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缺血中连接蛋白43异质降解的实验研究

急性心肌缺血中连接蛋白43异质降解的实验研究

一、连接蛋白43在急性心肌缺血时不均一降解的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陈曦[1](2020)在《益气活血方基于钙稳态调节对心肌梗死大鼠心律失常防治作用的研究》文中指出背景心肌梗死后,缺血缺氧导致的心肌细胞钙超载,是造成心梗心肌缺血损伤的关键因素之一。细胞钙超载使心肌细胞的过度收缩,细胞骨架成分变形超过正常收缩时的缩短程度,形成不可逆损伤,并使相邻心肌细胞相互破坏及坏死范围扩大,从而导致心肌梗死后多种病理改变,包括急性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心脏破裂等。因此,需要探究心肌梗死后细胞内钙稳态的调控机制,阐明益气活血方调节心梗后心肌细胞钙稳态作用机理以及中药作用靶点,可能对防治心肌缺血后心肌细胞损伤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心肌梗死后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是病残率和病死率的重要原因,因此也是心肌梗死后降低死亡率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治疗关注点。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组织和亚细胞结构、心肌细胞钙稳态调节相关蛋白等的变化情况,阐明益气活血方对心肌梗死后心脏的保护作用,进而说明益气活血方对心梗后心律失常的防治作用。方法实验研究分为动物实验和急性心肌细胞分离实验动物实验:健康雄性SD大鼠,行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LAD)结扎术复制大鼠急性心梗模型。按照术后24小时心电图情况将动物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Model,M),益气活血方组(YQHX,Y),美托洛尔组(Metoprolol,MT),以及只穿线不结扎的假手术组(Sham,S)。4周后进行心动超声、HE染色、Masson染色、透射电镜检测,Elisa检测血清BNP含量,Western blot检测梗死边缘区钙稳态调节相关蛋白、缝隙连接蛋白Cx43及其磷酸化蛋白的表达情况;此外,使用在体心脏电刺激检测各组心律失常易感性。急性心肌细胞分离实验:在28天时,急性分离各组大鼠心脏梗死边缘区细胞,研究持续搏动状态下各组心肌细胞收缩和舒张情况、钙瞬变、肌浆网钙泄漏情况,分析各组心肌细胞舒缩功能、钙瞬变幅度等的变化。结果1.大鼠心功能变化的评估。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心功能受损严重,使用益气活血方和美托洛尔干预后,心功能改善明显。2.心肌梗死后心肌组织形态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心肌细胞组织HE染色结果显示,假手术组细胞排列整齐,心肌纤维结构清楚,未见明显的胶原纤维,细胞连接处未见破坏;模型组梗死边缘区有明显的心肌纤维断裂,心肌细胞间隙较大,边界不规则,心肌细胞排列不规则,有炎性细胞浸润和显着的胶原纤维增生;益气活血组和美托洛尔组大鼠梗死边缘区心肌组织发现部分炎性细胞浸润,细胞形状趋向规则,有部分纤维及胶原组织增生。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细胞平均直径、周长、横截面积均显着性升高,与模型组相比,两用药组各参数降低,改变趋势向假手术组接近。心肌组织Masson染色结果显示,假手术组心肌细胞呈红染,大小正常,排列整齐,结构清晰,间质呈蓝染,可见少量胶原纤维;模型组心肌细胞结构紊乱且间隙变宽,梗死区组织广泛胶原纤维蓝染,弥漫性分布,间质大量纤维束将心肌细胞分隔呈条形或小岛状,大血管周围可见较多胶原纤维染色;两用药组病理改变较模型组均有所减轻,梗死区蓝染面积较模型组减小。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方面,假手术组心肌细胞心肌纤维排列整齐,有完整的肌小节,Z线、M线清晰可辨,线粒体排列在肌原纤维中间,分布均匀,线粒体嵴结构清晰,基质颗粒分布均匀;模型组动物心肌梗死边缘区心肌细胞结构严重受损,出现明显的肌丝断裂,Z线、M线不清晰,线粒体排列紊乱,形态不规则,失去原有结构,线粒体嵴模糊不清,部分线粒体空泡化,但部分已有修复倾向;益气活血方组心肌细胞内部结构较为完好,断裂的肌丝趋向线性排列,线粒体与肌丝之间仍有间隙,并可见在断裂的肌丝附近有线粒体填充,线粒体总体排列较为规则,内部结构较为清晰,基质颗粒分布较为均匀。3.心梗大鼠心肌室颤阈值的变化情况。心肌梗死28天后,与假手术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室颤阈值显着降低,益气活血方组和美托洛尔组心梗大鼠的室颤阈值升高,室性心律失常易感性降低。4.心梗大鼠梗死边缘区心肌细胞收缩和钙瞬变的变化情况。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心肌细胞舒缩功能降低,以舒张功能的变化明显(p<0.01),益气活血方和美托洛尔均能够改善心梗后心肌细胞舒缩功能损伤,与模型组相比,益气活血方能够显着提高心肌梗死边缘区心肌细胞最大收缩速率、最大舒张速率、50%收缩时间、50%舒张时间(p<0.01),增加心肌细胞收缩幅度(p<0.01),减少心肌细胞收缩达峰时间(p<0.01),美托洛尔对心肌细胞舒缩功能的改善主要表现在增强心肌细胞舒张功能(p<0.01)、增加舒张期肌小节长度(p<0.01)和缩短细胞收缩达峰时间(p<0.01)。钙瞬变相关指标方面,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心肌细胞钙瞬变幅度和钙离子消除时间常数均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两用药组钙瞬变幅度有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明显,益气活血方组钙离子消除时间常数明显下降(p<0.01),美托洛尔组显示出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显着。5.大鼠心肌梗死边缘区心肌细胞肌浆网钙泄漏的变化及梗死边缘区组织钙稳态调节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肌浆网钙泄漏检测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心肌细胞肌浆网钙泄漏更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益气活血方组和美托洛尔组心肌细胞钙泄漏下降明显(p<0.05)。Westerm Blot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相比,模型组大鼠心肌梗死边缘区RYR2、SERCA2α蛋白表达显着减少(p<0.01),益气活血方和美托洛尔干预后RYR2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位于线粒体上的钙稳态调节相关蛋白MICU1的表达情况: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MICU1蛋白的表达降低(p<0.05),益气活血方组较模型组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与模型组相比,美托洛尔组MICU1蛋白的表达升高(p<0.05)。6.大鼠心肌细胞梗死边缘区缝隙连接蛋白及其磷酸化情况。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心肌组织Cx43表达显着下降(p<0.05),经过益气活血方和美托洛尔治疗后,Cx43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心肌组织Cx43磷酸化水平显着下降(p<0.01),经过益气活血方和美托洛尔治疗后,Cx43表达水平升高(p<0.01)。结论1.益气活血方可以显着改善心肌组织由于缺血缺氧造成的结构和功能损伤。2.益气活血方能够降低心肌梗死后室颤发生的易感性。3.益气活血方对心肌梗死边缘区心肌细胞的舒缩能力有显着的改善作用,这种作用通过影响心肌细胞钙瞬变产生。4.益气活血方对心肌梗死后肌浆网和线粒体重要的Ca2+调节蛋白有调节作用,这种调节作用与心律失常的易感性和心功能改善表现相一致。5.益气活血方能够提高心肌梗死后梗死边缘区心肌细胞缝隙连接蛋白及其磷酸化水平,这种作用可能是其改善整体心功能、降低心律失常易感性的原因之一。

