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髌韧带关节镜重建前交叉韧带

自体髌韧带关节镜重建前交叉韧带

一、关节镜下采用自体髌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论文文献综述)

曹福洋,许建中,陆世涛,谭俊,江旭,杨猛,史简铭,常英健[1](2022)在《自体韧带与LARS人工韧带编织物重建前交叉韧带:骨隧道扩大值、韧带生长因子及膝关节功能的评价》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是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一种最为有效的方法,然而术中移植物的选择存在较大的争议,是临床医师面临的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目的:研究自体、混合及单纯LARS人工韧带应用于前交叉韧带重建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132例,均接受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按所用移植物不同分3组:自体组使用患者自体半腱肌、股薄肌肌腱共同编织的韧带,混合组使用患者自体半腱肌、股薄肌肌腱与LARS人工韧带编织物,人工组使用LARS人工韧带,每组44例。术前及术后2年内,利用Lysholm评分、IKDC评分、Lachman试验、Tegner评分、HSS评分等评价患者膝关节恢复情况,同时观察患者骨隧道扩大值、韧带生长因子、生活质量及恢复时间。结果与结论:(1)混合组患者术后恢复日常活动和运动的时间早于自体组、人工组(P <0.05),术后2年的生活质量SF-36评分高于自体组、人工组(P <0.05);混合组、人工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自体组(P <0.05);(2)3组患者术后的膝关节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混合组患者术后0.5,1,2年的Lysholm评分、IKDC评分、Tegner评分均高于自体组、人工组(P <0.05),术后1,2年的KT1000膝关节活动度小于自体组、人工组(P <0.05),术后1年的骨隧道扩大值小于自体组、人工组(P <0.05),术后0.5,1,2年的HSS评分高于自体组、人工组(P <0.05),术后2年的Lachman试验正常人数多于自体组、人工组(P <0.05);(3)混合组患者术后0.5,1,2年的韧带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与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水平均高于自体组、人工组(P <0.05);(4)结果表明,混合韧带可作为临床前交叉韧带重建首要考虑的移植物,更有助于帮助患者及早恢复正常工作生活,但是使用混合韧带依旧存在需要提取自体肌腱及医疗费用颇高等实际问题。

杨匡洋,王昌兵[2](2022)在《MRI评价自体骨-髌韧带-骨与股四头肌腱行前交叉韧带重建后移植物成熟度及膝关节的功能》文中认为背景: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一般采用自体骨-髌韧带-骨、股四头肌腱或腘绳肌肌腱作为移植物,其中关节内移植物的成熟度是前交叉韧带重建后恢复患者运动的关键。目的:分析使用自体骨-髌韧带-骨与自体股四头肌腱行前交叉韧带重建后的移植物成熟度及患者膝关节功能差异。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1月在佛山市中医院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患者60例,其中男50例,女10例,年龄17-42岁,韧带重建使用自体骨-髌韧带-骨移植物者27例,使用自体股四头肌腱移植物者33例。韧带重建后3,6,12个月,比较两组移植物股骨端、中段、胫骨端3个区域的MRI信噪比;比较两组患者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膝关节评估量表(IKDC)评分、Lysholm主观评分及双侧膝关节KT-1000差值;对比两组患者韧带重建后12个月的膝关节步态差异。研究获得佛山市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2018003。结果与结论:(1)韧带重建后3,6,12个月,两组间移植物股骨端、中段的MRI信噪比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 0.05),股四头肌腱组移植物胫骨端MRI信噪比高于骨-髌韧带-骨组(P> 0.05);(2)韧带重建后3,6,12个月,两组间的IKDC评分Lysholm主观评分及双侧膝关节KT-1000差值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 0.05);(3)韧带重建后12个月,两组患者膝关节步态分析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 0.05);(4)结果表明,使用自体骨-髌韧带-骨移植物行前交叉韧带重建后的移植物成熟度优于自体股四头肌腱,但成熟度不同并不影响患者韧带重建后的功能恢复。

