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亚临床血管病变暨大动脉功能临床研究多中心临床试验已全面启动(论文文献综述)
王宏宇[1](2021)在《血管衰老临床检测技术——重视血管内皮功能的评价与Endo FIND研究启示》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指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持续上升,拥有3.3亿心血管病患者,其中脑卒中1 300万,冠心病1 139万,肺原性心脏病500万,心力衰竭890万,心房颤动487万,风湿性心脏病250万,先天性心脏病200万,下肢动脉疾病4 530万,高血压2.45亿[1]。心脏、脑、肾和其他组织器官病变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是其供应血管发生了结构和功能受损以及血管衰老过程加速,
孟旭[2](2021)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临床特点、预后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研究》文中指出背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和肾动脉狭窄(renal artery stenosis,RAS)均为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病因,当PA患者同时合并RAS时,患者临床表现更加复杂,且RAS可能影响PA筛查试验的结果进而造成漏诊,目前尚缺乏相关临床研究。目的:分析PA合并RAS患者的临床特点,结合卧立位试验结果分析RAS对PA筛查试验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确诊PA合并RAS的患者(PA合并RAS组)和121例无RAS的PA患者(PA组)的临床资料,前者又分为重度RAS组(RAS>70%)和中度 RAS 组(50%<RAS<70%)。结果:PA患者中RAS患病率为6.9%(71/1033),其中重度RAS患病率为3.2%(33/1033)。重度 RAS 组收缩压(171.82±18.24vs.154.11±18.96mmHg;P<0.001)、舒张压(110.76±15.90vs.91.73±12.85mmHg;P<0.001)和难治性高血压(RH)患病率(90.9%vs.66.9%;P=0.008)高于中度 RAS 组(98.63±14.90vs.91.73±12.85mmHg;P=0.006)。PA合并RAS组卧立位试验的直接肾素浓度(5.37±3.94vs.3.71±2.10uIU/ml;P<0.001)和假阴性率(33.8%vs.3.3%;P<0.01)均显着高于PA组,但两组血浆醛固酮水平无显着差异;亚组分析中,重度RAS组和中度RAS组的假阴性率分别为60.6%(20/33)和10.5%(4/38),仅重度RAS组假阴性率显着高于PA组(P<0.05)。19名因首次ARR呈假阴性未确诊PA的患者在肾动脉血运重建术后再次入院复查卧立位试验,与术前相比,术后卧位直接肾素浓度从 11.22±9.10uIU/ml 下降至 3.24±2.69uIU/ml(P<0.001),低肾素状态百分比从21.1%(4/19)上升至78.9%(15/19)(P=0.001),而血浆醛固酮水平在肾动脉血运重建术前后无显着差异(23.22±11.20vs.22.45±8.90ng/dL;P=0.697)。当PA和RAS均采用标准方法治疗时,末次随访时PA合并RAS组患者RH的患病率从81.7%降至2.8%(P<0.001)。结论:PA合并RAS患者常因首次卧立位试验呈假阴性结果而导致PA漏诊,由于重度RAS继发的肾素水平升高是导致假阴性结果的主要原因。有效的肾动脉血运重建治疗可有效降低血浆肾素水平,经血运重建成功解除RAS的患者若术后血压无改善或合并RH,除外其他常见病因后,应考虑合并PA的可能。背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是独立于高血压之外的心血管危险因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对于改善PA远期预后至关重要。尽管研究证实经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laparoscopic adrenalectomy,LA)治疗和单纯予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治疗均可有效控制高血压等临床表现以及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目前尚缺乏在基于肾上腺静脉取血(adrenal venous sampling,AVS)证实的单侧PA患者中对比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的远期预后的研究。目的:在基于AVS证实的单侧PA患者中,分析基于AVS进行分型诊断的临床价值,并探索手术治疗和单纯药物治疗对患者远期血压控制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通过对比队列中AVS结果和影像学检查结果之间的一致性评估基于AVS进行分型诊断的临床价值;将经AVS确诊的单侧PA患者分为手术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分析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和随访资料,评估长期随访后的血压完全控制率(complete control rate,CCR)、血压水平、降压药数量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通过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估手术治疗对血压远期控制水平的影响。结果:共纳入51例单侧PA患者,行LA手术者纳入手术治疗组(21例),未行LA手术治疗者纳入药物治疗组(30例)。CT扫描与AVS结果的总体一致率为64.7%(33/51),其中19.6%(10/51)的患者CT所示病变位置与AVS判定的优势分泌侧相反,15.7%(8/51)的患者存在CT所示肾上腺双侧病变经AVS证实有优势分泌。手术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的平均随访时间分别为22.05±6.26个月和20.57±4.63个月(P=0.34)。与基线水平相比,手术治疗组末次随访时收缩压(120.30±12.99vs.151.67±14.59mmHg;P<0.001)、舒张压(79.00±7.62vs.93.81±12.14mmHg;P<0.001)、降压药物种类(0.19±0.51vs.2.19±1.08;P<0.001)和低钾血症患病率(0.0%vs.95.2%;P<0.001)均明显低于首次入院时;药物治疗组患者仅收缩压(133.54±16.60vs.156.33±21.3mmHg;P<0.001)和低钾血症患病率(13.3%vs.66.7%;P<0.001)显着降低。末次随访时手术治疗组的收缩压(120.30±12.99vs.133.54±16.60mmHg;P=0.01)、舒张压(79.00±7.62vs.87.35±12.36mmHg;P=0.01)和降压药种类(0.19±0.51vs.2.33±0.78;P<0.001)显着低于药物治疗组。在纳入协变量校正之前,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提示LA患者获得高血压完全缓解的机率是接受单纯药物治疗的患者的7.75倍(95%置信区间[2.33,25.78];P=0.001),调整协变量后的模型依然可获得一致结论。经随访,两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无显着差异。结论:LA术前行AVS检查协助进行分型诊断可有效避免部分患者接受不合理的手术治疗。经AVS证实的单侧PA患者行LA治疗和单纯药物治疗均可有效控制血压和改善低钾血症,但LA治疗对患者的长期血压预后显着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可能是改善患者远期CCR的独立保护因素。背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ronism;PA)可导致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风险增高。目前在中国人群中关于PA患者发生CVD危险因素的研究较少,尤其缺乏动态血压监测与臂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ranchia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baPWV)相关指标与 PA 患者发生 CVD 风险关联的研究。通过识别并控制CVD的危险因素,有助于降低PA患者发生CVD的风险,改善远期预后。目的:分析PA患者临床特点以及动态血压监测和baPWV相关指标的特点,并进一步探索PA患者发生CVD的潜在危险因素。方法:回顾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中心确诊的PA患者,根据是否合并CVD分为CVD组和非-CVD(non-CVD)组,分析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动态血压监测和baPWV结果,通过双变量相关分析筛选出导致PA患者CVD风险升高的潜在危险因素,进一步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所有潜在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与non-CVD组患者相比,CVD组患者确诊年龄(57.77±8.23vs.45.81±10.66 岁;P<0.001)、高血压病程(17.77±11.57vs.9.90±8.48 年;P<0.001)、脉压(64.84±14.17vs.56.48±12.61mmHg;P<0.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07±0.86vs.2.69±0.72mmol/L;P=0.002)和糖化血红蛋白(5.80±0.76vs.5.51±0.57%;P=0.004)显着高于non-CVD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6±0.24vs.1.19±0.33mmol/L;P=0.010)显着低于 non-CVP 组。血压节律方面,正常血压节律仅见于13.6%(25/184)的PA患者中,81.5%(150/184)的PA患者为“非杓型”血压,33.2%(61/184)的PA患者有夜间血压高于日间血压,但CVD组和non-CVD组患者合并血压节律异常的比例未见显着差异。基于baPWV结果,81.5%(150/184)的PA患者有动脉硬化,且CVD组患者baPWV水平(17.28±3.29vs.15.86±2.64m/s;P=0.002)和动脉硬化的患病率(94.6%vs.75.8%;P=0.002)均高于non-CVD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分析发现确诊时年龄较大(OR 1.122,95%置信区间[1.071,1.176];P<0.001,P<0.001)、脉压增大(OR 1.036,95%置信区间[1.003,1.071];P=0.033)、LDLC 升高(OR 1.786,95%置信区间[1.019,3.129];P=0.043)、血肌酐水平升高(OR 1.025,95%置信区间[1.005-1.044];P=0.012)和肾素水平升高(OR 1.010,95%置信区间[1.001,1.018];P=0.024)为PA患者发生CVD的危险因素。结论:PA患者常合并有血压节律异常,主要表现为“非杓型”血压,多数PA患者有baPWV升高和动脉硬化;确诊时年龄较大、脉压增大、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血肌酐水平升高和肾素水平升高可能作为预测CVD风险的临床标志。
