5.3.2 青梅酒中呈味物质的分析
        5.3.3 青梅酒中呈香物质的分析
        5.3.4 PLSR分析青梅酒中呈味物质和呈香物质对感官属性的贡献性
        5.3.5 青梅酒放大规模试验
    5.4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Ⅰ: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 Ⅱ:部分基因测序序列

(3)复合果酒酿造中的氰化物、甲醇工艺研究及HACCP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原料的概述
        1.1.1 青梅
        1.1.2 蜜柚
        1.1.3 提子
    1.2 果酒的概述
        1.2.1 果酒的发展现状
        1.2.2 果酒行业的发展趋势
    1.3 复合型果酒的概述
        1.3.1 复合型果酒的功效
        1.3.2 复合型果酒的发展现状
        1.3.3 复合型果酒的质量安全现状
        1.3.4 荔波复合型果酒的质量安全现状
    1.4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的概述
        1.4.1 HACCP的作用
        1.4.2 HACCP体系的原理
    1.5 课题来源、研究内容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1.5.1 课题来源
        1.5.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荔波特色复合型果酒酿造过程中安全风险关键控制点的确认和识别
    引言
    2.1 荔波特色复合型果酒酿造过程中危害分析
        2.1.1 荔波特色复合型果酒酿造工艺
        2.1.2 危害性分析
    2.2 荔波特色复合型果酒酿造过程中安全风险关键控制点的确定
        2.2.1 荔波特色复合型果酒酿造过程中危害分析工作单
        2.2.2 建立荔波特色复合型果酒HACCP计划表
        2.2.3 荔波特色复合型果酒关键限值的制定依据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荔波特色复合型果酒原料种植环境及酿造过程中安全指标的检测
    引言
    3.1 实验材料
        3.1.1 样品来源
        3.1.2 实验试剂及药品
        3.1.3 实验仪器与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原料种植环境的监测
        3.2.2 发酵原料的检测
        3.2.3 酿造过程中果酒甲醇的检测
        3.2.4 酿造过程中果酒二氧化硫的检测
        3.2.5 酿造过程中果酒氰化物的检测
        3.2.6 酿造过程中果酒微生物的检测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原料种植环境的监测结果
        3.3.2 酿造原料中重金属和农药残留的检测结果
        3.3.3 酿造过程中果酒甲醇、二氧化硫和氰化物的检测结果
        3.3.4 酿造过程中微生物的检测结果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荔波特色复合型果酒质量安全关键工艺技术研究
    引言
    4.1 试验材料
        4.1.1 试验主要材料
        4.1.2 试剂及药品
        4.1.3 仪器与设备
    4.2 试验方法
        4.2.1 粉末活性炭对青梅酒氰化物含量影响的工艺研究
        4.2.2 天然沸石对蜜柚酒甲醇含量影响的工艺研究
        4.2.3 复合型果酒高温灭菌工艺研究
        4.2.4 果酒安全指标的测定
        4.2.5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粉末活性炭对青梅酒氰化物含量影响的工艺研究
        4.3.2 蜜柚酒发酵甲醇风险点控制工艺研究
        4.3.3 复合果酒高温灭菌工艺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版

(4)广东普宁市青梅产业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青梅发展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创新点
        1.3.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产业组织理论
    2.2 规模经济理论
        2.2.1 规模经济产生及发展
        2.2.2 规模经济定义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三章 普宁市青梅产业发展现状
    3.1 普宁市青梅产业发展概况
    3.2 普宁市青梅产业发展条件
        3.2.1 种植历史
        3.2.2 自然地理条件
        3.2.3 生产加工
        3.2.4 主要品种
        3.2.5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3.3 普宁市青梅产业发展现状
        3.3.1 发展规模
        3.3.2 产业技术
        3.3.3 产业加工水平
        3.3.4 特色农产品购买途径及类型调查
        3.3.5 产品市场推广程度
