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牵引封闭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76例报告

机械牵引封闭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76例报告

一、机械牵引加封闭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76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王楠[1](2021)在《三痹汤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及其镇痛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临床骨科较常见疾病,以腰痛甚至腿痛为主要症状,其中腿部疼痛麻木为突出的椎间盘压迫坐骨神经所致。本病的治疗以保守为主,西医通过消炎止痛、脱水消肿、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可明显缓解症状,但易反复,且长期服药会对身体产生负面影响。重症的LDH则只能采取手术处理。中医药因为具有疗效明显、价格亲民、无明显毒副作用等优点成为治疗LDH的优选方法。三痹汤作为常用经方可用于因风寒湿邪痹阻所引起的一类疾病,临床广泛用于骨科疾病的治疗,但是其治疗LDH伴坐骨神经痛的具体临床疗效及止痛机制尚不清楚。故本研究首先通过临床观察,明确三痹汤治疗LDH(寒湿痹阻型)的临床疗效,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疾病提供新的方法。其次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三痹汤治疗LDH及坐骨神经痛的可能分子机制。最后通过制作CCI模型(慢性神经压迫模型)明确三痹汤水提液的止痛机制。通过临床及基础实验,可明确三痹汤疗效及机制,以期为临床治疗LDH及其引起的疼痛提供参考。第一部分:临床观察目的:通过临床观察探究三痹汤治疗寒湿痹阻型LDH伴坐骨神经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通过严格的纳排标准共纳入90例LDH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单纯对照组、中药组及治疗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以止痛加营养神经为主),中药组采用三痹汤口服治疗,治疗组则以对照组为基础,加用三痹汤,三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三组治疗前后VAS评分、ODI评分的变化情况,观察节点分别为治疗2周、治疗4周及停药4周,通过Macnab评价标准进行疗效评价,治疗过程中记录有无不良反应。结果:三组患者一般资料相互比较在统计学上无差异,基线可比(P>0.05)。治疗前三组患者各项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意义,基线可比(P>0.05)。服药2周,三组各VAS评分及ODI评分较前有所降低,比较在统计学上存在差异(P<0.05)。服药4周,对照组优良率为66.67%,中药组优良率为73.08%,治疗组为78.57%。服药4周,各量表评分进一步降低,与服药2周时相比,差异在统计学上存在意义(P<0.05)。服药4周,腰部VAS评分及ODI评分组间比较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而腿部VAS评分,治疗组与单纯对照组相比,差异在统计上存在意义(P<0.05)。服药4周时对照组优良率达81.48%,中药组为84.62%,治疗组为92.86%,在统计学上无差异(P>0.05)。停药4周与服药4周相比,腰部VAS评分方面,治疗组与单纯对照组相比,在统计学上具有差异(P<0.05)。腿部VAS评分方面,治疗组与单纯对照组相比,在统计学上差异存在意义(P<0.05),中药组与单纯对照组相比,在统计学上差异存在意义(P<0.05)。ODI评分方面,治疗组与单纯对照组相比,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P<0.05)。疗效评价方面,对照组优良率为66.67%,中药组为88.46%,治疗组为92.86%,三组比较,差异在统计学内存在意义(P=0.024)。三组患者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仅中药组及治疗组出现1例服药后腹泻患者,自行调整后均已康复。结论:三痹汤可有效降低LDH伴坐骨神经痛患者的腰腿部疼痛,改善腰椎功能,临床疗效确切,治疗过程安全可靠。不仅如此,三痹汤在缓解腿部疼痛时更具优势,且药效持久。本方在停药4周仍可保持较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与普及。第二部分:网络药理学研究目的:探讨三痹汤治疗LDH及坐骨神经痛的药理学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出三痹汤中有效成分及药用靶点,随后以Uniprot库为基础,将已获得的靶蛋白名称转换成Gene Symbol。从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中对LDH的靶点进行检索并进一步筛选。通过EXCEL筛选得到药物-疾病共同靶点并进行Venn图的绘制。使用Cytoscape3.7.0软件,构建药物与疾病有效成分-靶点网络图;使用STRING数据库构建作用靶标的蛋白互作网络并用R3.6.3软件进行相应分析;使用“clusterProfiler”R包对药物所筛重要靶点行GO分析及KEGG分析,通过R软件对结果进行处理分析。结果:筛选得到药对活性成分291个,药物疾病共有靶点194个;通过药物-疾病成分靶点网络图得到常用中药成分为beta-sitosterol,sitosterol,kaempferol,Mairin,quercetin;关键靶点为 PTGS2,NCOA2,PTGS1,ESR1。共有靶点PPI网络得到度值≥36的节点,为STAT3,MAPK1,JUN,MAPK3及AKT1 5个潜在靶点;GO分析共得到富集条目2821条,其中生物过程2522条、分子功能126条及细胞组成173条(P<0.05);KEGG富集得到IL-17信号通路、TNF通路等171条通路(P<0.05)。结论:三痹汤成分较多,靶点丰富,可通过多种通路发挥抗炎、免疫应答、细胞凋亡、代谢、抗肿瘤、抗病毒、抗动脉硬化等作用,从而达到治疗LDH及坐骨神经痛的目的。第三部分:基础实验研究目的:探讨三痹汤水提液缓解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分别为对照组、造模组、低三痹汤组、高三痹汤组及加巴喷丁组。对照组不造模,其余组进行CCI模型的制造,术后第一天开始灌胃,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给予不同剂量的三痹汤水提液,模型组给予正常蒸馏水,加巴喷丁组给予加巴喷丁水溶解剂。术后第1、3、5、7、9、1 1、13天分别于灌药后2小时行小鼠造模侧机械缩足阈值(MWT)及热辐射潜伏期(TWL)测量。小鼠行为学最终完成后断头处死,取造模侧L4-L6 DRG(背根神经节),通过Q-PCR、Western blot、Ca2+成像技术检测组织及细胞中TRPV1的表达及活性。结果:动物行为学实验表明三痹汤水提液可明显降低CCI模型小鼠对机械痛及热敏痛的刺激反应。Q-PCR及Western blot表明三痹汤可降低CCI模型鼠DRG中TRPV1 mRNA及蛋白的表达。钙离子成像技术结果表明三痹汤可对CCI小鼠DRG神经元TRPV1活性产生影响。结论:三痹汤可能通过降低TRPV1的表达及活性来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