陈苏伟,陈宏,钟永亮,乔志钰,里程楠,葛翼鹏,于海,朱俊明,孙立忠[3](2020)在《药物治疗与预防马方综合征主动脉扩张-基于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的进展》文中研究指明马方综合征(Marfan syndrome,MFS)是常染色显性遗传的结缔组织病,同时累及心血管、肺、眼、骨骼肌肉等多个系统[1]。90%的MFS患者在10~12年内发生主动脉事件。主动脉扩张形成动脉瘤或夹层导致破裂成为MFS患者的最常见死因。如果未接受有效治疗,平均寿命不超过45岁。有效的外科干预改善了MFS患者的预后[2]。随着研究的深入,应用药物预防MFS主动脉扩张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
Beijing Hypertension Association;Beijing Diabete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ssociation;Beijing Research for Chronic Diseases Control and Health Education;[4](2020)在《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心血管病已经成为全世界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其死亡患者例数占全球总死亡病例的32%。在中国,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社会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均持续上升。据推算,我国心脑血管病现患人数为2.9亿,其中脑卒中患者1300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1100万。在过去的20余年,心脑血管病年龄标准化患病率增幅达14.7%。根据世界银行的估计,至2030年,脑卒中和冠心病的患病人数将分别增至3177万和2263万。
陈琦玲[5](2020)在《特殊类型高血压临床诊治要点专家建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血压是临床常见心血管危险因素之一,在我国发病人数高达2.45亿,而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远不尽如人意。就我国高血压患者数量和分布而言,高血压防治的主战场应当在基层,而特殊情况下的高血压的诊断治疗是我国一线医生棘手的问题。为了更好地配合国家推进高血压诊断治疗落实到基层,使基层医生更好地掌握特殊情况下高血压的精准治疗,编写了《特殊类型高血压临床诊治要点专家建议》。Framingham心脏研究表明,高血压与心脑血管事件有明显相关性。由于高血压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而导致全身血管及脏器的损伤,同时脏器疾病又可加重或导致高血压的发生,因此有效控制高血压需要多学科联合作战。该专家建议共18个章节,从高血压的特殊类型、特殊人群、特殊背景等方面,对各种特殊类型高血压的特征进行了深入浅出、全面详实的阐述。具有以下特点:(1)详实阐述了围术期高血压、药物与高血压、肿瘤与高血压等继发性高血压及女性高血压、老年高血压、儿童青少年高血压、卧位高血压与立位低血压,以及合并了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理障碍、免疫系统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脑部疾病等不同合并症的高血压;(2)简明扼要探讨了不同临床背景下的病因机制、病理生理改变、诊治思路、特殊用药原则等;(3)阐述了特殊类型高血压的规范化诊治新思路和具体策略;(4)探讨了相关疾病防治的最新进展,如中心动脉压、左右心功能在特殊类型高血压精准治疗中的作用与地位。该专家建议是落实健康中国行动的重要举措,有助于促进高血压防控工作的规范化,敬请关注。
张萍[6](2020)在《眼底动脉硬化与脑梗死TOAST相关性及中医证型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眼底动脉硬化程度与TOAST分型及中医证型进行分析,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眼底动脉硬化及其程度与TOAST各分型以及与中医各证型的相关性,为有效预测脑梗死的发生以及从中医方面施以治疗和预防提供新思路。方法:选择在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期间在14天之内发生缺血性中风收入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并行眼底照相的患者。根据眼底照相观察眼底动脉形态及视网膜病变情况,由专业眼科医师出具的眼底照相报告结果,选取其中有眼底动脉硬化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病例组(眼底动脉硬化组),无眼底动脉硬化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无眼底动脉硬化组),并对存在动脉硬化的眼底进行分级。根据脑梗死发病原因,参考 TOAST(Trial of Org10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分型标准把急性脑梗死分为心源性栓塞型(cardio-embolism,CE)、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型(large-artery atherosclerosis,LAA)、小动脉闭塞型(occlusion sall-artery lacunar,SAA)、其他原因型(stroke of other demonstrated etiology,SOE)以及不明原因型(stroke otherundemonst rated etiology,SUE)。探究急性脑梗死患者眼底动脉硬化程度与TOAST各分型的相关性。根据中医证型辨证标准将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气虚证、阴虚阳亢证、风证、火热证、痰证、血瘀证,探究急性脑梗死伴眼底动脉硬化与中医各证型的相关性。成果:1.20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162例(79.8%)为有眼底动脉硬化者,41例(20.2%)为无眼底动脉硬化者。眼底动脉硬化患者中Ⅰ级硬化65例(40.12%),Ⅱ级硬化78例(48.15%),Ⅲ级硬化19例(11.73%),Ⅳ级硬化者。2.(1)通过既往史资料对比对比眼底动脉硬化组患者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人数高于无眼底动脉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个人史方面,两组吸烟、饮酒、睡眠障碍人数有显着差异(P=0.006、0.043、0.026<0.05),眼底动脉硬化组人数都显着高于无眼底动脉硬化组;(3)实验室指标及血压情况对比显示,两组收缩压(t=2.078,P=0.039)、LDL-C(Mann-Whitney U=2457.500,P=0.010)、HCY(Mann-Whitney U=1902.500,P=0.000)、空腹血糖(Mann-WhiTNEY u=1639.500,P=0.000)、糖化血红蛋白(Mann-Whitney U=2421.000,P=0.007)水平均高于无眼底动脉硬化组。3.急性脑梗死患者眼底动脉硬化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高血压病、糖尿病、同型半胱氨酸值与眼底动脉硬化存在显着相关性,高血压的脑梗死患者出现眼底动脉硬化的风险比无高血压患者高24.4%(OR=0.244,95%CI:0.070-0.846),糖尿病的脑梗死患者出现眼底动脉硬化的相对危险度比无糖尿病患者增加19.7%(OR=0.197,95%CI:0.077-0.506);同型半胱氨酸值每增加1mmol/L,患者出现眼底动脉硬化的相对危险度增加1.171倍(1.056-1.298)。4.(1)TOAST分型及其他眼底动脉硬化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以小动脉闭塞型作为参考变量计算优势比,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出现眼底动脉硬化相对危险度是小动脉闭塞型脑梗死患者的 5.026 倍(OR=5.026,95%CI:1.843-13.705);(2)TOAST 分型各亚型眼底动脉硬化情况经Kruska1-wallis H检验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2.934,P=0.000),提示TOAST分型各亚型眼底动脉硬化情况存在明显差异,Nemenyi检验法两两比较可见小动脉闭塞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型(P=0.000)、不明原因型与大动脉粥样硬化型(P=0.003)有显着差异,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患者眼底动脉硬化程度更严重。5.(1)中医证型及相关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气虚证作为参考变量计算优势比,结果显示痰证和血瘀证同眼底动脉硬化有显着相关性,痰证脑梗死患者出现眼底动脉硬化相对危险度是气虚证脑梗死患者的3.579倍(OR=3.579,95%CI:1.016-12.600);血瘀证脑梗死患者出现眼底动脉硬化相对危险度是气虚证脑梗死患者的4.245倍(OR=4.245,95%CI:1.130-15.947);(2)眼底动脉硬化组患者中医各证型眼底动脉硬化分级情况经Kruskal-wallis H检验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8.625,P=0.000),显示中医不同证型患者的眼底动脉硬化程度不全相同,Nemenyi检验两两比较显示,提示阴虚阳亢证-痰证(P=0.001)、气虚证-痰证(P=0.001)、风证-痰证(P=0.000)患者眼底硬化程度具有显着差异,痰证患者眼底动脉硬化程度较阴虚阳亢证、气虚证及风证患者严重。结论:1)急性脑梗死患者眼底动脉硬化与高血压、糖尿病、同型半胱氨酸值存在明显相关性,高脂血症、冠心病、吸烟、饮酒、失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眼底动脉硬化也有一定影响。2)急性脑梗死患者眼底动脉硬化与TOAST分型中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存在相关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患者眼底动脉硬化程度更严重。3)急性脑梗死患者眼底动脉硬化与中医证型中的痰证及血瘀证存在相关性,痰证患者眼底动脉硬化程度更严重。