王昌兵[3](2019)在《残端缝合结合内支架修复ACL改良ShermanⅠ型损伤的实验及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是人体中最为复杂的结构之一,随着体育活动的逐步重视,ACL损伤发生率也相应提高,重建技术日渐成熟,虽然重建术后获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术后膝关节稳定性明显改善,但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对恢复ACL精妙生物力学的需求,即使现有的单束解剖重建、双束重建或三束重建,术后仍会产生腘绳肌肌力减弱、髌前区疼痛、重建后较高的骨关节炎发生率及本体感觉恢复不佳等一系列问题。随着ACL重建后的一系列问题日益显现,ACL关节镜下修补被重新考虑,手术方法日益改进,结合动态或静态增强修补,并取得了良好的近期疗效。近年来,有文献报道,ACL股骨端断裂行残端缝合并结合内支架固定,保留了原有韧带结构,获得了良好的中期随访结果。但缺乏相关的动物实验和临床对照实验。本研究采用前瞻性临床对照实验,包括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两部分,动物实验部分首先利用新西兰大白兔制备ACL改良Sherman Ⅰ型损伤的动物模型,并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分别行ACL单束解剖重建或ACL残端缝合结合内支架固定,术后6个月取材,对比两组生物力学差异,对修复组行腱骨界面组织学监测,观察腱骨界面组织愈合方式;临床研究部分行ACL单束解剖重建与残端缝合结合内支架固定相对照,为ACL损伤的治疗提供可靠的治疗方法。方法:1.本研究包括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两部分(1)动物实验选取40只12周龄新西兰大白兔,体重2.0~2.6kg,雌雄不限,平均2.3kg,从中选取8只随机行一侧膝关节制备ACL改良Sherman Ⅰ型损伤的动物模型,ACL残端缝合结合内支架固定,足印区微骨折,对侧膝不做任何处理,术后双侧膝关节黄水纱外敷2周,术后6个月取材,腱骨界面行HE染色、Masson染色,行组织学观察,观察腱骨界面组织形态及组成;剩余32只随机选取一侧膝关节行ACL残端缝合结合内支架固定,足印区微骨折,另一侧取自体髌韧带行ACl解剖单束重建。修复组:创建ACLSherman Ⅰ型损伤模型,用3-0肌腱线编织缝合ACL残端,保留缝合尾线,于足印区周围使用0.8mm克氏针做微骨折,以正常ACL附着点为标志钻取直径2mm股骨隧道。用过线器将缝合尾线引出股骨隧道,于ACL胫骨端足印区前缘钻取胫骨隧道,将单股高强缝线做内支架由胫骨端引入股骨隧道,股骨端采用袢钢板固定,胫骨端内支架钻胫骨骨桥屈膝30°位打结固定,检查Lachman及前抽屉试验阴性,术后膝关节外敷黄水纱2周至皮肤术口愈合,患肢不固定,自由笼养,术后三天肌注青霉素40万单位/只抗感染。重建组:另一侧膝关节行膝正中皮肤切口,切取髌韧带内侧1/3,宽约2.5mm,沿胫骨结节、髌骨下极切下,韧带两端用3-0号肌腱线编织缝合,然后从膝髌旁内侧入路暴露膝关节,甲状腺小拉钩将髌骨拉至外侧脱位,屈曲膝关节显露前后交叉韧带及半月板,切除滑膜组织及髌下脂肪垫,于上下止点处完整切除ACL,查前抽屉及Lachman试验阳性,分别以正常ACL附着点为标志钻取直径2mm胫骨和股骨隧道。用过线器引导牵引线,单股高强缝线做内支架,将移植物及内支架自胫骨隧道外口穿经胫骨和股骨隧道引出,股骨端潘钢板固定,胫骨端钻骨桥后于屈膝30°位拉紧,分别将牵引线、内支架打结固定。术后膝关节外敷黄水纱2周,术后6个月双侧膝关节取材,对比双侧生物力学差异。2.临床研究2017年4月至2018年5月在佛山市中医院运动医学科就诊的患者中,根据入选及排除标准,共45例患者纳入实验,其中修复组22例,重建组23例。修复组:关节镜下再次确认为ACLSherman I型损伤,采用缝合枪分别缝合ACL后外侧束、前内侧束,后外侧束采用锚钉固定,前内侧束采用Endobutton带袢钢板固定,3股高强缝线对折12股后悬挂于袢钢板做内支架,于ACL胫骨端前侧及内侧分别钻取骨隧道后将内支架拉出后分别打结固定,镜下检查重建ACL、内支架张力足够强,位置适宜,屈伸膝关节未发生撞击,膝关节前抽屉试验阴性,Lachman试验阴性。重建组:移植物采用自体腘绳肌肌腱,对折5股,股骨端穿15mm Endobutton带袢钢板,2条高强缝线编织股骨端并留取4条尾线做内支架使用,2条高强缝线编织胫骨端,移植物长度约8.5cm,胫骨隧道采用挤压螺钉固定胫骨端肌腱,于胫骨隧道外口植入1枚3.5mmA0金属螺钉,肌腱编织线及内支架缝线环绕金属螺钉后打结固定。术后所有病例随访12个月,分别于术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评估两组IKDC评分、Lysholm评分、Tegner运动水平评级、KT-1000患侧-健侧差值,术后12个月复查MRI检查评估两组韧带的连续性,重建组术后12个月常规行关节镜下探查软骨退变、韧带化情况及胫骨端螺钉取出,术后12个月两组通过Opti-Knee膝关节三维动作步态系统行步态分析,对照两组前后位移、内外翻、内外旋的差异;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统计学方法分析(P<0.05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动物实验部分共购买新西兰大白兔40只,两组术前体重无明显差异,1只于麻醉过程中死亡,考虑为药物注射过快导致,1只术后3天膝关节感染死亡,共成功入组38只,术后术口均Ⅰ甲愈合,术后6个月取材,两组术后半年均显示韧带连续性存在,张力适中,韧带表面滑膜包裹覆盖,切片显示韧带-骨界面未见缝隙,可见钙化纤维软骨连接,移植物内血管形成;两组术后6个月取材生物力学检测最大载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修复组85.18±6.15,重建组83.98±7.24,P=0.49),最大拉伸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最大拉伸长度:修复组2.98±0.18,重建组3.02±0.27,P=0.27),刚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刚度:修复组28.76±2.97,重建组26.93±2.88,P=0.01),修复组刚度优于重建组。2.临床实验部分两组术前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受伤至手术时间、合并半月板损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两组IKDC评分、Lyshol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无一例出现术后感染、韧带再断裂,术后3个月IKDC客观评分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修复组明显优于重建组,主要体现在膝关节肿胀及被动活动缺陷;术后3个月Lysholm评分修复组明显优于重建组(P=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差异主要体现在膝关节疼痛、肿胀、爬楼梯、下蹲等4个方面。术后3个月Tegner运动水平评级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修复组康复进度明显快于重建组,修复组术后3个月所有患者均可进行轻度劳动,可在不平路面上行走,但Tegner运动水平评级与患者术后肌肉功能恢复及伤前所从事的体育运动有较大关系。术后3个月两组KT-1000患侧-健侧差值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修复组术后3个月稳定性优于重建组。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Lysholm评分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修复组 Lysholm 评分:80.23±4.94,重建组 Lysholm 评分:78.22±5.38,P=0.20),但Lysholm评分修复组高于重建组,两组差异仍主要体现在疼痛、爬楼梯、下蹲等方面;两组患者IKDC评分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8);两组患者Tegner运动水平评级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1)。两组患者KT-1000患侧-健侧差值结果无统计学意义(修复组:2.72±0.96,重建组:2.97±1.20,P=0.44),两组稳定性无明显差异。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Lysholm评分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2个月:修复组 Lysholm 评分:90.27±3.62,重建组 Lysholm 评分:88.39±5.39,P=0.17);两组患者IKDC评分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两组患者Tegner运动水平评级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4);两组术后12个月复查MRI,所有患者显示ACL连续性完整,修复组未见明显软骨损伤征象,ACLMRI信号高于后交叉韧带,韧带化仍不完全,重建组术后12个月二次关节镜下探查发现滑膜覆盖A型10例,B型为8例,C型3,D型2例,优良率为78.2%,术中未见移植物表面滑膜系带形成,韧带化情况与MRI结果相符。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KT-1000患侧-健侧差值结果无统计学意义(修复组:2.75±0.88,重建组:3.18±1.28,P=0.19),两组稳定性无明显差异,两种手术方法均能恢复膝关节稳定性。术后12个月步态分析两组组间冠状面内外翻运动(Add/Abd)、水平面内外旋运动(IE)、矢状面屈伸运动(FE)、前后位移运动(AP)、内外位移运动(ML)、上下位移运动(DP)等三维六自由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修复组Add/Abd:-1.46±2.64,重建组 Add/Abd:-1.29±3.86,P=0.23;修复组 IE:2.42±5.72,重建组 IE:1.80±4.82,P=0.695;修复组FE:41.47±20.34,重建组FE:42.21±18.36,P=0.67;修复组 AP:3.21±5.22,重建组 AP:4.32±6.45,P=0.12;修复组 ML:1.45±3.67,重建组 ML:-0.32±4.51,P=0.78;修复组 DP:5.02±5.93,重建组 DP:8.96±5.11,P=0.08)。结论:动物实验中修复组韧带连续性完整,生物力学性能与自体肌腱重建组无明显差异,两组术后均能够恢复膝关节稳定性。ACL双束缝合,股骨端采用袢钢板与锚钉固定,前内侧束内支架固定,结合股骨足印区微骨折,术后康复快于重建组,术后12个月能够获得膝关节稳定性,改善膝关节功能,为治疗ACLSherman I型损伤有效的治疗方法。重建组术后12个月二次关节镜下探查显示髌股关节、股骨内外侧髁及关节软骨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内支架在膝关节康复中对移植物提供了应力遮挡,在一定程度上对移植物具有保护作用。