赖梦婷[2](2018)在《巨刺法配合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的患者进行为期5天的巨刺法配合颈椎牵引治疗,观察巨刺法配合颈椎牵引治疗对该类患者的神经根性症状、体征及血清白介素-6的影响,以期为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患者提供一种经济、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从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患者中筛选出符合条件的72例受试者纳入研究,采用统计软件SPSS20.0随机分组方法将纳入对象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颈椎牵引治疗,牵引时间20分钟/次,每天1次,5天为一个疗程;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巨刺灵骨、大白穴治疗,每天1次,每次留针20分钟,连续治疗5天。分别于治疗前、治疗5天后观察两组受试者简化McGill疼痛问卷表、颈椎病疗效评分表及血清白介素-6水平的变化情况,评价巨刺法配合颈椎牵引治疗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基线比较治疗者的前对两组受试性别、年龄、病程及体重进行组间比较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过程中,试验组脱落1例受试者,对照组脱落2例受试者,两组脱落例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对两组受试者的简化McGill疼痛问卷表评分、颈椎病疗效评分表评分及血清白介素-6水平进行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简化McGill疼痛问卷表评分治疗后,两组受试者简化McGill疼痛问卷表的总分、疼痛分级指数评分的总分、感觉类总分及情感类总分、视觉模拟评定法评分和现有疼痛指数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试验组受试者上述各观察项目评分降低均较对照组明显,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颈椎病疗效评分表评分治疗后,两组受试者颈椎病疗效评分表的总分、颈部疼痛、肩背疼痛、上肢疼痛、上肢麻木、颈肩压痛、颈部活动及椎间孔挤压试验评分均有所降低,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两组的感觉障碍、上肢肌力及肌腱反射项目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颈部疼痛、肩背疼痛及总分项目评分降低较对照组明显,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其它项目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血清白介素-6水平治疗后,两组受试者血清白介素-6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受试者血清白介素-6水平降低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试验组:治愈0例,显效5例,有效2 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29%;对照组:治愈0例,显效0例,有效2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3.53%,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巨刺法配合颈椎牵引可以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患者的疼痛症状。2、巨刺法配合颈椎牵引可以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患者的颈肩背臂部的疼痛,减轻上肢麻木,提高颈部的活动度,整体缓解患者的症状及体征。3、巨刺法配合颈椎牵引可以降低血清白介素-6水平,其产生的疗效可能与降低血清白介素-6水平以减轻神经根炎症反应有一定相关性。