        3.3.6 第三产业发展状况
        3.3.7 “互联网+”发展现状
        3.3.8 产业政策扶持
    3.4 产业发展前景
第四章 普宁市青梅产业发展实证调查分析
    4.1 调查对象总体概况
    4.2 问卷调查的信息统计
        4.2.1 问卷统计
        4.2.2 分类调查统计
    4.3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4.3.1 农户对青梅产业发展投入分析
        4.3.2 企业对青梅产品市场发展分析
        4.3.3 政府对青梅产业发展支持分析
第五章 普宁市青梅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5.1 产业基础设施薄弱
    5.2 产业发展缺乏科技支撑
    5.3 产业品牌意识不强
    5.4 产品销售渠道不健全
    5.5 产业融合发展不足
    5.6 产业扶持力度不够
第六章 促进普宁市青梅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6.1 加强产业基础设施建设
    6.2 强化产业发展科技支撑
    6.3 增强品牌意识,打造青梅品牌
    6.4 健全产品销售渠道
    6.5 推进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6.6 加大产业扶持力度
        6.6.1 政策扶持
        6.6.2 资金扶持
        6.6.3 科技扶持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青梅生产销售情况调查
致谢

(5)青梅致腐霉菌的分离纯化及臭氧抑菌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青梅
        1.1.1 青梅概述
        1.1.2 资源分布
        1.1.3 青梅的分类
        1.1.4 青梅采后生理学变化与贮藏现状
        1.1.5 引起杏属果实采后腐败病害的主要病原菌
        1.1.6 青梅的价值
    1.2 臭氧保鲜
        1.2.1 臭氧保鲜的机理
        1.2.2 臭氧保鲜的研究进展
        1.2.3 臭氧保鲜的应用前景与展望
    1.3 气调包装
        1.3.1 气调包装的基本原理
        1.3.2 气调包装技术的研究进展
    1.4 立题背景和意义
    1.5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论文的技术路线
2 青梅致腐霉菌的分离、鉴定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材料与试剂
        2.2.2 仪器与设备
        2.2.3 实验方法
        2.2.4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青梅贮藏病害症状分析
        2.3.2 分离纯化结果
        2.3.3 人工回接结果
        2.3.4 霉菌的分离率
        2.3.5 菌落形态学观察结果
        2.3.6 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
        2.3.7 生物学特性研究
        2.3.8 优势菌种的确定
    2.4 本章小结
3 臭氧处理对青梅致腐霉菌的离体抑制效果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材料与试剂
        3.2.2 仪器与设备
        3.2.3 实验方法
        3.2.4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臭氧处理对霉菌孢子萌发抑制率的影响
        3.3.2 臭氧处理对霉菌菌丝生长速度的影响
        3.3.3 臭氧处理对电导率的影响
        3.3.4 臭氧处理对蛋白质溶出率的影响
        3.3.5 臭氧处理对孢子萌发形态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臭氧对日本曲霉活体抑制效果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材料与试剂
        4.2.2 仪器与设备
        4.2.3 试验处理方法
        4.2.4 指标测定方法
        4.2.5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发病率
        4.3.2 病斑直径
        4.3.3 PPO活性的影响
        4.3.4 POD活性的影响
        4.3.5 果实中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4.3.6 TSS含量的影响
        4.3.7 色差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日本曲霉转录组差异表达的影响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材料与试剂
        5.2.2 仪器与设备
        5.2.3 实验方法
        5.2.4 数据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RNA样品质量检测
        5.3.2 测序质量鉴定
        5.3.3 RNA-seq整体质量分析
