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墩果酸对四氧嘧啶致高血糖大鼠肝糖原含量的动态研究

齐墩果酸对四氧嘧啶致高血糖大鼠肝糖原含量的动态研究

一、齐墩果酸对四氧嘧啶性高血糖大鼠肝糖原含量的动态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许舒雯[1](2017)在《枇杷叶中科罗索酸制备及降血糖活性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歙县”三潭”地区枇杷落叶为研究对象,以综合开发加可实施转化为原则,对枇杷叶中科罗索酸进行含量测定、纯化制备、中试生产以及系统性的降血糖活性研究;以科罗索酸为物质基础,通过HepG2细胞葡萄糖消耗、斑马鱼肝糖运输糖代谢基因以及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代谢为实验方式研究其降血糖作用,阐明科罗索酸降血糖药效及作用机理,为开发“三潭”枇杷叶作为科罗索酸植物源提供可实施研究基础数据和技术依据。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以下4个方面:1、科罗索酸的制备及枇杷叶中三萜酸成分分析及含量测定采用乙醇提取热回流法从枇杷叶中提取三萜类物质,活性炭脱色,采用半制备色谱制备得到产物A和产物B,通过电子电离质谱(EI-MS)正离子裂解途径分析了同分异构体科罗索酸和山楂酸的结构差异,采用采用IR、MS、NMR对科罗索酸进行结构分析,鉴定产物A为山楂酸、产物B为科罗索酸。建立枇杷叶中四种三萜酸HPLC含量测定方法,三潭地区枇杷叶科罗索酸含量为0.814%,可作为科罗索酸相关产品开发的优质原料。2、枇杷叶科罗索酸提取物工艺研究以科罗索酸含量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以80%乙醇为提取溶剂在80℃下提取3h,固液比为1:14(m/V),提取两次,在此条件下,提取率为90%以上。其次通过调整提取液极性方式将枇杷叶提取物中科罗索酸含量提升到12.2%,同时解决了难过滤和溶剂回收问题。在此条件下各三萜酸含量均有提升:山楂酸为5.56%,齐墩果酸为3.83%,熊果酸20.1%。以上处理为制备色谱分离单体提供了适宜的前处理样品。进一步以科罗索酸含量为指标,考察制备色谱工艺的样品前处理、流动相、固定相、上样量等因素,选择C18,10μm填料装填250×40mm制备色谱柱,1%醋酸水溶液体积分数为0.14的甲醇溶液作为洗脱液,流速20m L/min,进样量为5m L的条件下科罗索酸和山楂酸关键峰对的分离因子均大于0.8,能够满足单体制备需求,经过甲醇重结晶后科罗索酸单体≥97%。3、枇杷叶生产中试工艺研究在前期实验室内工艺参数的确定下,在歙县当地工厂进行共100Kg,每次25Kg的原料的中试研究,确定了工艺路线,在枇杷叶粗破碎(1cm×1cm),提取温度70℃左右,提取时间3h,乙醇浓度80%,浓缩至提取液体积的20.0%后自然沉降,过滤干燥即可得到产品。产品平均得率3.46%,产品中科罗索酸平均含量为10.57%,与前期实验室试验结果一致。4、科罗索酸降血糖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在上述得到科罗索酸单体物质基础,重点对科罗索酸降血糖活性及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得出以下重要结论:(1)建立由cAMP和DEX处理后的HepG2细胞,其PEPCK基因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着,可作为考察科罗索酸降血糖活性模型。其次考察了不同浓度的科罗索酸均有促进HepG2细胞消耗葡萄糖的作用,当科罗索酸浓度为0.1~10μM时,随着浓度的增加,科罗索酸各处理组的PEPCK基因的表达量逐渐减少,10μM科罗索酸对于逆转PEPCK基因过表达的效果与10μM阳性药二甲双胍的效果相似,结果表明科罗索酸可提高cAMP及DEX诱导HepG2细胞内糖原含量水平,并可改善细胞内糖原降解。(2)通过cAMP和1000n M DEX处理建立了对于PEPCK基因过表达并伴有胰岛素抵抗的斑马鱼幼鱼动物模型,PEPCK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约为对照组的4.638倍,通过RT-q PCR检测该模型可以使胰岛素和GLUT2基因过度表达,使胰岛素受体、GP、GYS1、G6P和PFKFB3基因的表达水平显着提高,且该模型可引起高血糖和胰岛素抵抗。其次通过斑马鱼毒性实验可知0.1~10μM的罗索酸对斑马鱼幼鱼几乎无毒性,在斑马鱼幼鱼动物模型中降低PEPCK基因表达量的效果要优于阳性药10μM二甲双胍,说明0.1~10μM科罗索酸起到良好的降血糖效果。(3)而后设立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cAMP+DEX)、阳性药对照组(二甲双胍+cAMP+DEX)和科罗索酸处理组,通过RT-q PCR的检测方法,对PEPCK过表达模型的斑马鱼的PEPCK、GLUT2、GP、GYS1、G6Pase、PFKFB3、INSa、INSR等基因进行了m RNA表达量测定。结果表明0.1~10μM科罗索酸通过抑制PEPCK基因表达来降低肝脏糖异生水平,通过抑制GP基因和增加GYS1基因的表达来减少糖原降解进而增加肝糖原累积,科罗索酸通过这两种途径来减少肝糖输出量;通过提高G6Pase和PFKFB3基因的表达水平来提高由糖酵解水平升高引发的葡萄糖消耗;通过提高INSR基因的表达增加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同时增加GLUT2的表达,改善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转运,并通过降低INSa过表达缓解高胰岛素血症。(4)建立高脂饮食以及STZ诱导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分别设立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对照组(二甲双胍)和科罗索酸处理组,通过考察科罗索酸(50或100mg/kg)表现良好的降糖效果。此范围内科罗索酸可抑制糖尿病大鼠体重减轻,提高OGTT、显着降低空腹血糖浓度,抑制GSP浓度上升速度。