李昭凯[3](2018)在《加味独活寄生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湿痹、肝肾亏虚证)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此项研究结合了导师的临床经验,采用经验方加味独活寄生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通过探讨其治疗机理,观察疼痛缓解及改善功能等方面的差异,以便于在临床当中更好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依据2015年《神经根型颈椎病诊疗规范化的专家共识》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诊断标准,将符合规定者纳入本试验。一共纳入患者6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及对照组均接受牵引及功能锻炼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口服加味独活寄生汤,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口服弥可保(甲钴胺片),治疗均为1疗程即3周时间,分别于入组前及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中医证候积分及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方面,通过统计学分析,评判其治疗效果。建立Excel表格数据库,所有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来表示(x一±s),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最终得出结论。结果1视觉模拟评分(VAS):不论是观察组还是对照组,入组前及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呈现出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入组前及1疗程结束时除肌力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中医症候积分变化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入组前及治疗结束后,中医证候改善评分变化呈逐次下降趋势,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4治疗结束后两组临床疗效率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62%,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加味独活寄生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以改善患者的疼痛状况、促进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2加味独活寄生汤较弥可保(甲钴胺片)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更为显着,但在改善肌力方面,两者疗效相当。3加味独活寄生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是行之有效且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徐圣杰[4](2017)在《颈椎1号与颈痛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比较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搜集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病例,共计40例,比较颈椎1号和颈痛颗粒两种临床药物临床疗效,系统观察颈椎1号和颈痛颗粒分别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并加以科学统计对比。方法:所有临床资料均来源于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江苏省中医院骨伤科门诊周临东主任医师诊室就诊的符合筛选条件的神经型颈椎病患者,共计4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分别给予颈椎1号汤剂和颈痛颗粒内服治疗,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VAS疼痛评分和JOA评分的观察并采集相关数据资料,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其进行对比和分析,以此获得两组之间确切的疗效比较结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第4周时,其VAS疼痛评分较对照组疼痛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第2周的JOA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在第4周的JOA评分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组神经功能状态改善较明显,且治疗组的评分值均持续改善,未出现反跳。结论:在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上,颈椎1号和颈痛颗粒均有明显疗效,内服颈椎1号汤剂疗效更为显着,作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临床用药,值得推广。

焦欣[5](2017)在《新型颈椎牵引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对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新型颈椎牵引床联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随机对照实验,观察新型颈椎牵引床与普通枕颌带牵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症状量表、疼痛量表评分的改善情况差异,确定新型颈椎牵引床临床疗效,优化神经根型颈椎病牵引方案。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80例病例依照随机方法分为试验组、对照组两组。两组以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推拿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神经根型颈椎病推拿方案作为基础治疗。试验组即新型颈椎引床组,应用新型颈椎牵引床行颈椎牵引治疗;对照组即普通枕颌带组,应用普通枕颌带牵引行颈椎牵引治疗。两组分别于疗程前、第一、第二疗程(10d为一个疗程)完成后评价本研究疗效观测指标;治疗方案全部完成后评价总体疗效。结果:1.新型颈椎牵引床组与普通枕颌带组基线情况(人口学资料、生命体征、病情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具有可比性。2.新型颈椎牵引床组与普通枕颌带组两组在治疗前与治疗后进行症状量表、疼痛量表的组内比较,治疗后结果相比治疗前有显着性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新型颈椎牵引床组与普通枕颌带组组间比较,第一疗程结束后两组症状量表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疗程结束后新型颈椎牵引床组症状量表得分显着高于普通枕颌带组,一、二疗程结束后新型颈椎牵引床组症状量表改善差值均显着、疼痛量表得分结果相较普通枕颌带组显着性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新型颈椎牵引床组总有效率为95%;普通枕颌带组总有效率为92%,新型颈椎牵引床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普通枕颌带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新型颈椎牵引床组与普通枕颌带组两组治疗方案的安全性、依从性均良好。结论:1.新型颈椎牵引床牵引结合推拿手法治疗方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有确切疗效。2.新型颈椎牵引床组治疗方案的疗效优于普通枕颌带组治疗方案疗效。3.新型颈椎牵引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着,安全性好,治疗方案具有进一步的研究、推广意义。

王宇晨[6](2017)在《程氏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客观指标全面量化评估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2年颁发《中药新药治疗颈椎病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和1992年在青岛举行的第二届颈椎病专家座谈会拟定的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及分型标准,将符合诊断标准的将60例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配入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相关数据输入电脑建立数据库后,选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及描述。结果:1.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中,差异不显着,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2.两组治愈率、无效率、总有效率等比较,△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显效率、有效率等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3.不同组间治疗前McGill疼痛各项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McGill疼痛各项评分均降低,治疗后McGill疼痛评分与治疗前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McGill各项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的McGill各项评分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研究优于对照组。4.两组经过治疗后症状均有明显改善,其症状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经配对t检验,P值<0.01,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评分升高较对照组更为明显,经独立样本t检验P<0.01,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两组变化值经统计学比较P<0.05,其差异有显着性。结论: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一种单次治疗即显着起效、疗效持久、操作简便、节时省力、安全清洁、易于广泛推广应用的治疗CSA患者的新综合疗法,具有常规治疗方法不可比拟的优势,能为制定CSA规范化中医治疗方案提供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