王雪姣[2](2020)在《葛根素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心肌样细胞的研究》文中提出背景: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作为世界上危害人类尤其是中老年人生命健康的主要疾患之一,因其极高的发病率以及近年来的年轻化趋势,而备受广大医者和学者的关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作为心血管疾病中重要一员,其科学实验及临床治疗的研究更是成为热点和难点。已经发育成熟的心肌细胞作为终末分化细胞,当发生心肌梗死时,心肌细胞不同程度受损甚至坏死,功能丧失。临床对于AMI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等,都是针对心肌梗死早期用于挽救受损但是还未凋亡的心肌细胞及其功能,但对于已经坏死或凋亡的心肌细胞却是回天乏术。心肌细胞坏死或凋亡,功能性心肌细胞由无功能的成纤维细胞取代进而形成瘢痕组织,心室重构,心脏功能下降,最终导致心力衰竭,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严重的威胁患者生命。由于心肌细胞损伤的不可逆性,解决心肌细胞的缺失成为心肌梗死治疗的根本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细胞生物工程学的发展使干细胞替代疗法成为治疗心肌梗死的一种新的具有前景的治疗方法。干细胞具有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的能力,使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成为研究热点。多项基础实验和临床试验已经表明干细胞移植能够修复受损的心肌细胞,促进血管新生,减少梗死面积,促进心脏功能的恢复。自2003年美国FDA率先批准对心肌梗死等疾病采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进行治疗,此后全球范围内开始了干细胞治疗的相关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其中应用最为广泛和成熟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与胚胎干细胞等其他干细胞相比以下优点:具有容易获取,容易分离,体外培养及扩增具有稳定性,没有免疫排斥问题,不涉及医学伦理道德问题,具有多向分化潜能,运用恰当的诱导剂在适当条件下可以分化为骨细胞、软骨细胞、神经细胞、脂肪细胞、内皮细胞、干细胞、平滑肌细胞、心肌样细胞,上述优点使其成为了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种子细胞。BMSCs可以通过与心肌细胞共培养,基因修饰及药物诱导等方法分化为心肌细胞,但其分化率及安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葛根素是葛根的重要成分,它可以影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化。葛根素及其多种制剂已经通过各种药剂形式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种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葛根素作为中药有效成分,与西药相比,毒副作用更小,使用更安全,临床推广价值显着。目前已有研究发现,葛根素不仅能保护受损心肌细胞、保护心血管,还能在体外诱导胚胎干细胞分化为心肌样细胞,提高心室细胞分化效率。目的:本实验应用葛根素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为心肌样细胞,从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层面探讨葛根素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心肌样细胞的诱导能力,通过其诱导分化最适浓度的筛选提高分化率,为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干细胞移植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与结果:为了探讨葛根素诱导BMSCs分化为心肌样细胞的可行性,运用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SD大鼠的四肢骨的BMSCs。对第2代BMSCs分别运用0(对照组)、50、100、200μmol/L葛根素进行体外定向诱导。观察培养细胞的形态,结果可见,BMSCs由0小时的悬浮状态到24小时时均匀贴壁;3天后可见细胞圆钝突起;7天后细胞呈现长梭形等不规则状态。葛根素诱导7天后,细胞增殖加快,细胞形态更加修长;诱导28天后,细胞呈现方向性的紧密排列状态。BMSCs的形态经过不同浓度葛根素诱导无差异。运用流式细胞技术对第3代BMSCs进行表面抗原鉴定,结果显示,CD29、CD45、CD90的阳性率表达分别为95.1%、7.4%和93.4%。表明细胞为纯化的BMSCs。运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法检测间隙连接蛋白43(Cx43)、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心肌肌钙蛋白T(c Tn T)在诱导4周后各组的表达。结果显示,各诱导组均可见Cx43、c Tn I及c Tn T的阳性表达,空白对照组表达呈阴性,其中100μmol/L诱导组较其他组的阳性表达最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用激光共聚焦荧光技术检测间隙连接蛋白43(Cx43)、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心肌肌钙蛋白T(c Tn T),对比诱导4周后对照组与100μmol/L诱导组的表达,提示100μmol/L诱导组呈阳性表达,对照组呈阴性表达,差异显着。运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法检测间隙连接蛋白43(Cx43)、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心肌肌钙蛋白T(c Tn T)在各组诱导4周的BMSCs的表达。结果显示,各组均在蛋白水平表达Cx43、c Tn I及c Tn T,其中100μmol/L诱导组的表达最高,对照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RT-q PCR)技术检测心肌早期转录因子GATA-4和心肌细胞增强因子2c(MEF2c)在各诱导组诱导分化1周、2周、4周细胞的表达,检测T-box5和amphiphysin-2(Bin1)在空白对照组与100μmol/L诱导组诱导分化1周、2周、4周细胞的表达。结果显示,经葛根素诱导后,各个基因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整体呈现上升趋势。虽然各个基因的最高表达量呈现在不同时间段,但都出现在100μmol/L诱导组。各诱导组相比,GATA-4的最高表达量出现在100μmol/L诱导组诱导4周时,MEF2c的最高表达量出现在100μmol/L诱导组诱导2周时。100μmol/L诱导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T-box5的最高表达量出现在100μmol/L诱导组诱导1周时,Bin1的最高表达量出现在100μmol/L诱导组诱导4周时。相较于其他诱导组,100μmol/L组表达最高(P<0.05)。结论:1.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的SD大鼠四肢骨髓细胞可以纯化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2.不同浓度葛根素可以在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3.100μmol/L为葛根素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心肌样细胞的最佳浓度。

王贵龙[3](2020)在《缝隙连接蛋白43在不同浓度七氟醚对大鼠离体心脏低温全心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影响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不同浓度七氟醚对大鼠离体心脏低温全心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并探讨心室肌电生理及缝隙连接蛋白43(Cx43)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体重300±20 g,成功制备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K-H液平衡灌注15 min后,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C组(正常对照组)、IR组(低温全心缺血再灌注组)、Sev0.5组(0.5 MAC七氟醚处理组)、Sev1.0组(1.0 MAC七氟醚处理组)、Sev2.0组(2.0 MAC七氟醚处理组)。C组:继续灌注37℃K-H液105 min;IR组:继续灌注37℃K-H液15 min后,注射Thomas液(4℃,20 ml/kg)使心脏停博60 min,心脏周围用4℃K-H液保护,停搏30 min时半量复灌Thomas液(4℃,10ml/kg),60 min时使用37℃K-H液再灌注30 min;Sev0.5组:继续灌注含饱和0.5MAC七氟醚的37℃K-H液15min后,注射Thomas液(4℃,20 ml/kg)使心脏停博60 min,心脏周围用4℃K-H液保护,停搏30 min时半量复灌Thomas液(4℃,10 ml/kg),60 min时使用含饱和0.5MAC七氟醚的37℃K-H液再灌注30 min;Sev1.0组:Sev1.0组除七氟醚浓度与Sev0.5组有区别,其余均相同;Sev2.0组:Sev2.0组除七氟醚浓度与Sev0.5组有区别,其余均相同。于再灌注即刻至灌注结束,记录心脏复跳时间、心律失常类型及心律失常持续时间;于灌注末采用程控电刺激技术测量并记录有效不应期(effective refractory period,ERP)、传导速度(conduction velocity,CV)、室颤阈(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threshold,VFT);采用Western-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Cx43的表达和分布。结果:(1)再灌注心律失常:除C组外,再灌注期间其余各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及室颤发生;其中IR组有6例发生心律失常,Sev0.5组有1例发生心律失常,Sev1.0组有2例发生心律失常,Sev2.0组1例发生心律失常;与IR组比较,Sev0.5组、Sev1.0组、Sev2.0组心脏复跳时间及心律失常持续时间缩短,心律失常发生率均降低(P<0.05);Sev0.5组、Sev1.0组及Sev2.0组的心脏复跳时间、心律失常持续时间及心律失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ERP、CV、VFT:与C组比较,IR组、Sev0.5组、Sev1.0组及Sev2.0组ERP、VFT增大(P<0.05),与IR组比较,Sev0.5组、Sev1.0组及Sev2.0组ERP、VFT减小(P<0.05);与C组比较,IR组、Sev0.5组、Sev1.0组及Sev2.0组CV均减慢(P<0.05),与IR组比较,Sev0.5组、Sev1.0组及Sev2.0组CV增快(P<0.05);Sev0.5组、Sev1.0组及Sev2.0组的ERP、CV、VF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Cx43:与C组比较,IR组心室肌组织Cx43于闰盘处的表达明显减少,且在侧侧的分布相对增加(P<0.05);与IR组比较,Sev0.5组、Sev1.0组及Sev2.0组上述Cx43改变有所缓解,表达量均明显增加(P<0.05);Sev0.5组、Sev1.0组及Sev2.0组的Cx43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低温全心缺血再灌注引起心室肌Cx43表达下调和分布紊乱,导致传导减慢、有效不应期及室颤阈增大,从而诱发RA;(2)不同浓度七氟醚可改善低温全心缺血再灌注心肌电生理的改变,降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风险,其机制可能与七氟醚改善Cx43的表达和分布有关,且这一作用在0.5-2.0MAC七氟醚范围内无浓度依赖性。