丘志河[4](2019)在《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移植物转归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膝关节最常见的运动扭伤就是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断裂,应用自体腘绳肌腱作为移植物来重建ACL是近年来临床上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主流的治疗方法。随着临床医生在关节镜下手术技术的规范和提高,术前通过制定规范的手术方案和术中规范的操作可尽量避免重建前交叉韧带移植物的失效;通过调节患者自身的生活运动方式也可减少再受伤几率,然而仍有5%16%的患者因移植物失效需行翻修手术,术后发生再次损伤几率达3%19%,这些翻修与再损伤原因和手术技术、再受伤以及生物学塑形不良密切相关。术后在关节腔内发生一系列生物学和力学特性的改变,逐步使得肌腱移植物转变为与正常前交叉韧带相似的组织学结构的过程被定义为ACL移植物塑形(Remodeling)或韧带化(Ligamentization)。移植物在每个特定的时间段都有特殊的组织形态学变化,将移植物韧带化过程分成四个阶段:早期、塑形期、稳定期(成熟期和静止期),阐述了术后肌腱移植物在塑形过程中由肌腱组织逐步转变为类似正常ACL组织的过程。一般术后18个月左右,移植物进入了塑形稳定期即组织成熟期,此时肌腱移植物的组织学结构无明显改变。成功塑形的移植物生物力学强度高,塑形不良的移植物则生物力学强度欠佳,术后患者膝关节稳定性及运动功能的恢复效果受到干扰,影响韧带的生物学和力学特性直接和塑形结果相关。术后核磁共振检查(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和关节镜下行再次探查,在大体上辅助影像学和形态学的诊断,最终预后仍然基于塑形稳定阶段移植物的组织学特征。大量动物实验及少部分的人体试验研究了移植物塑形(韧带化)的组织学演变过程,认为移植物在塑形各个阶段均能存活,最终可以转变为组织学类似正常ACL的结构,但胶原纤维直径及分布状态等超微结构特点仍与正常ACL仍有较大差别。目前大多数都是从纵向的时间跨度上对移植物的细胞学、组织学和生物力学在每个塑形阶段做了研究,很少有塑形稳定期ACL移植物的组织学的横向对比研究。本研究根据移植物核磁共振的判断标准筛选出了ACL重建后(塑形稳定期)移植物塑形良好和不良的患者,对这两类患者进行二次关节镜探查并取材分析做组织学对比研究,探索并总结不同评分结果的移植物在重建ACL术后韧带化的组织学特点。【目的】通过观察自体腘绳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术后稳定塑形的移植物组织形态学表现特点以及不同塑形状态的移植物I型、III型胶原表达上的差异,术后移植物的组织学规律进行总结、归纳。【方法】选择18例患者因前交叉韧带损伤应用自体腘绳肌腱移植单束重建ACL术后4年及以上、因需行胫骨端内固定物移除返院行内固定物取出和再次关节镜探查肌腱作为研究对象。排除MRI及关节镜下移植物大部分缺失、再断裂及明显松弛病例,根据移植物血管及滑膜覆盖、移植物张力、移植物容量进行关节镜下评分,筛选出了ACL重建后(塑形稳定期)移植物塑形良好和不良的患者,篮钳夹取体部中央的移植物约3mm(厚)×8mm(长)组织,分别行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下组织学检查以及行I型、III型胶原免疫组化、COL1A1、COL3A1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PCR)检查。另取9例正常ACL标本作为对照组,取材来源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年龄小于60岁。光镜下评估指标:细胞形态、移植物再血管化;电镜下评估胶原的合成代谢水平、纤维类型和分布。对比三组标本组织学评分结果。【结果】18例ACL重建病例(术后48122个月,平均82.3个月)及9例正常ACL标本纳入本研究。关节镜二次探查结果:GRG 11例,PRG 7例。光镜下观察结果:GRG标本光镜下组织学特点类似正常ACL,表现为:血管分布少,胶原纤维呈紧密的束状、均匀排列,细胞核的形状以线形或纺锤形为主,椭圆形及圆形少见;PRG标本光镜下表现为:大量炎性增生血管,胶原纤维排列较松散,细胞核形态主要呈椭圆形或圆形,线形及纺锤形少见。PRG光镜评分明显低于其他两组,评分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GRG与对照组光镜评分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电镜下结果比较:类似于正常ACL,所有重建的ACL移植物胶原纤维也表现为大直径(≥100nm)与小直径并存的双峰模式,但PRG标本大、小直径胶原纤维比率较正常ACL及GRG明显减少,而细胞合成代谢水平较其他两组明显增高,差异性显着(P<0.05)。GRG与对照组相比,两者在合成代谢水平上的评分未见明显的差异性(P>0.05),但GRG胶原纤维分布评分仍低于正常前交叉韧带,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对照组(正常ACL)及GRG标本中胶原纤维以I型、III型含量最多,纤维排列整齐;而在PRG组织标本中,移植物中I型和III型胶原纤维的含量显着降低,并且排列相对不规则。PRG标本免疫组化评分结果明显低于GRG标本和正常ACL,统计有意义(P<0.05)。RT-PCR结果显示:PRG标本COL1A1、COL3A1表达明显低于GRG与正常ACL,相对表达量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移植物进入塑形稳定期后,塑形良好的移植物与塑形不良的移植物相比,塑形良好的移植物胶原含量丰富,纤维排列有序,胶原纤维粗大,细胞器丰富,细胞浆核比例大、胶原合成代谢旺盛,胶原纤维分布和表达更接近于正常前交叉韧带,组织学结构特点类似于正常ACL,但仍与正常ACL存在一定的差异。