(5)通过连续6周灌胃给药,科罗索酸(50或100mg/kg)显着降低大鼠血清中TC、TG、LDL-c、FFA,提高HDL-c,胰岛素水平明显下降,胰岛素抵抗指数降低;科罗索酸(50或100mg/kg)显着降低MDA、ICAM-1表达,显着增加SOD活性。结果说明科罗索酸可能通过提高糖尿病大鼠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强胰岛素的作用,降低餐后血糖,改善脂质代谢,通过抗氧化作用,减轻自由基对β细胞的损伤等多种途径发挥降血糖作用。综合研究表明,“三潭”地区枇杷叶可作为降血糖活性成分科罗索酸的植物资源,可提高山区农民经济收入的同时对改变当地枇杷种植户的收入结构有一定作用和推进,对保护枇杷种植户的实际利益有着重要的意义。项目实施得到了省科技厅、县科技局的项目支持,为安徽省资源植物深加工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朱娟娟[2](2016)在《青钱柳悬浮培养细胞三萜抑制糖类消化酶活性及其作用机理》文中提出血糖是人体最为重要的健康指标之一,膳食中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是影响餐后血糖的关键因素,服用糖类消化酶抑制剂可有效地抑制餐后血糖过高、过快地上升。目前常用的糖类消化酶抑制剂多为化学合成,其具有较好的降糖效果,但副作用也较为明显。因此,研究天然、高效的糖类消化酶抑制剂、探索其作用的机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优化了四种糖类消化酶抑制剂微量筛选模型,以此模型研究了青钱柳悬浮培养细胞三萜的抑制活性,并采用荧光光谱和分子对接方法探索了其抑制作用的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优化了α-葡萄糖苷酶、α-胰淀粉酶、α-淀粉葡苷酶、蔗糖酶四种糖类消化酶抑制剂筛选模型:(1)基于α-葡萄糖苷酶-PNPG体外反应体系建立了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微量筛选模型,优化后的主要模型参数如下:酶浓度为0.05 U/ml,底物浓度范围为0.051 mM,反应温度为37℃,反应时间为6 min;(2)基于α-胰淀粉酶-淀粉反应体系建立了α-胰淀粉酶抑制剂筛选模型,优化后的主要参数如下:酶浓度为1.25 U/ml,底物浓度范围为0.53 mM,反应温度为37.5℃,反应时间为40 min;(3)基于α-淀粉葡苷酶-麦芽糖反应体系建立了α-淀粉葡苷酶抑制剂筛选模型,优化后的主要参数如下:酶浓度为1 U/ml,底物浓度范围为0.53 mM,反应温度为37℃,反应时间为8 min;(4)基于蔗糖酶-蔗糖反应体系建立了蔗糖酶抑制剂筛选模型,优化后的主要参数如下:酶浓度为8 U/ml,底物浓度范围为0.11.5 mM,反应温度为45℃,反应时间为8 min。2、基于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筛选模型研究了酶抑制反应动力学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本文采用Lineweaver-Burk Plots、Eadie-Hofstee Plots、Hanes-Wolff Plots、Eisenthal-Cornish-Bowden Direct Plots、Non-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五种方法对α-淀粉葡苷酶抑制反应动力学数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发现五种方法各有特点,各法所获得的Vmax、Km和Ki存在一定的差异,Non-linear-Regression Analysis法更加简便、合理、可靠,是酶动力学数据处理的首选方法。3、采用上述四种模型检测了青钱柳悬浮培养细胞总三萜对糖类消化酶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总三萜对蔗糖酶及α-胰淀粉酶基本无抑制作用,对α-淀粉葡苷酶有较小的抑制活性,其IC50值为0.698μg/μl,但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其IC50值为0.123μg/μl。4、以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筛选模型筛选了12个批次的青钱柳悬浮培养细胞系,分析了其中效果最好批次细胞系抑制作用的物质基础及抑制作用类型。结果表明:12批次细胞中CPSC4批次的三萜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最好;该批次细胞总三萜中含熊果酸、齐墩果酸、科罗索酸、山楂酸、白桦脂酸五种三萜,含量分别为13.9277、8.2629、14.2097、8.9226、2.0653μg/mg;五种三萜中科罗索酸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是最强,其次是熊果酸,白桦酯酸基本无抑制活性;科罗索酸为混合型抑制剂,而熊果酸、齐墩果酸、山楂酸为非竞争型抑制剂。5、采用荧光光谱和分子对接方法探索了青钱柳悬浮培养细胞三萜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作用机制。科罗索酸、熊果酸、齐墩果酸和山楂酸均对α-葡萄糖苷酶的荧光有一定猝灭作用,猝灭机制都属于静态猝灭,其中荧光猝灭作用最强的是科罗索酸,与α-葡萄糖苷酶结合能力最强的是山楂酸。分子对接结果表明,科罗索酸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高于齐墩果酸主要是由于科罗索酸与α-葡萄糖苷酶形成的氢键数目多于齐墩果酸,氢键距离较短,且其与α-葡萄糖苷酶之间的结合自由能较齐墩果酸低。综上所述,青钱柳悬浮培养细胞三萜类化合物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科罗索酸和熊果酸是其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主要通过非竞争性方式抑制酶活,为荧光静态猝灭剂。科罗索酸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高于齐墩果酸主要是由于其氢键作用强于齐墩果酸,且结合自由能较低。