林怡[4](2020)在《不同层次、不同方法刺激“内关”穴对心律失常家兔的干预效果》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比较针刺“内关”穴浅筋膜层和深层正中神经对氯化钡诱导的室性心律失常模型家兔的作用效果,明确“内关”穴浅刺是否具有调心作用,浅、深针刺的作用效果是否存在差异,为进一步探讨“内关”穴不同层次的针刺作用机制提供研究基础。同时,比较手针、电针、经皮电刺激三种方法刺激“内关”穴浅层对氯化钡诱导的室性心律失常模型家兔的作用效果,观察刺激方法对穴位功能特异性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主要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观测“内关”穴浅、深针刺的效果,分为生理盐水组、模型组、浅刺组和深刺组,每组15只健康雄性新西兰兔;第二部分比较不同刺激方法的作用效果,分为生理盐水组、模型组、手针组、电针组和经皮电刺激组,每组15只健康雄性新西兰兔。所有家兔麻醉后以标准II导联的方式连接BL-420S生物信号采集与分析系统,持续监测心电图30 min,在心电监测第3 min时,生理盐水组家兔经耳缘静脉注射1 mL/kg的生理盐水,其余组家兔经耳缘静脉注射1 mL/kg的0.4%(4mg/kg)的氯化钡溶液造模。在造模前60s,浅刺组用0.25 mm×25 mm的一次性无菌针灸直刺家兔右侧“内关”穴,进针深度为3 mm,行震颤催气手法10 min;深刺组用相同规格针灸针针刺家兔右侧“内关”穴,进针深度为5~8 mm,针尖触碰到正中神经使家兔右上肢抽动3次后,留针10 min;手针组针刺方法同浅刺组;电针组用相同规格针灸针直刺“内关”穴和“内关”穴上3 mm处的非穴点,针刺深度3 mm,针柄连接华佗牌SDZ-V型电子诊疗仪电极,负极接“内关”穴,正极接非穴点,选用连续波,4 Hz,强度为0.5 mA,电刺激10 min;经皮电刺激组将直径为0.8 mm的圆片电极负极置于家兔右侧“内关”穴区,圆片电极圆心对准“内关”穴点,正极用湿棉布包裹置于家兔右上肢肘窝处,连接华佗牌SDZ-V型电子诊疗仪,选用连续波,4 Hz,2 mA,电刺激10 min。生理盐水组和模型组不做针刺。观测结束后,根据心电图计算各组家兔心律失常起始时间和持续时间,并取家兔左心室肌前壁心肌做HE染色和IHC检测,分别观察心肌细胞形态和Cx43表达与分布。结果:1“内关”穴浅、深针刺对心律失常模型家兔的干预效果1)模型组家兔的平均心律失常起始时间最短、心律失常持续时间最长(P<0.01),浅刺组和深刺组家兔的平均心律失常起始时间均晚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浅刺组、深刺组家兔的平均心律失常持续时间均明显短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浅刺组家兔的平均心律失常起始时间和心律失常持续时间与深刺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模型组家兔心肌Cx43表达水平严重下降,分布极其紊乱。浅刺组和深刺组家兔心肌Cx43分布紊乱的情况较轻,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两组之间无显着差异。3)出现心律失常的家兔心肌细胞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嗜伊红染色增强、心肌波浪样变、渗出等病理改变。2不同方法刺激“内关”穴对心律失常模型家兔的干预效果1)手针、电针、经皮穴位电刺激三种方式刺激“内关”穴,均可以延缓氯化钡诱发的心律失常出现时间(均P<0.01),显着缩短家兔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均P<0.01),电针组家兔平均心律失常起始时间大于手针组和经皮电刺激组(P<0.05),家兔平均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手针组<电针组<经皮电刺激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手针和经皮电刺激组家兔的心肌Cx43分布紊乱情况减轻,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P<0.01),电针组家兔心肌Cx43分布较为规律,但阳性表达数量明显减少,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出现心律失常的家兔心肌细胞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嗜伊红染色增强、心肌波浪样变、渗出等病理改变。结论:1.在氯化钡诱导的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模型上,“内关”穴浅刺也可以抑制Cx43分布紊乱和数量减少的情况,延缓心律失常起始时间、缩短心律失常持续时间,发挥“内关”的调心作用,且浅、深针刺的作用效果相当。2.手针、电针、经皮电刺激“内关”穴浅层均可延缓氯化钡诱导的心律失常模型家兔心律失常出现的时间、缩短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但它们的作用效果不完全相同。在延缓心律失常起始时间上电针可能优于手针和经皮电刺激,在心律失常持续时间方面有手针组<电针组<经皮电刺激组的趋势,但是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针和经皮电刺激“内关”穴均可以抑制心室肌Cx43分布紊乱和数量减少的情况,但电针(4 Hz)在抑制家兔心室肌Cx43数量减少上尚未发现有明显的作用。