赵帅[7](2017)在《点按压痛点结合旋提牵引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点按压痛点结合旋提牵引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点按压痛点结合旋提牵引手法治疗组和机械悬吊牵引对照组,每组各60例,共同辅以中药塌渍+可见光疗法、中频脉冲疗法,以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功能改善状况及疼痛综合评定(VAS)为指标,结合两组总体疗效和治疗后随访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两组总体疗效对比治疗组治愈率为40.0%、好转率为30.0%,高于对照组治愈率33.3%、好转率26.7%;两组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示治疗组对疼痛的总体改善要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等指数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示治疗组更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等。结论:点按压痛点结合旋提牵引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优于机械悬吊牵引,具有临床意义。

李超[8](2016)在《卧位牵引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颈椎病是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的脊椎疾病,颈椎病的分型种类较多,病症比较复杂,近年来发病率居高不下,是影响人类健康障碍之一[1]。在众多颈椎病分型里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最为常见,此型的发病几率也最高,约占颈椎病发病几率的50%-60%[2],我国颈椎病的发病率约为3.8%-17.6%,且每年新增颈椎病患者大约1百万人左右[3]。随着经济高速发展,人们工作强度的增加(长时间使用手机、电脑),长期看电视,平时较少运动,长期驾驶开车,开车造成的交通事故,以及外伤的增加,年龄的增大,使得颈椎患病的几率增加,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使本病的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4],尤其是神经根型颈椎病近年来呈明显增高的趋势。近年这类病例报道越来越多[5],因而系统研究对其治疗及预防显得尤为重要。目的:探讨牵引、针灸治疗CSR颈椎曲度的改变、椎体之间距离变化以及血液循环的改善情况,对比牵引、针灸和手法、针灸对CSR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1.病例分组选取来自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伤三科门诊及病房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将符合研究要求的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合格受试者以1:1的比例分配至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2.治疗方法治疗组:卧位牵引+针灸。采用电动间歇牵引装置,并实施针灸治疗方法。电动间歇牵引装置具体操作如下:嘱患者卧位,选用4-6kg重量,15°左右,重牵90秒,轻牵60秒,交替牵引。治疗牵引时间20 min/次,每天2次,14天为一个疗程。针灸治疗选择穴位为大椎穴直刺1-1.5寸,天柱、后溪、颈椎夹脊等穴直刺1寸,施平补平泻法,每日针灸1次,每次留针30分钟左右。对照组:手法治疗+针灸。松解手法:患者取坐位,术者拇指平推颈部,交替进行,并提捏肩背部,使相邻颈部肌肉放松,手法由浅入深,患者常有酸胀感,约10分钟左右。点按法:用拇指点按部位有:枕骨结节及其周围,棘突间隙、棘突旁、肩部正中斜方肌的前缘,肩胛骨的上角和肩胛冈下缘中点。穴位有风池、天柱、肩井、缺盆、天宗等,约5~8min。每日一次。针灸治疗和治疗组相同。3.统计方法所得数据采用SPSS for Windows Release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对各组数据使用t检验、卡方检验和Ridit检验等,全部所得实验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4.结论:采用电动牵引装置重牵、轻牵交替牵引使肌肉得以缓冲,韧带不损伤。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经统计学分析得出治疗组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上好于对照组。