耿云航[5](2019)在《前交叉韧带重建:经胫骨隧道入路VS前内入路》文中指出目的创新性的以膝关节功能及其稳定性和股骨隧道位置及其长度作为评估标准,以此评价前内入路和经胫骨隧道入路,哪一种手术方式更具优越性。方法从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前瞻性的将120位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病人纳入研究。纳入标准:正常的对侧膝关节,既往无膝关节外伤史的病人。排除标准:随访不足1年,伴有内外侧副韧带损伤、伴有后交叉韧带损伤、伴有严重骨关节炎、伴有严重的术后并发症或翻修手术、未获得术后CT三维重建影像资料的病人。依据随机数字表将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偶数为前内入路组,奇数为经胫骨隧道组。最初,经前内入路组为63例,经胫骨隧道组为57例。由于4例随访未满1年、2例有术后并发症及1例未获得术后CT三维重建影像资料,共7例在前内入路组中被排除;由于6例随访未满1年、1例术后并发症及2例未获得术后CT三维重建影像资料,共9例在经胫骨隧道组中被排除。最终,前内入路组共纳入56例,包括男性46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29.6±11.7)岁;经胫骨隧道组共纳入48例,包括男性40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31.8±11.0)岁。所有病人均前瞻性的于术前和末次随访时行Lysholm膝关节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评分(IKDC评分)、Tegner膝关节运动水平评分。于末次随访时行屈膝30°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轴移试验(Pivot-shift试验)、KT-1000评估。于术中测量股骨隧道长度,并于术后1周行基于CT的三维重建,以此评估股骨隧道位置。对于Lysholm评分、IKDC评分、Tegner评分、隧道长度、KT-1000和隧道位置均行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Lachman试验和Pivot-shift试验行Mann-Whitney秩和检验。结果前内入路组平均随访时间为(15.7±6.8)月,经胫骨隧道入路组平均随访时间为(14.9±6.0)月。术前和末次随访时,两组间Lysholm评分(术前t=0.347,P>0.05;末次随访t=1.557,P>0.05),IKDC评分(术前t=-0.383,P>0.05;末次随访t=1.102,P>0.05)和Tegner评分(术前t=0.283,P>0.05;末次随访t=1.763,P>0.05)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两组间Lachman试验(Z=-0.482,P>0.05)、Pivot-shift试验(Z=-1.455,P>0.05)和KT-1000(t=-0.750,P>0.05)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然而,前内入路组平均股骨隧道长度明显短于经胫骨隧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54,P<0.01);前内入路组隧道位置明显比经胫骨隧道组更深(t=-4.508,P<0.01)、更低(t=8.86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前内入路与经胫骨隧道入路的膝关节功能及其稳定性无明显区别;然而前内入路股骨隧道长度明显短于经胫骨隧道入路,主刀医师应警惕;但是前内入路股骨隧道位置更深、更低,更容易定位于前交叉韧带股骨端解剖足印区。