师慧[5](2019)在《脊髓电刺激对房颤犬左心房重构及miRNA表达谱的影响》文中认为[背景]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以下简称房颤)是以心房电活动极快速而紊乱为特征的心律失常。因其增加患者死亡风险,抗AF治疗非常重要,目前房颤治疗的措施均存在局限性。研究发现自主神经系统(Autonomic Nervous System,以下简称ANS)张力失衡与房颤的发生与维持关系密切。通过刺激和消融自主神经,可影响其ANS平衡状态,促进或抑制房颤。脊髓电刺激(Spinal Cord Stimulation,以下简称SCS)通过调控交感副交感神经活性,可纠正ANS张力失衡,并已被成功应用于治疗顽固性心绞痛、心律失常电风暴、顽固性心衰、无休止室速等危急重症,但可否在治疗房颤中发挥作用,国内外尚无系统研究。[目的]对成功建立的房颤犬模型施加颈胸段脊髓电刺激,观察左心房肌的组织细胞形态结构变化、心房重构相关标志蛋白的表达、微小RNA(microRNA,以下简称miRNA)表达谱变化,与空白对照组及非脊髓电刺激房颤犬模型组对比,分析脊髓电刺激对房颤的治疗效果,及对房颤犬左心房重构和miRNA表达谱的影响,探讨脊髓电刺激治疗房颤的可能机制及作用靶点。[方法]1、18只健康成年比格犬随机平均分为空白对照(Ctrl组),房颤模型对照(AF组),房颤模型实施脊髓电刺激(SCS组)3组。(1)给AF组及SCS组实验犬植入高频率起搏器,以AOO模式快速起搏右房以建立房颤模型。(2)建模成功的SCS组实验犬植入脊髓电刺激器,刺激电极定位于脊髓背侧T1~T4节段水平,调整参数逐渐增加刺激电压,每次持续刺激2~6小时,共持续12周。(3)将心电追踪仪植入AF组和SCS组实验犬前胸壁皮下,动态监测心电活动和分析房颤负荷。(4)完成模型制作、脊髓电刺激干预后,处死实验犬,留取左心房肌组织,对组织切片行HE染色和Masson染色后,光镜下观察3组实验犬左心房组织的形态学特征及纤维化程度;电镜下观察3组实验犬左心房组织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2、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及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3组实验犬左心房肌组织L-型钙通道蛋白α亚基、缝隙连接蛋白40(Connexin40,CX40)、缝隙连接蛋白 43(Connexin43,CX43)、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乙酰胆碱转移酶(Choline Acetyltransferase,CHAT)和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 Associated Protein43,GAP43)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并统计分析组间差异;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法观察上述6种目标蛋白在3组实验犬左心房肌的表达分布,以平均光密度值统计分析各组间表达差异。3、采用miScript miRNAPCR Array检测3组实验犬左心房肌miRNA表达谱,筛选出3组间明显差异表达的miRNA并对其行聚类分析、qRT-PCR验证,运用生物信息学预测软件对差异表达较显着的miR-33a及miR-219-3p的靶基因及其与靶基因的主要结合位点进行预测分析,用KEGG数据库查找靶基因下游信号通路。[结果]1、18只实验犬中3只在房颤建模过程中死亡,其余15只完成实验。(1)AF组和SCS组存活的9只犬植入起搏器,AOO模式下快速右房起搏均成功完成房颤模型制作,房颤出现时间10.45±2.32周,建模成功率75%,建模成功时起搏频率587.82±13.35次/min。(2)心电追踪仪监测到的房颤负荷,SCS组(7.35±2.42)%明显低于AF组(46.45±6.21)%,P<0.05。(3)左心房肌HE染色光镜下表现为:Ctrl组心肌细胞排列整齐、结构完整;AF组心肌细胞排列紊乱,镜下可见少许细胞变性坏死表现,有间质水肿及纤维化;SCS组心肌细胞排列稍紊乱,有少许间质水肿及核浓缩,但程度均较AF组减轻。(4)左心房肌Masson染色光镜下表现为:AF组左心房纤维化程度较Ctrl组明显增加,SCS组也有纤维化表现,但程度较AF组降低。(5)左心房肌电镜下表现为:Ctrl组心肌细胞核内结构正常、肌原纤维节有序排列;AF组心肌细胞有少许肌浆网扩张、线粒体肿胀变形表现,但是表现不突出;SCS组心肌细胞肌原纤维排列相对整齐,无明显线粒体肿胀或肌浆网扩张之表现。2、脊髓电刺激对房颤犬左心房重构标志物的影响qRT-PCR法、Western blot法、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四种方法检测3组实验犬的左心房组织中GAP43、TH、CHAT、CX40、CX43、L-型钙通道蛋白α亚基mRNA层面和蛋白层面的表达水平,发现各指标在3组间均存在差异。(1)mRNA表达水平,AF组的GAP43、TH、CHAT表达较Ctrl组上调,CX40、CX43、L-型钙通道蛋白α亚基表达较Ctrl组下调,P均<0.05;SCS组与Ctrl组比较,GAP43、CHAT 表达上调,P<0.05,TH 表达上调但P>0.05,CX40、CX43表达下调,P<0.05,L-型钙通道α亚基表达下调但P>0.05;SCS组与AF组比较,GAP43、TH、CHAT表达下调,P均<0.05,CX40、CX43表达上调,但P均>0.05,L-型钙通道蛋白α亚基表达上调,P<0.05。(2)蛋白表达水平,AF组与Ctrl组比较,GAP43、TH、CHAT表达上调,CX40、CX43、L-型钙通道蛋白α亚基表达下调,P均<0.05;SCS组与Ctrl组比较,GAP43、TH、CHAT表达上调,CX40、CX43、L-型钙通道蛋白α亚基表达下调,P均<0.05;SCS组与AF组比较,GAP43、TH、CHAT表达下调,CX40、CX43、L-型钙通道蛋白α亚基表达上调,P均<0.05。(3)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与Ctrl组相比,AF组左心房肌标本中反映心房神经重构的标志蛋白GAP43、TH、CHAT阳性着色反应增加,SCS组也有着色增加,但程度较AF组浅;而反映电-解剖重构的标志蛋白CX40、CX43、L-型钙通道蛋白α亚基在Ctrl组阳性着色反应深,AF组着色明显变浅,SCS组着色介于二者之间。图片处理软件计算平均光密度值并统计分析,AF组与Ctrl组比较,GAP43、TH、CHAT升高,CX40、CX43、L-型钙通道蛋白α亚基降低,P均<0.05,SCS 组与 Ctrl 组比较,GAP43、TH 升高,P 均<0.05,CHAT 升高但P>0.05,CX40、CX43、L-型钙通道蛋白α亚基降低,P均<0.05;SCS组与AF组比较,GAP43、TH、CHAT均降低,P均<0.05,CX40、CX43、L-型钙通道蛋白α亚基均升高,但 P>0.05。(4)免疫荧光显像结果显示,与Ctrl组相比,AF组代表心房神经重构的GAP43、TH、CHAT均高表达,代表心房电-解剖重构的CX40、CX43、L-型钙通道蛋白α亚基均低表达;与Ctrl组相比,SCS组GAP43、TH、CHAT均高表达,CX40、CX43、L-型钙通道蛋白α亚基均低表达;与AF组相比,SCS组GAP43、TH、CHAT均低表达,CX40、CX43、L-型钙通道蛋白α亚基表达差异不明显。利用图片分析软件计算平均光密度值并统计分析,与Ctrl组对比,AF组GAP43、TH、CHAT升高,CX40、CX43、L-型钙通道蛋白α亚基降低,P均<0.05;与Ctrl组对比,SCS 组 GAP43 升高,P<0.05,TH、CHAT 也升高但 P>0.05,CX40、CX43、L-型钙通道蛋白α亚基均降低,P均<0.05;与AF组对比,SCS组GAP43、TH、CHAT降低,P均<0.05,CX40、CX43、L-型钙通道蛋白α亚基均升高但P>0.05。3、脊髓电刺激对房颤犬左心房肌miRNA表达谱的影响miScript miRNA PCR Array筛选3组实验犬左心房肌组织中差异表达的miRNA,按变化倍数(Fold change,FC)>2或<0.5,且P<0.05为判断标准,与Ctrl 组比较,AF 组上调表达的 miRNA 为 let-7a、miR-33a、miR-92b、miR-345、miR-500、miR-875,下调表达的 miRNA 为 miR-30b、miR-143、miR-196b、miR-216a、miR-219-3p、miR-222、miR-665、miR-1306;与 Ctrl 组比较,SCS 组上调表达的miRNA为miR-33a和miR-105b,下调表达的miRNA为miR-122、miR-143、miR-216a、miR-219-3p、miR-222、miR-665、miR-1306;与 AF 组比较,SCS组上调表达的miRNA为miR-30b、miR-105b,下调表达的miRNA为let-7a、miR-33a、miR-92b、miR-375、miR-500、miR-875。qRT-PCR 法对上述差异表达miRNA进行验证,所得结果与miScript miRNA PCR Array筛选结果一致;聚类分析这些差异表达的miRNA,在TargetScan数据库中查找到miR-33a、miR-219-3p有一共同靶基因TLR4,其中miR-33a与TLR4仅有1个非保守作用位点,miR-219-3p与TLR4有1个保守作用位点和2个非保守作用位点。然后从KEGG数据库中查找到TLR4在NF-κ B信号通路中起重要作用。[结论]1、高频率持续起搏右心房制作房颤犬模型安全、有效、成功率高;从90次/分起始,逐渐增加起搏频率,个体化实施间断或持续犬右心房起搏制作房颤模型,可减小实验意外发生率,房颤模型更稳定且更类似慢性房颤发生发展实际情况。2、脊髓电刺激干预犬房颤模型,安全性高,可操作性强。3、脊髓电刺激有效抑制犬房颤的发生和持续,缓解和逆转房颤相关左心房重构及纤维化,有可能用作治疗房颤的手段之一。4、房颤模型犬存在左心房电-解剖重构和神经重构,SCS可缓解和逆转这类重构,尤其是逆转心房神经重构。SCS可能通过调控心脏自主神经进而逆转左心房神经重构。SCS对左心房重构的逆转作用可能对治疗房颤有利。5、SCS可改变房颤犬左心房肌的部分差异miRNA表达,主要涉及的miRNA包括 let-7a、miR-30b、miR-92b、miR-375、miR-500、miR-875,它们可能是脊髓电刺激干预房颤的分子调控机制,进而可能是脊髓电刺激干预房颤的靶点。6、左心房肌差异表达的miR-33a和miR-219-3p,可能通过TLR4/NF-κ B经典炎症信号转导通路参与调控房颤犬的炎症反应,从而影响房颤转归,有可能成为脊髓电刺激治疗房颤的靶点之一。