张明发,沈雅琴[3](2015)在《齐墩果酸降血糖和抗糖尿病并发症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齐墩果酸(OA)对正常的和多种糖尿病模型动物有降血糖和抗糖尿病并发症的药理作用。其药理机制是:(1)通过抗氧化和选择性激动G蛋白偶联胆汁酸受体TGR5,保护β-细胞和刺激胰岛素表达和分泌;(2)通过促进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子激活型受体(PPAR)的表达和激活以及抑制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活性,对抗胰岛素抵抗,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和利用葡萄糖,改善脂、糖代谢紊乱;(3)通过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延缓肠道吸收葡萄糖,产生降血糖作用。齐墩果酸通过它的降脂、降糖和抗氧化作用以及对抗高浓度葡萄糖的氧化应激反应和醛糖还原酶的表达和活性,产生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效应。综述齐墩果酸降血糖和抗糖尿病并发症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的文献资料,并对其研究进展作了分析。

王晓峰,周建[4](2015)在《齐墩果酸对胰岛素抵抗HepG2关键酶活性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探讨齐墩果酸对胰岛素抵抗人肝癌细胞(Hep G2)关键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将Hep G2细胞分别设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二甲双胍组、齐墩果酸组。采用肝糖原测定试剂盒检测齐墩果酸对胰岛素抵抗Hep G2细胞糖原含量的影响;采用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耦联比色法、乳酸脱氢酶耦联比色法及钼酸铵定磷法测定葡萄糖激酶(GK)、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和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的活性。结果齐墩果酸能够促进胰岛素抵抗Hep G2细胞的葡萄糖消耗,使G-6-Pase及PEPCK活性分别降低54.8%,18.8%,使GK活性和糖原含量分别升高100.6%,98.6%。结论齐墩果酸可降低胰岛素抵抗Hep G2细胞G-6-Pase和PEPCK的活性,抑制糖异生,从而减少细胞内源性葡萄糖的产生。齐墩果酸可提高GK活性,加快糖酵解,增加糖原含量,减轻Hep G2细胞的胰岛素抵抗状态。