        5.3.4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5.3.5 GO分析
        5.3.6 KEGG Pathway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臭氧结合气调包装处理对青梅保鲜品质的影响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材料与试剂
        6.2.2 仪器与设备
        6.2.3 实验处理
        6.2.4 指标测定方法
        6.2.5 数据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不同处理对PPO活性的影响
        6.3.2 不同处理对POD含量的影响
        6.3.3 不同处理对MDA含量的影响
        6.3.4 不同处理对硬度的影响
        6.3.5 不同处理对失重的影响
        6.3.6 不同处理对色差的影响
        6.3.7 不同处理对TSS含量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6)广东省普宁市青梅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1.1.2 乡村旅游的发展
        1.1.3 梅花文化的兴起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青梅
        2.1.2 普宁青梅
        2.1.3 青梅产业
        2.1.4 乡村旅游
    2.2 理论基础
        2.2.1 产业发展理论
        2.2.2 农业产业化理论
        2.2.3 绿色发展理论
        2.2.4 生态文明建设理论
3 普宁市青梅产业发展现状
    3.1 普宁市农业经济情况
    3.2 青梅的特点、品种、功效
        3.2.1 青梅的特点
        3.2.2 青梅果的品种
        3.2.3 青梅的功效
    3.3 普宁市青梅产业的概况
    3.4 普宁市青梅产业的调查分析
        3.4.1 青梅产业种植的调查分析
        3.4.2 青梅产业加工的调查分析
        3.4.3 青梅产业销售的调查分析
4 普宁市青梅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品种结构不尽合理,树体老化严重
    4.2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粗放型发展为主
    4.3 农业技术人才缺乏,水平普遍较低
    4.4 产业规模有限,产品缺乏技术创新
    4.5 产品销售渠道狭窄,市场不够开阔
5 国内外青梅产业发展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5.1 日本青梅产业发展的经验借鉴
        5.1.1 南部川村青梅的发展经验借鉴
        5.1.2 三边町青梅的发展经验借鉴
    5.2 国内青梅产业发展的借鉴经验
        5.2.1 福建诏安青梅的发展经验借鉴
        5.2.2 广东陆河青梅的发展经验借鉴
    5.3 国内外青梅产业发展的启示
        5.3.1 提高科学技术含量
        5.3.2 实施青梅品牌战略
        5.3.3 加大宣传推广力度
6 普宁市青梅产业发展的对策
    6.1 科学种植管理,调整优化品种结构
    6.2 加大政府扶持,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6.3 加强人才培养,建设青梅示范基地
    6.4 提升产品技术创新,做大做强青梅企业
    6.5 注重宣传推介,拓宽产品销售渠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与不足
    7.3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普宁市青梅种植基本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2 普宁市青梅加工销售基本情况调查问卷
附件

(7)复合果酒白兰地酿造关键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白兰地的概述
        1.1 白兰地简介
        1.2 白兰地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白兰地工艺上的研究
        1.2.2 白兰地品质上的研究
    2 复合果酒白兰地的概述
        2.1 国内外复合果酒白兰地的研究概况
        2.2 贵州省复合果酒白兰地的研究概况
        2.3 柚子
        2.3.1 柚子简介
        2.3.2 柚子的营养价值
        2.3.3 柚子的开发及加工现状
        2.4 青梅
        2.4.1 青梅简介
        2.4.2 青梅的营养价值
        2.4.3 青梅的开发及加工现状
        2.5 复合果酒白兰地的功效
    3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3.1 课题来源
        3.2 研究目的及意义
        3.2.1 研究目的
        3.2.2 研究意义
        3.3 研究内容
        3.3.1 复合果酒白兰地酿造原辅材料选控技术研究
        3.3.2 柚子原酒与青梅原酒复合关键发酵技术研究
        3.3.3 复合果酒白兰地蒸馏工艺研究
        3.3.4 复合果酒白兰地陈酿工艺研究