曹友胜[6](2019)在《舒筋活血汤离子导入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康复应用中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临床观察舒筋活血汤离子导入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疼痛、肢体周径、关节活动度等指标的影响。探讨舒筋活血汤离子导入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康复应用中的效果,为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康复提供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方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入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运动医学科住院的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取自体腘绳肌腱重建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术前观测并记录VAS评分、膝关节肿胀值、膝关节活动度、Lysholm评分、膝关节IKDC评分等指标,并同时收集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患膝侧别等一般信息。术后两组患者均给与常规补液、冰敷、弹力绷带包扎、表盘式可活动支具外固定等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上舒筋活血汤离子导入。观察并记录术后不同时间段两组VAS评分、患膝肿胀值、膝关节活动度、Lysholm评分及膝关节IKDC评分,运用统计学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比较两组之间治疗效果的统计学差异。结果:1、术前一般资料及各观察指标、手术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对于疼痛缓解方面,VAS评分术后12周时无差异(P>0.05),第1、2、4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3、术后第2天关节肿胀值,两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2、4周时两组关节肿胀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肿胀消除速度优于对照组,术后12周时关节基本上恢复正常,两组之间无差异。4、术后对于关节活动度改善方面,术后第2、4、12周时观察组活动度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5、术后关节功能评分方面,术后12周时观察组及对照组的Lysholm及IKDC评分均显着高于术前,且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筋活血汤离子导入在减轻关节疼痛及加快关节肿胀的消退方面效果满意,能够有效地改善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舒筋活血汤离子导入治疗方法为中医外治法的一种,为临床上前交叉重建术后患者康复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中推广。