牟婧宇[7](2019)在《血清炎性标志物与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和目的:目前基于社区人群对血清炎性标志物与各种类型脑血管病变相关性的研究较多,但此类研究极少系统性纳入多个炎性标志物并探索其与不同类型血管病的关系,故社区人群中炎性标志物对各血管病的作用缺乏全局性认识。本研究基于顺义社区人群对多个炎性标志物与不同类型脑血管病变(大动脉粥样硬化、大动脉僵硬及扩张、脑小血管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系统性横断面研究,并探讨其作用的差异性,以期为未来深入研究脑血管病病理机制及其预防提供依据。研究方法:纳入2013年6月至2018年8月北京市顺义地区年龄≥35岁且排除神经系统疾病病史的村民共1153人,采用Luminex液相芯片检测技术测定血清炎性标志物,用颈动脉斑块及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评估大动脉粥样硬化,用颈动脉脉搏波速度(PWV)及硬度指数β评估动脉僵硬,用颈总动脉直径、基底动脉直径及颈内动脉颅内段直径评估动脉扩张,用腔隙、脑白质高信号及脑微出血评估脑小血管病变。应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及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血清炎性标志物与大、小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在调整了血管病传统危险因素等混杂因素后,①大动脉粥样硬化:E-选择素(E-selectin)、P-选择素(P-selectin)、人软骨糖蛋白-39(HC-gp39/YKL-40)、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与颈动脉斑块相关,E-selectin与ICAS相关;②动脉僵硬:白介素-6(IL-6)、P-selectin、骨桥蛋白(OPN)与颈动脉 PWV 相关,IL-6、P-selectin、MMP-9与硬度指数β相关,其中IL-6与动脉僵硬的相关性较显着;动脉扩张:hsCRP、CD40L、OPN与颈总动脉扩张相关,IL-6与基底动脉扩张显着相关,但发现YKL-40、MMP-9、IL-6、OPN与颈内动脉颅内段直径呈负相关。③脑小血管病: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及YKL-40与脑白质高信号相关,其中VCAM-1与其相关性较为显着;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VCAM-1与脑微出血相关,且ICAM-1对脑微出血有弱保护作用。YKL-40是唯一与三种血管病变均相关的炎性标志物。而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TNF-α、MMP-2与三种血管病变均不相关。结论:炎性标志物与大动脉粥样硬化、大动脉僵硬及扩张和脑小血管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证实了炎症反应在血管病发生中的重要作用,也证实了部分炎性标志物在不同类型脑血管病中作用的差异性,但对部分炎性标志物并未发现其在各血管病变的作用有可解释的显着差异。对于炎症在血管病中的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Writing Group of 2018 Chinese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 Chinese Hypertension League, Chinese Society of Cardiology, Chinese Medical Doctor Association Hypertension Committee, Hypertension Branch of China International Exchange and Promotive Association for Medical and Health Care, Hypertension Branch of Chinese Geriatric Medical Association;[8](2019)在《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文中认为1 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情况要点1 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情况我国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仍呈升高趋势。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有两个比较显着的特点:从南方到北方,高血压患病率递增;不同民族之间高血压患病率存在差异。我国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粗率)近年来有明显提高,但总体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分别达51.6%、45.8%和16.8%。高钠、低钾膳食,超重和肥胖是我国人群重要的高血压危险因素。1.1 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9](2019)在《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文中研究表明主任委员刘力生(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北京高血压联盟研究所)副主任委员吴兆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王继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文(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撰稿委员会(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序)包玉倩(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蔡军(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陈鲁原(广东省人民医院)陈伟伟(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初少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10](2017)在《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文中认为前言高血压作为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也是我国患病率较高、致残率较高及疾病负担较重的慢性疾病。2016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2%。尽管近些年我国人群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已有改善,但仍处于较低水平。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
二、中国亚临床血管病变暨大动脉功能临床研究多中心临床试验已全面启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亚临床血管病变暨大动脉功能临床研究多中心临床试验已全面启动(论文提纲范文)
(1)血管衰老临床检测技术——重视血管内皮功能的评价与Endo FIND研究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全生命周期血管衰老管理———“首钢血管健康管理模式” |
2 血管健康及衰老检测适用人群 |
3 血管衰老的评价指标 |
3.1 血管内皮功能评估 |
3.1.1 冠状动脉内皮功能评估 |
3.1.2 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low-mediateddilation,FMD) |
3.1.3 外周动脉张力(peripheralarterialtonometry,PAT)检测 |
3.2 脉压 |
3.3 利用超声技术评估动脉结构和功能异常反映血管衰老 |
3.4 动脉硬化的评估 |
3.4.1 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wavevelocity,PWV)评估 |
3.4.2 心踝血管指数(cardioanklevascularindex,CAVI)检测 |
3.4.3 中心动脉压(centralaorticpressure,CAP)测量 |
3.5 踝臂指数(anklebrachialindex,ABI)的检测 |
3.6 桡动脉脉搏波形分析 |
3.7 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oronaryarterycalcification score,CACS) |
3.8 24h动态血压和动态心电图监测 |
3.9 血管衰老和内皮功能障碍的生物标志物检测 |
3.1 0 基因遗传学评估 |
4 中国血管健康综合评估系统的建立———北京血管健康分级综合评价血管衰老 |
5 EndoFIND的启示与血管内皮功能评价的应用前景 |
6 智能化血管衰老的管理策略实施和助力“健康中国2030” |
(2)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临床特点、预后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合并肾动脉狭窄的临床特点分析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基于肾上腺静脉取血证实的单侧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的远期预后研究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一项基于中国人群的回顾性研究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药物治疗与预防马方综合征主动脉扩张-基于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的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马方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概述 |
2.药物治疗现状 |
3.思考与展望 |
(4)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论文提纲范文)
1 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
1.1 吸烟 |
1.1.1 吸烟现状 |
1.1.2 吸烟与心血管病风险 |
1.2 饮酒 |
1.2.1 饮酒流行情况 |
1.2.2 饮酒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 |
1.3 不健康膳食 |
1.3.1 膳食现状 |
1.3.2 不健康膳食对心血管的危害 |
1.3.2.1 蔬菜、水果摄入不足 |
1.3.2.2 高盐(钠)摄入 |