沈炜毅[6](2015)在《复脉汤对缺血性心律失常心肌酶及Cx43 Ser262磷酸化信号通路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复脉汤对缺血性心律失常大鼠血清心肌酶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Ⅰ(cTnⅠ),心律失常出现时间、持续时间及发生次数,及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介导Cx43 ser262磷酸化信号通路的影响,并探讨其抗缺血性心律失常作用及机理。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酒石酸美托洛尔组、炙甘草汤组及复脉汤高、中、低剂量组。连续灌胃14天,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制备急性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模型(除假手术组外)。(1)检测血清心肌酶ASL、CK-MB、cTnⅠ的含量(2)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心肌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3)记录缺血性心律失常出现时间和持续时间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次数(4)采用蛋白质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心室肌细胞ERK及Cx43 Ser262磷酸化水平。结果1.对心肌酶AST、CK-MB、cTn Ⅰ含量的影响:复脉汤高、中、低剂量组及美托洛尔组能明显降低血清AST、CK-MB、cTnⅠ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复脉汤高剂量组及美托洛尔组血清AST、CK-MB、cTnⅠ含量显着低于炙甘草汤组(P<0.01)。复脉汤中、低剂量组与炙甘草汤组比较,能降低AST、CK-MB含量(P<0.05),复脉汤中剂量组降低cTnⅠ含量,与炙甘草汤组比较有差异(P<0.05)。2.心肌细胞电镜观察:复脉汤能明显减轻大鼠心肌缺血损伤程度,可以改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模型组心肌细胞肌原纤维断裂、扭曲、缩短,线粒体排列紊乱,结构破坏。假手术组心肌细胞Z线规则,肌小节清晰,线粒体排列整齐。炙甘草汤组心肌纤维排列欠规则,部分肌小节断裂,出现收缩带,线粒体排列不规则,结构破坏。复脉汤高、中、低剂量组及美托洛尔组肌原纤维排列基本规则,线粒体结构较完整。3.对缺血性心律失常影响:复脉汤高、中、低剂量组及美托洛尔组与模型组比较,能显着延迟心律失常出现时间,缩短持续时间,减少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次数(P<0.01),复脉汤高剂量组及美托洛尔组与炙甘草汤组比较(P<0.01);复脉汤中剂量组与炙甘草汤组比较,能延迟心律失常出现时间,缩短持续时间(P<0.05)。复脉汤中、低剂量组与炙甘草汤组比较,能减少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次数(P<0.05)。4.抑制ERK介导Cx43 Ser262磷酸化水平:复脉汤高、中、低剂量组,美托洛尔组能明显降低ERK/GAPDH和Cx43 pser262/GAPDH,与模型组比较(P<0.01)。复脉汤高剂量组、美托洛尔组ERK/GAPDH和Cx43 pser262/GAPDH显着低于炙甘草汤组(P<0.01),复脉汤中剂量组与炙甘草汤组比较,能降低ERK/GAPDH和Cx43 pser262/GAPDH(P<0.05)。结论1.复脉汤能降低急性心肌缺血血清心肌酶AST、CK-MB、cTn Ⅰ的含量,减轻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损伤,对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2.复脉汤能推迟缺血性心律失常出现时间,缩短持续时间,减少缺血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3.复脉汤对缺血性心律失常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调控ERK介导心肌细胞Cx43Ser262磷酸化信号通路,调控缺血引发的心肌细胞通讯功能的降低有关。4.复脉汤对缺血性心律失常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减轻心肌组织缺血性损伤,保障心肌细胞膜完整性,减少了 AST、CK-MB、cTn Ⅰ外漏,保证了心肌细胞肌原纤维及线粒体的完整性,抑制ERK介导Cx43 Ser262磷酸化等有关。

王广强[7](2013)在《步长稳心颗粒通过调节Cx43稳定性抗缺血性心律失常作用研究》文中提出【背景】缺血性心脏病是目前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我国目前正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其发病率也逐年升高。由心肌缺血引发的心律失常,特别是室性心律失常,是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因此,彻底阐明缺血性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治疗策略,是目前亟待研究并加以解决的一项重大课题。由缝隙连接(gap junction, GJ)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所引起的电脱耦联(uncoupling)是诱发缺血性心律失常非常重要的因素。GJ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之间的连接处,是实现细胞间通讯的重要结构和功能基础,其作用是在心肌细胞间完成电耦联以及化学信息的交换。Cx43是心肌细胞主要的缝隙连接蛋白,也是心室肌细胞间主要的连接蛋白,由Cx43构成的低阻力通道的电耦联使心肌细胞同步收缩并通过离子交换发挥调控作用。最新研究表明在心肌缺血时,细胞内的氧自由基增加、钙超载、酸中毒等可导致Cx43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脱磷酸化Cx43增加,磷酸化Cx43减少。而Cx43的异常变化又可直接引起心肌组织的阻抗增加和电导性下降,出现缝隙连接的电脱耦联现象,导致折返性电活动的发生增加,最终引起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基于多年来对步长稳心颗粒在缺血性心脏病中抗缺血性心律失常作用机制的研究,本课题进一步探索步长稳心颗粒是否通过调节Cx43进而抑制心律失常。研究结果可为认识和防治缺血性心律失常提供新的药理学靶点,为其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提供分子理论基础,从而为临床应用步长稳心颗粒防治缺血性心律失常提供理论基础和循证医学证据,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目的】研究步长稳心颗粒能否可以通过调节、稳定心肌Cx43的结构和功能,进而发挥抗缺血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1)实验采用清洁级Wistar雄性大鼠(220250g),随机分组,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稳心颗粒低剂量组、稳心颗粒高剂量组。建立灌胃给药途径。制作大鼠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动物模型,记录心电图,实验结束时留取相应部位的组织标本。(2)应用HE染色观察心肌细胞在缺血区和非缺血区的空间分布和结构变化。(3)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缺血区心肌组织Cx43的空间分布、结构和功能改变。(4)应用Western-blotting技术检测缺血区心肌组织Cx43的含量和功能改变。(5)应用ELISA技术检测缺血区与非缺血区心肌组织Cx43的含量和功能改变。【结果】(1)步长稳心颗粒能够明显减少室性早搏(VP)、室速(VT)、室颤(VF)的发生次数,明显缩短室速(VT)、室颤(VF)的持续时间,心律失常评分下降。步长稳心颗粒能够有效地提高心肌缺血大鼠的存活率,降低其死亡率。从而证明步长稳心颗粒能够有效地抑制大鼠缺血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缩短其缺血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改善其存活率。(2)通过HE染色观察发现,步长稳心颗粒能够有效地防止心肌细胞坏死,进而降低大鼠缺血性心律失常的发生。(3)步长稳心颗粒的抗缺血性心律失常的作用与Cx43相关性。假手术组大鼠的心室肌组织Cx43主要分布于心肌闰盘处,与细胞纵轴垂直,而在心肌细胞侧面少有分布。模型组大鼠缺血再灌注后,Cx43发生移位现象,心肌组织Cx43由心肌闰盘处向心肌细胞侧方移位,Cx43蛋白总量减少,磷酸化水平下降,脱磷酸化Cx43增加,磷酸化Cx43减少,心律失常评分上升。步长稳心颗粒组大鼠Cx43的结构和功能逐步恢复,表达量上升,磷酸化水平上升,脱磷酸化Cx43减少,磷酸化Cx43增加,心律失常评分下降。步长稳心颗粒使缺血区Cx43表达量上升,磷酸化水平上升,从而发挥抗缺血性心律失常作用,而对非缺血区Cx43表达量无明显影响。【结论】(1)本研究证实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状态下心肌Cx43蛋白结构功能的变化规律。(2)本研究将大鼠缺血区与非缺血区进行对比观察,发现步长稳心颗粒可以通过调节、稳定缺血区心肌细胞Cx43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发挥抗心律失常作用。【创新点】(1)对步长稳心颗粒通过调节Cx43稳定性介导的抗缺血性心律失常作用进行探讨。(2)将大鼠缺血区与非缺血区进行对比观察步长稳心颗粒通过调节Cx43的稳定性发挥抗缺血性心律失常作用。