洪峰,胡静娜[5](2013)在《齐墩果酸对糖尿病大鼠糖耐量及肝糖原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齐墩果酸对糖尿病大鼠糖耐量及肝糖原的影响,以期进一步研究齐墩果酸降血糖的作用机制。方法随机取10只大鼠作为正常组,其余40只大鼠采用链脲菌素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按血糖值分为5组,每组10只,模型组、齐墩果酸高(100mg.kg-1)、低剂量组(50mg.kg-1)、二甲双胍组,测定糖耐量;连续给药30天后,测定空腹血糖和肝糖原含量。结果齐墩果酸对糖尿病大鼠具有明显改善糖耐量,降低空腹血糖及增加肝糖原的作用。结论齐墩果酸改善糖耐量可能与抑制糖苷酶活性有关,而增加肝糖原与促进肝糖原合成,同时减少糖异生有一定的关系。

谢灵璞[6](2012)在《齐墩果酸对高血糖大鼠胰岛素及肝糖原含量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研究齐墩果酸对高血糖大鼠的血糖、血清胰岛素及肝糖原含量的影响,探讨齐墩果酸的降血糖作用。方法:通过测定链脲菌素制备高血糖大鼠的空腹血糖(FBG)、血清胰岛素(FINS)、肝糖原含量及观察肝脏PSA染色,来评价齐墩果酸降血糖作用。结果:齐墩果酸明显降低高血糖大鼠FBG(P<0.01),升高高血糖大鼠FINS及肝糖原含量(P<0.05),肝脏PSA切片观察:齐墩果酸紫红色糖原较模型组明显增多。结论:齐墩果酸可能通过增加肝糖原含量及升高血清胰岛素水平降低血糖。

张明发,沈雅琴[7](2010)在《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抗糖尿病药理》文中研究表明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OA)是临床上常用的保肝药,而熊果酸(ursolic acid,UA)是OA的同分异构体,两药分子立体结构十分相似,药理作用也相似。不少研究发现,OA和UA都有改善糖代谢和脂代谢的作用,是许多蔬菜、水果和中药所含的几乎无毒的活性成分,可

李道中,徐先祥[8](2008)在《皂苷类化学成分抗糖尿病作用研究概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梁凡[9](2008)在《玉竹提取物胶囊对餐后血糖影响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分为文献综述和临床研究两部分。其中,文献综述包括单味中药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和玉竹的现代研究进展;临床研究为玉竹提取物胶囊对餐后血糖影响的临床研究。单味中药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包括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主要论述了单味中药在临床中治疗糖尿病的情况;实验研究主要论述了单味中药有效化学成分的研究和作用机制的研究。说明单味中药降糖机理呈现多渠道、多途径的特点,是高效、低毒、又能防治并发症的药物,对于预防和治疗糖尿病都有实际的意义,具有很大的优势和很大的开发研究价值。玉竹的现代研究进展主要论述了常用中药玉竹在古代文献方面的研究;玉竹的性味归经、四气五味和生物学特征;现代医学对玉竹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玉竹活性成分及其复方在临床糖尿病中的应用。玉竹多糖是玉竹的主要有效成分,运用多糖的降糖作用对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的意义,及玉竹所具有巨大的开发前景。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的升高是引起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加重病情并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糖尿病的发病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何有效的控制餐后高血糖是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一个重要的措施。本课题研究的目的:观察玉竹提取物对餐后血糖的影响探讨其是否具有即时降糖效应以及玉竹的可能降糖机理,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试验一:从病房中选取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每组30例患者。高剂量组给予4粒玉竹提取物胶囊(相当于生药玉竹30克),低剂量组给予2粒玉竹提取物胶囊(相当于生药玉竹15克)。在患者空腹血糖控制在12mmol/L以内的前提下,在现有的治疗上,两组患者空腹服用一次玉竹提取物胶囊。试验二:另择30例健康受试者为正常对照组,给予4粒玉竹提取物胶囊(相当于生药玉竹30克)。治疗前后监测患者的一般情况、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本研究采用SAS8.2统计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结果:高剂量组治疗后血糖差值减少,与治疗前比较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低剂量组治疗后血糖差值增大,与治疗前比较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血糖差值比较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正常对照组治疗后血糖差值无明显变化,与治疗前比较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高剂量组有降低2hPG的趋势。结论:高剂量的玉竹提取物胶囊有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的趋势,尤其是对气阴两虚兼内热型疗效较明显;低剂量的玉竹提取物胶囊没有降低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的趋势;玉竹提取物胶囊对健康受试者的血糖基本没有影响。