曾顺[9](2016)在《针刀联合银质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因单侧或双侧脊神经根受刺激或受压所致的一组临床综合症,其表现为与脊神经根分布区相一致的感觉、运动及反射障碍,是所有颈椎病类型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在中医学中属于“项痹”的范畴;近些年,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年龄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及生活质量,并占用了大量的医疗资源。目前,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大多采用保守疗法,针灸、推拿等传统疗法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发源于针灸基础理论之上的针刀、银质针等疗法在临床中显现了较好疗效,针刀可针对病变部位的粘连、瘢痕进行松解,恢复颈椎动态力学平衡,银质针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消散和组织再生。相关临床研究证实了单纯采用针刀或银质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两者的综合疗效评价目前却缺乏相关临床研究。研究目的观察针刀联合银质针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在2014年5月至2015年10月就诊于十堰市太和医院针灸科及康复医院的住院患者中,选取符合入选条件的病人共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针刀联合银质针组)及对照组(电针组),每组各45例患者。治疗组采用针刀联合银质针的综合疗法,先行针刀治疗,35天后行银质针治疗,针刀与银质针各行1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每天1次,7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的症状积分及疗效比较。采用简化Mc Gill疼痛询问量表及神经根型颈椎病的20分法量表作为观察及疗效评定指标。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治愈率分别为97.8%和62.2%,对照组为86.7%和40%,治疗组有效率及治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两组经治疗后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评分升高更为明显(P<0.01);(3)两组患者治疗后PRI、VAS、PPI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针刀联合银质针及电针均可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疼痛症状;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RI、VAS评分差值组间比较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1),PPI评分差值比较P<0.05,表明在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疼痛方面,针刀联合银质治疗效果更佳。结论治疗组及对照组均能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症状,但针刀联合银质针治疗组疗效优于电针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临床可推广应用。

苏正义[10](2016)在《射频消融结合臭氧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对比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结合臭氧注射和单纯保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 radiculopathy)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于2015年01月开始,至2016年02月结束;研究中无受试者脱落。病例选取本院2015年01月至05月收治的在我院骨一科住院,明确诊断为单节段或双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均符合纳入标准,按照临床病例对照分为治疗组A(射频消融结合臭氧注射治疗)和对照组B(广中医一附院骨一科相关保守治疗方案),治疗组30例(男13例,女17例),对照组28例(男13例,女15例),年龄分布在28-70岁,A组平均年龄(44.27±8.30)岁,B组(60.57±6.19)岁。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及相关影像学检查结果,A组患者中诊断为单节段突出压迫神经根的14例,双节段突出压迫神经根的16例;其中单纯颈4/5节段突出,颈5神经根受压6例,单纯颈5/6节段突出5例,单纯颈3/4节段突出3例,颈4/5、颈5/6双节段突出10例,颈3/4和颈4/5节段突出6例。B组28例患者,单节段突出压迫神经根的12例,双节段突出压迫神经根的16例;其中单纯颈4/5节段突出,颈5神经根受压7例,单纯颈5/6节段突出3例,单纯颈3/4节段突出2例,颈4/5、颈5/6双节段突出9例,颈3/4和颈4/5节段突出4例,颈5/6和颈6/7节段突出3例。通过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术前和保守治疗前以及术后、保守治疗后第5天、术后1月、术后3月、术后6月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分)和颈椎相关功能障碍量表(NDI评分),并对以上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两种不同治疗方式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缓解和功能改善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各自成功完成手术治疗或保守治疗,无严重神经及脊髓损伤、死亡病例。性别在治疗组和对照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年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提示有显着性差异(P<0.01);而A组短期内对于疼痛的缓解和功能的改善率优于B组,中远期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相对于保守治疗,射频消融结合臭氧治疗术能更快的缓解因神经根受压引起的疼痛、肢体麻木、颈部活动受限等不适症状,且远期疗效稳定,能减少患者住院时间,使其更快投入日常工作和生活,能最大限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但相对于保守治疗,费用更高,且为有创治疗,有严格的手术适应症。保守治疗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也有明显的中远期疗效,且适应人群更广泛,治疗方便,经济负担小,但短期内对于疼痛的缓解和功能的改善相对较慢,治疗周期稍长,且需患者日常生活中自我治疗,故部分患者因工作、学习等原因而中断治疗,使其疗效稍减退。