张萍[8](2012)在《延胡索提取物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机理研究》文中提出1.研究目的1.1系统评价分析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为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提供循证医学证据。1.2通过对“冠心病临床科研一体化技术平台”数据库的挖掘分析,研究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证治规律,探索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遣方用药特点。1.3从蛋白组学、酶学、免疫组化形态学方面探索延胡索提取物干预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为延胡索提取物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提供实验依据,为延胡索提取物新药的开发奠定基础。2.方法2.1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web版)、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web版)CMCC,VIP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Web版),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Web版),万方数据库,检索至2011年2月各资料库所有可得文献。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1.4(Review Manager5.1.4)软件分析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疗效,根据改良Jadad评分对研究的质量进行评价。2.2数据挖掘方法利用SQL Server 2000工具对人口学资料、一般临床特点、证候、治法及方药数据进行转换、加载,利用Business Objects软件进行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临床需求的多维主题查询及Web多维分析;利用Oracle 10g实现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证候分布、遣方用药规律的挖掘分析。利用冠心病临床科研一体化技术平台对室性心律失常的中药配伍规律,药物与证候之间的关系进行复杂网络分析。2.3延胡索提取物治疗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实验研究方法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美托洛尔组、参松养心胶囊组、延胡索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N-BT染色测量心肌梗死面积,ELASA法测定Na+-K+-ATPase和Ca2+-ATPase活性,免疫蛋白印迹法测定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 43,CX43)及其磷酸化CX43 (Phospyo-CX43, P-CX43)的蛋白含量,及免疫组化法观察CX43及P-CX43的表达位置。从以上几个方面来探讨延胡索提取物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3.结果3.1系统评价结果--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Meta分析与空白对照或西药对照相比,中医药可有效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减少冠心病室性早搏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Jadad评分表明研究质量大部分属于低质量。3.2数据挖掘结果入选了386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男性201例,女性185例,平均年龄70.06±10.33岁。合并病及疾病亚型主要是高血压、心功能不全、心绞痛、陈旧心肌梗死、糖尿病。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主要证候为血瘀、气虚、痰浊。患者首次使用的中药主要是茯苓、丹参、当归、半夏、麦冬、甘草、红花、川芎、桃仁、陈皮,首次使用的中药主要为补气药、活血调经药、理气药。最常使用的抗心律失常药为美托洛尔、胺碘酮与慢心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预后在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中较差、无效与死亡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心律失常患者。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药物-证候复杂网络挖掘分析显示,常见证候为气虚、血瘀、痰浊,与证候对应的药物主要是丹参、茯苓、当归、麦冬、赤芍、红花、川芎、甘草、半夏、桃仁、陈皮、五味子。3.3延胡索提取物治疗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实验研究结果3.3.1心梗面积在梗死区面积与梗死区面积/心室总面积上,延胡索提取物小、中剂量组及美托洛尔、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组均有缩小急性心肌梗死面积的作用(P<0.05)。3.3.2 Na+-K+-ATPase与Ca2+-ATPase活性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Na+-K+-ATPase与Ca2+-ATPase活性明显降低(P<0.01)。延胡索碱提取物组与其他药物治疗组均可以明显提高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降低的Na+-K+-ATPase与Ca2+-ATPase活性(P<0.01)。3.3.3 CX43与P-CX43免疫蛋白印迹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CX43及P-CX43蛋白含量明显减少(P<0.05)。延胡索提取物小、中剂量组及美托洛尔、参松养心胶囊组均能提高急性心肌梗死后降低的CX43与P-CX43的蛋白含量(P<0.05)。其中延胡索提取物中剂量组与美托洛尔组疗效相当。3.3.4各组大鼠心脏大体病理形态学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延胡索提取物治疗组及其他药物治疗组,肌纤维损伤程度减轻,大部分肌纤维完整,排列整齐,仅见局灶性纤维组织增生,淋巴细胞浸润,而模型组心肌纤维排列紊乱,部分胞浆溶解,纤维组织增生明显,伴玻璃样变,可见肉芽组织形成及坏死组织。3.3.5 CX43与P-CX43免疫组化结果正常组CX43与P-CX43主要分布在细胞端端连接处,即闰盘区域。而模型组,细胞结构被破坏,CX43与P-CX43表达明显降低,且出现侧边化现象明显。延胡索提取物治疗组与美托洛尔组、参松养心胶囊组,CX43与P-CX43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增加,细胞结构损伤较模型组小,亦有侧边化现象。4.结论4.1系统评价提示中医药对冠心病室性早搏有一定的疗效及安全性,但因纳入研究质量较低,需更多高质量研究进一步验证。4.2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主要证候为血瘀、气虚、痰浊,常用中药为丹参、茯苓、当归、麦冬、赤芍、红花、川芎、甘草、半夏、桃仁、陈皮、五味子,与证候相应的中药主要为补气药、活血调经药、理气药等。4.3延胡索提取物能减少大鼠急性心肌梗死面积,改善心肌缺血损伤,提高梗死后心肌的Na+-K+-ATPase与Ca2+-ATPase活性和梗死后减少的CX43与P-CX43的蛋白含量,减少CX43与P-CX43侧边化现象,从而降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刘超[9](2010)在《缝隙连接蛋白43在预处理心肌保护作用中的相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 43, Cx43)在缺血预处理心肌保护中的作用和地位,探讨舒芬太尼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是否有保护作用和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在缺血预处理心肌保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法制作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n=8),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预处理组(IPC组)、舒芬太尼预处理组(SPC组)、5-羟基奎酸+缺血预处理组(5-HD + IPC组)、5-羟基奎酸+舒芬太尼预处理组(5-HD + SPC组),各组取2只大鼠采用HE染色法观察心肌组织细胞形态,剩余大鼠测定心律失常评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心肌Cx43蛋白的表达和分布情况,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检测心肌Cx43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Sham组大鼠的心肌纤维排列整齐,心肌细胞形态正常,IR组、5-HD+IPC组和5-HD+SPC组心肌组织可见区域性变性坏死,细胞核固缩甚至碎裂,IPC组和SPC组仅表现出轻微的心肌组织损伤。IR组、5-HD+IPC组和5-HD+SPC组分别与Sham组相比,心律失常发生情况显着增多,心律失常评分增高,Cx43分布紊乱,表达减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IPC组和SPC组分别与Sham组相比,心律失常评分、Cx43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PC组与IPC组相比较,心律失常评分、Cx43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PC组和SPC组分别与IR组相比较,心律失常发生情况显着减少,心律失常评分降低,Cx43分布规律,表达增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5-HD+IPC组和5-HD+SPC组与IR组相比较,心律失常评分、Cx43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HD+IPC组与IPC组相比较,心律失常评分、Cx43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5-HD+SPC组与SPC组相比较,心律失常评分、Cx43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缺血预处理通过开放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维持Cx43的磷酸化水平,保持Cx43的正常分布和表达实现心肌保护作用,提示Cx43在预处理心肌保护作用中具有重要作用;(2)5-羟基奎酸可以消除缺血预处理的心肌保护作用,提示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可能介导了缺血预处理的心肌保护机制;(3)舒芬太尼预处理可以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减轻心肌损伤,可能具有类似缺血预处理的心肌保护作用。