聂明军[7](2018)在《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解剖以及重建手术的生物力学和临床研究》文中指出一、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解剖及临床意义目的:对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的大体分束、行走方向以及附着处的解剖形态学特点进行观察研究,对其长度、宽度、厚度以及在不同关节位置的受力情况进行测量,从而为临床上单束和双束重建ACL提供更详细的解剖和力学依据。方法:观察28例成人膝关节标本,冷冻保存标本14例、经福尔马林浸泡的标本14例(由湘雅医学院解剖教研室提供),标本均来自不同的尸体标本,股骨端及胫腓骨端各保留10cm长的残端,剔除膝关节周围的皮肤、肌肉、关节囊及髌骨,保留内、外侧副韧带,前、后交叉韧带及内、外侧半月板,剔除前交叉韧带表面的滑膜组织,使前交叉韧带及其附着处清晰可见。用游标卡尺测量韧带前内侧部、后外侧部的长度,中央部的宽度和厚度,被动屈伸膝关节,测量屈伸过程中前交叉韧带纤维的张力变化,了解不同关节位置时这些测值的变化及韧带的张力;自前交叉韧带中上段开始,沿纤维束走行向上、下分开,止于股骨、胫骨附着处,将其分为前内束(anteromedial bundle,AMB)和后外束(posterolateral bundle,PLB),AMB和PLB分别从胫骨和股骨附着处切断,同时描记附着处的轮廓。用手术显微镜、组织切片和Micro CT扫描了解韧带及其附着部骨组织的结构。测量数据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处理,各个测量值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结果:大体观察发现前交叉韧带位于股骨外髁内侧面的中1/3与胫骨髁间隆突前内侧之间,纤维由后外上斜向前内下,相互交织,没有明确的纤维束,只能人为地分为AMB和PLB两个功能束。前交叉韧带胫骨附着处位于内侧髁间棘的前外侧,其后缘不超过髁间脊的最高点处;AMB位于前内侧,PLB位于后外侧;胫骨附着处的形状不规则,可分为倒三角形、椭圆形及四边形三种。前交叉韧带股骨附着处位于股骨外侧髁内侧面的后部,其边缘靠近远端和后侧的软骨边缘;AMB位于前内侧,PLB位于后外侧;股骨附着处的形状以椭圆形为主。附着部纤维以一定的角度和方向象吸盘一样与股骨和胫骨的骨面紧密相连。在膝关节伸直位时,前交叉韧带纤维在矢状轴上基本平行,呈扁带状;随着屈膝角度的增大,前交叉韧带股骨附着处的远后侧纤维束逐渐松弛,并向前转动,同时近前侧纤维束稍有松弛;当屈膝到90°时,股骨附着处的远后侧纤维束开始转到韧带的前下方,相应的纤维束开始紧张;在屈膝超过90°至130°,前交叉韧带股骨附着处的远后侧纤维束完全位于韧带的前方,所有韧带纤维均紧张。在屈伸运动中,从侧面可以看到ACL沿矢状面发生旋转,始终能见到两个不同的功能束,在大约屈膝60°时,中上段两个功能束分束最明显。膝关节屈曲运动,韧带前内侧部张力逐渐增加、后外侧部张力逐渐减少,两者交替紧张,韧带长度不变。显微镜和组织观察支持上述结果,Micro CT扫描显示韧带附着部骨密度低,说明通常情况下韧带承受应力不大。韧带测值:前内侧部长32.0638.68 mm,后外侧部长15.0120.27 mm,中央部宽7.4812.05mm,厚5.669.56mm。结论:前交叉韧带位于股骨外髁内侧面与胫骨髁间隆突之间,两端吸附于骨面,纤维由后外上斜向前内下,相互交织。根据前交叉韧带内不同纤维束在膝关节屈伸运动中的张力变化,可将其分为前内束和后外束,而且功能分束的观点己被广泛接受。屈伸膝关节时韧带前内侧部和后外部纤维交替紧张,长度不变,保持韧带恒定的整体张力。前交叉韧带的测量值可作为前交叉韧带重建中的参考。国人前交叉韧带测量值较国外文献报道短小。二、前交叉韧带重建的生物力学研究目的:了解正常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生物力学特性,比较单束和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冷冻保存的膝关节标本21例,标本均来自不同的尸体标本,股骨端及胫腓骨端各保留20cm长的残端,剔除膝关节周围的皮肤、肌肉、关节囊及髌骨,保留内、外侧副韧带,前、后交叉韧带及内、外侧半月板。将修整后的标本固定于可调式的夹具上,再将夹具固定于生物力学机。应用INSTRON 8032电液伺服疲劳试验机对膝关节标本前交叉韧带进行生物力学性能测试,以100mm力矩固定股骨和胫骨,在胫骨上端施加5N/秒由后向前的推应力至100N,分别测试膝关节0°、30°、60°、90°和120°位的胫骨前移(负荷位移)和前交叉韧带应变(负荷应变)。将实验标本分组,每组7例,分别测试前交叉韧带正常、切断及单隧道单束、单隧道双束和双隧道双束重建后的负荷位移和负荷应变。结果:当加载应力为50N时,伸膝0°位的胫骨前移:正常前交叉韧带2.37±0.69mm,韧带断裂后6.14±0.59mm,单束重建后2.69±0.28mm,,单通道双束重建后2.49±0.39mm,双通道双束重建后2.41±0.50 mm。韧带断裂后胫骨前移明显大于其他四种情况,P值均<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其他四种情况之间比较,胫骨前移差距不大,P值均>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屈膝30°120°位,五种情况的胫骨负荷位移与0°位类似。从加载角度看,胫骨前移以屈膝30°最大。加载100N时胫骨前移情况与加载50 N时大致相同,组问比较的结果也一致,只是位移值大于50 N时。前交叉韧带的主要作用是约束胫骨的负荷前移,韧带断裂后胫骨的负荷前移明显加大,单隧道单束、单隧道双束和双隧道双束重建后,胫骨的负荷位移较韧带断裂后均明显减少,向正常时回归;比较分析韧带的负荷应变,双束重建后的负荷位移和负荷应变更接近正常,即更符合正常前交叉韧带的生物力学特性。结论:前交叉韧带的主要生物力学功能是约束胫骨相对于股骨的过度前移,损伤后胫骨负荷前移明显加大,导致膝关节失稳,应考虑手术修复。单隧道单束、单隧道双束和双隧道双束重建都能恢复前交叉韧带对胫骨前移的约束。结合韧带的负荷应变,从功能解剖和生物力学角度看,以双隧道双束重建较为接近正常,但差异不显着。单隧道单束重建也能很好地恢复前交叉韧带功能,且从重建方式来比较,更为简单,目前在临床上应用更为广泛。三、关节镜下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分析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应用腘绳肌腱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4年9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42例行关节镜下腘绳肌腱修复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经关节镜检查确定损伤部位、程度,对合并病损行镜下处理。经膝前小切口取1824cm腘绳肌腱并作修整,对折后成四股。在关节镜监视下,将胫骨定位器置于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中心或外侧半月板前角切线位,依定位器制作胫骨和股骨隧道,股骨隧道内口在股骨外髁内侧面,右膝11点,左膝1点位,距后壁7mm,引入重建韧带,屈膝30°观察韧带的位置和张力正常,分别用Endobutton和生物可吸收挤压螺钉固定肌腱,重建ACL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术后即在膝关节支具的辅助下进行功能锻炼,半年不从事剧烈运动。结果:42例均得到术后随访,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9个月。术后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810周膝关节屈伸功能恢复正常。抽屉试验和Lachman试验阳性者2例,可疑阳性者6例,余患者均为阴性。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患者术前评分为287l(40.57±10.68)分,随访时评分为65100(86.43±9.33)分(t=24.09,P<0.001)。以评分90分100分为优,80分89分为良,70分79分为一般,小于70分为差来评价,优14例,良19例,一般5例,差4例。结论: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便捷、术中重建韧带定位准确、并发症少、患者康复快,还可同时对关节内其他合并症进行诊断及治疗等优点。采用Endobutton和生物可吸收挤压螺钉固定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能很好地稳定膝关节,恢复前交叉韧带的生物力学性能,临床效果好。

夏琪鹏[8](2018)在《膝关节镜下采用两种自体材料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对比》文中提出目的比较两种自体材料应用于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科收治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68例,随机将其分为A组和B各34例。患者均在关节镜下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其中A组术中移植材料选用自体骨-髌韧带-骨,B组术中移植材料选用自体双股半腱肌腱股薄肌腱。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A组患者Lysholm膝关节评分明显高于B组,差异显着(P<0.05);所有患者术后的患膝均稳定,各观察时点2组患者膝关节稳定性比较差异均无显着性(P>0.05)。结论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膝关节镜下采用自体骨-髌韧带-骨修复,有利于腱骨愈合,确保膝关节处于稳定状态,加快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姜文凯,张蜀平,刘锋,路锟,胡仕杰[9](2017)在《关节镜下采用自体髌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手术研究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分析关节镜下采用自体髌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4年12月在我院关节镜下采用自体髌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手术方法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经过定期随访,采用Lysholm关节评分和AKT-1000关节测量仪测定稳定性分析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感染、植入体断裂等并发症,60例患者中Lysholm膝关节评分优良率为93.33%,KT-1000关节测量仪评分优良率为91.67%。结论关节镜下采用自体髌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手术方法效果显着,稳定性好,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