第二章 复合果酒白兰地酿造原辅材料选控技术研究
    引言
    1 试验材料
        1.1 试验主要材料
        1.2 试验试剂
        1.3 试验仪器
    2 试验方法
        2.1 复合果酒白兰地生产工艺流程图及操作要点
        2.2 柚子和青梅的选控
        2.2.1 外观选控
        2.2.2 理化指标检验
        2.3 最佳生产菌种的选择
        2.3.1 柚子生产菌种的确定
        2.3.2 青梅生产菌种的确定
        2.4 分析方法
        2.4.1 理化分析
        2.4.2 感官评价
        2.4.3 数据处理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1 柚子的选控指标范围
        3.2 青梅的选控指标范围
        3.3 柚子生产菌种的确定
        3.4 青梅生产菌种的确定
    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柚子原酒与青梅原酒复合关键发酵技术研究
    引言
    1 试验材料
        1.1 试验主要材料
        1.2 试验试剂
        1.3 试验仪器
    2 试验方法
        2.1 柚子原酒发酵条件的优化
        2.1.1 单因素试验
        2.1.2 正交试验设计
        2.2 青梅原酒发酵条件的优化
        2.2.1 单因素试验
        2.2.2 正交试验设计
        2.3 柚子原酒和青梅原酒的复合发酵研究
        2.4 分析方法
        2.4.1 理化分析
        2.4.2 感官评价
        2.4.3 数据处理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1 柚子原酒发酵条件的优化
        3.1.1 单因素试验
        3.1.2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3.2 青梅酒发酵条件的优化
        3.2.1 单因素试验
        3.2.2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3.3 柚子原酒和青梅原酒的复合发酵研究
    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复合果酒白兰地蒸馏及陈酿工艺研究
    引言
    1 试验材料
        1.1 试验主要材料
        1.2 试验试剂
        1.3 试验仪器
    2 试验方法
        2.1 复合果酒白兰地蒸馏工艺研究
        2.1.1 蒸馏温度
        2.1.2 蒸馏压力
        2.1.3 馏酒速率
        2.1.4 冷凝水流量
        2.1.5 掐头去尾工艺研究
        2.1.6 蒸馏酒风味物质分析测定
        2.2 复合果酒白兰地陈酿工艺研究
        2.2.1 橡木片预处理方式的研究
        2.2.2 复合果酒白兰地人工陈酿工艺研究
        2.3 分析方法
        2.3.1 理化分析
        2.3.2 GC-MS检测条件
        2.3.3 感官评价
        2.3.4 数据处理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1 复合果酒白兰地蒸馏工艺研究
        3.1.1 蒸馏温度
        3.1.2 蒸馏压力
        3.1.3 馏酒速率
        3.1.4 冷凝水流量
        3.1.5 酒头、酒尾截取量的确定
        3.1.6 蒸馏酒的风味物质分析测定
        3.2 复合果酒白兰地陈酿工艺研究结果分析
        3.2.1 橡木片预处理方式的研究
        3.2.2 复合果酒白兰地人工陈酿工艺的研究
        3.2.3 复合果酒白兰地风味物质分析
    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图版

(9)四川‘南高’果梅品种选择与繁育栽培技术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1.2.1 国内外果梅分布概况
        1.1.2.2 四川地区野生果梅分布概况
        1.1.2.3 果梅的价值
        1.1.2.4 果梅生态学研究
        1.1.2.5 果梅引种繁育研究
        1.1.2.6 果梅栽培技术研究
        1.1.2.7 果梅加工品开发利用
    1.2 研究目的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不同果梅品种选择试验研究
    2.1 试验点概况
    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方法
        2.3.1 四川不同果梅品种生长指标测定
        2.3.2 四川不同果梅品种坐果率测定
        2.3.3 四川不同果梅品种分枝特性观测
        2.3.4 四川不同果梅品种叶片性状观测
        2.3.5 四川不同果梅品种果实性状特性观测
        2.3.6 四川不同果梅品种果实内含物测定
        2.3.7 四川不同果梅品种不同果梅品种近3年果实产量观测
        2.3.8 四川不同果梅品种枸橼酸含量测定
        2.3.9 四川不同果梅品种的果实外观及风味观测
        2.3.10 四川不同果梅品种主成分分析