二、机械牵引加封闭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76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机械牵引加封闭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76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三痹汤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及其镇痛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1.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及流行病学研究
        1.2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
        1.3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保守治疗
        1.4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
    2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祖国医学研究进展
        2.1 中医病因病机
        2.2 中医治法方药
        2.3 中医其他疗法
        2.4 综合疗法
    3 三痹汤的理论渊源及研究进展
        3.1 三痹汤来源
        3.2 三痹汤的组成及药理作用
        3.3 三痹汤在骨科中的研究进展
    4 TRPV1通道研究进展
        4.1 TRPV1概述
        4.2 TRPV1的分布
        4.3 TRPV1与疼痛
        4.4 TRPV1在骨科疾病中的研究
    5 总结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1.2 病例选择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或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病例分组
        2.2 对照组治疗
        2.3 中药组治疗
        2.4 治疗组治疗
        2.5 评价节点选择
    3 观察指标与疗效指标
        3.1 观察指标
        3.2 疗效指标
        3.3 不良反应情况
    4 统计方法
    5 研究结果
        5.1 一般资料分析
        5.2 观察性结果分析
        5.3 疗效性结果分析
    6 不良反应情况统计
    7 讨论
第三部分 网络药理学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腰椎间盘突出症伴坐骨神经痛靶点搜集
        1.2 三痹汤中药成分及靶点搜集
        1.3 共有靶点筛选及Venn图绘制
        1.4 药物疾病成分-靶点网络的构建
        1.5 共有靶点PPI网络构建及柱状图绘制
        1.6 共有靶点GO功能分析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
    2 结果
        2.1 三痹汤活性成分筛选与相应靶点信息
        2.2 三痹汤药物与疾病靶点预测
        2.3 药物-疾病成分靶点网络的构建
        2.4 药物疾病共有靶点PPI网络构建及柱状图分析
        2.5 GO功能分析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
    3 讨论
第四部分 实验研究
    1 三痹汤水提液的制备
        1.1 实验材料
        1.2 三痹汤水提液制备
    2 三痹汤水提液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小鼠行为学的影响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实验结果
        2.4 讨论
    3 三痹汤水煎剂(SBDW)对神经病理痛模型小鼠DRG神经元TRPV1表达的影响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方法
        3.3 实验结果
        3.4 讨论
    4 三痹汤水提液(SBDW)对神经病理痛模型小鼠DRG神经元TRPV1活性的影响
        4.1 实验材料
        4.2 实验方法
        4.3 实验结果
        4.4 讨论
第五部分 分析讨论
    1 研究结果分析
    2 谢林教授从络病学说治疗LDH经验
        2.1 病因病机
        2.2 辨证论治
        2.3 方药详解
        2.4 病案举隅
        2.5 总结
结语
    1 结论
    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英文缩略词
附录
    附录1 VAS评分量表
    附录2 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
    附录3 ODI评分
    附录4 三痹汤活性成分筛选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一、文章发表
    二、课题研究
致谢