刘智华[10](2007)在《女贞子齐墩果酸的提取及其降血糖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目前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致死性疾病之一,寻找治愈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有效药物已成为当今医药界的热点。在抗糖尿病药物中,合成药物具有明显的副作用,因此筛选安全、有效的天然降血糖药物具有重要实际意义。本试验以女贞子的提取物齐墩果酸为研究对象,对其降血糖的功能进行了研究。(1)本试验研究了女贞子齐墩果酸的提取工艺。对女贞子果实进行皮仁分离、95%乙醇超声提取、酸沉淀、碱处理、盐析、酸处理、活性碳脱色、正己烷脱脂、冷冻干燥和重结晶,得到了齐墩果酸的白色针状结晶。经检测,齐墩果酸在95%乙醇溶液中的溶解性稳定,比旋光度为+73.3°,含量达到96.98%。(2)建立了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模型。结果表明,18~22 g小鼠糖尿病模型的最佳四氧嘧啶剂量为雌性260 mg/kg,雄性270 mg/kg。(3)将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小鼠随机分为四组:糖尿病组、齐墩果酸组、优降糖组和正常组。结果表明,齐墩果酸明显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以及血清中TC、TG和LDL-c的含量(P<0.05),并有效增加HDL-c的含量(P<0.05)。与正常组相比较,糖尿病组血清中的AST、ALT、HbAl-c和ALP明显升高(P<0.05),而给予齐墩果酸治疗后明显下降(P<0.05)。此外,齐墩果酸明显抑制糖尿病小鼠肝、肾组织中MDA含量的增加(P<0.05),而增强SOD、T-AOC和GSH-Px的活性(P<0.05)。免疫器官指数表明齐墩果酸明显增加糖尿病小鼠的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P<0.05)。病理切片显示齐墩果酸对受损的胰岛细胞有保护作用。上述研究揭示齐墩果酸可能通过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力、清除自由基、增强抗氧化、保护肝脏、肾脏和胰腺细胞等作用,从而改善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小鼠的症状,降低了血糖。

二、齐墩果酸对四氧嘧啶性高血糖大鼠肝糖原含量的动态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齐墩果酸对四氧嘧啶性高血糖大鼠肝糖原含量的动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枇杷叶中科罗索酸制备及降血糖活性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意义
    1.2 枇杷叶概述
        1.2.1 枇杷叶中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1.2.2 枇杷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1.3 科罗索酸研究进展
    1.4 天然产物中降血糖活性研究进展
    1.5 课题研究思路与组织结构
第2章 枇杷叶中科罗索酸与山楂酸的单体制备及含量测定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1 实验试剂
        2.2.2 主要设备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科罗索酸、山楂酸单体制备分离
        2.3.2 枇杷叶中4种三萜酸的含量测定
    2.4 实验结果
        2.4.1 制备所得产品的结构分析与鉴定
        2.4.2 产品纯度检测
        2.4.3 枇杷叶中4种三萜酸的含量测定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枇杷叶中科罗索酸制备工艺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3.2.2 主要设备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2 枇杷叶中科罗索酸有效成分提取工艺优化
        3.3.3 枇杷叶中提取科罗索酸富集工艺研究
        3.3.4 科罗索酸单体制备工艺研究
        3.3.5 枇杷叶中科罗索酸提取中试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科罗索酸对HepG2细胞葡萄糖消耗及PEPCK基因表达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4.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4.2.2 主要设备及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HepG2细胞培养
        4.3.2 Ⅱ型糖尿病样HepG2细胞模型的建立
        4.3.3 Ⅱ型糖尿病样HepG2细胞模型的稳定性
        4.3.4 Ⅱ型糖尿病样HepG2 细胞模型PEPCK基因的表达水平
        4.3.5 科罗索酸对于HepG2细胞葡萄糖消耗量的影响
        4.3.7 科罗索酸对于HepG2细胞模型糖原积累的影响
        4.3.8 科罗索酸对HepG2 细胞模型PEPCK基因表达量影响
        4.3.9 数据处理与统计
    4.4 实验结果
        4.4.1 Ⅱ型糖尿病样细胞模型的建立
        4.4.2 Ⅱ型糖尿病样HepG2细胞模型的稳定性
        4.4.3 Ⅱ型糖尿病样细胞模型PEPCK基因的表达水平
        4.4.4 科罗索酸对于PEPCK基因过表达HepG细胞单位葡萄糖消耗量的影响
        4.4.5 科罗索酸对于Ⅱ型糖尿病样细胞模型糖原积累的影响
        4.4.6 科罗索酸对于Ⅱ型糖尿病样细胞模型PEPCK基因表达量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科罗索酸在斑马鱼体内减少肝糖输出机制的探索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5.2.1 实验动物
        5.2.2 主要试剂和耗材
        5.2.3 主要设备及仪器
        5.2.4 主要溶液的配置
    5.3 实验方法
        5.3.1 毒性实验
        5.3.2 斑马鱼PEPCK基因过表达模型的构建
        5.3.3 稳定性分析
        5.3.4 科罗索酸对于糖代谢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5.3.5 科罗索酸对于胰岛素(INSa)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5.3.6 科罗索酸对于胰岛素受体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5.3.7 数据处理与统计
    5.4 结果
        5.4.1 科罗索酸对斑马鱼的毒性
        5.4.2 PEPCK过表达模型的建立
        5.4.3 模型稳定性
        5.4.4 科罗索酸对于糖代谢相关基因mRNA表达量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科罗索酸对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葡萄糖和脂质代谢的影响
    6.1 引言
    6.2 实验材料与仪器
        6.2.1 实验动物
        6.2.2 实验材料与试剂
        6.2.3 主要仪器及设备
    6.3 实验方法
        6.3.1 II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建立
        6.3.2 实验动物的分组模型及饲养
        6.3.3 体重测定
        6.3.4 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
        6.3.5 血样采集
        6.3.6 生化指标的测定
        6.3.7 统计方法
    6.4 实验结果
        6.4.1 科罗索酸对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体重的影响
        6.4.2 科罗索酸对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口服葡萄糖耐受量的影响
        6.4.3 科罗索酸对脂质代谢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讨论
    7.1 总结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附录