1.3.2.3 高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摄入 |
1.4 身体活动不足 |
1.4.1 我国居民身体活动现状 |
1.4.2 身体活动不足的危害 |
1.4.2.1 身体活动不足是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
1.4.2.2 身体活动不足是影响心血管病康复的重要因素 |
1.5 超重、肥胖 |
1.5.1 超重、肥胖现况 |
1.5.2 超重、肥胖与心血管病风险 |
1.5.2.1 高血压 |
1.5.2.2 冠心病 |
1.5.2.3 脑卒中 |
1.5.2.4 其他疾病 |
1.6 社会心理因素 |
1.6.1 抑郁、焦虑现况 |
1.6.2 社会心理因素与心血管病风险 |
1.6.2.1 应激 |
1.6.2.2 抑郁 |
1.6.2.3 焦虑 |
1.6.2.4 A型行为 |
1.6.3 心血管药物引发的抑郁症状 |
1.7 血脂异常 |
1.7.1 血脂异常的分类与合适水平 |
1.7.2 血脂异常现况 |
1.7.3 血脂异常与心血管病风险 |
1.8 糖尿病 |
1.8.1 糖尿病定义分型 |
1.8.2 糖尿病现况 |
1.8.3 糖尿病与心血管病风险 |
1.9 高血压 |
1.9.1 高血压现况 |
1.9.2 高血压与心血管病风险 |
2 心血管病风险评估 |
2.1 生理指标的采集及测量 |
2.1.1 血压 |
2.1.2 静息心率 |
2.1.3 人体测量学指标 |
2.2 临床指标的采集和测量 |
2.2.1 病史信息 |
2.2.2 实验室检查指标 |
2.3 靶器官受累的指标采集和测量 |
2.3.1 无症状靶器官损害 |
2.3.2 临床合并症 |
2.4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风险评估 |
2.4.1 ASCVD风险评估流程 |
2.4.2 ASCVD风险评估建议 |
3 危险因素干预 |
3.1 行为干预 |
3.1.1 行为干预的益处 |
3.1.2 行为干预的原则 |
3.1.3 行为干预的流程 |
3.1.4 行为干预的措施 |
3.1.4.1 阶段目标 |
3.1.4.2 优先原则 |
3.1.5 随访管理 |
3.1.6 行为干预注意事项 |
3.2 吸烟干预 |
3.2.1 戒烟的益处 |
3.2.2 戒烟的原则 |
3.2.3 戒烟流程 |
3.2.4 戒烟的措施 |
3.2.4.1 判断戒烟意愿 |
3.2.4.2 医学咨询 |
3.2.4.3 5A技能 |
3.2.4.4 5R干预技术 |
3.2.4.5 戒烟药物 |
3.2.5 随访和复吸处理 |
3.3 饮酒干预 |
3.3.1 戒酒的益处 |
3.3.2 戒酒的原则 |
3.3.3 戒酒干预的流程 |
3.3.4 戒酒干预的措施 |
3.3.4.1 酒精使用情况评估 |
3.3.4.2 干预内容 |
3.3.5 持续监测 |
3.4 膳食干预 |
3.4.1膳食干预的获益 |
3.4.2膳食干预的原则 |
3.4.3膳食营养干预流程 |
3.4.4膳食营养干预的措施 |
3.4.4.1 膳食评估 |
3.4.4.2 干预方案 |
(1)一般人群 |
(2)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及患者膳食建议 |
3.4.5随访管理 |
3.5 身体活动的干预 |
3.5.1 身体活动干预的益处 |
3.5.2 身体活动干预原则 |
3.5.3 身体活动干预的流程 |
3.5.4 身体活动干预的措施 |
3.5.4.1 运动处方的要素 |
3.5.4.2 心血管病稳定期运动处方程序和锻炼方法 |
3.5.4.3 身体活动建议 |
3.5.5 身体活动的维持 |
3.6 体重管理 |
3.6.1 体重管理的益处 |
3.6.2 体重管理的原则 |
3.6.3 体重管理的流程 |
3.6.4 体重管理的措施 |
3.6.4.1 咨询沟通 |
3.6.4.2 体重管理的具体措施 |
3.6.5 控制体重的相关药物 |
3.6.6 减重后体重的长期维持 |
3.7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 |
3.7.1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的益处 |
3.7.2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原则 |
3.7.3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流程(图13)。 |
3.7.4 社会心理因素干预措施 |
3.7.4.1 评估 |
3.7.4.2 筛查 |
3.7.4.3 干预 |
3.8 血脂控制 |
3.8.1 血脂控制的益处 |
3.8.2 我国血脂控制的现状 |
3.8.3 血脂控制的原则 |
3.8.3.1 定期、主动进行血脂检测 |
3.8.3.2 风险评估决定血脂控制的目标人群 |
3.8.3.3 血脂控制的治疗靶点 |
3.8.3.4 血脂控制的目标值 |
3.8.4 血脂控制的流程 |
3.8.5 血脂控制的措施 |
3.8.5.1 常用调脂药物的重要临床信息 |
3.8.5.2 安全性监测和达标管理 |
3.8.5.3 建议转诊至上级医院的情况 |
3.8.6 同时控制血脂以外的心血管病综合风险 |
3.9 糖尿病管理 |
3.9.1 糖尿病管理的益处 |
3.9.2 糖尿病管理的原则 |
3.9.3 糖尿病管理的流程 |
3.9.4 糖尿病管理的措施 |
3.9.4.1 筛查对象 |
3.9.4.2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
3.9.4.3 降糖目标 |
3.9.4.4 生活方式干预 |
3.9.4.5 降压治疗 |
3.9.4.6 调脂治疗 |
3.9.4.7 阿司匹林的使用 |
3.9.4.8 体重管理 |
3.9.4.9 血糖管理 |
3.10 高血压管理 |
3.10.1 高血压管理的益处 |
3.10.2 高血压管理原则 |
3.10.3 初诊高血压管理流程 |
3.10.4 高血压管理措施 |
3.10.4.1 治疗目标 |
3.10.4.2 实现降压达标的方式 |
3.10.4.3 风险评估 |
3.10.4.4 改善生活方式 |
3.10.4.5 药物治疗 |
3.10.5 高血压合并临床疾病的管理建议 |
3.10.5.1 高血压合并房颤 |
3.10.5.2 老年高血压 |
3.10.5.3 高血压合并脑卒中 |
3.10.5.4 高血压伴冠心病 |
3.10.5.5 高血压合并心衰 |
3.10.5.6 高血压伴肾脏疾病 |
3.10.5.7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
3.10.5.8 代谢综合征 |
4 疾病干预 |
4.1 冠心病 |
4.1.1 概述 |
4.1.2 诊断与分类 |
4.1.2.1 诊断 |
4.1.2.2 分类 |
4.1.3 治疗 |
4.1.3.1 ACS的诊疗流程(图19) |
4.1.3.2 CCS的治疗 |
4.1.3.2.1 生活方式改善 |
4.1.3.2.2 药物治疗 |
4.1.3.2.3 血运重建 |
4.1.3.3 共病的治疗 |
4.1.3.3.1 心源性疾病 |
4.1.3.3.2 心外疾病 |
4.1.4 心脏康复 |
4.1.4.1 药物处方 |
4.1.4.2 患者教育 |
4.1.5 随访管理 |
4.1.6 预防 |
4.2 脑卒中 |
4.2.1 概述 |
4.2.2 诊断与分类 |
4.2.2.1 脑卒中的院前早期识别 |
4.2.2.2 诊断 |
4.2.2.3 分类 |
4.2.3 脑卒中常规治疗 |
4.2.3.1 急性期脑卒中治疗 |
4.2.3.2 脑卒中后的治疗 |
4.2.4 脑卒中稳定期合并其他疾病的处理 |
4.2.4.1 高血压 |
4.2.4.2 糖尿病 |
4.2.4.3 血脂异常 |
4.2.4.4 房颤 |
4.2.4.5 心脏疾病 |
4.2.5 预防 |
4.3 慢性心衰 |
4.3.1 概述 |
4.3.2 诊断与分类 |
4.3.2.1 筛查与识别 |
4.3.2.2 诊断 |
4.3.2.3 分类 |
4.3.3 治疗 |
4.3.3.1 慢性HFrEF的治疗 |
4.3.3.2 慢性HFpEF和HFmrEF的治疗 |
4.3.3.3 心衰多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综合干预及共病治疗 |
4.3.3.4 转诊治疗 |
4.3.4 随访管理 |
4.3.5 预防 |
4.4 房颤 |
4.4.1 概述 |
4.4.2 诊断与分类 |
4.4.2.1 诊断 |
4.4.2.2 分类 |
4.4.3 治疗 房颤的治疗策略主要是节律控制与心室率控制。 |
4.4.3.1 节律控制 |
4.4.3.2 心室率控制 |
4.4.4 房颤的一级预防及合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或疾病的综合干预 |
4.4.4.1 房颤的上游治疗 |
4.4.4.2 房颤合并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或疾病的综合干预 |
4.4.5 房颤患者脑卒中的预防 |
4.4.6 随访管理、健康教育、转诊 |
4.5 外周动脉疾病 |
4.5.1概述 |
4.5.2 诊断与分类 |
4.5.2.1 危险因素 |
4.5.2.2 病因 |
4.5.2.3 筛查对象 |
4.5.2.4 诊断 |
4.5.2.5 临床分期和分型 |
4.5.3 治疗 |
4.5.4 其他部位PAD的诊断和治疗 |
4.5.5 预防 |
4.6 动脉粥样硬化 |
4.6.1 概述 |
4.6.2 临床表现与诊断 |
4.6.2.1 危险因素 |
4.6.2.2 临床表现 |
4.6.2.3 动脉粥样硬化的检测 |
4.6.3 治疗 |
4.6.4 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 |
4.6.4.1 改善生活方式 |
4.6.4.2 控制危险因素 |
4.7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
4.7.1 概述 |
4.7.2 诊断与分类 |
4.7.2.1 SAHS相关术语定义 |
4.7.2.2 危险因素 |
4.7.2.3 病史 |
4.7.2.4嗜睡程度评估 |
4.7.2.5 辅助检查 |
4.7.2.6 简易诊断 |
4.7.2.7 分类、分度 |
4.7.3 治疗 |
4.7.3.1 治疗目标 |
4.7.3.2 治疗方案 |
4.7.3.3 转诊指征及目的 |
4.7.4 预防 |
4.7.4.1 一级预防 |
4.7.4.2 二级预防 |
4.7.4.3 三级预防 |
4.7.4.4 口腔矫治器及外科手术 |
4.7.5 随访评估、健康教育 |
5 其他关注问题 |
5.1 抗栓治疗 |
5.1.1 抗栓药物种类及其作用靶点 |
5.1.2 冠心病的抗凝治疗 |
5.1.2.1 STEMI |
5.1.2.2 NSTE-ACS |
5.1.2.3 稳定性冠心病 |
5.1.3 预防血栓栓塞疾病的抗凝治疗 |
5.1.3.1 急性肺栓塞的抗凝治疗 |
5.1.3.2 房颤抗凝治疗 |
5.1.3.3 需长期口服抗凝药物患者的抗栓治疗建议 |
5.1.3.4 抗凝中断及桥接 |
5.1.4 出血预防和处理 |
5.1.4.1 对症药物的使用方法 |
5.1.4.2 出血处理 |
5.2 抗血小板治疗 |
5.2.1 抗血小板治疗的基本原则 |
5.2.2 心脑血管疾病的抗血小板治疗 |
5.2.3 抗血小板治疗期间出血的处理原则 |
5.2.4 服用阿司匹林的注意事项 |
5.3 治疗依从性 |
5.3.1 治疗依从性现状 |
5.3.2 治疗依从性评估 |
5.3.3 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与改善措施 |
5.4 远程管理指导 |
5.4.1 远程管理的必要性 |
5.4.2 远程管理的优势 |