    2.4 试验结果
        2.4.1 四川不同果梅品种生长指标对比
        2.4.2 四川不同果梅品种坐果率对比
        2.4.3 初步选择
        2.4.4 四川不同果梅品种分枝特性对比
        2.4.5 不同果梅品种叶片表型性状对比
        2.4.5.1 叶长
        2.4.5.2 叶宽
        2.4.5.3 叶面积
        2.4.5.4 叶厚
        2.4.6 不同果梅品种果实性状特性分析
        2.4.7 四川不同果梅品种果实外观及风味分析
        2.4.8 四川不同果梅品种果实内含物及营养物质分析
        2.4.8.1 不同果梅品种果实品质测定
        2.4.8.2 不同果梅品种果实糖酸比分析
        2.4.8.3 不同果梅品种果实营养成分分析
        2.4.9 不同果梅品种近3年鲜果产量分析
        2.4.10 四川不同果梅品种枸橼酸含量分析
        2.4.11 四川不同果梅品种主成分分析
        2.4.12 小结
第3章 ‘南高’栽培管理初步研究
    3.1 试验点概况
    3.2 试验材料及方法
        3.2.1 不同建园方式对果梅‘南高’的影响
        3.2.2 不同修剪方式对果梅‘南高’的影响
        3.2.3 不同管理技术措施对果梅‘南高’的影响
        3.2.4 ‘南高’物候观测
        3.2.5 ‘南高’病虫害调查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3.1 ‘南高’建园方式分析
        3.3.2 ‘南高’修剪方式分析
        3.3.3 ‘南高’造林成本分析
        3.3.4 ‘南高’物候
        3.3.5 ‘南高’主要病虫害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南高’种苗繁育技术研究
    4.1 试验点概况
    4.2 试验材料及方法
        4.2.1 ‘南高’播种量试验
        4.2.2 ‘南高’嫁接试验
        4.2.2.1 嫁接方法
        4.2.2.2 不同嫁接时间试验
        4.2.2.3 接穗粗度试验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南高’播种试验量分析
        4.3.2 ‘南高’嫁接试验分析
        4.3.2.1 不同嫁接方法对‘南高’嫁接成活率、新梢长、接穗萌芽率的影响
        4.3.2.2 不同嫁接时间对南高嫁接成活率的影响
        4.3.2.3 接穗粗度对‘南高’嫁接成活及生长的影响
    4.4 小结
第5章 四川‘南高’气候生态适宜性分析
    5.1 ‘南高’原产地自然概况
    5.2 ‘南高’现有栽培试验地自然概况
    5.3 ‘南高’原产地与四川现有栽培地海拔气候比较
    5.4 ‘南高’现有栽培试验地气候特征
    5.5 四川大邑、绵阳试验点土壤基本理化指标的测定
    5.6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优良果梅品种‘南高’
        6.1.2 ‘南高’栽培管理技术
        6.1.3 ‘南高’种苗繁育技术
        6.1.4 四川‘南高’生态适宜性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10)复合型果酒产业化关键工艺技术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原料概述
        1.1 青梅
        1.2 柚子
        1.3 提子
    2 果酒的概述
        2.1 发酵果酒
        2.2 复合型三果(青梅、柚子、提子)果酒
        2.3 复合型果酒的功效
        2.3.1 杀菌作用
        2.3.2 消化作用
        2.3.3 防治心血管病
        2.3.4 抗氧化作用
        2.4 复合型果酒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2.5 复合型果酒发展存在的问题
        2.6 复合型果酒的发展前景
    3 课题来源、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3.1 课题来源
        3.2 研究意义
        3.3 研究内容
        3.3.1 果酒工业生产菌种的选择与确定
        3.3.2 单一三果酒发酵工艺技术优化研究
        3.3.3 复合型果酒关键工艺参数优化研究
第二章 果酒工业生产菌种的选择与确定
    引言
    1 试验材料
        1.1 试验主要材料
        1.2 试验药品
        1.3 仪器和设备
    2 试验方法
        2.1 青梅、柚子和提子的收购标准
        2.1.1 外观要求
        2.1.2 理化指标
        2.2 青梅酒、柚子酒和提子酒生产菌种的选育
        2.2.1 接种发酵
        2.2.2 感官评价
        2.2.3 理化分析
        2.3 数据处理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1 生产原料收购标准的确定
        3.2 生产菌种的确定
        3.2.1 青梅酒生产菌种的确定
        3.2.2 柚子酒生产菌种的确定
        3.2.3 提子酒生产菌种的确定
    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单一果酒发酵工艺优化研究