(2)青钱柳悬浮培养细胞三萜抑制糖类消化酶活性及其作用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糖尿病及其预防和治疗概述
    1.2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研究现状
        1.2.1 α-葡萄糖苷酶简介
        1.2.2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抑制餐后血糖的作用机理
        1.2.3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来源
        1.2.4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主要种类
    1.3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筛选模型
    1.4 酶抑制动力学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1.5 本文的目的与意义
    1.6 课题来源
    1.7 本文的研究技术路线
    1.8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1.8.1 主要研究内容
        1.8.2 特色及创新之处
第二章 糖类消化酶体外反应体系及其抑制剂活性检测方法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主要试剂
        2.1.2 主要仪器设备
        2.1.3 试验方法
        2.1.4 数据处理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葡萄糖测定标准曲线
        2.2.2 α-淀粉葡苷酶体外反应模型的建立及主要参数的优化
        2.2.3 蔗糖酶体外反应模型的建立及主要参数的优化
        2.2.4 还原糖测定标准曲线的绘制
        2.2.5 α-胰淀粉酶体外反应模型的建立及主要参数的优化
        2.2.6 PNP测定标准曲线的绘制
        2.2.7 α-葡萄糖苷酶体外反应模型的建立及其主要参数的优化
        2.2.8 四种糖类消化酶体外反应模型测定阿卡波糖的抑制活性试验结果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α-葡萄糖苷酶酶抑制动力学试验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主要试剂
        3.1.2 主要实验仪器
        3.1.3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阿卡波糖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测定
        3.2.2 五种酶抑制动力学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比较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青钱柳悬浮培养细胞三萜对糖类消化酶的抑制作用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主要试剂
        4.1.3 主要实验仪器
        4.1.4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青钱柳悬浮培养细胞总三萜对四种糖类消化酶的抑制活性
        4.2.2 基于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活性检测模型筛选高活性细胞系
        4.2.3 12个青钱柳悬浮培养细胞系三萜测定结果
        4.2.4 CPSC4 总三萜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动力学检测
        4.2.5 五种主要单体三萜成分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动力学检测
        4.2.6 CPSC4 总三萜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主效成分的验证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荧光光谱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青钱柳悬浮培养细胞三萜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机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主要试剂
        5.1.2 主要仪器设备
        5.1.3 试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三萜与α-葡萄糖苷酶相互作用的荧光猝灭机制
        5.2.2 三萜与α-葡萄糖苷酶相互作用的分子对接机制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齐墩果酸降血糖和抗糖尿病并发症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降血糖作用
2 降糖机制
    2.1 保护胰腺β-细胞和刺激胰岛素表达和分泌
    2.2 对抗胰岛素抵抗并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和利用葡萄糖
    2.3 抑制和延缓肠道吸收葡萄糖
3 防治糖尿病并发症