5.4.2.1 远程管理提高健康管理效率 |
5.4.2.2 远程管理实现健康管理均等化 |
5.4.2.3 远程管理调动居民参与健康管理意识和能力 |
5.4.2.4 远程管理促进健康管理及时性 |
5.4.3 远程管理的可行性 |
5.4.3.1 远程管理基本设备 |
5.4.3.2 远程管理内容 |
6 投入产出分析 |
附录 常用筛查量表 |
(5)特殊类型高血压临床诊治要点专家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特殊类型高血压概述 |
1.1 高血压的历史 |
1.2 特殊类型高血压的概念 |
2 老年高血压 |
2.1 流行病学特点 |
2.2 老年高血压的病理生理特点 |
2.3 临床诊断要点及鉴别点 |
2.3.1 临床诊断 |
2.3.2 临床特点 |
2.3.3 鉴别点 |
2.4 常规治疗及治疗的特殊点 |
2.4.1 治疗原则 |
2.4.2 常规治疗 |
2.4.2. 1 非药物治疗 |
2.4.2. 2 药物治疗 |
2.4.3 特殊情况下的治疗 |
2.4.4 老年高血压合并异常血压波动 |
2.4.4. 1 老年高血压合并体位性血压波动 |
2.4.4. 2 餐后低血压 |
2.5新进展 |
3 儿童青少年高血压 |
3.1 流行病学特点 |
3.2 儿童青少年高血压定义 |
3.3儿童青少年血压测量 |
3.4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的原发和继发病因 |
3.5 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的诊断性评估 |
3.6 儿童青少年血压管理 |
3.7总结 |
4 女性高血压 |
4.1 女性在不同阶段的生理和病理变化 |
4.1.1 月经周期 |
4.1.2 避孕药 |
4.1.3 妊娠高血压 |
4.1.4 更年期及绝经期 |
4.2 各个时期降压药物应用有何异同及注意事项 |
4.2.1 青春期 |
4.2.2 育龄期 |
4.2.3 妊娠期 |
4.2.4 哺乳期 |
4.2.5更年期 |
4.3 多囊卵巢综合征与高血压 |
4.3.1 多囊卵巢综合征导致高血压机制 |
4.3.2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 |
5 围术期高血压 |
5.1 围术期高血压定义 |
5.2 围术期血压波动的病理生理机制 |
5.3高血压患者术前评估及准备 |
5.4围术期高血压降压药物的选择、静脉药与口服药的转换应用原则 |
5.4.1 血压控制目标 |
5.4.2 治疗原则 |
5.5 特殊临床疾病围术期血压管理 |
5.5.1 心脏手术围术期高血压管理 |
5.5.2 主动脉夹层围术期血压管理 |
5.5.3 妊娠期高血压围术期血压管理 |
5.5.4 颅内病变围术期血压管理 |
5.5.5 嗜铬细胞瘤围术期血压管理 |
6 高血压合并心律失常 |
6.1 流行病学特点 |
6.2 病理生理特点 |
6.3 临床诊断要点 |
6.4 常规治疗及特殊治疗 |
6.4.1 高血压合并室上性心律失常 |
6.4.1. 1 室上性期前收缩 |
6.4.1.2心房颤动 |
6.4.1. 3 其他类型室上性心律失常 |
6.4.2 高血压合并室性心律失常 |
7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心肌病、心力衰竭 |
7.1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 |
7.1.1 流行病学特点 |
7.1.2 病理生理特点 |
7.1.3 临床诊断要点及鉴别点 |
7.1.3. 1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诊断 |
7.1.3. 2 鉴别诊断 |
7.1.4常规治疗及治疗的特殊点 |
7.1.4. 1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推荐 |
7.1.4. 2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推荐 |
7.2 高血压合并心肌病 |
7.2.1 流行病学特点 |
7.2.2病理生理特点 |
7.2.3 临床诊断要点及鉴别点 |
7.2.4 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的治疗要点 |
7.3 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 |
7.3.1 流行病学特点 |
7.3.3 临床诊断要点及鉴别点 |
7.3.3. 1 临床诊断要点 |
7.3.3. 2 高血压性心脏病鉴别诊断 |
7.3.4 常规治疗及治疗的特殊点 |
8 泌尿系统疾病与高血压 |
8.1 肾实质性疾病 |
8.1.1 流行病学特点 |
8.1.2 病理生理特点 |
8.1.3 临床诊断要点及鉴别点 |
8.1.4 常规治疗及治疗的特殊点 |
8.2 肾血管性疾病 |
8.2.1 流行病学特点 |
8.2.2 病理生理特点 |
8.2.3临床诊断要点及鉴别点 |
8.2.4 常规治疗及治疗的特殊点 |
8.3 肾上腺疾病 |
8.4 透析患者降压药物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
8.4.1 流行病学特点 |
8.4.2 病理生理特点 |
8.4.3 临床诊断要点及鉴别点 |
8.4.4 常规治疗及治疗的特殊点 |
8.5 促红细胞生成素应用后高血压的处理 |
8.5.1 流行病学特点 |
8.5.2 病理生理特点 |
8.5.3临床诊断要点及鉴别点 |
8.5.4常规治疗及治疗的特殊点 |
9 脑部疾病与高血压 |
9.1 与高血压相关导致的脑部动脉硬化性疾患的处理原则9.1.1 |
9.1.2 急性脑出血的血压管理 |
9.1.3 病情稳定的脑卒中患者的血压管理 |
9.2脑实质疾病引起的血压变化 |
1 0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高血压 |
1 0.1 流行病学特点 |
1 0.2 病理生理特点 |
1 0.3 临床诊断要点及鉴别点 |
1 0.4 常规治疗及治疗的特殊点 |
1 1 心理障碍与高血压 |
1 1.1 高血压合并心理障碍的流行病学特点 |
1 1.2 高血压与心理障碍共病的发病机制 |
1 1.3 高血压患者心理障碍的特性 |
1 1.4 高血压患者心理障碍的识别 |
1 1.5 高血压患者的双心治疗 |
1 1.5.1 抗高血压治疗 |
1 1.5.2 心理治疗及抗焦虑抑郁药物的应用 |
1 2 内分泌疾病与高血压 |
1 2.1 糖尿病与高血压 |
12.1.1流行病学特点 |
12.1.2病理生理特点 |
1 2.1.3 临床诊断要点 |
1 2.1.4 治疗要点 |
1 2.1.5 高血压的管理 |
1 2.2 甲亢与高血压 |
1 2.2.1 流行病学特点 |
1 2.2.2 病理生理特点 |
1 2.2.3 临床诊断要点 |
1 2.2.4 鉴别诊断 |
1 2.2.5 治疗方法 |
1 2.3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与高血压 |
1 2.3.1 流行病学特点 |
1 2.3.2 病理生理特点 |
1 2.3.3 临床诊断要点 |
1 2.3.4 治疗方法 |
1 2.4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ongenital adrenal hyperplasia,CAH)与高血压 |
1 2.4.1 流行病学特点 |
1 2.4.2 病理生理特点 |
1 2.4.3 临床诊断要点 |
1 2.4.4 治疗方法 |
1 3 大血管疾病与高血压 |
1 3.1 动脉夹层 |
1 3.1.1 流行病学特点 |
1 3.1.2 病理生理特点 |
13.1.3临床诊断要点及鉴别点 |
1 3.1.4 常规治疗及治疗的特殊点 |
1 3.1.5 最新进展 |
1 3.2 间歇性跛行/外周动脉疾病 |
1 3.2.1 流行病学特点 |
13.2.2病理生理特点 |
1 3.2.3 临床诊断要点及鉴别点 |
1 3.2.4 常规治疗及治疗的特殊点 |
1 4 免疫系统疾病与高血压 |
1 4.1 流行病学特点 |
1 4.2 病理生理特点 |
14.3临床诊断要点及鉴别点 |
1 4.4 常规治疗及治疗的特殊点 |
1 5 肿瘤与高血压 |
1 5.1 流行病学特点 |
1 5.2 合并肿瘤患者的高血压诊断标准 |
1 5.3 与高血压发病相关的肿瘤的诊治 |
1 5.4 抗肿瘤药物与高血压的相关研究进展 |
1 5.5 降压药物与肿瘤的相关研究进展 |
1 5.5.1 利尿剂 |
1 5.5.2 β-受体阻滞剂 |
1 5.5.3 CCB |
1 5.5.4 ACEI |
1 5.5.5 ARB |
16卧位性高血压与直立性低血压 |
16.1卧位高血压[119]定义: |
16.2直立性低血压/神经源性直立性低血压[119] |
16.2.1定义 |
16.2.2直立性低血压的症状和体征 |
16.2.3筛查 |
16.2.4治疗。 |
17药物性高血压 |
17.1呼吸系统药物 |
17.2抗菌药物 |
17.3肝胆疾病药物 |
17.4内分泌系统药物 |
17.5肾内科药物 |
17.6化疗药物 |
17.7神经精神药物 |
17.8麻醉药物 |
17.9耳鼻喉科药物 |
17.10非甾体消炎药 |
17.11生殖相关药物 |
17.12减肥药 |
18无创中心动脉压(CAP)及左右心功能测定在高血压精准治疗中的地位 |
18.1无创中心动脉压 |
18.1.1无创中心动脉压测定原理 |
18.1.2中心动脉压与血压的相关性 |
18.1.3中心动脉压测定在高血压精准治疗中的地位 |
18.1.3.1反映靶器官损害和预测心血管事件 |
18.1.3.2指导降压药物应用 |
18.2无创左右心功能测定 |
18.2.1左右心功能测定原理 |
18.2.2左右心功能在高血压分型及精准治疗中的作用 |
(6)眼底动脉硬化与脑梗死TOAST相关性及中医证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眼底动脉硬化的西医研究进展 |
1.1.1 眼底动脉概论 |
1.1.2 眼底动脉与脑血管的相关性 |
1.1.3 眼动脉硬化 |
1.1.4 眼底动脉硬化与脑卒中的相关性 |
1.2 眼底动脉硬化的中医研究 |
1.2.1 眼底动脉硬化的中医病名及相关病机 |
1.2.2 症状分型研究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2.1 研究内容 |
2.1.1 研究对象 |
2.1.2 诊断标准 |
2.1.3 研究资料 |
2.1.4 研究方法 |
2.1.5 统计学方法 |
2.2 研究结果 |
2.2.1 急性脑梗死患者眼底动脉分布情况 |
2.2.2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
2.2.3 两组患者病因学TOAST分型情况 |
2.2.4 急性脑梗死患者TOAST各亚型的眼底动脉硬化分级情况 |
2.2.5 眼底动脉硬化程度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 |
第三章 讨论 |
3.1 急性脑梗死患者眼底动脉硬化形成情况 |
3.2 眼底动脉硬化影响因素分析 |
3.2.1 高血压对急性脑梗死眼底动脉硬化的影响 |
3.2.2 糖尿病对急性脑梗死眼底动脉硬化的影响 |
3.2.3 冠心病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眼底动脉硬化形成的影响 |
3.2.4 其他危险因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眼底动脉硬化形成的影响 |
3.3 急性脑梗死患者眼底动脉硬化与TOAST分型相关性分析 |
3.4 急性脑梗死患者眼底动脉硬化与中医分型相关性 |