(2)巨刺法配合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的选择与分组
        1.1 研究对象的来源
        1.2 研究对象的诊断标准
        1.3 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
        1.4 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
        1.5 剔除、脱落和中止标准
        1.6 样本例数及分组情况
    2 干预措施
        2.1 试验组
        2.2 对照组
    3 观察指标
        3.1 基线指标
        3.2 疗效性观测
        3.3 安全性指标
    4 数据统计学方法
    5 数据资料管理
        5.1 纸质版病例报告表的填写
        5.2 电子版数据的录入
    6 质量控制
        6.1 方案实施质控
        6.2 方案质控
        6.3 研究记录质控
        6.4 干预实施者的培训与考核
        6.5 保证受试者依从性的措施
        6.6 结局评价的规范,对评价者的要求、培训与考核
    7 研究的伦理考虑
        7.1 自愿原则
        7.2 保密原则
        7.3 公平回报原则
    8 试验流程图
研究结果
    1 一般资料
    2 治疗前两组受试者结局指标基线比较
        2.1 治疗前两组SF-MPQ评分的比较
        2.2 治疗前两组颈椎病疗效评分表评分的比较
        2.3 治疗前两组血清IL-6水平的比较
    3 治疗前与治疗后两组受试者结局指标组内比较
        3.1 治疗前与治疗后两组SF-MPQ评分组内比较
        3.2 治疗前与治疗后两组颈椎病疗效评分表评分组内比较
        3.3 治疗前与治疗后两组血清IL-6水平组内比较
    4 治疗后两组受试者结局指标组间比较
        4.1 治疗后两组SF-MPQ评分组间比较
        4.2 治疗后两组颈椎病疗效评分表评分组间比较
        4.3 治疗后两组L-6水平组间比较
    5 临床疗效比较
    6 不良事件
讨论
    1 CSR的发病机理
    2 颈椎牵引治疗CSR的理论依据
    3 巨刺法治疗CSR的理论依据
    4 巨刺法配合颈椎牵引改善CSR症状的疗效分析
    5 巨刺法配合颈椎牵引改善血清IL-6水平的疗效分析
    6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3)加味独活寄生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湿痹、肝肾亏虚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引言
第1章 临床研究
    1.1 材料与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诊断标准
        1.1.3 纳入标准
        1.1.4 排除标准
        1.1.5 剔除、脱落及中止试验标准
        1.1.6 治疗方法
        1.1.7 观察指标
        1.1.8 统计学方法
    1.2 结果与分析
        1.2.1 一般资料情况
        1.2.2 治疗前相关量表情况
        1.2.3 治疗前后相关量表对比情况
        1.2.4 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对比
        1.2.5 安全性检测
    1.3 讨论
        1.3.1 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
        1.3.2 治疗方案分析
    1.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2章 综述
    2.1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医研究进展
        2.1.1 关于病名的研究
        2.1.2 病因病机
        2.1.3 传统医学治疗颈痹病的研究进展
    2.2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西医研究进展
        2.2.1 病因及其发病机制
        2.2.2 现代医学治疗CSR的进展
        2.2.3 CSR的预防保健
    参考文献
结论
附录 A 视觉模拟量表(VAS )
附录 B 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4)颈椎1号与颈痛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基础
    1. 中国传统医学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与治疗
        1.1 病因病机
        1.2 证型分类
        1.3 神经根型颈椎病与风寒湿的关系
        1.4 中医治疗
    2.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现代医学机理及相关治疗
        2.1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2.2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及查体
        2.3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影像学检查
        2.4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
        2.5 现代医学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概况
    3 小结与展望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纳入标准
        1.3 诊断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病例的终止
        1.6 病例的脱落与处理
        1.7 病例的剔除
    2. 分组及治疗方法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4. 统计方法与分析
        4.1 统计方法
        4.2 疗效观察结果
        4.3 两组安全性观察
    5. 结论
第三部分 讨论
    1. 体会
    2. 方药分析
        2.1 颈椎1号组成
        2.2 药物说明
        2.3 我们对配伍规律的认识
        2.4 现代药理学方面的认识
    3. 存在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新型颈椎牵引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研究内容
    1 研究对象
        1.1 入组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试验中止标准
        1.6 病例剔除标准
        1.7 病例脱落与处理
    2 研究方法
        2.1 试验流程图
        2.2 样本量估算
        2.3 随机方法
        2.4 对照
        2.5 盲法
        2.6 分组
        2.7 治疗方法
        2.8 观察指标
        2.9 评价指标
        2.10 不良事件
        2.11 安全性评价
        2.12 依从性分析
        2.13 统计分析
        2.14 伦理原则
    3 研究结果
        3.1 病例完成情况
        3.2 依从性分析
        3.3 基线情况分析
        3.4 治疗结果分析
        3.5 不良反应与安全性评价
讨论
    1 祖国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
        1.1 祖国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病名的认识
        1.2 祖国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1.3 古今医家对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治疗方法的研究
    2 现代医学对CSR的认识
        2.1 现代医学对CSR病因病理的认识
        2.2 现代医学对CSR西医治疗方法的研究
    3 治疗方案的讨论
        3.1 牵引治疗方案的讨论
        3.2 推拿治疗方案的讨论
        3.3 牵引与推拿治疗方案联合效应的讨论
    4 研究结果的分析
        4.1 组内比较结果分析
        4.2 组间比较结果及总体疗效结果分析
        4.3 两组安全性、依从性的讨论
结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一 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二 观察指标量表
    附件三 新型颈椎牵引床专利、设计稿、实物图
    附件四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6)程氏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相关文献综述
    第一节 CSA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第二节 CSA发病机制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第三节 西医诊断及病因病理
    第四节 中医学对CSA的认识
        一、病证名
        二、病因
        三、病机
        四、治则
    第五节 推拿手法治疗CSA的综述
    第六节 其他非手术疗法治疗CSA的文献综述
    第七节 各类推拿手法治疗CSA安全方面文献综述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第一节 研究资料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设计及随机对照
        三、病例来源
        四、诊断、排除及疗效标准
        五、操作手法(均进行规范化操作)
        六、检测指标
        七、统计方法
    第二节、研究结果
        一、一般资料分析
        二、总体疗效比较
        三、疼痛简表比较
    第三节 分析与讨论
        一、研究结果分析
        二、推拿手法治疗CSA的起效机理探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病例基本信息
    附录二: CSA20分法量表
    附录三: 简式McGill疼痛问卷
    附录四: 疗效判断
致谢
详细摘要