潘明玉[10](2010)在《心肌连接蛋白Cx43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表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与目的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一直是临床上倍受关注的重症疾患之一,其进展迅速,后果严重,其发病率正逐年上升,病死率虽然较前降低,但仍然较高,给人民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危害,也增加了社会负担。心肌梗死患者极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或恶性心律失常或猝死,目前普遍认为其发生机制除与心肌细胞兴奋性异常有关外,电耦联障碍及传导异常也是主要原因。心脏缝隙连接(gap junction, GJ)通道是心肌细胞之间实现电偶联及化学信息交换的重要结构基础,而连接蛋白43(conHexin43,Cx43)是构成心肌缝隙连接通道特别是心室肌缝隙连接通道的主要连接蛋白(connexin, Cx),在数量、分布等方面若发生改变(Cx43重构)时必然会引起心肌细胞间电耦联障碍及传导异常。因此,心肌梗死后连接蛋白43重构是室性心律失常及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分子解剖学基础。如能在心肌梗死早期采取积极的手段来干预连接蛋白43重构,可能对防治心律失常甚至猝死的发生起到更为积极的作用.连接蛋白43是心室肌细胞间缝隙连接的主要连接蛋白,在电子显微镜下,连接蛋白43主要在闰盘呈簇状分布于细胞的端对端连接处,每6个相邻细胞间的连接蛋白43构成跨膜连接小体(connexon),数十个小体排列在细胞膜构成缝隙连接(gap junction, GJ)。该区富含特殊的连接通道,故将这些通道称为缝隙连接通道(gap junction, GJ)。它具有亲水性、低选择性和低电阻等特点,是心肌细胞之间保持正常通讯及化学信息交换的重要结构基础,主要作用是形成细胞间快速的电冲动传导.保证心脏整体电活动同步性与协调性。由相邻细胞膜之连接蛋白(connexin, Cx)六聚体铆接成的细胞间低电阻通道即为心肌细胞缝隙连接(gap junction, GJ),是细胞间电导与传导速度的主要决定因素。虽然离子通道的功能改变是心律失常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正常的细胞耦联有时起主要作用,如心肌梗死,肥厚梗阻性心肌病,心脏淀粉样变性等,由激动传导异常引起的折返性心律失常。因此,研究心肌梗死时缝隙连接分布的改变对于阐明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有重要意义。在哺乳动物心肌,虽然可有多种连接蛋白表达,但主要是连接蛋白43。因此研究连接蛋白43的数量和分布基本上可反映缝隙连接的数量和分布。本研究旨在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观察,比较心肌梗死时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 43,Cx43)的分布特征,探讨连接蛋白4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梗死的变化规律及其诊断意义。方法实验从青岛市立医院2007年至2009年间尸体解剖工作中挑选保存的心脏标本30例,标本诊断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猝死的标准,冠状动脉狭窄以管腔面积的缩小分为4级进行分析。Ⅰ级病变:管腔面积缩小1%-25%;Ⅱ级病变:管腔面积缩小26%~50%;Ⅲ级病变:管腔面积缩小51%~75%;Ⅳ级病变:管腔面积缩小76%-100%。将其中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梗死猝死者15例设为实验组,男性11例,女性4例,另外根据取材部位不同,将梗死区定为B组,梗死区边缘设定为C组,非梗死区设定D组。另外选择15例与实验组年龄相近的暴力死亡与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猝死病例定为对照组A组男性9例,女性6例。在实验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伴心肌梗死中,取每例左心室部位上的心肌梗死区(infarctus zone).心肌非梗死区(noninfarctuszone)以及梗死区边缘(border zone)各一块。由于连接蛋白43均匀分布在心室肌各层,因此,在对照组各病例中左心室取一块心室肌做为分析对照。用生理盐水清洗去心肌附着物,放入10%的甲醛溶液中固定24小时,取出后进行流水冲洗10分钟后进行常规脱水、透明、浸蜡、包埋。石蜡切片,片厚4μm,每个标本各取15片,用免疫组化SABC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切片常规脱蜡至水,然后用3%H202灭活内源性酶,然后热修复抗原,然后用复合酶消化暴露抗原,然后用正常兔血清封闭然后滴加Cx43抗体然后生物素化山羊血清然后SABC,再用DAB显色,在上述步骤间均用PBS洗涤5分钟,然后脱水,透明,中性树胶封片,光镜观察;染色过程中另用PBS缓冲液替代一抗作为空白对照。每张切片随机编号,在盲法下进行评价。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细胞记数,在高倍视野(×400)下随机选择5个视野,依次计数每个视野内连接蛋白43阳性的缝隙连接数,并计算连接蛋白43阳性的缝隙连接总数。然后再测量各视野中的阳性产物面积,根据细胞内阳性蛋白表达面积的半定量实验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应用北航MAIS病理图像分析系统分析缝隙连接中连接蛋白43阳性表达,统计实验数据。结果1.大体观察实验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猝死伴心肌梗死心脏标本中,男性11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45岁)。发现实验组心脏普遍增大,左心室壁增厚。这其中发生了心脏破裂的有2例,前壁破裂1例破裂部位在室间隔1例,其中1例破裂区伴有心肌出血。8例心脏肥大扩张,6例心脏有左室前壁、侧壁、室间隔、左室后壁心肌梗死,并且有陈旧性病灶并存;而其余9例有局灶性心肌梗死病灶,并合并心肌出血。每个病例都伴有1支或1支以上冠状动脉狭窄≥75%,合并冠状动脉内出血、破裂等。在年龄相近的对照组中,男性9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43岁),心脏大体检查均没有发现心脏增大,亦无冠状动脉狭窄与缺血等发现。从死亡至尸检时间,实验组6-50 h(平均24 h),对照组8-32 h(平均22 h)2.心脏HE染色镜下可发现实验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其中部分病例有胆固醇结晶体及钙盐沉积;发现心肌间质扩张、瘀血的有8例;发现乳头肌心肌纤维断裂的有6例;不同程度的心肌变性、坏死在各例中都有发现,内检见心肌陈旧性疤痕组织,其中可发现有不同程度的心肌纤维断裂,心肌闰盘结构消失。而在对照组中,心肌结构基本是正常的,仅有少量病例在心肌外膜发现有局部少量心肌出血,心肌细胞之间的闰盘结构清晰可见。3.Cx43免疫组化染色正常心肌(对照组)可见排列有高度的规律性的磷酸化连接蛋白43集中于心肌闰盘处;在心肌纤维长轴垂直的细胞端端相连的部位可见缝隙连接呈簇状分布,而仅有少数缝隙连接位于与心肌纤维长轴平行的细胞侧侧相连的部位;在心肌各层中连接蛋白43均有密集分布,没有发现连接蛋白43密度显着增高或降低的区域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梗死猝死病例(实验组)中,不同心肌部位的缝隙连接蛋白Cx43阳性表达差异性比较大。与正常心肌相比连接蛋白43的分布在梗死病灶及其邻近区域出现显着紊乱,连接蛋白43在一部分梗死中心区域已经完全消失,而一部分梗死中心区连接蛋白43有一部分连接蛋白发生了重新分布,散在分布于细胞质中;在边缘带与坏死区邻接处绝大部分连接蛋白43已消失,只有极少数连接蛋白43分布于心肌细胞侧-侧相连处。可见许多岛状、半岛状的尚存活心肌在边缘带附近,一些连接蛋白43散在分布于心肌细胞侧-侧相连处。此外,在非梗死处心肌在形态学上还算正常的(可能是存活的),但细胞之间的闰盘连接蛋白43重度损坏崩解,尤其是细胞端-端相连处的连接蛋白43几乎完全消失,而重新散在紊乱分布于细胞侧-侧相连处。结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梗死猝死时心肌梗死病灶及其邻近区域连接蛋白43的数量及分布的高度不均一性是发生猝死性心律失常的结构基础,同时表明在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梗死猝死时,脱磷酸化连接蛋白43具有非常重要的诊断价值。

二、连接蛋白43在急性心肌缺血时不均一降解的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连接蛋白43在急性心肌缺血时不均一降解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益气活血方基于钙稳态调节对心肌梗死大鼠心律失常防治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研究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钙离子调节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三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章 实验研究
    实验一 益气活血方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左心功能和组织形态学影响的评价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二 益气活血方对心肌梗死大鼠室颤阈值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三 益气活血方对心梗大鼠梗死边缘区心肌细胞舒缩功能和Ca~(2+)调节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四 益气活血方对心梗大鼠梗死边缘区心肌组织缝隙连接蛋白Cx43、p-Cx43表达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论
创新点
不足与展望
致谢
个人简历