3.5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7)血清炎性标志物与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血清炎性标志物与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英文缩略词表 |
(8)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情况 |
1.1 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发病率及其流行趋势 |
1.2 我国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
1.3 我国人群高血压发病重要危险因素 |
1.3.1 高钠、低钾膳食 |
1.3.2 超重和肥胖 |
1.3.3 过量饮酒 |
1.3.4 长期精神紧张 |
1.3.5 其他危险因素 |
2 高血压与心血管风险 |
2.1 血压与心血管风险的关系 |
2.2 我国高血压人群心血管风险的特点 |
3 诊断性评估 |
3.1 病史 |
3.2 体格检查 |
3.3 实验室检查 |
3.4 遗传学分析 |
3.5 血压测量 |
3.5.1 诊室血压 |
3.5.2 动态血压监测 (ABPM) |
3.5.3 家庭血压监测 (HBPM) |
3.6 评估靶器官损害 |
3.6.1 心脏 |
3.6.2 肾脏 |
3.6.3 大血管 |
3.6.4 眼底 |
3.6.5 脑 |
4 高血压分类与分层 |
4.1 按血压水平分类 |
4.2 按心血管风险分层 |
5 高血压的治疗 |
5.1 高血压的治疗目标 |
5.2 降压治疗策略 |
(1) 降压治疗的目的: |
(2) 降压达标的方式: |
(3) 降压药物治疗的时机: |
5.3 生活方式干预 |
5.3.1 减少钠盐摄入, 增加钾摄入 |
5.3.2 合理膳食 |
5.3.3 控制体重 |
5.3.4 不吸烟 |
5.3.5 限制饮酒 |
5.3.6 增加运动 |
5.3.7 减轻精神压力, 保持心理平衡 |
5.4 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
5.4.1 降压治疗的临床试验证据 |
5.4.2 降压药应用基本原则 |
(1) 起始剂量: |
(2) 长效降压药物: |
(3) 联合治疗: |
(4) 个体化治疗: |
(5) 药物经济学: |
5.4.3 常用降压药物的种类和作用特点 |
(1) CCB: |
(2) ACEI: |
(3) ARB: |
(4) 利尿剂: |
(5) β受体阻滞剂: |
(6) α受体阻滞剂: |
(7) 肾素抑制剂: |
5.4.4 降压药的联合应用 |
(1) 联合用药的适应证: |
(2) 联合用药的方法: |
(3) 联合用药方案 (图3) 。 |
(4) 单片复方制剂 (SPC) : |
5.5 器械干预进展 |
5.6 相关危险因素的处理 |
5.6.1 调脂治疗 |
5.6.2 抗血小板治疗 |
5.6.3 血糖控制 |
5.6.4 高血压并发心房颤动 (房颤) 的治疗 |
5.6.5 高血压伴多重危险因素的管理 |
5.7 高血压治疗随诊、转诊及记录 |
5.7.1 随诊目的 |
5.7.2 随诊内容 |
5.7.3 随诊间隔 |
5.7.4 医疗记录 |
6 特殊人群高血压的处理 |
6.1 老年高血压 |
6.1.1 临床特点 |
6.1.2 改善生活方式 |
6.1.3 老年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
(1) 研究证据: |
(2) 药物治疗的起始血压水平: |
(3) 降压的目标值: |
6.1.4 药物应用方法 |
6.2 儿童与青少年高血压 |
6.2.1 儿童与青少年高血压特点和流行现状 |
6.2.1.1 特点 |
6.2.1.2 流行趋势和特点 |
6.2.1.3 儿童继发性高血压 |
6.2.2 儿童高血压的近、远期健康损害 |
6.2.3 儿童血压测量及诊断评估 |
6.2.3.1 血压测量 |
6.2.3.2 血压评价标准 |
6.2.3.3 诊断性评估 |
6.2.4 治疗 |
6.2.4.1 血压控制目标 |
6.2.4.2 病因治疗 |
6.2.4.3 生活方式干预 |
6.2.4.4 药物治疗 |
6.3 妊娠高血压 |
6.3.1 妊娠高血压的分类 |
6.3.2 治疗策略 |
6.3.3 慢性高血压在妊娠前的处理 |
6.3.4 妊娠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 |
6.3.5 妊娠合并轻度高血压的处理 |
6.3.6 妊娠合并重度高血压的处理 |
6.3.7 妊娠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
6.4 高血压伴脑卒中 |
6.4.1 病情稳定的脑卒中的血压处理 |
6.4.2 急性脑卒中的血压处理 |
6.5 高血压伴冠心病 |
6.5.1 降压治疗的目标水平 |
6.5.2 稳定性心绞痛的降压药物选择 |
6.5.3 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降压药物选择 |
6.5.4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降压药物选择 |
6.6 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 |
6.6.1 流行病学和机制 |
6.6.2 降压治疗临床获益 |
6.6.3 降压目标 |
6.6.4 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处理 |
6.6.5 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处理 |
6.7 高血压伴肾脏疾病 |
6.7.1 高血压和肾脏疾病的关系 |
6.7.2 CKD患者的降压目标 |
6.7.3 CKD患者的降压药物应用原则 |
6.7.4 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 (CKD 5期) 的降压治疗 |
6.8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
6.8.1 降压治疗的目标 |
6.8.2 药物的选择和应用 |
6.9 代谢综合征 |
6.9.1 诊断标准 |
6.9.2 治疗原则和方法 |
(1) 风险和治疗原则: |
(2) 生活方式干预: |
(3) 降压药物的应用: |
6.10 外周动脉疾病的降压治疗 |
6.11 难治性高血压 |
6.11.1 难治性高血压的定义和原因筛查 |
6.11.2 处理原则[290-293] |
(1) 推荐患者转至高血压专业医生处就诊。 |
(2) 提倡进行诊室外血压测量 (家庭血压及动态血压) , 与患者有效沟通。 |
(3) 尽量消除影响因素。 |
(4) 调整降压联合方案。 |
(5) 效果仍不理想者可依据患者特点加用第四种降压药。 |
6.11.3 器械治疗 |
6.12 高血压急症和亚急症 |
6.12.1 定义和评估 |
6.12.2 高血压急症的治疗[111, 295] |
(1) 治疗原则: |
(2) 药物选择: |
(3) 降压的幅度及速度: |
(4) 注意事项: |
6.12.3 高血压亚急症的治疗 |
6.13 围术期高血压的血压管理 |
6.13.1 围术期高血压的定义和危险因素[66, 297-298] |
(1) 定义: |
(2) 常见的疾病高危因素: |
(3) 易发生高血压的手术类型有: |
6.13.2 围术期高血压控制原则和目标[299] |
(1) 控制原则: |
(2) 血压控制的目标: |
6.13.3 围手术期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
7 高血压防治对策和策略 |
7.1 防治政策及卫生服务体系 |
7.1.1 健康生活方式 |
7.1.2 系统管理高血压 |
7.2 社区高血压防治策略 |
7.2.1 全人群策略 全人群的策略主要采用健康促进的理论, 强调以下几方面。 |
(1) 政策发展与环境支持: |
(2) 健康教育: |
(3) 社区参与: |
(4) 场所干预: |
7.2.2 高血压高危 (易患) 人群策略 |
(1) 高血压易患人群的筛选: |
(2) 高血压易患人群的防治策略: |
8 高血压的社区规范化管理 |
8.1 高血压的筛查与登记 |
8.2 初诊高血压患者的管理 |
8.3 高血压长期随访的分级管理 |
8.4 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 |
8.5 高血压患者的远程管理 |
8.6 团队建设 |
8.7 高血压患者的分级诊疗 |
8.7.1 社区初诊高血压转出条件 |
8.7.2 社区随诊高血压转出条件 |
8.7.3 上级医院转回基层社区的条件 |
8.8 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 |
(1) 改善依从性: |
(2) 患者自我管理小组: |
(3) 家庭血压测量: |
9 继发性高血压 |
9.1 肾实质性高血压 |
9.2 肾动脉狭窄及其他血管病引起的高血压 |
9.2.1 肾动脉狭窄 |
9.2.2 主动脉狭窄 |
9.3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
9.4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及其他内分泌性高血压 |
9.4.1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
9.4.2 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 |
9.4.3 库欣综合征 |
9.5 其他少见的继发性高血压 |
9.6 药物性高血压 |
9.7 单基因遗传性高血压 |
10 研究展望 |
(9)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目录 1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情况 |
1.1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发病率及其流行趋势 |
1.2我国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
1.3我国人群高血压发病重要危险因素 |
1.3.1高钠、低钾膳食: |
1.3.2超重和肥胖: |
1.3.3过量饮酒: |
1.3.4长期精神紧张: |
1.3.5其他危险因素: 2高血压与心血管风险 |
2.1血压与心血管风险的关系 |
2.2我国高血压人群心血管风险的特点 3诊断性评估 |
3.1病史 |
3.2体格检查 |
3.3实验室检查 |
3.4遗传学分析 |
3.5血压测量 |
3.5.1诊室血压: |
3.5.2动态血压监测 (ABPM) : |
3.5.3家庭血压监测 (HBPM) : |
3.6评估靶器官损害 |
3.6.1心脏: |
3.6.2肾脏: |
3.6.3大血管: |
3.6.4眼底: |
3.6.5脑: 4高血压分类与分层 |
4.1按血压水平分类 |
4.2按心血管风险分层 5高血压的治疗 |
5.1高血压的治疗目标 |
5.2降压治疗策略 |
5.3生活方式干预 |
5.3.1减少钠盐摄入, 增加钾摄入: |
5.3.2合理膳食: |
5.3.3控制体重: |
5.3.4不吸烟: |
5.3.5限制饮酒: |
5.3.6增加运动: |
5.3.7减轻精神压力, 保持心理平衡: |
5.4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
5.4.1降压治疗的临床试验证据: |
5.4.2降压药应用基本原则: |
5.4.3常用降压药物的种类和作用特点: |