    引言
    1 试验材料
        1.1 试验主要材料
        1.2 试验药品
        1.3 仪器和设备
    2 试验方法
        2.1 青梅酒产业化发酵工艺关键参数的优化研究
        2.1.1 青梅酒发酵单因素试验
        2.1.2 青梅酒发酵正交试验优化
        2.2 柚子酒产业化发酵工艺关键参数的优化研究
        2.2.1 柚子酒发酵单因素试验
        2.2.2 柚子酒发酵正交试验优化
        2.3 提子酒产业化发酵工艺关键参数的优化研究
        2.3.1 提子酒发酵单因素试验
        2.3.2 提子酒发酵正交试验优化
        2.4 理化指标测定
        2.4.1 酒精度、总糖、总酸的测定
        2.4.2 挥发酸的测定
        2.4.3 总二氧化硫的测定
        2.4.4 游离二氧化硫的测定
        2.4.5 干浸出物的测定
        2.5 微生物指标测定
        2.5.1 菌落总数的测定
        2.5.2 大肠菌群的测定
        2.6 感官评价
        2.7 数据处理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1 青梅酒产业化发酵工艺关键参数的优化研究
        3.1.1 青梅酒单因素试验结果分析
        3.1.2 青梅酒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3.1.3 青梅酒理化指标结果分析
        3.1.4 青梅酒微生物指标及感官评价结果分析
        3.2 柚子酒产业化发酵工艺关键参数的优化研究
        3.2.1 柚子酒单因素试验结果分析
        3.2.2 柚子酒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3.2.3 柚子酒理化指标结果分析
        3.2.4 柚子酒微生物指标及感官评价结果分析
        3.3 提子酒产业化发酵工艺关键参数的优化研究
        3.3.1 提子酒单因素试验结果分析
        3.3.2 提子酒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3.3.3 提子酒理化指标结果分析
        3.3.4 提子酒微生物指标及感官评价结果分析
    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复合果酒关键工艺参数优化研究
    引言
    1 试验材料
        1.1 试验主要材料
        1.2 试验药品
        1.3 仪器和设备
    2 试验方法
        2.1 复合果酒的单因素试验
        2.1.1 不同配料比对复合型果酒品质的影响
        2.1.2 不同催陈温度对复合型果酒品质的影响
        2.1.3 不同催陈时间对复合型果酒品质的影响
        2.2 响应面优化复合型果酒的复合工艺
        2.3 复合型果酒质量指标测定
        2.3.1 理化指标的测定
        2.3.2 微生物指标的测定
        2.3.3 感官评价
        2.4 数据处理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1 复合工艺的单因素试验结果分析
        3.1.1 不同配料比对复合型果酒品质的影响
        3.1.2 不同催陈温度对复合型果酒品质的影响
        3.1.3 不同催陈时间对复合型果酒品质的影响
        3.2 复合工艺的响应面试验结果分析
        3.2.1 响应面试验设计与结果
        3.2.2 响应面试验方差分析及回归方程拟合
        3.2.3 响应面试验各因子交互作用
        3.2.4 最佳工艺条件的确定
        3.3 理化指标及微生物指标结果分析
        3.3.1 复合型果酒理化指标结果分析
        3.3.2 复合型果酒微生物指标结果分析
    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图版

四、青梅综合开发利用途径与工艺(论文参考文献)

  • [1]青梅汁加工关键技术及贮藏期品质研究[D]. 徐影平. 西华大学, 2021
  • [2]青梅酒酿酒酵母的选育及耐酸机制解析[D]. 田甜甜. 江南大学, 2020(04)
  • [3]复合果酒酿造中的氰化物、甲醇工艺研究及HACCP构建[D]. 宋志雪. 贵州大学, 2020(01)
  • [4]广东普宁市青梅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 陈荣彬. 广西大学, 2020(07)
  • [5]青梅致腐霉菌的分离纯化及臭氧抑菌机理研究[D]. 袁乙平. 西华大学, 2020(01)
  • [6]广东省普宁市青梅产业发展研究[D]. 王彩霞.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20(07)
  • [7]复合果酒白兰地酿造关键工艺研究[D]. 赵莹. 贵州大学, 2019(09)
  • [8]美好时代(上)[J]. 李朝全. 时代文学, 2019(02)
  • [9]四川‘南高’果梅品种选择与繁育栽培技术初步研究[D]. 王凘璐. 西华师范大学, 2019(01)
  • [10]复合型果酒产业化关键工艺技术优化研究[D]. 罗光琳. 贵州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青梅综合开发利用的途径与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