(2)葛根素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心肌样细胞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间充质干细胞适用于心血管疾病治疗的特性及其发挥作用的机制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缝隙连接蛋白43在不同浓度七氟醚对大鼠离体心脏低温全心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影响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略缩词表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缝隙连接蛋白 43 与缺血再灌注心肌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4)不同层次、不同方法刺激“内关”穴对心律失常家兔的干预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综述一 穴位层次的针刺研究现状
    1 穴位针刺层次的划分方法
        1.1 以进针的深度分浅深
        1.2 以组织结构分层次
        1.3 组织层次结合具体进针深度
        1.4 同一组织层次再分浅深
    2 不同层次的效果比较
        2.1 单穴
        2.2 主配穴
        2.3 组穴
    3 不同层次的作用机制探讨
        3.1 神经纤维分布
        3.2 信号传导通路和蛋白表达
        3.3 脑功能
    4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内关”穴的研究进展
    1 “内关”穴的定位与解剖结构
    2 “内关”穴的主治及作用机制
        2.1 心及心神病症
        2.2 胃肠病症
        2.3 其他病症
    3 “内关”穴的针刺角度与深度
    4 “内关”穴的刺激方法
    5 “内关”穴的神经传导
    6 “内关”穴的脑功能成像研究
    7 “内关”穴的脑电研究
    8 “内关”穴与心率变异
    参考文献
前言
实验一 针刺“内关”穴浅、深层次对心律失常家兔的干预效果比较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动物饲料
        1.3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1.4 主要实验试剂
        1.5 主要实验耗材
    2 实验方法
        2.1 技术路线
        2.2 实验分组
        2.3 实验操作
        2.4 腧穴定位
        2.5 干预方案
        2.6 取材及固定
        2.7 石蜡包埋和切片
        2.8 指标检测及方法
        2.9 统计学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各组家兔基础体重组间比较
        3.2 家兔心律失常模型复制评判
        3.3 家兔心律失常起始时间和持续时间的干预效果
        3.4 家兔左心室心肌细胞形态观察
        3.5 心肌细胞Cx43分布的变化
    4 小结
        4.1 “内关”穴浅、深针刺对心律失常家兔ECG的调节作用
        4.2 “内关”穴浅、深针刺对心律失常家兔心室肌细胞形态的影响
        4.3 “内关”穴浅、深针刺对心律失常家兔心室肌Cx43分布的影响
实验二 不同方法刺激“内关”穴对心律失常家兔的干预效果比较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动物饲料
        1.3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1.4 主要实验试剂
        1.5 主要实验耗材
    2 实验方法
        2.1 技术路线
        2.2 实验分组
        2.3 实验操作
        2.4 腧穴定位
        2.5 干预方案
        2.6 取材及固定
        2.7 石蜡包埋和切片
        2.8 指标检测及方法
        2.9 统计学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各组家兔基础体重组间比较
        3.2 家兔心律失常模型复制评判
        3.3 家兔心律失常起始时间和持续时间的干预效果
        3.4 家兔左心室心肌细胞形态观察
        3.5 心肌细胞Cx43分布的变化
    4 小结
        4.1 不同方法刺激“内关”穴对心律失常家兔ECG的调节作用
        4.2 不同方法刺激“内关”穴对心律失常家兔心室肌细胞形态的影响
        4.3 不同方法刺激“内关”穴对心律失常家兔心室肌Cx43分布的影响
讨论
    1 心律失常模型的选择
    2 “内关”穴的针刺层次
    3 不同刺激方法的选择
    4 指标的选择
        4.1 心电图
        4.2 缝隙连接、连接蛋白43与心律失常
        4.3 心肌细胞形态
        4.4 指标之间的关联性
    5 实验结果分析
        5.1 “内关”穴浅、深层次针刺对心律失常模型家兔的干预效果
        5.2 不同方法刺激“内关”穴对心律失常模型家兔的干预效果
    6 临床意义探讨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脊髓电刺激对房颤犬左心房重构及miRNA表达谱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以字母顺序排列)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房颤犬模型建立及脊髓电刺激对房颤犬的干预作用
    1.材料与方法
    2.统计学分析
    3.结果
    4.讨论
    5.小结
第二部分 脊髓电刺激对房颤犬左心房重构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2.统计学方法
    3.结果
    4.讨论
    5.小结
第三部分 脊髓电刺激对房颤犬左心房肌miRNA表达谱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2.统计学方法
    3.结果
    4.讨论
    5.小结
本研究的创新性
本研究的局限性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心房颤动与心房重构标志物的相关性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6)复脉汤对缺血性心律失常心肌酶及Cx43 Ser262磷酸化信号通路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材料与方法
    (一) 实验动物及材料
        1. 实验动物
        2. 实验药品
        3. 实验仪器、设备
        4. 实验主要试剂和配液
    (二) 实验方法
        1. 实验分组与给药
        2. 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的建立
        3. 观察指标与检测方法
        4. 统计学分析
二、实验结果
    (一) 实验动物存活情况及心电图改变
    (二) 复脉汤对急性心肌缺血损伤心肌酶的影响
        1. 复脉汤对急性心肌缺血损伤大鼠血清AST的影响
        2. 复脉汤对急性心肌缺血损伤大鼠血清CK-MB的影响
        3. 复脉汤对急性心肌缺血损伤大鼠血清cTn Ⅰ的影响
    (三) 复脉汤对急性缺血损伤大鼠心肌超微结构的影响
    (四) 复脉汤对缺血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五) 复脉汤对ERK介导Cx43 ser262磷酸化信号通路的影响
        1. 各实验组心肌组织ERK表达量比较
        2. 各实验组心肌组织Cx43 ser262磷酸化水平比较
三、分析与讨论
    (一) 中医学对缺血性心律失常的认识
        1. 主要病因
        2. 气虚血瘀是引起缺血性心律失常的主要病机之一
        3. 复脉汤对缺血性心律失常的保护作用的理论分析
    (二) 实验结果分析
        1. 复脉汤对心肌缺血损伤血清心肌酶的影响
        2. 复脉汤对心肌缺血损伤心肌超微结构的影响
        3. 复脉汤对缺血性心律失常的保护作用
        4. 复脉汤对ERK介导Cx43 Ser262磷酸化信号通道的影响
四、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7)步长稳心颗粒通过调节Cx43稳定性抗缺血性心律失常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第2章 综述
    2.1 心脏缝隙连接蛋白 43 概述
        2.1.1 连接蛋白 43 的分子结构
        2.1.2 连接蛋白 43 分布与命名
        2.1.3 连接蛋白 43 的功能
        2.1.4 连接蛋白 43 的调节
    2.2 CX43 与缺血再灌注损伤
    2.3 心肌缺血后连接蛋白 43 重构与心律失常
    2.4 以连接蛋白 43 为作用靶点的抗心律失常新药物
    2.5 小结
第3章 实验一步长稳心颗粒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
    3.1 材料
        3.1.1 实验动物
        3.1.2 实验试剂
        3.1.3 实验仪器
    3.2 方法
        3.2.1 实验分组及实施方案
        3.2.2 HE 染色
    3.3 结果分析
        3.3.1 统计学分析
        3.3.2 结果
第4章 实验二步长稳心颗粒通过影响 CX43 抑制缺血性心律失常
    4.1 材料
        4.1.1 实验动物
        4.1.2 实验试剂
        4.1.3 实验仪器
    4.2 方法
    4.3 结果分析
        4.3.1 统计学分析
        4.3.2 结果
第5章 讨论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延胡索提取物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缝隙连接蛋白43与心律失常
        参考文献
    综述三 延胡索碱治疗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系统评价
    1. 研究背景
    2. 资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附表
第三部分 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遣方用药规律挖掘
    研究背景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延胡索提取物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机理研究
    研究背景
    研究一 延胡索提取物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心梗面积的影响
        1. 研究目的
        2. 材料与方法
        3. 技术路线图
        4. 结果
        5.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研究二 延胡索提取物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心肌NA~+-K~+-ATPASE与CA~(2+)-ATPASE活性的影响
        1. 研究目的
        2. 材料与办法
        3. 技术路线图
        4. 结果
        5. 讨论
        参考文献
    研究三 延胡索提取物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心肌CX43的影响
        1. 研究目的
        2. 材料与方法
        3. Western Blot实验
        4. 免疫组化及HE染色实验
        5. 统计学处理
        6. 结果
        7.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论
结语
创新点
致谢
个人简历

(9)缝隙连接蛋白43在预处理心肌保护作用中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正文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图及相片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个人简历

(10)心肌连接蛋白Cx43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表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连接蛋白43在急性心肌缺血时不均一降解的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益气活血方基于钙稳态调节对心肌梗死大鼠心律失常防治作用的研究[D]. 陈曦.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2]葛根素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心肌样细胞的研究[D]. 王雪姣. 河北北方学院, 2020(06)
  • [3]缝隙连接蛋白43在不同浓度七氟醚对大鼠离体心脏低温全心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影响中的作用[D]. 王贵龙. 贵州医科大学, 2020(04)
  • [4]不同层次、不同方法刺激“内关”穴对心律失常家兔的干预效果[D]. 林怡.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5]脊髓电刺激对房颤犬左心房重构及miRNA表达谱的影响[D]. 师慧. 昆明医科大学, 2019
  • [6]复脉汤对缺血性心律失常心肌酶及Cx43 Ser262磷酸化信号通路影响的实验研究[D]. 沈炜毅.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15(01)
  • [7]步长稳心颗粒通过调节Cx43稳定性抗缺血性心律失常作用研究[D]. 王广强. 吉林大学, 2013(09)
  • [8]延胡索提取物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机理研究[D]. 张萍.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08)
  • [9]缝隙连接蛋白43在预处理心肌保护作用中的相关研究[D]. 刘超. 宁夏医科大学, 2010(02)
  • [10]心肌连接蛋白Cx43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表达[D]. 潘明玉. 泰山医学院, 2010(02)

标签:;  ;  ;  ;  ;  

急性心肌缺血中连接蛋白43异质降解的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