5.4.4降压药的联合应用 |
5.5器械干预进展 |
5.6相关危险因素的处理 |
5.6.1调脂治疗 |
5.6.2抗血小板治疗 |
5.6.3血糖控制 |
5.6.4高血压并发心房颤动 (房颤) 的治疗 |
5.6.5高血压伴多重危险因素的管理 |
5.7高血压治疗随诊、转诊及记录 |
5.7.1随诊目的: |
5.7.2随诊内容: |
5.7.3随诊间隔: |
5.7.4医疗记录: 6特殊人群高血压的处理 |
6.1老年高血压 |
6.1.1临床特点: |
6.1.2改善生活方式: |
6.1.3老年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
6.1.4药物应用方法: |
6.2儿童与青少年高血压 |
6.2.1儿童与青少年高血压特点和流行现状 |
6.2.1.1特点: |
6.2.1.2流行趋势和特点: |
6.2.1.3儿童继发性高血压: |
6.2.2儿童高血压的近、远期健康损害: |
6.2.3儿童血压测量及诊断评估 |
6.2.3.1血压测量: |
6.2.3.2血压评价标准: |
6.2.3.3诊断性评估: |
6.2.4治疗 |
6.2.4.1血压控制目标: |
6.2.4.2病因治疗: |
6.2.4.3生活方式干预: |
6.2.4.4药物治疗: |
6.3妊娠高血压 |
6.3.1妊娠高血压的分类: |
6.3.2治疗策略: |
6.3.3慢性高血压在妊娠前的处理: |
6.3.4妊娠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 |
6.3.5妊娠合并轻度高血压的处理: |
6.3.6妊娠合并重度高血压的处理: |
6.3.7妊娠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
6.4高血压伴脑卒中 |
6.4.1病情稳定的脑卒中的血压处理: |
6.4.2急性脑卒中的血压处理: |
6.5高血压伴冠心病 |
6.5.1降压治疗的目标水平: |
6.5.2稳定性心绞痛的降压药物选择: |
6.5.3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降压药物选择: |
6.5.4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降压药物选择: |
6.6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 |
6.6.1流行病学和机制: |
6.6.2降压治疗临床获益: |
6.6.3降压目标: |
6.6.4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处理: |
6.6.5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处理: |
6.7高血压伴肾脏疾病 |
6.7.1高血压和肾脏疾病的关系: |
6.7.2 CKD患者的降压目标: |
6.7.3 CKD患者的降压药物应用原则: |
6.7.4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 (CKD 5期) 的降压治疗: |
6.8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
6.8.1降压治疗的目标: |
6.8.2药物的选择和应用: |
6.9代谢综合征 |
6.9.1诊断标准: |
6.9.2治疗原则和方法 |
6.10外周动脉疾病的降压治疗 |
6.11难治性高血压 |
6.11.1难治性高血压的定义和原因筛查: |
6.11.2处理原则[290_293] |
6.11.3器械治疗 |
6.12高血压急症和亚急症 |
6.12.1定义和评估: |
6.12.2高血压急症的治疗[111, 295] |
6.12.3高血压亚急症的治疗: |
6.13围术期高血压的血压管理 |
6.13.1围术期高血压的定义和危险因素[66, 297, 298] |
6.13.2围术期高血压控制原则和目标[299] |
6.13.3围手术期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7高血压防治对策和策略 |
7.1防治政策及卫生服务体系 |
7.1.1健康生活方式: |
7.1.2系统管理高血压: |
7.2社区高血压防治策略 |
7.2.1全人群策略: |
7.2.2高血压高危 (易患) 人群策略: 8高血压的社区规范化管理 |
8.1高血压的筛查与登记 |
8.2初诊高血压患者的管理 |
8.3高血压长期随访的分级管理 |
8.4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 |
8.5高血压患者的远程管理 |
8.6团队建设 |
8.7高血压患者的分级诊疗 |
8.7.1社区初诊高血压转出条件 |
8.7.2社区随诊高血压转出条件 |
8.7.3上级医院转回基层社区的条件 |
8.8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 9继发性高血压 |
9.1肾实质性高血压 |
9.2肾动脉狭窄及其他血管病引起的高血压 |
9.2.1肾动脉狭窄: |
9.2.2主动脉狭窄: |
9.3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 : |
9.4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及其他内分泌性高血压 |
9.4.1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症: |
9.4.2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 |
9.4.3库欣综合征: |
9.5其他少见的继发性高血压 |
9.6药物性高血压 |
9.7单基因遗传性高血压 10研究展望 利益冲突声明 (排名不分先后) |
(10)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 高血压流行及治疗现状 |
1.1 高血压流行现状 |
1.2 基层高血压用药现状 |
1.2.1 社区高血压药物使用现状 |
1.2.1. 1 总体用药: |
1.2.1. 2 单一用药: |
1.2.1. 3 联合用药: |
1.2.1. 4 复方制剂: |
1.2.2 不合理用药情况 |
1.2.3 基层社区高血压用药相关事宜 |
1.3 高血压等级医院药物治疗现状 |
2 高血压药物分类 |
2.1 降压药物基因组学 |
2.1.1 代谢酶基因的变异影响药物代谢 |
2.1.2 靶点基因的变异影响药物疗效 |
2.2 药物分类 |
2.2.1 利尿剂 |
2.2.2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 |
2.2.3钙通道阻滞剂 |
2.2.4 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 |
2.2.5 交感神经抑制剂 |
2.2.6 直接血管扩张剂 |
2.2.7 具有降压作用的其他药物 |
2.2.7. 1 硝酸酯类[34] |
2.2.7. 2 AT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剂 |
2.2.7. 3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 |
2.2.7. 4 其他具有降压作用的药物 |
3 用药原则及规范 |
3.1 利尿剂 |
3.1.1 概述 |
3.1.2 分类 |
3.1.3 用药原则 |
3.1.3. 1 主要适应人群: |
3.1.3. 2 临床用药注意事项: |
3.1.4 单药应用与联合治疗方案推荐 |
3.2 钙通道阻滞剂 |
3.2.1 概述 |
3.2.2 CCB的分类 |
3.2.2. 1 根据与血管和心脏的亲和力分类: |
3.2.2. 2 根据与钙通道亚型的亲和力分类: |
3.2.2. 3 根据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特点分类: |
3.2.3 用药原则 |
3.2.3. 1 适应证: |
3.2.3. 2 禁忌证: |
3.2.3. 3 临床用药注意事项 |
3.2.4 单药应用与联合治疗方案推荐 |
3.3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3.3.1 概述 |
3.3.2 分类 |
3.3.3 用药原则 |
3.3.3. 1 适应证: |
3.3.3. 2 禁忌证 |
3.3.3. 3 临床用药注意事项 |
3.3.4 单药应用与联合治疗方案推荐 |
3.4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
3.4.1 概述 |
3.4.2 分类 |
3.4.3 用药原则 |
3.4.3. 1 适应证: |
3.4.3. 2 禁忌证: |
3.4.3. 3 临床用药注意事项 |
3.4.4 单药应用与联合治疗方案推荐 |
3.5 β受体阻滞剂 |
3.5.1 概述 |
3.5.2 分类 |
3.5.2. 1 根据受体选择性不同分类 |
3.5.2. 2 根据药代动力学特征分类 |
3.5.3 用药原则 |
3.5.3. 1 适应证: |
3.5.3. 2 禁忌证: |
3.5.3. 3 临床用药注意事项 |
3.6 α受体阻滞剂 |
3.6.1 概述 |
3.6.2 分类 |
3.6.3 用药原则 |
3.6.3. 1 适应证: |
3.6.3. 2 禁忌证 |
3.6.3. 3 临床用药注意事项 |
3.6.4 单药应用与联合治疗方案推荐 |
3.7 固定复方制剂 |
3.7.1 传统固定复方制剂 |
3.7.1. 1 概述: |
3.7.1. 2 分类: |
3.7.1. 3 用药原则 |
3.7.1. 4 单药应用与联合治疗方案推荐 |
3.7.2 新型固定复方制剂 |
3.7.2. 1 分类: |
3.7.2. 2 应用证据: |
3.7.2. 3 应用原则: |
3.7.2. 4 方案推荐 |
3.8 中枢性降压药 |
3.8.1 概述 |
3.8.2 分类 |
3.8.2. 1 根据作用中枢不同受体分类: |
3.8.2. 2 根据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分类: |
3.8.3 用药原则 |
3.8.3. 1 适应证 |
3.8.3. 2 不良反应 |
3.8.3. 3 注意事项和用法用量 |
3.8.4 方案推荐 |
4 国产创新药物 |
4.1 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 |
4.1.1 药理学 |
4.1.2 创新点 |
4.1.3 药物作用 |
4.1.4 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
4.1.5 规格和用法 |
4.2 尼群洛尔片 |
4.2.1 药理作用 |
4.2.2 降压特点 |
4.2.3 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
4.2.4 药物规格 |
4.2.5 尼群洛尔片应用推荐见表21。 |
4.3 阿利沙坦酯 |
4.3.1 临床药理学 |
4.3.2 创新点 |
4.3.3 临床效果 |
4.3.4 安全性 |
4.3.5 禁忌证 |
4.3.6 药物相互作用 |
4.4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 |
4.4.1药理学 |
4.4.2适应证 |
4.4.3 原创点 |
4.4.4 开发背景 |
4.4.5 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
4.4.6 循证证据 |
4.4.7 药物规格 |
4.5 左旋氨氯地平 |
4.5.1 药学部分 |
4.5.2 药理作用及临床循证 |
4.5.3 耐受性与安全性 |