王祯[10](2017)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股骨隧道位置影像学比较与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目前,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中股骨端隧道定位方法,临床上常用的是残端定位和标准定位,用两种定位方式所获得股骨隧道位置存在差异,可能会影响术后膝关节功能。本研究应用术后X线、CT三维模型对两组股骨隧道进行观察和测量,分析可能存在的差异并做初步评价,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回顾性统计并分析本院自2015年01月0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在关节镜下行前交叉韧带重建者76例,其中有40例患者利用残端定位方式取股骨隧道(设为残端定位组),另外36例患者利用标准定位方式取股骨隧道(设为标准定位组),术后给予复查患肢膝X线和CT,并对CT三维重建及矢状面切除股骨内侧髁,结合Bernard方格法比较两组骨道位置及骨道长度是否存在差别。结果残端定位组骨道长度37.12±1.69(34.00-41.00)mm,标准定位组长度41.23±2.40(38.00-42.60)mm,两组股骨骨道长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Bernard方格法4×4网格中,残端定位组有38例股骨骨道位置落于2b中,1例落于1b中,1例落于2a中;标准定位组35例股骨骨道位置落于1a中,1例落于2a中;在B线和h线上,两组重建股骨隧道止点均有明显差异(P<0.001);在B线和h线上,残端定位组股骨隧道位置与前内侧束(AMB)、后外侧束(PLB)位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01);在B线上,标准定位组骨道位置与AMB位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1),与PLB位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h线上,标准定位组骨道位置与前内侧束(AMB)、后外侧束(PLB)位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X线正位片上,残端定位组中股骨隧道中心线与膝关节线的夹角(α)和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韧带损伤量表评分系统(IKDC>90分组)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01),与IKDC<90分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标准定位组与IKDC>90分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IKDC<90分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次研究表明,残端定位与标准定位两种定位方式取得的股骨隧道位置及长度均存在差异;标准定位组骨道位置较残端定位组骨道位置“高”(high)、“深”(deep),隧道长度较长;残端定位组骨道位置相对“低”(low)、“浅”(shallow),隧道长度较短;通过残端定位取得的骨道位置相对接近前交叉韧带原始解剖印迹并且可以初步判断残端定位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程度更加接近正常膝关节功能。临床上在前交叉韧带单束重建术中,在关节镜下能找到断裂前交叉韧带残端时,应该更倾向于采用残端定位股骨隧道。

二、关节镜下采用自体髌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节镜下采用自体髌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论文提纲范文)

(2)MRI评价自体骨-髌韧带-骨与股四头肌腱行前交叉韧带重建后移植物成熟度及膝关节的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文章快速阅读:
文题释义:
0引言Introduction
1 对象和方法Subjects and methods
    1.1 设计
    1.2 时间及地点
    1.3 对象
    1.4 材料
    1.5 手术方法
    1.6 主要观察指标
        1.6.1 移植物成熟度
        1.6.2 患者步态分析
        1.6.3 移植物倾斜度
        1.6.4 患者关节功能评分
    1.7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Results
    2.1 参与者数量分析
    2.2 试验分组流程图
    2.3 韧带重建前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2.4 两组移植物成熟度的比较
    2.5 移植物倾斜度
    2.6 两组患者膝关节步态分析
    2.7 两组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比较
    2.8 不良反应
3 讨论Discussion

(3)残端缝合结合内支架修复ACL改良ShermanⅠ型损伤的实验及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1.1 ACL解剖
        1.1.2 ACL的神经支配与血供
        1.1.3 ACL残端与本体感觉
        1.1.4 ACL重建的研究进展
        1.1.5 ACL重建与骨性关节炎
        1.1.6 ACL损伤与祖国医学的关系
        1.1.7 增强重建与修复
        1.1.8 ACL损伤位置的MRI评估及损伤分型
第二章 残端缝合结合内支架修复ACL改良SHERMAN Ⅰ型损伤的实验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主要仪器设备及试剂药品
        2.2.2 器械、设备及手术材料
        2.2.3 实验动物
        2.2.4 手术方法
        2.2.5 检测指标及方法
        2.2.6 统计学方法
    2.3 结果
        2.3.1 一般情况及大体观察
        2.3.2 修复组光镜下观察
        2.3.3 生物力学检测
    2.4 讨论
        2.4.1 韧带残端与腱骨愈合
        2.4.2 内支架的使用
第三章 残端缝合结合内支架修复ACL改良SHERMAN Ⅰ型损伤的临床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主要仪器设备
        3.2.2 研究对象的确立
        3.2.3 病例数的确定及分组
    3.3 处理
        3.3.1 一般资料
        3.3.2 病例的处理
    3.4 术后康复计划
        3.4.1 修复组
        3.4.2 重建组
    3.5 随访
    3.6 观测指标与方法
        3.6.1 功能评估
        3.6.2 临床检查
    3.7 统计方法及数据处理
    3.8 结果
        3.8.1 一般结果
        3.8.2 功能评估
        3.8.3 临床检查
    3.9 讨论
        3.9.1 双束缝合必要性及可行性
        3.9.2 ACL修复及重建中内支架的使用
        3.9.3 ACL损伤与骨性关节炎
        3.9.4 ACL损伤修复后腱骨愈合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4)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移植物转归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名词对照与缩写
前言
材料
方法
结果
讨论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前交叉韧带重建后组织学变化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前交叉韧带重建:经胫骨隧道入路VS前内入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手术方法
    3 临床和影像学评估
    4 统计学分析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或缩略词表
致谢