(4)齐墩果酸对胰岛素抵抗HepG2关键酶活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5)齐墩果酸对糖尿病大鼠糖耐量及肝糖原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动物:
        1.1.2 药物与试剂:
    1.2 方法
        1.2.1 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制备与分组:
        1.2.2 给药方法:
        1.2.3 糖耐量测定方法:
        1.2.4 空腹血糖测定的方法:
        1.2.5 肝糖原测定方法:
        1.2.6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齐墩果酸对糖耐量的影响
    2.2 齐墩果酸对空腹血糖的影响
    2.3 齐墩果酸对肝糖原的影响
3 讨论

(6)齐墩果酸对高血糖大鼠胰岛素及肝糖原含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动物
        1.1.2 药物与化学试剂
    1.2 方法
        1.2.1 高血糖动物模型的制备
        1.2.2 动物分组及给药
        1.2.3 空腹血糖及胰岛素的测定
        1.2.4 肝糖原含量测定
        1.2.5 肝糖原染色
        1.2.6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齐墩果酸对高血糖大鼠FBG的影响
    2.2 齐墩果酸对高血糖大鼠FINS的影响
    2.3 齐墩果酸对高血糖大鼠肝糖原含量的影响
    2.4 齐墩果酸对高血糖大鼠肝糖原染色形态学观察
3 讨论

(8)皂苷类化学成分抗糖尿病作用研究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五加科植物皂苷
2 豆科植物皂苷
3 其他皂苷
4 展望