4.5.4 临床推荐 |
4.5.5 |
4.6 临床研究阶段的抗高血压新药 |
5 高血压特殊合并症的药物治疗原则 |
5.1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
5.1.1 概述 |
5.1.2 降压药物选择 |
5.1.2. 1 降压治疗的启动: |
5.1.2. 2 药物推荐: |
5.1.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5.2 高血压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 |
5.2.1 概述 |
5.2.2 降压药物选择 |
5.2.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5.3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 |
5.3.1 概述 |
5.3.2 降压药物选择 |
5.3.2. 1 降压治疗的启动: |
5.3.2. 2 目标管理: |
5.3.2. 3 药物推荐: |
5.3.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5.4 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 |
5.4.1 概述 |
5.4.2 降压药物选择 |
5.4.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5.5 高血压合并慢性肾脏病 |
5.5.1 概述 |
5.5.2 降压药物选择 |
5.5.2. 1 降压药物选择原则: |
5.5.2. 2 指南推荐 |
5.5.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5.6 高血压合并卒中 |
5.6.1 概述 |
5.6.2 降压药物选择 |
5.6.2. 1 降压药物选择原则: |
5.6.2. 2 指南推荐: |
5.6.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5.7 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 |
5.7.1 概述 |
5.7.2 降压药物选择 |
5.7.2. 1 药物选择原则: |
5.7.2. 2 指南推荐: |
5.7.2. 3 各类降压药物在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
5.7.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5.7.3. 1 小剂量起始逐步递增: |
5.7.3. 2 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 |
5.7.3. 3 RAAS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及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黄金三角) : |
5.7.3. 4 避免肾功能恶化: |
5.7.3. 5 监测血钾: |
5.8 高血压急症 |
5.8.1 概述 |
5.8.2 降压药物选择[403] |
5.8.3 |
5.8.4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6 常见特殊类型高血压的治疗原则和药物选择 |
6.1 代谢相关性高血压 |
6.1.1 概述 |
6.1.2 降压药物选择 |
6.1.2. 1 药物选择原则: |
6.1.2. 2 指南推荐: |
6.1.2. 3 降压药物选择流程: |
6.1.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6.1.3. 1 降压目标: |
6.1.3. 2 其他注意事项 |
6.2 儿童青少年高血压 |
6.2.1 流行现状和影响因素 |
6.2.2 诊断和评估 |
6.2.2. 1 血压测量方法: |
6.2.2. 2 诊断和评估: |
6.2.3 综合干预 |
6.2.3. 1 非药物治疗: |
6.2.3. 2 药物治疗 |
6.2.3. 3 其他治疗: |
6.3 妊娠相关性高血压 |
6.3.1 概述 |
6.3.2 降压药物选择 |
6.3.2. 1 启动药物治疗和目标血压: |
6.3.2. 2 药物选择原则: |
6.3.2. 3 妊娠不同时期降压药物的选择和评估: |
6.3.2. 4 重度妊娠合并高血压: |
6.3.2. 5 联合用药: |
6.3.3 注意事项 |
6.3.4 哺乳期降压药物的推荐 |
6.4 拟育夫妇中男性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 |
6.4.1 概述 |
6.4.2 降压药物选择 |
6.4.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6.5 老年高血压 |
6.5.1 概述 |
6.5.2 老年高血压患者病理生理特点[75, 482] |
6.5.3 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特点[75, 119, 120, 483] |
6.5.4 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的获益 |
6.5.5 药物选择 |
6.5.6 降压目标值与达标流程 |
6.5.7 老年高血压合并心脑血管病的降压策略[75, 482] |
6.5.8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治疗 |
6.5.9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75, 482, 484, 488] |
6.6 肾上腺性高血压 |
6.6.1 概述 |
6.6.2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筛查中的药物选择及治疗 |
6.6.2. 1 药物对ARR筛查的影响 |
6.6.2. 2 筛查过程中降压药物的选择: |
6.6.2. 3 血钾等对ARR筛查的影响: |
6.6.2. 4 原醛药物治疗: |
6.6.3 嗜铬细胞瘤危象处理及术前准备用药 |
6.6.3.1嗜铬细胞瘤危象处理: |
6.6.3. 2 术前准备: |
6.6.3. 3 预后: |
6.6.4 库欣综合征的非手术治疗适宜人群及药物选择 |
6.6.4. 1 库欣综合征的治疗: |
6.6.4. 2 药物治疗: |
6.7 难治性高血压 |
6.7.1 概述 |
6.7.2 降压药物选择 |
6.7.3 近年随着对高血压病因认识的深入和临床诊断技术的提高, 继发性高血压的检出比例已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想[520, 521]。 |
6.8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相关性高血压 |
6.8.1 概述 |
6.8.2 降压药物选择 |
6.8.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6.9 肾血管性高血压 |
6.9.1 定义与病因 |
6.9.2 诊断 |
6.9.3 药物治疗 |
6.9.4 其他治疗 |
6.1 0 焦虑合并高血压 |
6.1 0. 1 概述 |
6.1 0. 2 焦虑与高血压的相互影响机制 |
6.1 0. 3 焦虑合并高血压的识别与评价 |
6.1 0. 4 焦虑合并高血压的药物选择 |
6.1 0.4.1 焦虑相关性高血压: |
6.1 0.4.2 高血压合并焦虑: |
7 基层高血压患者的国家基本药物应用原则 |
8 小结 |
四、中国亚临床血管病变暨大动脉功能临床研究多中心临床试验已全面启动(论文参考文献)
- [1]血管衰老临床检测技术——重视血管内皮功能的评价与Endo FIND研究启示[J]. 王宏宇.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1(05)
- [2]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临床特点、预后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研究[D]. 孟旭.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3]药物治疗与预防马方综合征主动脉扩张-基于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的进展[J]. 陈苏伟,陈宏,钟永亮,乔志钰,里程楠,葛翼鹏,于海,朱俊明,孙立忠.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20(12)
- [4]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全文替换[J]. Beijing Hypertension Association;Beijing Diabete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ssociation;Beijing Research for Chronic Diseases Control and Health Education;.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08)
- [5]特殊类型高血压临床诊治要点专家建议[J]. 陈琦玲. 中国全科医学, 2020(10)
- [6]眼底动脉硬化与脑梗死TOAST相关性及中医证型研究[D]. 张萍.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7]血清炎性标志物与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D]. 牟婧宇.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9(02)
- [8]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J]. Writing Group of 2018 Chinese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 Chinese Hypertension League, Chinese Society of Cardiology, Chinese Medical Doctor Association Hypertension Committee, Hypertension Branch of China International Exchange and Promotive Association for Medical and Health Care, Hypertension Branch of Chinese Geriatric Medical Association;.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9(01)
- [9]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J].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9(01)
- [10]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J].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