(6)舒筋活血汤离子导入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康复应用中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引言
文献综述
临床资料
    1.病例来源
    2.病例的诊断与手术
        2.1 ACL损伤的诊断标准
        2.2 关节镜ACL重建手术指征
        2.3 手术方式
    3.纳入标准
    4.排除标准
    5.病例的中止、剔除和脱落标准
研究方法
    1.术前准备
    2.手术方法
    3.术后治疗方案
        3.1 两组的基础治疗
        3.2 对照组治疗方案
        3.3 观察组治疗方案
    4.观察指标和疗效评价标准
        4.1 膝关节的肿胀值
        4.2 VAS疼痛评分
        4.3 膝关节活动度
        4.4 膝关节Lysholm功能评分
        4.5 膝关节IKDC功能评分
    5.统计学方法
结果
    1.两组患者基本信息分析
    2.两组患者术前各指标对比
        2.1 两组患者术前VAS评分对比
        2.2 两组患者术前关节肿胀值对比
        2.3 两组患者术前膝关节主动活动度对比
        2.4 两组患者术前Lysholm评分对比
        2.5 两组患者术前IKDC评分对比
    3.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对比
    4.两组患者术后情况对比
        4.1 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对比
        4.2 两组患者术后关节肿胀值对比
        4.3 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主动活动度对比
        4.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Lysholm功能评分对比
        4.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KDC评分对比
讨论
    1.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ACL重建术后康复
    2.祖国医学在ACL重建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2.1 中医病因病机及治法
        2.2 中药离子导入的原理及效果分析
        2.3 选方依据及药物组成分析
        2.4 舒筋活血汤方药物组成研究分析及其药理作用
    3.结果分析与评价
    4.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答辩委员会名单
个人简介

(7)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解剖以及重建手术的生物力学和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解剖研究及临床意义
    1.1 前言
    1.2 材料与方法
        1.2.1 实验材料
        1.2.2 实验设备
        1.2.3 实验方法
    1.3 统计学分析
    1.4 结果
        1.4.1 前交叉韧带形态学观察
        1.4.2 显微外科观察
        1.4.3 组织学观察
        1.4.4 MicroCT扫描观察
    1.5 讨论
    1.6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前交叉韧带重建的生物力学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设备
        2.2.3 实验方法
    2.3 统计分析
    2.4 结果
        2.4.1 胫骨的负荷位移
        2.4.2 前交叉韧带的负荷应变
    2.5 讨论
    2.6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关节镜下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分析
    3.1 前言
    3.2 临床资料
        3.2.1 一般资料
        3.2.2 治疗方法
        3.2.3 术后处理
    3.3 统计分析
    3.4 结果
        3.4.1 随访及标准
        3.4.2 治疗效果
    3.5 讨论
    3.6 结论
    3.7 ACL重建个案分析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本实验的局限性
英文缩写词表
博士生期间完成的论文
博士生期间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致谢

(8)膝关节镜下采用两种自体材料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患者手术前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比较
    2.2 2组患者膝关节稳定性比较
3 讨论

(9)关节镜下采用自体髌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手术研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2.1 关节镜检查
        1.2.2 髌韧带植件的制备
        1.2.3 钻取胫骨和股骨植入孔
        1.2.4 植入髌韧带植件
    1.3 康复指导
    1.4 评价方法
    1.5 评价标准
    1.6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10)前交叉韧带重建术股骨隧道位置影像学比较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关节镜下采用自体髌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论文参考文献)

  • [1]自体韧带与LARS人工韧带编织物重建前交叉韧带:骨隧道扩大值、韧带生长因子及膝关节功能的评价[J]. 曹福洋,许建中,陆世涛,谭俊,江旭,杨猛,史简铭,常英健.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2(21)
  • [2]MRI评价自体骨-髌韧带-骨与股四头肌腱行前交叉韧带重建后移植物成熟度及膝关节的功能[J]. 杨匡洋,王昌兵.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2(06)
  • [3]残端缝合结合内支架修复ACL改良ShermanⅠ型损伤的实验及临床研究[D]. 王昌兵.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8)
  • [4]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移植物转归的研究[D]. 丘志河. 深圳大学, 2019(09)
  • [5]前交叉韧带重建:经胫骨隧道入路VS前内入路[D]. 耿云航. 青岛大学, 2019(02)
  • [6]舒筋活血汤离子导入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康复应用中的临床研究[D]. 曹友胜.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19(02)
  • [7]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解剖以及重建手术的生物力学和临床研究[D]. 聂明军. 苏州大学, 2018(01)
  • [8]膝关节镜下采用两种自体材料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对比[J]. 夏琪鹏. 基层医学论坛, 2018(10)
  • [9]关节镜下采用自体髌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手术研究分析[J]. 姜文凯,张蜀平,刘锋,路锟,胡仕杰.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A0)
  • [10]前交叉韧带重建术股骨隧道位置影像学比较与评价[D]. 王祯. 泰山医学院, 2017(06)

标签:;  ;  ;  ;  ;  

自体髌韧带关节镜重建前交叉韧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