(7)点按压痛点结合旋提牵引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祖国医学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
        1.1.1 病名
        1.1.2 病因病机
        1.1.3 治疗
    2.1 现代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
        2.1.1 颈椎生理解剖结构
        2.1.2 病因病机
        2.1.3 临床表现
    3.1 近代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方法
        3.1.1 药物治疗
        3.1.2 牵引治疗
        3.1.3 手法治疗
        3.1.4 针灸治疗
        3.1.5 针刀治疗
        3.1.6 穴位注射
        3.1.7 手术治疗
        3.1.8 其他治疗
第二章 临床研究
    1.1 临床资料
        1.1.1 病例来源
        1.1.2 一般资料分析
        1.1.3 诊断标准
        1.1.4 病例标准
    2.1 治疗方法
        2.1.1 治疗组治疗方法
        2.1.2 对照组治疗方法
        2.1.3 治疗仪器介绍及说明
    3.1 疗效观察
        3.1.1 观察指标及方法
        3.1.2 临床疗效评价
        3.1.3 随访情况
        3.1.4 数据管理和统计学分析
    4.1 结果及分析
        4.1.1 两组临床总体疗效比较
        4.1.2 两组治疗前后颈肩部及上肢疼痛VAS评分比较
        4.1.3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体征观察表比较
        4.1.4 两组治疗后1月内随访情况
    5.1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课题参与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8)卧位牵引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1. 祖国医学(中医学)对颈椎病的认识
        1.1 病因病机
    2. 现代医学(西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
        2.1 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因素
        2.2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诱因
        2.3 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生机制
    3. 临床表现
        3.1 临床症状
        3.2 临床体征
        3.3 辅助检查
        3.4 诊断
    4. 治疗
        4.1 药物治疗
        4.2 手法治疗
        4.3 物理治疗
        4.4 牵引治疗
        4.5 针灸治疗
        4.6 关节松动术治疗
        4.7 水针治疗
        4.8 针刀治疗
        4.9 局部封闭疗法
        4.10 手术治疗
        4.11 综合疗法
        4.12 微创治疗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诊断标准
    3. 研究对象
        3.1 研究对象来源
        3.2 病例选择标准
    4. 研究方法(Randomized Controlled Trlal,RCT)
    5. 观察指标
        5.1 安全性指标
        5.2 观察指标
    6. 病情评价
        6.2 评分等级
        6.3 疗效评定标准
    7. 治疗方法
        7.1 治疗组
        7.2 对照组
结果
    1. 病例完成情况
    2. 疗前可比性分析
        2.1 治疗前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的对比情况
        2.2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病程对比情况
        2.3 治疗前两组患者病情的基本情况
        2.4 治疗前两组患者上肢肌力等级基本情况
    3. 疗效分析
        3.1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3.2 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讨论
    1.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解剖学基础
    2. 卧位牵引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原理
    3. 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原理
    4.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个人简历

(9)针刀联合银质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 一般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病例选择标准
    2 病例分组及治疗方案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法
        2.3 针刺意外情况及处理
    3 观察指标
        3.1 简化McGill疼痛询问量表评估方法:
        3.2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20分法量表:
        3.3 疗效评定标准
    4 统计方法
    5 研究结果
    6 结论
讨论与分析
文献综述
    第一节 中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
    第三节 针刀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研究
    第四节 银质针疗法的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10)射频消融结合臭氧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概述
    1.1 颈椎病的定义
    1.2 颈椎病的发病率及好发年龄
    1.3 颈椎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1.4 颈椎病的病理生理
    1.5 颈椎病的分型
    1.6 中医学对颈椎病的认识
        1.6.1 颈椎病的中医学病因病机
        1.6.2 颈椎病的中医学分型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临床资料
        2.5.1 一般资料
        2.5.2 手术方式
        2.5.3 术后处理
        2.5.4 治疗所用试剂
        2.5.5 治疗所用器械
        2.5.6 保守治疗
    2.6 观察指标
    2.7 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2.7.1 本研究采用VAS评分和NDI评分的原因
    2.8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4.1 选题依据
    4.2 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发生的原因及机制
    4.3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
        4.3.1 射频消融术治疗颈椎病
        4.3.2 臭氧椎间盘内注射治疗颈椎病
        4.3.3 保守治疗颈椎病
5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四、机械牵引加封闭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76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三痹汤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及其镇痛机制研究[D]. 王楠.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巨刺法配合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的临床疗效观察[D]. 赖梦婷.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8(09)
  • [3]加味独活寄生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风寒湿痹、肝肾亏虚证)的临床研究[D]. 李昭凯. 华北理工大学, 2018(01)
  • [4]颈椎1号与颈痛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比较研究[D]. 徐圣杰.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7)
  • [5]新型颈椎牵引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对照研究[D]. 焦欣.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7(01)
  • [6]程氏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D]. 王宇晨.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7(11)
  • [7]点按压痛点结合旋提牵引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D]. 赵帅.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7(01)
  • [8]卧位牵引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D]. 李超.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6(08)
  • [9]针刀联合银质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D]. 曾顺.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6(04)
  • [10]射频消融结合臭氧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的研究[D]. 苏正义.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6(05)

标签:;  ;  ;  ;  

机械牵引封闭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76例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