(9)玉竹提取物胶囊对餐后血糖影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单味中药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1 临床研究
        1.1 清热药
        1.2 益气养阴药
        1.3 健脾药
        1.4 活血化瘀药
        2 实验研究
        2.1 有效化学成分
        2.2 作用机制
        3 评述
        参考文献
    综述二 玉竹的现代研究进展
        1 古代文献研究
        2 现代研究
        2.1 玉竹的生物学特征
        2.2 化学成分
        2.3 药理作用
        3 在糖尿病中的应用
        3.1 玉竹活性成分的临床应用
        3.2 玉竹在复方中的应用
        4 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玉竹提取物胶囊对糖尿病餐后血糖影响的临床研究
    前言
    试验一 玉竹提取物胶囊对2 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的影响
        对象和方法
        结果
    试验二 玉竹提取物胶囊对正常人餐后血糖的影响
        对象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女贞子齐墩果酸的提取及其降血糖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第一章 糖尿病研究概况
        1.1 糖尿病的发展现状
        1.2 糖尿病的性质
        1.2.1 糖尿病的分类
        1.2.2 糖尿病的病因
        1.2.3 糖尿病的发病机理
        1.2.4 糖尿病的并发症
        1.3 西药治疗糖尿病
        1.3.1 胰岛素分泌促进剂
        1.3.2 胰岛素增敏剂
        1.3.3 肝糖生成抑制剂
        1.3.4 小肠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1.3.5 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IB(PTP-1B)抑制剂
        1.3.6 新型降糖药物
        1.4 单味中药治疗糖尿病
        1.4.1 促进胰岛素分泌,增加血清胰岛素含量
        1.4.2 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
        1.4.3 延缓对葡萄糖的吸收
        1.4.4 影响受体后糖代谢的某些环节
        1.4.5 抑制细胞内蛋白非酶糖基化作用
    第二章 女贞子及齐墩果酸的药理研究概况
        2.1 女贞子的药理作用
        2.1.1 抗炎作用
        2.1.2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2.1.3 对变态反应的抑制作用
        2.1.4 对脂质代谢的影响
        2.1.5 降血糖作用
        2.1.6 保肝作用
        2.1.7 对造血系统的影响
        2.1.8 其他作用
        2.2 齐墩果酸的研究概况
        2.2.1 齐墩果酸的理化性质和结构鉴定
        2.2.2 OLA 的药理研究
        2.2.3 毒性研究
        2.2.4 前景展望
        2.3 研究目的和内容
        2.3.1 研究目的
        2.3.2 研究内容
试验研究
    第三章 女贞子齐墩果酸的提取与分离
        3.1 实验材料
        3.1.1 植物来源及鉴定
        3.1.2 仪器及试剂
        3.2 齐墩果酸的提取方法
        3.2.1 女贞子果皮果肉与种皮种仁的分离
        3.2.2 皮渣中齐墩果酸的提取
        3.2.3 齐墩果酸的分离
        3.2.4 齐墩果酸的提取工艺
        3.3 提取物分析
        3.3.1 分析方法
        3.3.2 结果
        3.4 讨论
        3.4.1 种皮、种仁与果皮、果肉分离
        3.4.2 提取分离条件
        3.4.3 提取成分分析及含量测定
        3.5 小结
    第四章 糖尿病动物模型的建立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2 结果
        4.2.1 试验过程小鼠的一般情况观察
        4.2.2 小鼠体重的变化
        4.2.3 小鼠饮水量的变化
        4.2.4 小鼠血糖值的变化
        4.2.5 不同剂量ALX 对建立小鼠糖尿病模型的影响
        4.2.6 同体重雌雄小鼠之间的差异
        4.2.7 注射 260 mg/kg ALX 4 d 后模型成功性判定
        4.3 讨论
        4.3.1 ALX 致糖尿病作用机理及其模型的优点
        4.3.2 注射ALX 后小鼠外表特征、体重、饮水量的变化
        4.3.3 ALX 的使用剂量及方法
        4.3.4 雌雄小鼠间的差异及模型成功性考察
        4.4 小结
    第五章 齐墩果酸的降血糖作用研究
        5.1 试验材料
        5.1.1 女贞子
        5.1.2 实验动物
        5.1.3 实验仪器
        5.1.4 主要试剂
        5.2 试验方法
        5.2.1 糖尿病模型的建立和分组方法
        5.2.2 小鼠饮水量测定
        5.2.3 血糖的测定
        5.2.4 血清及组织样本准备
        5.2.5 指标测定
        5.2.6 免疫器官指数测定
        5.2.7 病理学观察
        5.2.8 数据处理
        5.3 结果
        5.3.1 OLA 对糖尿病小鼠体重的影响
        5.3.2 OLA 对糖尿病小鼠饮水量的影响
        5.3.3 OLA 对正常小鼠血糖的影响
        5.3.4 OLA 对四氧嘧啶小鼠血糖的影响
        5.3.5 OLA 对四氧嘧啶小鼠血脂的影响
        5.3.6 OLA 对四氧嘧啶小鼠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5.3.7 OLA 对四氧嘧啶小鼠肝组织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5.3.8 OLA 对四氧嘧啶小鼠肾组织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5.3.9 OLA 对四氧嘧啶小鼠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5.3.10 OLA 对四氧嘧啶小鼠胰腺组织形态的影响
        5.4 讨论
        5.4.1 OLA 对糖尿病小鼠体重和饮水量的影响
        5.4.2 OLA 对小鼠血糖的影响
        5.4.3 OLA 对糖尿病小鼠血脂的影响
        5.4.4 OLA 对糖尿病小鼠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5.4.5 OLA 对糖尿病小鼠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5.4.6 OLA 对糖尿病小鼠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5.4.7 OLA 对糖尿病小鼠胰腺组织形态的影响
        5.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齐墩果酸对四氧嘧啶性高血糖大鼠肝糖原含量的动态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枇杷叶中科罗索酸制备及降血糖活性机理研究[D]. 许舒雯.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5)
  • [2]青钱柳悬浮培养细胞三萜抑制糖类消化酶活性及其作用机理[D]. 朱娟娟. 江西农业大学, 2016(04)
  • [3]齐墩果酸降血糖和抗糖尿病并发症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 张明发,沈雅琴. 抗感染药学, 2015(06)
  • [4]齐墩果酸对胰岛素抵抗HepG2关键酶活性的影响[J]. 王晓峰,周建. 医药导报, 2015(09)
  • [5]齐墩果酸对糖尿病大鼠糖耐量及肝糖原的影响[J]. 洪峰,胡静娜. 海峡药学, 2013(02)
  • [6]齐墩果酸对高血糖大鼠胰岛素及肝糖原含量的影响[J]. 谢灵璞.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2(07)
  • [7]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抗糖尿病药理[J]. 张明发,沈雅琴. 上海医药, 2010(08)
  • [8]皂苷类化学成分抗糖尿病作用研究概况[J]. 李道中,徐先祥. 中南药学, 2008(06)
  • [9]玉竹提取物胶囊对餐后血糖影响的临床研究[D]. 梁凡.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8(01)
  • [10]女贞子齐墩果酸的提取及其降血糖作用研究[D]. 刘智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6)

标签:;  ;  ;  ;  ;  

齐墩果酸对四氧嘧啶致高血糖大鼠肝糖原含量的动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